陆上集群无线电信道编码技术分解
调制格式及信道编码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调制格式及信道编码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引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高效的通信。
而在无线通信中,调制格式及信道编码技术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合理的信号调制和编码方式,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抗干扰性能。
本文将详细解析调制格式及信道编码技术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无线通信中的重要性。
一、调制格式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1. 调制格式简介调制格式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者将一种模拟信号转换为另一种模拟信号的过程。
在无线通信中,调制格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信号的可靠传输和频谱效率。
2. 调制格式的种类调制格式的种类有多种,主要包括:调幅(AM)、调频(FM)、调相(PM)以及各种组合调制。
每种调制格式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
例如,调幅适用于语音和音频传输,调频适用于广播和无线电通信。
3. 调制格式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调制格式在无线通信中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语音传输和视频传输等场景。
例如,在无线网络中,采用QAM(正交振幅调制)或者PSK(相位移键控)等高效调制格式,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频谱利用率。
4. 调制格式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调制格式在物联网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物联网设备通常需要在低功耗和长距离的环境下进行通信,因此采用适当的调制格式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能源效率。
二、信道编码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1. 信道编码技术简介信道编码技术是一种将信息经过编码处理后,在信道中传输并在接收端进行解码的技术。
通过合理的编码方式,可以增加数据冗余度,提高通信的抗干扰性能和可靠性。
2. 信道编码的种类信道编码的种类有多种,常见的包括海明码、卷积码、LDPC码等。
每种编码方式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
例如,海明码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和存储系统中,通过纠正错误比特,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
3. 信道编码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信道编码技术在无线通信中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语音传输和视频传输等场景。
无线电通信实现远距离传输的关键技术
无线电通信实现远距离传输的关键技术无线电通信作为一种无线传输信息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实现了远距离传输。
本文将介绍无线电通信实现远距离传输的关键技术。
一、频谱管理技术频谱管理技术是实现无线电通信的基础。
频谱是指无线电波在时间和频率上的分布。
由于频谱有限,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以避免频率冲突和干扰。
现代无线电通信采用频谱分配、频率规划和频段划分等手段来实现频谱管理。
二、调制解调技术调制解调技术是无线电通信中的核心技术,它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无线电信号,以便在接收端将无线电信号恢复成原始信息信号。
实现远距离传输需要采用高效的调制解调技术,如频移键控(FSK)、相位键控(PSK)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
三、信道编码技术信道编码技术是为了提高无线电通信传输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而引入的。
信道编码技术通过在发送端对信息进行编码,使得接收端可以根据编码信息进行解码,进而实现差错检测和纠正。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有海明码、RS码和卷积码等。
四、天线技术天线技术在无线电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将无线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的装置。
实现远距离传输需要采用高增益和定向性较强的天线,以增加发射功率和减少信号传输损失。
五、多径衰落和均衡技术在无线电通信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多径衰落的影响,导致信号传输质量下降。
因此,采用均衡技术可以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以抵消多径衰落的影响,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六、功率控制技术功率控制技术是为了在无线电通信中控制信号的传输功率,以避免干扰其他设备和频段的无线信号。
通过合理的功率控制能够实现远距离传输的稳定信号,同时减少能耗和电磁辐射。
七、调频技术调频技术是无线电通信中常用的调制技术。
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调制到不同的频率上,实现信息信号的远距离传输。
调频技术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和传输质量,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中。
总结:无线电通信实现远距离传输的关键技术包括频谱管理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天线技术、多径衰落和均衡技术、功率控制技术以及调频技术等。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无线电通信技术是一种在无线电波传输中使用的技术,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着重介绍无线电通信技术在现代通讯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
二、无线电通信技术的概述无线电通信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来传输信息的一种技术。
其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传输信号稳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通讯、广播、导航等领域中。
无线电通信也由于其易于使用、安装和维护而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研究1. 信道编码技术在无线电通信过程中,由于信道传输环境的复杂性,通信信号会受到包括多径传播、衰减和噪声等干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信领域提出了信道编码技术。
信道编码技术主要利用编码器来对信息进行重复编码,这样即可增加传输信号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LTE、WCDMA等移动通信技术之中。
2. OFDM 技术OFDM技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主要应用于数字通信领域。
它通过将整个信道频带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并将数据分别调制到各个子载波之中进行传输,大大提高了无线电信道的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目前,OFDM技术已经成为了许多现代通信标准(如Wi-Fi、WiMAX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MIMO 技术MIMO技术(多天线输入多天线输出技术)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进行同时传输和接收的技术。
它可以利用空间和时间多样性来提高信道的容量和可靠性,从而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目前,MIMO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4G、5G等移动通信技术中。
四、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1.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现代通信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用之一。
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利用微波、卫星等无线电通信技术来实现信息的无线传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许多移动通信标准,例如GSM、CDMA2000、WCDMA、LTE等。
这些技术在改善人们的通信方式、拓展通信范畴和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无线通信技术中的编码方法
无线通信技术中的编码方法在无线通信技术中,编码方法是用来将原始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
它是信息传输的关键步骤,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无线通信编码方法。
一、调幅编码(AM)调幅编码是一种常见的模拟调制方法,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幅度来传输信息。
在调幅编码中,以不同的幅度代表不同的原始信息。
这种编码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但是对干扰和噪声非常敏感,并且数据传输速率较低。
二、频移键控编码(FSK)频移键控编码是一种数字调制方法,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传输信息。
在FSK编码中,不同的频率代表不同的二进制数据。
这种编码方法使用广泛,特别适用于低速数据传输,由于频率切换较慢,对干扰和误差较为敏感。
三、相移键控编码(PSK)相移键控编码是一种数字调制方法,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来传输信息。
在PSK编码中,不同的相位代表不同的二进制数据。
这种编码方法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中。
四、正交振幅编码(QAM)正交振幅编码是一种同时利用幅度和相位变化来传输信息的数字调制方法。
它通过将正弦波分为多个相互正交的子信号,并通过改变子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来表示信息。
这种编码方法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拥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但同时也需要更复杂的解码过程。
五、差分编码(Differential Encoding)差分编码是一种特殊的编码方法,它通过记录信号的变化来传输信息。
在差分编码中,每个信号相对于前一个信号的变化来表示信息。
这种编码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六、迪布拉编码(Dibit Encoding)迪布拉编码是一种二进制编码方法,将每个比特映射到一个迪比特上。
迪比特是两个比特的编码,用来表示四种可能的状态,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七、波码编码(Pulse Code Modulation)波码编码是一种常用的数字编码方法,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信道编码理论及其应用
信道编码理论及其应用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传输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然而,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不同,数据受到各种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导致信息传输存在误码率问题。
因此,为了减小误码率,我们需要一些技术来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
其中,信道编码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
一、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信道编码是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采用编码技术,将数据序列编码成更长的序列,在传输过程中可以检测和纠正误码,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信道编码通过加入冗余信息,可以检测和纠正信道传输过程中的错误,从而在一定的传输速率要求下,提高信道的可靠性。
信道编码的基本要求是增加冗余信息以减少误码率,并且在加入冗余信息的同时,尽量保持相同的数据传输速度。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有前向纠错码(FEC)和后向纠错码(BEC)。
二、前向纠错码前向纠错码(FEC),也称为码距为d的线性块码。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加入检验位或冗余位,构成更长的编码序列,从而使得对于信道中的一定数量的误码,在接收端可以通过解码来消除。
其中,码距d表示任意两个合法编码之间的最少的汉明距离。
一般来讲,码距越大的编码系统容错能力就越强,误码率也就越低。
但是,增加码距会占据更多的带宽资源和计算资源。
前向纠错码可以保证在误码率一定范围内能够检测和纠正误码。
常用的前向纠错码有海明码和卷积码等。
海明码可以根据任意输入信息添加相应的校验码,使得检测和纠正误码的能力更强。
卷积码是信道编码中一种重要的编码方式,由于具备较高的编码效率、解码性能以及抗窜扰能力。
三、后向纠错码后向纠错码(BEC)是一种信道编码技术。
与前向纠错码相比,后向纠错码在编码过程中不需要生成冗余的编码符号,而是依靠编解码的算法对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误码进行检测和纠正。
后向纠错码的核心是迭代译码算法,通过不断的纠正与重构消息传输系统,最终得到正确的消息。
后向纠错码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软判定,即使信号出现强干扰或噪声,也能够实现更精确的译码。
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研究
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是保障数据传输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采用一定的编码与解码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从而保证传输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信息时代,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二章:信道编码技术基础2.1 信道编码技术的概念信道编码技术是利用特定的编码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以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或完全消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干扰、损失和失真。
信道编码技术是数字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错能力,还能够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2.2 信道编码分类信道编码技术根据文档分类可以分成三大类:前向纠错编码、调制编码和多元编码。
其中,前向纠错编码主要利用冗余码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的错误,常用的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包括海明码、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编码(BCH码)、卷积码和Turbo码;调制编码主要是对要传输的信号进行编码,以适应不同的信道并提高信道的可靠性;多元编码技术则是利用熵编码算法对数据进行压缩,从而提高传输速率。
2.3 信道编码的应用信道编码技术在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数据传输中,不同的信道编码方式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信道情况,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数字电视、数据存储等应用场景中,信道编码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除此之外,通信网络中的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无线电通信等领域也广泛使用了信道编码技术。
第三章:信道解码技术基础3.1 信道解码技术的概念信道解码技术是对收到的数据信息流进行解码,从而使数据的传输过程更加可靠。
信道解码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还原成原始的信息流。
信道解码技术是在信道编码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卫星通信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综述
卫星通信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综述卫星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手段,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以及民用领域。
然而,在卫星通信中,由于信道受到多种干扰和噪声的影响,信号传输容易受到损耗和失真,因此需要采用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旨在通过添加冗余信息来改善信道通信的可靠性。
卫星通信中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包括:卷积码、纠错码和Turbo码等。
这些编码技术通过在发送端添加冗余信息,在接收端通过解码来还原原始信息,从而提高通信系统对信号传输错误的容错能力。
卷积码是一种常用的前向纠错编码技术,通过使用滑动窗口滤波的方式对输入数据进行编码。
在卷积码编码时,输入数据中的每一个二进制位都会与码器中的特定组合系数相乘,然后求和输出。
接收端使用Viterbi解码算法来从接收信号中恢复原始信息。
卷积码以其简单的实现和较好的性能在卫星通信中被广泛采用。
纠错码是一种常见的线性块编码技术,通过在输入数据中添加校验位来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
最常见的纠错码包括海明码、RS码和BCH码等。
海明码在卫星通信中被广泛应用,它能够检测和纠正多比特错误。
RS码和BCH码则适用于更高的错误纠正能力要求。
这些纠错码可以通过校验矩阵和生成多项式来实现编码和解码过程。
Turbo码是一种具有较高编码效率和解码性能的迭代编码技术。
Turbo码由拜耳斯-法尔科迭代编码器和Max-Log-MAP算法组成。
Turbo编码器使用两个并行运行的卷积码,通过交替迭代传递交织数据来获得较好的性能。
接收端使用Soft-In Soft-Out (SISO)算法来迭代解码,从而降低误比特率。
Turbo码以其出色的纠错性能和较低的误比特率在卫星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以上常用的编码技术,还有其他一些编码与解码技术在卫星通信中被研究和应用。
例如,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具有较好的编码效率和解码性能,已被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和数字电视等领域。
无线网络中的信道编码技术及其应用
无线网络中的信道编码技术及其应用无线网络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网络,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无线网络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信道编码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无线网络中的信道编码技术以及它们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信道编码是将原始数据进行编码转换,从而增加数据传输的冗余度,使得接收端能够纠正信道传输中的错误。
信道编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前向纠错编码和逆向纠错编码。
前向纠错编码是最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之一。
它在数据传输之前对数据进行编码,将原始数据和冗余信息进行组合,然后发送给接收端。
接收端在接收到编码数据后,通过解码算法进行解码,从而提取出原始数据。
常用的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包括海明码、卷积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等。
海明码是一种最早被广泛应用的前向纠错编码技术。
它通过在原始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可以检测到并纠正传输中的错误。
海明码通过添加奇偶校验位的方式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
卷积码是一种流水线处理的编码技术,它将输入数据通过一个滑动窗口的方式进行编码,并在接收端进行解码。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则是一种高效的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它通过构建树状的校验位来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
逆向纠错编码是另一种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
它在接收端实现对传输数据的纠正,通过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提取出原始数据。
逆向纠错编码常用于无法对传输数据进行编码的场景,比如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等。
常用的逆向纠错编码技术包括RS码和LDPC码等。
RS码是一种非二元的逆向纠错编码技术,它通过对数据进行切割和编码来提高传输系统的可靠性。
RS码在接收端通过解码算法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从而提取出原始数据。
LDPC码是一种分布式码,它通过矩阵乘法和硬/软判决等方式实现对传输数据的解码。
信道编码技术在无线网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提高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谈我国四种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体制——郑祖辉
谈我国四种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体制[作者]:郑祖辉 [来源]:?专业无线通信? [时间]:2021-5-27 15:15:37到目前为止,经原信息产业部批准,可以在我国市场上推出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有4个,即:〔1〕2000年12月28日由原信产部发布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所推荐的行业标准TETRA和iDEN。
〔2〕2004年11月2日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发布的基于GSM和CDMA技术的GoTa和GT800两种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技术参考性文件?。
由此,在我国数字集群通信舞台上已经活泼着4种体制的系统和网络,这4种体制正角逐着我国的数字集群通信市场。
应该说,它们各有优缺点、各有特点、各有市场定位、各有用处,因此受到了各自喜爱它们用户的青睐。
原信产部特别是无线电管理局对频谱高效使用是十分重视的,因为我国分配给集群通信使用的800 MHz频段只有2´15MHz带宽,按照无线电管理机构规定,当时的集群通信频段的信道间隔为25kHz,那么共有600对信道,后来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也使用这个频段,也按25kHz为信道间隔。
但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600对集群通信信道显然是不够用的。
为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有关各部门使用集群通信的需求,无线电管理局又专门开辟了350 MHz频段〔共560个信道〕供公、检、法等8个部门使用。
原信产部一直倡导和支持建设集群通信共网〔Common network或Shared network〕,在无线电管理局连续发布的几个文件中也始终贯串着提高频谱效率这个意图,直到2007年发布的173号文件中还特别强调“建立数字集群通信共网为主、专网为辅的原那么〞。
在这4种体制中,TETRA、iDEN和GT800都是采用TDMA的,而GoTa系统是CDMA的。
而在工作频段占用方面,4个系统都使用800MHz频段,而TETRA还独有350MHz频段。
本文试图对我国的4个系统的概况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开展作一个简要的归纳,以供参考。
无线电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无线电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无线电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通信方式,涵盖了手机和网络等众多领域。
因为空气介质的复杂性,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和衰减。
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信道编码技术应运而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无线电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一、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在无线电通信中,信道编码是一种将数据转换为带有冗余信息的编码形式,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技术。
信道编码通过给源数据添加冗余信息来增强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和鲁棒性,减少干扰和误码率,提高传输效率。
二、信道编码的作用正如前面提到的,无线电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和衰减,导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鲁棒性降低。
信道编码就是为了提高数据在信道中传输的可靠性。
与没有信道编码的传输相比,信道编码可以减小误码率和产生更少的错误数据。
而这些错误数据会影响信号的质量,导致通信的终止或不正常结束。
信道编码还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传输相同的信息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信道编码技术,可以带宽更低的情况下传输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效率。
三、无线通信中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目前,无线电通信中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有卷积码和线性分组码(LDPC)。
1. 卷积码卷积码是最早被使用的信道编码技术之一,它是由美国工程师Andrew Viterbi和James Omura于1967年发明的。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让每一位信息同时受到前面一定数量的位的影响,来实现信息的编码。
假设一个序列 S = s1,s2,...,sn 其中sn表示第n个符号,s1到sn就是原信息序列,每个符号对应一个带有两个输出的状态转换器,输出值为0或1。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线带形式的编码器。
编码后:原码:10010111卷积码:0010111001卷积码在传输过程中的编码和解码非常方便,由于它是一种连续的编码技术,具有对数据保真、连接性好、编码/解码器比较简单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数字通信中。
2. 线性分组码(LDPC)线性分组码也是一种新的编译码方法,在信道编码技术方面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一、引言无线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对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中最基础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系统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并讨论其在不同网络中的应用。
二、信道编码技术无线通信网络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因此必须采用信道编码技术来提高抗干扰能力和纠错能力。
信道编码主要包括前向纠错编码、交织编码、多址码等。
1. 前向纠错编码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通过在发送端对数据进行编码,使得接收端可以在不需要进行反馈的情况下进行差错检测和纠正。
常见的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有海明码、Viterbi算法等。
这些算法通过增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可以通过纠错码来恢复原始数据。
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2. 交织编码交织编码(Interleaving)是一种将数据进行重新排列的技术,其目的是将原始数据序列中出现的错误分散到较大的时间间隔上,从而提高纠错能力。
交织编码主要通过改变数据的存储和发送顺序,使得接收端可以更好地利用冗余信息进行纠错。
常见的交织编码技术有布朗交织、随机交织等。
3. 多址码多址码(Multiple Access Code)是一种将多个用户的数据通过编码技术进行区分的方法。
多址码可以分为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等。
多址码技术可以使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信道进行通信,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三、信道调制技术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信号需要通过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来进行传输。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安全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信道编码技术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它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
本文将从通信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编码方式、纠错编码和卷积码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第一章通信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通信信道编码指的是将信源信息转化为可靠的信道码,由于信道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信号衰减、噪声干扰等问题,编码技术可以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信道编码技术在数字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无线电通信等领域广泛应用。
常用的信道编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纠错编码,采用纠错码增加冗余信息,使得在信道中发生的一定数量的错误可以得到纠正;另一种是调制编码,将信息表示为不同的模拟信号,然后通过调制技术使得它们适合于信道传输。
第二章信道编码的方式信道编码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块编码、卷积编码和联想编码。
其中块编码根据输入信源数据进行编码,在编码过程中每次处理一定数量的数据,因此也被称为小组处理编码;卷积编码是一种连续编码方式,其输出信号依赖于输入信号以及先前的输入信号。
联想编码是根据信道条件、输入的消息、先前的极化,生成编码序列,其特点是可以加快消息序列的编码速度。
第三章纠错编码技术在数字通信中,信息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导致接收端无法完全正确地接收信号,纠错编码就可以在信道传输的过程中检测和纠正信号中的错误。
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纠错码有海明码、RS码、LDPC码等。
1. 海明码海明码是在增加最少的校验位的情况下,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出错的最多位数的一种块编码技术。
它通过增加冗余比特来检测和纠正数据的错误,具有检错能力和纠错能力。
海明码可以检测和纠正的错误数量达到t个。
2. RS码RS码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纠错编码技术。
它采用的是重模积分码(Reed-Solomon Codes)技术,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多个错误。
RS码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数字通信和数据存储等领域。
光通信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
光通信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一、信道编码技术的概述光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旨在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过纠错码、前向纠错码来控制传输中的误码率,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
信道编码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冗余编码来改善信道的传输性能,从而使接收端能够检测或纠正传输中的错误信息。
二、信道编码技术的分类1. 块式编码:块式编码将输入的数据分为几个数据块,然后对每个数据块进行编码,从而保证每个数据块独立编码,互相之间没有联系。
如海明码、RS码和BCH码等。
2. 卷积编码:卷积编码是按照信息序列的时间顺序进行编码的,每个编码器都将输入的信息符号转换成多个编码符号,编码符号的个数与编码器的约束长度有关。
如卷积码、交织码和扩频码等。
3. Turbo码:Turbo码是一种著名的迭代码,可以用在高速数据传输中,并具有较高的纠错能力。
它能通过多轮迭代来达到较高的译码性能,在光通信中有很广泛应用。
三、信道解码技术的分类1. Viterbi 算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卷积解码技术,它利用了动态规划的思想解决了资源消耗与解码准确性的平衡问题,具有快速解码和较高的译码性能。
2. 多重估计算法 (MAP): MAP是另外一种常用的译码算法,它能够获得理论上最佳的译码性能,但消耗的时间和计算资源较多。
在小规模的通信系统中,MAP算法的应用较为普遍,但随着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其难度和资源需求也将显著增加。
四、光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应用实例1. 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衰减、色散、尾纤等。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常采用海明码、RS码和BCH码等进行编码。
2. 光无线通信系统:光无线通信是一种减少光纤布线的解决方案。
在光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控制数据的传输距离和方向,因此信道的性质更容易评估。
为了保证传输信号的高可靠性和纠错性,通常采用卷积码、Turbo 码等。
3.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量子密钥分发是一种利用物理现象量子纠缠来达到信息安全传输的技术。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通信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卫星通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通信方式。
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手段,卫星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和安全性对于数据传输的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卫星通信系统中,信道编码技术成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篇文章将从信道编码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论述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一、信道编码技术的原理信道编码技术是指在信道上进行编码与译码的技术。
由于信道的噪声和失真等干扰因素存在,信号很容易被干扰和丢失,这样会导致数据传输中出现错误。
因此,信道编码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的。
信道编码技术的目的是把原来的数据通过编码方式转换成容易传输并能够被正确识别的数据,以提高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最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是纠错码技术,它将信息进行编码,然后再进行传输。
接收机首先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再进行解码和纠错,最终输出经过纠错之后的正确数据。
纠错码技术的原理是在数据传输之前,对数据进行加入冗余信息,以增加数据的容错能力。
比如,在数据中加入一些校验码,这样就可以检测出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然后进行纠错。
这样,即使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某些错误或丢失,也仍然能够被正确接收和识别。
二、信道编码技术的应用在卫星通信系统中,信道编码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各种通信协议和标准都使用了不同种类的信道编码技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比如,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有卷积码、布洛克码、RS码和Turbo码等。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信道编码技术的应用情况:1、卷积码卷积码是一种广泛采用的码型,它是一种线性编码技术。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卷积码主要用于数字电视、数字语音和数字广播等领域。
卷积码能够很好地解决由于信道产生的错误,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布洛克码布洛克码是一种非线性编码技术。
信道编码分类
信道编码分类信道编码是指在无线通信中,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将原始数据进行转换和编码的技术。
根据不同的编码方式以及应用领域的不同,信道编码可以分为多种分类。
1. 块编码块编码是一种将原始数据分成固定长度的块进行编码的方式。
每个块内的数据通过加入冗余信息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当接收端接收到块数据时,可以通过冗余信息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常见的块编码算法有汉明码、重复码和奇偶校验码等。
汉明码是一种常用的块编码方式。
它通过在原始数据中加入冗余比特,并计算校验比特来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
通过添加额外的校验比特,接收端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检测出错误,并进行纠正。
汉明码主要用于单错误纠正或双错误检测。
重复码则是简单地将原始数据重复发送多次,接收端通过检测接收到的多个重复数据来确定正确的传输结果。
2. 卷积编码卷积编码是一种通过线性移位寄存器来处理连续的数据流的编码方式。
卷积编码具有内部状态,输入数据的每一位都会影响输出数据的多个位。
通过引入冗余信息,卷积编码可以在接收端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卷积编码的编码过程包括输入数据与编码器的状态进行异或操作,同时输出编码数据和更新编码器的状态。
在接收端,可以使用Viterbi算法进行解码来恢复原始数据。
卷积编码在无线通信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提供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容忍误码率。
3. 分组编码分组编码是将原始数据分成不同的组,并根据组内数据的特点进行编码。
每个分组可以独立地进行编码和解码,从而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传输效率。
常见的分组编码方式有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和波束赋形编码等。
LDPC 码是一种典型的分组编码方式,可以通过稀疏图和迭代解码算法来实现高效的编码和解码。
波束赋形编码则通过将信号能量在空间上进行适当的分配,提高系统的接收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4. 解扩技术解扩技术是一种信道编码的补充方式,用于在接收端解码已经编码的数据。
它通过对接收到的编码数据进行逆运算,还原出原始数据。
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
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无线通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手机通话到无线网络,无线通信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方方面面。
但是,在无线通信中,信号的传输却面临着众多的干扰和损耗,因此,信道编码与解码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的相关内容和步骤。
信道编码的作用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添加冗余信息,以增加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容错性。
下面是信道编码的步骤:1. 数据分组:将要传输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一个个的小组,每个小组称为一个码字。
2. 编码方式选择:选择合适的编码方式来增加冗余信息。
常用的编码方式有奇偶校验码、海明码、卷积码等。
3. 码字生成:根据选择的编码方式,对每个码字进行生成。
生成过程中会根据原始数据添加一些冗余信息。
4. 码字传输:将生成的码字通过无线信道进行传输。
信道解码的作用是对传输过程中受损的码字进行恢复,以保证数据的准确传输。
下面是信道解码的步骤:1. 接收码字:接收到通过无线信道传输的码字。
2. 解码方式选择:根据编码方式的选择,选择相应的解码方式。
3. 码字解码:根据选择的解码方式对接收的码字进行解码。
解码时会根据冗余信息对受损的码字进行恢复。
4. 数据恢复:经过解码后,得到恢复后的数据。
经过信道编码与解码的步骤,可以有效提高无线通信中的抗干扰能力和容错性,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以下是无线通信中常用的一些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
1. 奇偶校验码: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信道编码技术。
在数据传输的每个码字末尾添加一个校验位,使得整个码字中的1的个数为偶数或奇数。
在解码过程中,通过统计1的个数判断码字的正确性。
2. 海明码:是一种常用的纠错编码技术。
通过添加冗余信息,可以检测和纠正码字中的错误。
在解码过程中,通过纠正错误的位,恢复原始数据。
3. 卷积码:是一种广泛采用的信道编码技术。
通过卷积运算和状态转移来生成码字,可以在传输过程中纠正和检测错误。
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编码与解码技术教程
湖北省2015年上半年寿险理财规划师考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保险近因原则是确定保险赔偿或给付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近因原则所判断的关系是()A.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保险关系B.保险人保险标的损失之间因素关系C.被保险人与损失之间因果关系D.风险事故与保险标明的损失之间关系2.下列不属于保险资金融通应当坚持的原则是__。
A.合法性B.流动性C.风险性D.效益性3.人寿保险按保险事故划分,可分为__。
A.生存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B.简易人寿保险、终身寿险、健康保险C.死亡保险、生存保险、生死两全保险D.普通人寿保险、残疾保险、年金保险4.保险合同的客体是______。
A.保险利益B.保险标的本身C.保险标的价值D.保险金额5. 两全保险是一种把__和生存保险结合起来的保险形式。
A.终身保险B.年金保险C.死亡保险D.定期寿险6. 15%、10%、5%,则对于该次事故保险人应该赔偿______。
B.5万元C.8万元D.10万元7. B两家保险公司承保同一财产,其中A公司承保4万元,B公司承保6万元,已构成了重复保险。
如发生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5万元,A公司在无B公司承保的情况下,应赔付4万元,B公司在无A公司承保的情况下,应赔付5万元。
请问,如果合同约定按照责任限额分摊,A、B两家保险公司分摊的赔款分别为__。
A.4万元、1万元B.4万元、5万元C.2.22万元、2.78万元D.2.3万元、2.7万元8. 以下用会计科目来反映的企业财产是______。
A.机器设备B.原材料C.流动资产D.建筑物9. 我国个人贷款抵押房屋保险的最长保险期限是______。
A.10年B.5年C.20年D.15年10. ______以各种信用行为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A.信用保证保险B.产品责任保险C.家庭财产保险D.货物运输保险11. 一只价值5万元的钻戒。
卫星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卫星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在现代通信技术中,卫星通信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卫星广播、卫星电视到卫星电话和上网,人们对卫星通信的依赖越来越高。
然而,卫星通信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信道编码技术的支持。
信道编码技术为卫星通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它是卫星通信技术的核心之一。
一、信道编码技术的基本概念信道编码技术是指将数字信号通过编码方式变为特定的模拟信号,以便能够更好地传输和接收。
而信道则是指允许数据传输的通信媒介,例如卫星通信中的空间或者电磁波。
因此,信道编码技术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确定一种适当的编码方式,提高信道上的信噪比或减小码元错误率,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噪声和干扰是信号传输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这些设备通常会对数据信号造成一定的混乱和干扰。
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增大应用的信号强度,然而这种方法会造成信号所造成的能耗较大,而且可能会导致传输质量下降。
因此,信道编码技术出现了,信道编码技术不同于传统的通信方式,而是采用一种全新的抗噪声干扰的过滤方式,以提升信道上的信噪比或者减少信道中的随机误差。
二、卫星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由于卫星通信的范围广泛,因此在卫星通信中,信道编码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具体来说,卫星通信中主要应用以下三类信道编码技术:卷积码、Turbo码和LDPC码。
卷积码是一种线性的、滑动的、系统性质的码,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码技术。
它是通过将输入位逐一输入到移位寄存器中,产生一个编码的输出位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编码。
卷积码在通信中被广泛使用,因为它具有非常好的反向误差控制(FEC)性能。
卷积码还可以通过改变移位寄存器的结构和对输入位进行不同的处理,实现不同的编码率,从而适应不同的通信需求。
Turbo码是一种反馈编码技术,它是一种复杂的编码方案。
Turbo码因其出色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和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
Turbo码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相同的编码器组成,数据被同时分配到两个编码器中,以实现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信道编码分类
信道编码分类信道编码是一种将数据信息转换成特定格式的编码方式,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根据不同的编码方式,信道编码可分为三大类:前向纠错码、回退纠错码以及分组编码。
下面将对这三类编码进行详细介绍。
一、前向纠错码前向纠错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是一种通过向待传输的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来实现纠错的编码方式。
它在发送端将原始数据进行编码,生成纠错码,并将生成的码字一同发送给接收端。
接收端通过对接收到的码字进行解码,可以恢复出原始的数据。
1. 卷积码卷积码是一种经典的前向纠错码,它采用移位寄存器和异或运算来生成纠错码。
卷积码具有连续的编码特性,适用于串行传输和高误码率的信道。
常见的卷积码有卷积码的集结码(Convolutional Code Concatenated,CCC)和卷积码的交织码(Convolutional Code Interleaved,CCI)等。
2. 矩阵码矩阵码是一种通过矩阵运算实现纠错的编码方式。
常见的矩阵码有海明码(Hamming Code)、Reed-Solomon码等。
与卷积码相比,矩阵码具有更高的纠错能力和较低的译码复杂度。
矩阵码广泛应用于存储介质、数字电视等领域。
二、回退纠错码回退纠错码(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是一种采用反馈机制来实现纠错的编码方式。
它在发送端将原始数据进行分组,并附加检测码,将分组数据发送给接收端。
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后,对数据进行校验,如果发现错误,通过发送请求重传的消息来要求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
1. 奇偶检验码奇偶检验码是一种简单的纠错码,通过统计数据中二进制位的1的个数,来判断数据的奇偶性。
如果数据中1的个数是偶数,则在最后添加一个1,使得数据的奇偶性变为奇数;如果数据中1的个数是奇数,则在最后添加一个0,使得数据的奇偶性变为偶数。
2. CRC码CRC码是一种循环冗余校验码,通过多项式运算来生成校验码。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方法分析与比较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方法分析与比较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
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信道编码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无线通信网络中常见的信道编码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包括卷积码、LDPC码和Turbo码。
首先,我们来看卷积码。
卷积码是一种线性时不变码,它基于有限状态机在输入序列上进行滑动,通过将多个输入比特映射到一个或多个输出比特来实现编码。
卷积码具有较好的码率和错误纠正能力,但存在复杂性较高的问题。
卷积码的解码算法有Viterbi算法和BCJR算法,其中Viterbi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最大似然译码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高速解码。
卷积码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数字通信系统中。
其次,我们来看LDPC码。
LDPC码是一种分布式编码方法,其特点是可通过迭代解码算法进行快速解码。
LDPC码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中使用较多。
LDPC码具有高度的纠错能力和较低的译码复杂性,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编码方法。
LDPC码的主要挑战在于设计复杂性较高以及实现硬件的困难。
最后,我们来看Turbo码。
Turbo码是一种迭代码,由两个或多个卷积码级联构成。
Turbo码通过迭代译码算法来实现更好的性能。
Turbo码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中使用较多。
Turbo码具有较高的编码效率和较好的纠错能力,但其译码算法复杂性较高,对硬件的要求也较高。
综上所述,卷积码、LDPC码和Turbo码是无线通信网络中常见的信道编码方法。
它们各自具有优点和局限性,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卷积码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应用广泛,LDPC码在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中使用较多,Turbo码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信道编码方法也在不断地演进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通信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上集群无线电信道编码技术摘要在任何通信系统里主要关心的是信号信息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可靠传输。
信号通过一个对其有衰减的信道进行传输。
使信道和噪声的扭曲效应最小化和在任意给定的时间里使信息通过信道传输最大化是很有必要的。
信道编码技术就做到了这点。
在这篇论文里我们将讨论陆上集群无线电(TETRA)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不同信道编码技术。
目前,在我们中心符合这个标准的基站和移动终端还在开发中。
我们在基站控制器的实现中,使用两个DSP芯片,其中一个作为发射机而另一个作为接收机。
这些采用德州仪器的TMS320C6416处理器作为主要处理单元。
TMS320C6416是目前可用最高性能定点的DSP芯片之一(约4800 MIPS,工作在600 MHz)。
它是基于第二代高性能的超长指令字(VLIW)架构,使其成为多渠道、多功能应用的最佳选择。
发射机侧DSP芯片处理突发脉冲建立,信道编码,定时同步,功率控制,速率适配等。
而接收端的DSP芯片从降频转换器模块中解调基带信号并应用于信道解码,突发脉冲反编排,类型检测和检波。
它也处理均衡,多样性选择,定时同步和测量功能(BER【误码率】,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等)。
处理后的数据,要么通过E1标准链路传输到移动交换中心(MSC),要么通过内部的(CPCI 【紧凑型PCI】)系统总线传输到基站控制器(BSC)。
{PCI-外围组件互联接口}本文介绍了适用于陆上集群无线电(TETRA) 的不同前向纠错(FEC)方案。
这四个编码块都是实例解释,即,块编码,RCPC,交织和加扰。
根据性能标准可列出不同的逻辑信道。
基站实现的方案和各种DSP的功能都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信道编解码算法已经得到充分的开发,验证,而且目前正在进行性能评估。
关键词:陆上集群无线电(TETRA),信道编码,移动通信介绍纠错编码是包含在一个传输系统中用来防止由传输介质中引入的误差。
以下3种技术是目前比较普遍的:(1)错误隐藏:检测到的错误,损坏的信息将被丢弃。
用内插法,可能会掩盖错误。
(例如,语音)(2)自动重复请求(ARQ):如果检测到错误时,发送器就被要求再次发送数据(例如,分组数据,控制数据)。
(3)前向纠错(FEC):额外的数据被添加到消息中,以便接收器可以检测错误并加以改正(例如,有效载荷数据)。
采用全方位的差错控制技术来有效地利用空中接口。
四个使用的基本阶段,都取决于正在发送的逻辑信道的不同参数。
我们将进一步详细地阐述在陆上集群无线电(TETRA)中采用的不同前向纠错(FEC)技术。
信道的类型陆上集群无线电(TETRA)采用TDMA(时分多址)方案。
在此,多个移动台使用相同的载波频率划分成不同的时隙。
在此,一个射频载波被划分为4个时隙。
一个持续14.167毫秒的时隙,可以在被发送的510位信息期间实现36 kbps的调制率。
所有的比特不传送相同类型的信息(或逻辑)。
也就是说,一个特定的时隙中不携带单个信息;这些比特被分组为几个“逻辑通道”)。
因此,我们分为不同的逻辑通道:(1)长度为30位的接入分配信道(AACH),是用来指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时隙的分配(指,谁被授权使用?)。
(2)长度为120位的广播同步信道(BSCH)用于同步时间和加扰。
(3)长度为216位的广播网络信道(BNCH)用于网络的移动通知。
(4)信令信道(SCH)携带着移动的信息。
(5)长度为432位的业务信道(TCH)携带着用户信息(不同的数据速率)。
陆上集群无线电(TETRA)的前向纠错编码陆上集群无线电(TETRA)信令和数据信道使用一个前向纠错和错误检测的4级编码方案。
它们是分块编码,卷积编码,交织和加扰。
(图.1)数据位块编码器卷积编码器交织加扰数据输出图.1陆上集群无线电(TETRA)编码方案第一阶段是块编码。
这提供错误检测和错误报告。
没有误差校正是指在这个阶段。
前向纠错(FEC)是由卷积编码提供的,它被称作码率兼容删除卷积(RCPC)码。
打孔率因不同的逻辑通道而不同。
这提供了不同级别的保护,防止错误的发生。
(由'速率',我们指的是无输入位至无输出位的比例)交织则改变了有助于有效传播差错的数据块的位置。
加扰是随机化数据的一种手段。
这确保了可能会影响同步,功率放大等功能的常规的位模式不会发生。
它也给出了对于虚假接收的防护措施,因为不同的代码是由每个单元用于加扰的目的而使用的。
在陆上集群无线电(TETRA)中,不同的逻辑信道具有不同的编码策略。
(逻辑信道是指一组传达一个“逻辑”,或指示特定目的的比特)(表1)表1 用于陆上集群无线电(TETRA)编码步骤AACH STCH BSCH BNCH SCH SCH SCH TCH TCH TCH/HD /HU /F /2.4 /4.8 /7.2 块编码y y y y y y y n n n(30, (140, (76, (140. (140, (108, (284,14) 124) 60) 124) 124) 92) 268)RCPC n 2/3 2/3 2/3 2/3 2/3 2/3 148/ 292/ n编码432 432交织n 阻塞阻塞阻塞阻塞阻塞阻塞脉冲串脉冲串n1,4,8 1,4,8 加扰y y y y y y y y y y (图标:y=是,n=否)。
话路信道的编码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线性码详情这是一种简单的编码方法。
该代码是由生成矩阵来定义。
码字是由消息比特与生成矩阵相乘(AND 运算)形成的。
输出码字将包含原始信息比特,例如附加到它额外的奇偶校验位。
这可以表示为:[ m1 m2 m3 …… mN] * G = [ m1 m2 m3 …… mN p1 p2 p3 …….pK]其中,M1,M2等N 个信息比特,G 是生成矩阵,P1,P2等K 个奇偶校验位例如:(7,4)汉明码G =如消息比特[1010],我们用的码字为[1010101] 奇偶校验位的P1是由逐位乘法即[ 1010 ]与[ 1 1 0 1 ] T ,与G 第五列,然后加入(XOR )所产生的位。
因此,P1 =(1×1)^(0×1)^(1×0)^(0×1)=1 ^ 0 ^ 0 ^ 0 = 1。
类似地得到其他位。
解码也很容易。
当接收到一个码字,其信息部分和奇偶校验部分是分离的。
我们再一次找到的消息部分的奇偶校验字。
现在,我们有两个奇偶校验字:(1)接收到的奇偶校验字和(2)从所接收的消息字计算的奇偶校验字。
计算出的奇偶校验字与所接收的奇偶校验字进行比较(XOR )。
这将是接收到的字的“校验子”。
如果校验子是零,则接收到的字没有错误。
否则,存在错误,并且可以用一个查找表来进行校正。
循环码在循环码中,每个码字是其他码字的循环移位。
奇偶校验位被发现是由生成多项式通过分割移位后的信息比特所得到的余式。
该码字的每一位被认为是一个第(n-1)次多项式的系数。
这些码被用来检测所接收的码字中的错误。
给出一个例子:码多项式为g (X )=1+ X2 + X3,给出消息比特=(m0,m1,m2,m3)=(1110)。
在此,g0= 1,g1 =0,g2=1,g3=1。
编码器电路在图2中给出。
码字通过给信息比特附加奇偶校验位得到。
1000 110 0100 101 0010 0110001 111在这个图中,SR 是一个移位寄存器,这样的安排表示为代码多项式。
最初,所有的SR 将被重置为'0'状态。
对于每一个时钟,该消息比特的一个比特被添加到电路中,其结果是循环的。
根据不同的多项式系数,路径被封闭,得到每个SR 的新状态。
当所有的数据位都已经输入时,SR 输出等于奇偶校验位。
这些被读取并添加到该消息比特中。
对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将100作为奇偶校验位。
为了检测错误,同样的电路用于从接收到的消息比特中生成校验位。
如果这些生成的奇偶校验位与所接收的奇偶校验位相匹配,那么就没有误差。
卷积码在这段代码中,当前的输出比特不仅依赖于当前的输入而且还与以前的比特(代码的内存)相关。
一个简单的半速率代码由图3生成电路生成的多项式为(1) g1(x) = 1+x+x2, and (2) g2(x) = 1+ x2此ADD g3 g2 g1 G0 SR1 SR3 ADD SR2 ADD 信息比特图2 循环编码器 相加 延迟2 延迟1 输入位相加 G1输出位 G2输出位 图3 卷积编码器代码为每个输入位产生两个输出位。
延迟的输出位被称为状态。
这个状态为每个取决于输入位的时钟假设了一个新值。
当前的输入位作为下一个时钟状态的比特1。
当前的比特1作为下一个时钟状态的比特2。
两个位的状态可以表示四个状态(00,01,10,11)。
如果输入位是0,一个00的当前状态就变为下一个时钟00状态,并给出一个输出00。
如果输入位为1,一个00的当前状态就变为下一个时钟状态10,并给出一个输出11。
这将在下面图4中表示通过形成完整的状态转换图,可以推断出该输出比特。
假定第一比特为从S0状态开始的。
(如图5)当前状态下一时钟 0输入/00输出S0 S1 S2 S0(00) S1(01) S3 S2(10) S3(11) 1输入/11输出 图4。
网格(状态转换图)[部分]图5.网格(状态转换图) 0\10 0\01 1\00 1\01 0\11 1\10 当前状态 下一时钟 0输入/00输出 S0 S1 S2 S0(00) S1(01) S3 S2(10) S3(11) 1输入/11输出解码遵循一个相反的过程称为维特比译码。
在这里,不仅在初始状态,而且最终也将是S0状态。
该算法可以被解释为:在任何时刻考虑状态。
在任何时刻,我们当前的状态(S0,S1,S2和S3)和下一状态(S0,S1,S2和S3)。
假设我们已经收到了10的码字。
如果我们考虑下一瞬间的S0状态,两条路径可以达到的该状态(标记为path0,path1)。
这在图6中所示。
与每个状态相关联的是一个叫做累计重量的参数。
与每一条路径相关联的是一个叫做路径度量的参数。
路径度量只不过是些比特数,这些比特数因在那一瞬间接受到的代码和在网格中生成的输出路径之间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00是在上述图中所产生输出的路径0。
如果接收到的代码是10,那么它与规定路径输出相差一个比特。
因此,path0的度量值为1。
类似地,path1的度量值为1。
现在,我们要计算S0的累积量。
因为下一个S0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到达,下一个累积量可以是(以前S0的累积量+ path0的度量值)或(以前S1的累积量 + path1的度量值)。
选择这些当中的最小作为下一个S0的积累量。
我们还要保存这些帮助我们达到那个状态(无论是0或1)的路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