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的基本工艺
铸造的工艺流程
铸造的工艺流程
1. 模具制备: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制作出合适的模具。
2. 熔炼:将需要铸造的金属(如铜、铁、铝等)投放到熔炉里熔化。
3. 浇注:将熔化的金属从铸造炉中倾倒到模具中并填满整个模具。
4. 冷却:让倾倒的金属在模具内冷却和固化,通常需要等待几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5. 拆模:将固化的金属从模具中取出,通常需要借助拆模工具。
6. 削除:去除铸件表面的毛刺和不平整部位,使铸件达到需要的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
7. 热处理:对铸件进行高温处理或淬火等处理,可以改善铸造件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8. 清理:将铸件进行打磨和清理,使铸件的表面光洁度更高,并减少不良缺陷。
9. 检验:根据设计要求和产品规格对铸件进行各项测试和检验,保证铸件符合要求。
10. 包装:根据产品的需求对铸造件进行包装和标识,方便后续处理和运输。
铸造工艺的一般步骤
铸造工艺的一般步骤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生产各种大小和形状的金属零件。
铸造工艺的一般步骤是一个复杂但关键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铸造工艺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模具设计与制造铸造的第一步是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
模具是决定最终产品形状的关键因素。
模具设计师根据产品要求和原型设计制定模具结构,并确定最佳材料。
然后利用铸造模型制造模具,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第二步:熔炼金属熔炼金属是铸造工艺中的核心环节。
金属原料按照比例投入熔炼炉中,加热至液态状态。
在熔融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搅拌金属以确保均匀性,并进行化学成分的调整。
第三步:浇注一旦金属达到理想状态,就需要进行浇注。
这是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的过程。
浇注需要注意速度和稳定性,以避免产生气泡和瑕疵。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金属溅出和模具形变。
第四步:冷却与固化浇注完成后,金属开始冷却与固化。
在这个阶段,模具内的金属会逐渐凝固并固化成所需形状。
冷却时间和速度取决于金属种类和产品尺寸,需要谨慎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
第五步:脱模与后处理当金属完全固化后,需要进行脱模和后处理。
脱模是指将成品从模具中取出,需要谨慎操作以避免损坏产品。
随后可以进行表面处理、修磨、清洗等步骤,最终使产品表面光滑并符合要求。
总结铸造工艺的一般步骤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熔炼金属、浇注、冷却与固化、脱模与后处理等关键环节。
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精心操作,以保证最终产品质量和准确性。
通过不断优化工艺和技术,铸造工艺能够生产出各种形状复杂、精密度高的零部件,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铸造工艺(附图)
铸造工艺流程图铸造(founding)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
铸造毛胚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时间.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
铸造种类很多,按造型方法习惯上分为:①普通砂型铸造,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
②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铸造车间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铸造工艺通常包括:①铸型(使液态金属成为固态铸件的容器)准备,铸型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数可分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铸型准备的优劣是影响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②铸造金属的熔化与浇注,铸造金属(铸造合金)主要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③铸件处理和检验,铸件处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铸件表面异物、切除浇冒口、铲磨毛刺和披缝等凸出物以及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和粗加工等。
铸造工艺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即铸造金属准备、铸型准备和铸件处理。
铸造金属是指铸造生产中用于浇注铸件的金属材料,它是以一种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并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而组成的合金,习惯上称为铸造合金,主要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
金属熔炼不仅仅是单纯的熔化,还包括冶炼过程,使浇进铸型的金属,在温度、化学成分和纯净度方面都符合预期要求。
为此,在熔炼过程中要进行以控制质量为目的的各种检查测试,液态金属在达到各项规定指标后方能允许浇注。
有时,为了达到更高要求,金属液在出炉后还要经炉外处理,如脱硫、真空脱气、炉外精炼、孕育或变质处理等。
熔炼金属常用的设备有冲天炉、电弧炉、感应炉、电阻炉、反射炉等。
不同的铸造方法有不同的铸型准备内容。
五种常见的铸造工艺及其在铸造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五种常见的铸造工艺及其在铸造行业中的应用案例铸造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生产各种金属制品和零部件。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铸造工艺,并通过应用案例来展示它们在铸造行业中的实际运用。
一、砂型铸造工艺砂型铸造是最常见和传统的铸造工艺之一。
它使用砂型作为铸型材料,将液态金属倒入模具中,待金属凝固后,砂型被破碎以得到铸件。
这种工艺广泛应用于生产大型铸件,如发动机缸盖和机床床身等。
案例一:汽车制造业中的缸体铸造在汽车制造业中,发动机的缸体通常是用砂型铸造工艺生产的。
砂型可以灵活地制作出各种复杂形状和内腔结构,满足汽车发动机缸体的要求。
二、金属型铸造工艺金属型铸造是一种使用金属模具的铸造工艺。
金属模具可以重复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种工艺适用于生产高精度和大批量的铸件。
案例二:飞机引擎叶片的制造飞机引擎叶片是需要具备高精度和高强度的金属部件。
金属型铸造工艺可以制造出符合要求的叶片,有助于提高飞机引擎的性能。
三、压铸工艺压铸是一种将液态金属注入高压模具中,通过施加压力使金属充填模腔的铸造工艺。
压铸可用于生产精密度高、尺寸复杂的铸件。
案例三:手机外壳的生产手机外壳通常由铝合金或镁合金制成,具有精密的尺寸和复杂的结构。
压铸工艺能够满足手机外壳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要求。
四、连续铸造工艺连续铸造是一种将液态金属连续倒入模具中,通过连续冷却和切割得到连续条状铸坯的工艺。
它适用于生产长条状铸件,如铁路轨道和钢板等。
案例四:钢铁工业中的连铸连铸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以生产各种规格和长度的钢坯。
通过连续铸造工艺,可以提高钢坯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五、精密铸造工艺精密铸造是一种生产高精度和复杂形状铸件的工艺。
它通常结合了其他铸造工艺,如石膏型铸造和失蜡铸造等。
案例五:航空航天领域中的精密铸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精密铸造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航空发动机的复杂部件,如叶轮、涡轮等。
精密铸造工艺的使用可以确保零部件的高精度和性能要求。
总结:通过对五种常见铸造工艺的介绍和应用案例的展示,可以看出在铸造行业中这些工艺的重要性和广泛运用。
铸造的工艺流程
铸造的工艺流程
铸造是一种通过将金属和其它材料变形并以某种形式装入模型的工艺,使形状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以此获得更殊的零件。
它一般采用液态金属,通常是铝或铁等金属材料,经过熔炼,把液态金属注入有形的模具,经过一定的工艺条件,金属胶软,部件完成结构及其尺寸形状。
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流程,由准备、熔炼、浇注、分离、加工和检验组成。
1、准备:确定要使用的金属材料,准备金属加工和模具,对模具进行压力测试,加强传统工艺的品质把握。
2、熔炼:将金属材料熔炼,形成液态的金属,液态金属应该是清澈无杂质的,熔炼温度和凝固温度最好符合要求。
3、浇注:将液态金属以一定的速度和压力从模具上浇入。
4、分离:模具空腔内铸件被金属铸入后,需要分离模具,以获取完美的铸件。
将被铸件整体从模具中分离出来。
5、加工:铸件在分离后,有可能因形状问题需要精加工,可以使用机床加工,以精确的形状和尺寸。
6、检验:完成加工后,需要检验,判定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形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铸造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铸造(casting)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
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时间.铸造是现代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
把金属材料做成所需制品的工艺方法很多,如铸造、锻造、挤压、轧制、拉延、冲压、切削、粉末冶金等等。
其中,铸造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工艺。
铸造种类很多,按造型方法习惯上分为:①普通砂型铸造,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
②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铸造车间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铸造可按铸件的材料分为:黑色金属铸造(包括铸铁、铸钢)和有色金属铸造(包括铝合金、铜合金、锌合金、镁合金等)铸造有可按铸型的材料分为:砂型铸造和金属型铸造。
按照金属液的浇注工艺可分为:1、重力铸造:指金属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铸型的工艺,也称浇铸。
广义的重力铸造包括砂型浇铸、金属型浇铸、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泥模铸造等;窄义的重力铸造专指金属型浇铸。
2、压力铸造是指金属液在其他外力(不含重力)作用下注入铸型的工艺,按照压力的大小,又分为高压铸造(压铸)和低压铸造。
补充知识:1、精密铸造是相对于传统的铸造工艺而言的一种铸造方法。
它能获得相对准确地形状和较高的铸造精度。
较普遍的做法是:首先做出所需毛坯(可留余量非常小或者不留余量)的电极,然后用电极腐蚀模具体,形成空腔。
再用浇铸的方法铸蜡,获得原始的蜡模。
在蜡模上一层层刷上耐高温的液体砂料。
待获得足够的厚度之后晾干,再加温,使内部的蜡模溶化掉,获得与所需毛坯一致的型腔。
再在型腔里浇铸铁水,固化之后将外壳剥掉,就能获得精密制造的成品2、选择铸造方式时应考虑:a.优先采用砂型铸造b.铸造方法应和生产批量相适c.造型方法应适合工厂条件d.要兼顾铸件的精度要求和成3、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指: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性等。
铸造生产有哪些主要工序
铸造生产有哪些主要工序铸造是一种工业制造方法,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或其他材料注入模具中,待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的零件或构件的过程。
在铸造过程中,主要包括铸型制备、熔炼浇注、冷却凝固、去除浇口、整形修磨等一系列工序。
以下将详细介绍铸造生产的主要工序及其作用。
铸型制备铸型是用来容纳熔化金属或其他材料并使其凝固成型的模具,铸型制备是铸造生产中的第一步。
在铸型制备阶段,首先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制作模具,然后根据模具制作出砂型或金属型,以便后续浇注熔化金属。
熔炼浇注熔炼浇注是指将金属或其他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后,通过设备或工具将熔化物质倒入铸型中的过程。
在熔炼浇注阶段,需要控制好熔炼温度和浇注速度,确保熔化物质填充铸型并保持稳定的流动性,以得到理想的铸件形态。
冷却凝固在熔炼浇注后,熔化金属或其他材料会逐渐冷却凝固成型。
冷却凝固阶段的时间取决于铸件的厚度和材料的性质,一般较厚的铸件需要更长的冷却时间。
冷却凝固是铸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直接影响着最终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去除浇口铸造完成后,铸件上会留有与浇口相连的余料,需要进行去除浇口处理。
去除浇口的主要目的是让铸件表面更加平整,减少后续修磨工序的难度,并且通过去除浇口可以避免影响铸件美观度和功能性。
整形修磨整形修磨是指根据设计要求对铸件表面进行加工处理,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缺陷或不规则形状,使铸件达到精度要求。
这一工序通常包括车削、磨削、抛光等加工方式,旨在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和精度,并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综上所述,铸造生产的主要工序包括铸型制备、熔炼浇注、冷却凝固、去除浇口、整形修磨等环节。
每个工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互相配合,共同完成铸造生产过程,最终得到高质量、符合要求的铸件产品。
在实际生产中,各个工序需要密切配合,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铸造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铸造的有关知识点总结
铸造的有关知识点总结一、铸造的基本概念铸造是指利用金属、合金或其他熔融状态的材料,通过铸型中的空腔形成所需的零件或制品的加工工艺。
铸造是一种传统的金属加工工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铸造的基本工艺包括模型制作、铸型制作、金属熔化、浇注、冷却、脱模、清理等步骤。
二、铸造工艺1. 模型制作模型是铸造的基础,也是制品的原型。
模型通常分为实物模型和数控模型。
实物模型是根据所需制品的尺寸和形状,由木材、塑料等材料手工制作而成。
数控模型则是通过计算机数控加工设备来加工制作,具有高精度和良好的一致性。
2. 铸型制作铸型是用来装模砂、石膏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用以形成铸造件中空腔的设备。
常见的铸型有砂型、金属型、水玻璃型等。
砂型是最为常见的铸造型式,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应性广泛。
3. 金属熔化金属熔化是将金属或合金加热至液态状态的过程。
通常使用的熔炉包括电弧炉、感应炉、燃炉等。
在金属熔化过程中,需要对金属原料进行配料、融化、熔炼、浇注等处理。
4. 浇注浇注是将熔融的金属或合金倒入铸型中的空腔,使其填充整个铸型,形成所需的铸件。
浇注过程需要控制浇注速度、压力和温度等参数,以确保铸造件的质量。
5. 冷却铸造件在浇注后需要进行冷却,通常采用水冷却或自然冷却的方式。
冷却过程中,铸造件的内部结构会逐渐凝固,从而形成所需的形状和结构。
6. 脱模与清理脱模是指将铸造件从铸型中取出的过程,通常需要采用机械设备或手工操作。
脱模后,铸造件需要进行修整、清理和表面处理等工艺,最终形成成品。
三、铸造材料1. 铸造铁铸造铁是铸造中最为常见的金属材料之一,其主要成分包括铁、碳、硅等。
根据其组织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灰铸铁、球墨铸铁、白口铸铁等。
2. 铸造钢铸造钢是由铁和碳以及其他合金元素组成的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铸造钢可用于制造高强度、高耐磨的铸件。
3. 铸造铝合金铸造铝合金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导电性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等行业。
铸造的生产工艺
铸造的生产工艺
铸造是一种通过加热金属至液态状态,然后将其倒入模具中并冷却以得到所需形状的金属加工工艺。
铸造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模具制备、熔炼、浇注和后处理等步骤。
首先,铸造的生产过程需要准备模具。
模具通常由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以满足铸造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模具可以分为两类:永久模具和临时模具。
永久模具通常由耐火材料(如石膏或陶瓷)制成,用于生产大批量的铸件。
临时模具通常由砂土制成,用于生产小批量或单个铸件。
其次,铸造的过程中需要将金属材料熔化。
常见的熔化方式是使用电炉或火炉加热金属至其熔点。
一些高熔点的金属(如钢)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熔化。
一旦金属熔化,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然后,熔化的金属需要被倒入模具中。
这个过程被称为浇注。
浇注时需要小心控制金属流动的速度和方向,以确保铸件的质量。
浇注过程也需要考虑到金属在冷却过程中的收缩和变形,以避免铸件出现裂缝或其他缺陷。
最后,浇注完成后需要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包括金属清理、修整、抛光等步骤,以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和外观。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改变铸件的硬度和强度等力学性能。
总的来说,铸造是一种传统的金属加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
领域。
它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金属零件,从小型齿轮到大型机身都可以通过铸造加工得到。
铸造的生产工艺包括模具制备、熔炼、浇注和后处理等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铸件的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铸造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的材料和工艺正在被引入,使得铸造加工更加高效和精确。
铸造常用的成型工艺
铸造常用的成型工艺铸造是制造业中最常见的加工方式之一,铸造工艺是将熔融金属或其他材料注入模具中,通过冷却和固化形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在铸造过程中,成型工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铸造常用的成型工艺,包括砂型铸造、精密铸造、压力铸造和熔模铸造。
一、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是铸造中最常见的一种成型工艺。
该工艺使用砂型作为模具,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通过冷却和固化形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砂型铸造工艺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其缺点是精度和表面质量较低,适用于制造大型、中小型铸件。
二、精密铸造精密铸造是一种高精度的成型工艺,适用于制造高要求的零件或产品。
该工艺使用精密模具,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通过冷却和固化形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精密铸造工艺具有精度高、表面质量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其缺点是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适用于制造小型、复杂的铸件。
三、压力铸造压力铸造是一种高效、高精度的成型工艺。
该工艺使用金属模具,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在高压力下形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压力铸造工艺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等优点。
其缺点是模具成本较高,适用于制造小型、中型的铸件。
四、熔模铸造熔模铸造是一种高精度、高表面质量的成型工艺。
该工艺使用陶瓷模具,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在高温下形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熔模铸造工艺具有精度高、表面质量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其缺点是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适用于制造小型、复杂的铸件。
总之,铸造常用的成型工艺包括砂型铸造、精密铸造、压力铸造和熔模铸造。
每种成型工艺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根据所需的零件或产品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铸造加工的工艺流程
铸造加工的工艺流程铸造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将熔融的金属注入模具中,然后冷却凝固,最终获得所需的金属制品。
铸造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模具制备首先需要制备出适合铸造的模具。
模具的材料可以是砂土、塑料、金属等。
根据所需产品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并进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2. 熔炼金属接下来,选取合适的金属材料进行熔炼。
常见的铸造材料包括铁、铝、铜等,具体选择根据所需产品的性质和用途而定。
将金属材料加入熔炉中,加热至熔点,使其完全熔化成液态金属。
3. 准备模具在熔融金属准备好后,需要将模具准备好,以便进行注入熔融金属的工作。
注意要确保模具内表面干净平整,没有杂质和破损。
4. 浇注金属将熔融金属倒入已经准备好的模具中。
要注意控制金属的温度和倒注速度,以确保铸件的质量。
5. 冷却凝固注入模具后,金属开始冷却凝固,逐渐形成所需的形状。
冷却的时间长度取决于金属材料的性质和铸件的尺寸。
在冷却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冷却速度来改变铸件的性能和组织结构。
6. 脱模当铸件完全冷却后,可以将模具取出,进行铸件的脱模工作。
脱模时要注意避免对铸件产生损伤。
7. 补充加工得到铸件后,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加工工作,如切割、研磨、涂装等,以达到最终所需的产品要求。
8. 检验和质量控制最后,对铸件进行检验和质量控制。
可以通过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方式进行检验,确保铸件质量符合要求。
这些步骤构成了铸造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
在具体的铸造加工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和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铸造加工的工艺流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艺过程,需要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知识,才能保证成品的质量和性能。
零件的铸造工艺
零件的铸造工艺
零件的铸造工艺是指通过铸造工艺将铸造材料(通常为金属或合金)熔化并浇注入模具中,待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常见的铸造工艺有:
1. 砂型铸造:将铸造材料加热至液态后,倒入用砂型制作的铸型中,待凝固后,砂型破碎即可取出铸件。
适用于生产较大、复杂形状的零件,如汽车引擎缸体等。
2. 精密铸造:采用石膏模具或金属模具,在真空或压力条件下,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通过凝固得到高精度、高质量的零件。
适用于精密机械零件的生产,如航空航天领域的涡轮叶片。
3. 压铸:将熔化金属注入压力室中,然后通过高压力迫使金属进入模腔,待凝固后,开模得到零件。
适用于生产大批量、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如电子产品外壳、汽车零件等。
4. 喷射成型:将金属或合金熔融后,通过高速喷射到模具中,待凝固后取出。
适用于生产高耐磨、高温零件,如涡轮发动机叶片。
5. 镁合金压铸:将镁合金熔化后,注入模具中,经过压力充型、冷却凝固、模具开合等工艺得到零件。
适用于生产轻量化、高强度要求的零件,如汽车零件。
以上仅为部分常见的铸造工艺,根据不同的零件材料、形状和要求,还可以应用其他铸造工艺进行生产。
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
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铸造是一种重要的制造工艺,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或其他材料注入到模具中,使其冷却凝固成型。
铸造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
1. 设计模具铸造的第一步是设计模具。
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和表面光洁度要求。
通常情况下,模具会根据产品的设计图纸进行制作。
模具的材料通常是金属,如铝合金、钢铁等,以保证模具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2. 准备原材料在进行铸造之前,需要准备好原材料。
原材料通常是金属或合金,如铝、铜、铁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以确保其符合生产要求。
同时,还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合金配比,以获得所需的材料性能。
3. 熔炼金属一旦原材料准备就绪,就需要将金属熔化。
这通常是通过高温熔炉来完成的。
熔炼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熔炼时间,以确保金属的纯度和均匀性。
在熔炼过程中,还需要添加合金元素,以调整金属的化学成分。
4. 浇铸一旦金属熔化完成,就可以进行浇铸。
在浇铸过程中,熔化的金属被注入到预先设计好的模具中。
浇铸需要注意浇注速度和压力,以确保金属充分填充模具,并避免气孔和缺陷的产生。
同时,还需要控制浇注温度,以避免金属在模具中过早凝固。
5. 冷却凝固一旦金属注入模具中,就需要进行冷却凝固。
在这个过程中,金属会逐渐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并最终成型。
冷却时间通常取决于金属的种类和厚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6. 脱模当金属完全凝固后,就可以进行脱模。
脱模是将成型的金属制品从模具中取出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小心操作,以避免损坏产品表面。
通常情况下,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去毛刺、打磨等表面处理工艺。
7. 检验和修整最后一步是对铸造产品进行检验和修整。
检验需要对产品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进行严格检查,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发现缺陷或不合格的地方,还需要进行修整或重新铸造。
总结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模具设计、原材料准备、熔炼金属、浇铸、冷却凝固、脱模、检验和修整等多个环节。
铸造基本
将型壳放在真空浇注箱中,通过型壳中的微小孔隙吸走型腔中的气体,使液态金属能更好地充填型腔,复制型腔的形状,提高铸件精度,防止气孔、浇不足的缺陷。该法已在国外应用。
3)压力下结晶
将型壳放在压力罐内进行浇注,结束后,立即封闭压力罐,向罐内通入高压空气或惰性气体,使铸件在压力下凝固,以增大铸件的致密度。在国外最大压力已达150atm。
2)熔模的组装
熔模的组装是把形成铸件的熔模和形成浇冒口系统的熔模组合在一起,主要有两种方法:
1.焊接法 用薄片状的烙铁,将熔模的连接部位熔化,使熔模焊在一起。此法较普遍。
2组装法组合模组,采用此种模组可使模组组合和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3)型壳干燥和硬化
每涂复好一层型壳以后,就要对它进行干燥和硬化,使涂料中的粘结剂由溶胶向冻胶、凝胶转变,把耐火材料连在一起。
4)自型壳中熔失熔模
型壳完全硬化后,需从型壳中熔去模组,因模组常用蜡基模料制成,所以也把此工序称为脱蜡。根据加热方法的不同,有很多,脱蜡方法,用得较多的是热水法和同压蒸汽法。
3.3 熔模和模组的制造
1)熔模的制造
生产中大多采用压力把糊状模料压入压型的方法制造熔模。压制熔之前,需先在压型表面涂薄层分型剂,以便从压型中取出熔模。压制蜡基模料时,分型剂可为机油、松节油等;压制树脂基模料时,常用 麻油和酒精的混合液或硅油作分型剂。分型剂层越薄越好,使熔模能更好地复制压型的表面,提高熔模的表面光洁度。压制熔模的方法有三种,柱塞加压法、气压法和活塞加压法。
熔模铸造工艺过程较复杂,且不易控制,使用和消耗的材料较贵,故它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或很难进行其它加工的小型零件,如涡轮发动机的叶片等。
2-1 铸造工艺基础
下一页
17
浇 不 足
后 退
18
冷
隔
后 退
19
三、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
1.合金性质——合金流动性:决定于合金种类与 化学成分。合金种类0.77
2.11
4.3
C%
2.浇注条件
浇注温度
对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有决定性的影响。
温度高,充型能力就强。这是因为浇注温度提高,合金液的粘度 就降低,浇注以后保持液态的时间也就延长,传给铸型的热量就 增多,这就使铸型和金属液的冷却速度就降低,从而使合金的充 型能力增强。 对于薄壁铸件,适当提高浇注温度是改善充型能力、防止产生浇 不到、冷隔的重要措施。这些措施在生产中经常采用,也比较方 便。
空腔中填充的金属。
冷铁:为了增加铸件局部的冷却速度,在砂型中安放的
金属物。
40
冒口补缩示意图
浇注系统 冒口
冷铁
设臵冒口,是我们在工艺上防止缩孔和缩松形成的非 常有效的一项措施。 铸件按照规定的方向顺序凝固,铸件的每一部分的收 缩都会得到在以后凝固的金属液的补充,这样使得缩 孔最后转移到冒口当中去,清理时将冒口切除即可。
有利于液态金属中的气体和熔渣的上浮 与排除。
有利于合金凝固收缩时的补缩等。
16
2.合金充型能力差,铸件容易产生浇不足、冷隔、气 孔、夹渣、缩孔等铸造缺陷,不能得到完整的零件。
浇不足: 铸件残缺,轮廓不完整,或轮廓可能
完整但边角圆而且光亮。
冷隔:在铸件上穿透或不穿透,边缘呈圆角状的
铸造工艺基础知识及理论
4
铸造材料
1
工艺基础 工艺性能
2
铸件生产
铸造工艺
3 工艺方法
1. 金属液态成形(铸造)工艺基础
什么是金属的液态成形:
将熔炼好的液态金属浇入与零件形 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 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工艺方法,亦称铸造.
金属的液态成形的方法:
金属的液态成形是制造毛坯、零件的重要方法之一。按铸型材 料的不同,金属液态成形可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包括压力铸 造、金属型铸造等).其中砂型铸造是最基本的液态成形方法,所生 产的铸件要占铸件总量的80%以上.特种铸造较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应用范围逐渐增加。
松
的 方
方法
合理布置内浇道及确定浇铸工艺。
法
合理应用冒口、冷铁和补贴等工艺措施。
3. 铸件的生产工艺
整模造型
分模造型
手工造型
砂型铸造
活块造型 三箱造型
液
挖砂造型
态
机器造型
刮板造型
成
铸造工艺图的绘制
型
砂型铸造的工艺设计
分型面的选择
工
工艺参数的确定 浇注位置的确定
艺
金属型铸造
熔模铸造
压力铸造
特种铸造
低压铸造 陶瓷型铸造
内是由表及里的逐层凝固。在凝固过程中,如得不到合金液的 补充,在铸件最后凝固的地方就会产生缩孔.
2. 铸件的生产—缩松的形成 缩松的形成原因:
铸件最后凝固的收缩未能得到补充,或者结晶温度范围宽的 合金呈糊状凝固,凝固区域较宽,液、固两相共存,树枝晶发 达,枝晶骨架将合金液分割开的小液体区难以得到补缩所致。
合金的收缩的过程:
合金从液态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其体积或尺寸缩减的 现象。合金的收缩给液态成形工艺带来许多困难,会造成许 多铸造缺陷。(如:缩孔、缩松、裂纹、变形等)。
铸工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铸工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铸工是指通过熔化金属并将其注入模具中,以制造特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或产品的工艺。
铸工是金属加工领域的一种重要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铸工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铸造工艺、铸造材料、常用模具、铸造工艺控制及铸造工艺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一、铸造工艺1. 铸造工艺的分类铸造工艺可以分为压力铸造和重力铸造两大类。
压力铸造包括压铸、挤压铸造等,通过施加压力使熔化金属充填模具;重力铸造则是依靠重力使熔化金属充填模具。
重力铸造可分为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熔融模铸造等不同类型。
2. 铸造工艺的步骤铸造工艺一般包括模具制备、熔炼金属、注入模具、冷却固化、脱模、修整等步骤。
模具制备是指根据零件形状和尺寸制作模具,通常采用石膏模或金属模;熔炼金属是将金属加热至熔点并保持一定温度;注入模具是将熔化金属注入模具内部,并使之充填模腔;冷却固化是指待注入金属在模具内冷却,形成所需形状的零件或产品。
3. 铸造工艺的特点铸造工艺具有生产适应性强、造价低廉、生产周期短、可以生产大尺寸和复杂形状的零件等特点。
同时,铸造工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容易产生气孔、夹杂等缺陷,需要进行后续的修整和处理。
二、铸造材料1. 铸造的金属材料常见的铸造金属包括铁、铝、铜、锌、镁等。
铸铁是最常见的铸造材料,种类包括灰铸铁、球墨铸铁、白口铸铁等。
铜合金铸造是另一种常用的铸造方式,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铝合金铸造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方式,具有轻质、耐腐蚀、导热性能好等优点。
2. 铸造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是铸造工艺的重要环节。
通常需要综合考虑零件的使用条件、性能要求、成本和加工性能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液态流动性、凝固收缩率、热处理性能等特性。
三、常用模具1. 砂型模砂型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重力铸造方式,通常采用湿砂、干砂或化学硬化砂制作模具。
砂型模具具有成本低、生产周期短、适应性强等优点,可以用于生产大型、小批量的铸件。
铸造工艺手册
铸造工艺手册摘要:一、铸造工艺手册概述二、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三、铸造工艺的种类及特点四、铸造工艺的流程与操作五、铸造工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六、铸造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铸造工艺手册概述铸造工艺手册是一本详细介绍铸造工艺的工具书,涵盖了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种类、操作流程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旨在为广大铸造工作者提供一本实用、全面的技术参考书,以提高铸造工艺水平,促进我国铸造产业的发展。
二、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铸造工艺是一种将金属熔化后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使其凝固成所需形状的零件的加工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金属在高温下的流动性,将熔融的金属倒入模具中,然后冷却至室温,使金属凝固成零件。
三、铸造工艺的种类及特点1.砂型铸造:将金属熔化后倒入砂型模具中,使其凝固成所需形状的零件。
特点是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各种形状的零件生产。
2.精密铸造:采用精密模具,将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中,使其凝固成高精度的零件。
特点是精度高,表面质量好,适用于高品质零件生产。
3.压力铸造:在高压下将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中,使其凝固成所需形状的零件。
特点是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4.消失模铸造:采用特殊的模具材料,将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中,使模具在凝固过程中逐渐消失,从而形成所需形状的零件。
特点是铸件壁厚均匀,内部质量好。
四、铸造工艺的流程与操作1.模具制作:根据零件图纸制作出相应的铸造模具。
2.熔炼金属:将需要铸造的金属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熔化。
3.浇注:将熔融的金属倒入模具中,使其充满模具腔。
4.凝固:将模具放入冷却室中,使金属逐渐凝固成零件。
5.脱模:将凝固后的零件从模具中取出。
6.清理:对零件进行打磨、去毛刺等表面处理。
五、铸造工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气孔:铸件表面或内部出现的孔洞。
解决方法:提高金属熔炼质量,减少气体夹杂;加强模具排气。
2.砂眼:铸件表面出现的砂粒状缺陷。
解决方法:提高砂型模具质量,减少砂粒脱落;加强模具保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造的基本工艺
一、铸造的定义与分类
铸造是一种将液态金属或合金倒入铸型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的工艺。
根据铸造材料的不同,可以将铸造分为铸铁、铸钢、有色金属铸造等几类。
铸造的基本工艺包括模具制备、熔炼、浇注、凝固和清理等步骤。
2.1 模具制备
模具是铸造过程中用于制造铸件形状的工具。
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模具可以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等多种类型。
制备模具的过程包括模具设计、模具材料选择、模具制造和模具调试等环节。
2.2 熔炼
熔炼是将金属或合金加热至液态状态的过程。
通常采用电炉、火炉等设备将金属原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融化成液态金属。
在熔炼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需要添加合金元素,以调整金属的性能。
2.3 浇注
浇注是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的过程。
在浇注前,需要对模具进行预热,以避免温度差引起的热应力。
倒入模具的熔融金属称为铸液,通过浇口、浇注系统进入模腔,填充整个模腔。
2.4 凝固
凝固是指铸液在模腔中冷却凝固成固态金属的过程。
铸液在凝固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导致温度逐渐下降,直至达到凝固温度。
凝固的过程中,还会发生多种凝固方式,如均匀凝固、壳层凝固等。
2.5 清理
清理是指在凝固后将铸件从模具中取出,并对其进行修整,以获得最终的铸件。
清理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切割、研磨、抛光等工艺,以去除铸件表面的砂质、气孔等缺陷,使其达到要求的尺寸和表面质量。
三、铸造的应用领域
铸造作为一种传统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建筑等行业。
在航空航天领域,铸造被用于制造发动机叶片、航空航天设备等关键部件。
在汽车领域,铸造用于生产汽车发动机缸体、曲轴、悬挂部件等。
在机械领域,铸造被用于制造各种机床、机械零部件等。
在建筑领域,铸造用于制造建筑构件、雕塑等。
总结起来,铸造是一种重要的制造工艺,通过模具制备、熔炼、浇注、凝固和清理等基本工艺步骤,可以将熔融的金属或合金倒入模具中,最终得到所需形状的铸件。
铸造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建筑等领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铸造工艺也在不断发展,为生产高性能、高精度的铸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