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

合集下载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规范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附录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A.0。

1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A.0。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

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圆形或方形。

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方形或矩形,其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

桩的中心(或形心)应与承压板中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相重合。

A.0.3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适应.承压板底面下宜铺设粗砂或中砂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3倍。

基准梁的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A.0.4试验前应采取措施,防止试验场地地基土含水量变化或地基土扰动,以免影响试验结果.A。

0。

5加载等级可分为8~12级.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A.0.6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个小时读记一次。

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A.0.7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1 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2 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3 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子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A.0.8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A.0。

9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1 当压力一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2 当压力一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1)对砂石桩、振冲桩复合地基或强夯置换墩:当以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 等于0.015所对应的压力(S为载荷试验承压板的沉降量;B和D分别为承压板宽度和直径,当其值大于2M时,按2M计算);当以粉土或砂上为主的地基,可取或等于0。

复合地基静载荷检测作业指导书

复合地基静载荷检测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复合地基静载荷检测xx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一、编制目的为确保试验人员对复合地基静载荷检测标准的正确理解执行,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人员检测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并获取相应岗位合格证书。

三、试验仪器设备千斤顶、承压板、百分表、加载反力系统(包括铁架、主梁、次梁、配重等)、磁性表座及基准桩、梁。

四、操作程序执行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一)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时,必须明确以下情况:1.明确测试类别(桩基、复合地基、天然地基)。

2.明确测试要求,是鉴定工程桩承载力极限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还是试桩做破坏性试验确定极限承载力,或其它技术要求。

3.委托方应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基桩施工记录、桩位平面布置图以及选桩单等资料。

4.明确测试数量、测试桩号、进场日期和提交资料时间。

(二)确定检测人员,并作现场踏勘:1.进一步摸清技术任务要求。

2.试验场地条件如何,场地是否平整,有无压重材料(黄砂、砖等)。

3.联系工具、仪表存放处。

4.收集其它相关资料。

(三)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对于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务必使桩顶标高与基础底设计标高一致,压板面积应由设计置换率确定。

2.按试验方法配备相应的试验设备、千斤顶率定表等,并对所用设备、仪表进行检查,看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准用证,是否在率定周期内使用等。

3.会同建设方或监理核对所检测的桩号是否准确,与选桩时所用图纸是否一致,并在静载荷试验工作联系单上签字认可。

(四)试验操作细则1.设备安装:(1)试验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千斤顶应平放于承压板中心。

采用2个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宜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承压板中心。

(2)当采用压重平台作为反力装置时,压重量不得少于最大加载量的倍;压重物在试验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

(3)试验反力平台搭设时,由试验组长监督实施;试验平台搭设后,必须经专职安全检查员验收并在工作联系单上签字认可后,测读人员方能进行其它设备的安装。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要点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要点

XX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桩基检验项目(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检测技术方案XXXXXXXXXXXX检测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七日1.工程概况XXXXXXXXXXXXXXXXX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验项目位XXX。

该工程基础采用CFG桩,桩径400mm, 混凝土标号为C20。

1#、2#、3#、5#、6#、7#楼桩间距为1450m m×1350mm,8#楼桩间距为1400m m×1300mm,9#楼桩间距为1500m m×1300mm,呈矩形布桩。

桩数及桩参数见表1。

大唐名村名人居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验项目参数表12.检测依据依据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3.检测项目及目的3.1验收性检测阶段(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单桩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低应变法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4.检测工作量4.1验收性检测阶段(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检测数量24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2)单桩静载试验检测数量24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3)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试验检测数量30%。

5.现场试验(检测)5.1复合地基抗压静载试验5.1.1仪器设备(1)试验加载装置反力系统:采用堆载反力装置组成,油压千斤顶加载,具体布置详见下图1。

1台超高压电动油泵站。

(2)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荷载用液压传感器测定,试桩沉降采用位移传感器测定。

使用仪表包括:1套RS-JYB型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1只压阻式压力传感器;4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

该系统控制超高压油泵进行自动加载、自动补载,自动判稳;调频式位移传感器量程0~50mm,以量测桩身在荷载作用下的垂直沉降,沉降量由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测读并被系统自动记录。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要点分析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要点分析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要点分析摘要: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直接、最准确的确定方法就是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静载试验的测试结果对复合地基施工质量复核、拟建建筑层数、基础类型、结构类型、使用安全、工程投资等方面影响很大,因此要求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结果必须准确、可靠。

本文对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的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要点一、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准备阶段的控制1.资料的收集(1)搜集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上部结构及基础设计资料等;对复合地基受力较大部位、转角部位或受力复杂等部位重点控制;(2)收集施工资料,详细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软弱地层(淤泥或杂填土等)、扰动土或流砂液化地层等资料;以便确定对异常部位的重点控制;(3)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准确计算试验参数;(4)复核设计持力层与岩土勘察报告是否相符、桩间土地基岩性、桩间土承载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2.面积置换率面积置换率是由增强体或桩的截面面积与该增强体承担处理的地基面积比;在一个工程中,可能采用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桩型或布桩间距,这就要求我们按设计图纸认真计算面积置换率。

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综合使用的地基处理工程验收检验时,应采用大尺寸承载压板进行载荷试验,也就是取较小置换率进行承载板及加载量的计算。

3.试验参数、设备的确定(1)最大加载力(单位:kN)计算方法:最大加载力(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单位:kPa)×2(安全系数)×承压板面积(单位:m2)1吨≈10kN,运算过程中单位应保持一致。

(2)压重平台配重量:压重平台配重量(kN/T)=最大加载力(kN/T)×1.2。

(3)分级加载。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加载等级可分为(8-12)级。

从理论上讲,分级越多,试验结果越准确,但试验时间越长,对工期来讲不允许。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
仪器的安装
• 1.千斤顶安放: • 将千斤顶在试验位置点正确对正放置,使千斤顶位于下压
与上顶的传力设备合力的中轴线上
-
2.千斤顶与油泵连接。 • 两者的连接是依靠两条油管,出油管道一头连接在油泵接
头处,另一头连接在千斤顶下方,千斤顶上方是油泵的回 油管道,注意不可接错。
-
3.百分表(位移传感器)安装 • 将百分表装在磁性架上,就是通过两根铁柱,吸附磁铁,
-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 复合地基的概念 •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仪器安装 •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注意事项
-
复合地基的概念
•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 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 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 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 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
• 具体来说,试验的仪器为:千斤顶 、荷重传感器 、 位移传感器、 百分表、控制电脑等。
堆载
平台
主 梁 千斤
顶百 分 荷-载板 表
(一)承压板类型和尺寸 承压板可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板、铸铁板等制成,多以钢板
为主。要求压板具有足够的刚度,不破损、不挠曲,压板底部光滑平整, 尺寸和传力重心准确,搬运和安置方便。承压板形状可加工成正方形或 圆形,其中圆形压板受力条件较好而且边界条件简单,使用最多。 (二)承压板面积
荷载分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小
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数据测读: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
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
-
稳定标准: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 量小于0.1mm时,认为沉降已趋稳定,可加下 一级荷载。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加固方法,其承载力检测是确保工程质量
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的具体方法。

一、前期准备
1.确定检测区域:根据工程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进行承载力检测的区域。

2.制定检测方案:根据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承载力检测方案。

3.选择检测仪器:根据检测方案选择相应的仪器设备,包括静载试验仪、动力触探仪、电阻计等。

二、现场操作
1.清理表层土壤:在检测区域内清除表层土壤,使得测试点位于坚实的基础上。

2.安装测试设备:根据选定的测试设备安装相应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并
对测试仪器进行校准和调试。

3.进行静载试验:在测试点上设置静载试验桩,并通过施加荷载来测试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

记录荷载-沉降曲线并分析数据得出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

4.进行动力触探:使用动力触探仪对复合地基进行动力触探测试,记录击打次数、下沉深度等数据,并根据相关标准规范计算出地基的承载力。

5.进行电阻率测试:使用电阻计对复合地基进行电阻率测试,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地基的承载能力。

三、数据分析与评估
1.根据静载试验、动力触探和电阻率测试得到的数据,计算出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

2.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将得到的承载能力值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评估复合地基的质量和可靠性。

3.如有必要,可以对不满足要求的部分进行重新加固或改进设计方案。

以上就是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的详细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并遵循相关标准规范。

通过严格检测和评估可以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可靠性。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中,一根桩和它所承担的桩间土体为一复合土体单元。

在这一复合土体单元中,桩的断面面积和复合土体单元面积之比,称为面积置换率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de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等边三角形布桩de=1.05s
正方形布桩de=1.13s
矩形布桩de=1.13根号下s1*s2
s、s1、s2分别为桩间距、纵向桩间距、横向桩间距
注:s为桩间距
1·复合地基承降板面积(梅花形):
三角形布置的=0.866×桩间距的平方=两个正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高公式=h²=a²-b²=斜边平方-1/2斜边平方开根方
正方形布置的=桩间距的平方
2·荷载=承降板的面积×设计值的2倍
堆载=承降板的面积×设计值的2倍×1.2
3·置换率=桩的面积÷承降板的面积
(πr²=0.19625)
4·沉降量s/d=0.06/0.08 s为沉降量d为承降板的直径
5·圆的直径=面积×4÷3.14=2√(面积÷圆周率)
6·三角形布置的直径de=1.05s 正方形布置的直径de=1.13s
7·千斤顶型号所对应荷载压力表的简易计算(在不知道千斤顶标定系数时可参考以下公式)
50T=荷载÷0.8
100T=荷载÷1.65
200T=荷载÷200×69.2(千斤顶的标定系数)=总加压值
一般算压力千斤顶标定证书上有公式。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般要求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般要求

(1)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一般要求1)一般情况下应加载至复合地基或桩体(竖向增强体)出现破坏或达到终止加载条件,也可按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加载。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复合地基或单桩(竖向增强体)承载力设计值的 2 倍。

2)承压板边缘(或试桩)与基准桩之间的距离, 以及承压板(或试桩)与基准桩、压重平台支墩之间的距离均不得小于2m,基准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基准桩打入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m。

3)加荷装置宜采用压重平台装置, 量测仪器应有遮挡设备, 严禁日光直射基准梁。

每个单体建筑在同一设计参数和施工条件下的测试数量不宜少于 3 组, 并不小于总桩数的0.5%〜1%;试验间歇时间不应少于28d;所有荷载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加荷计量装置均应每年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进行率定, 并出具合格证。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如下:1)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采用方形(矩形)或圆形的刚性承压板, 其压板面积应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 通常取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 其计算方法见复合地基参数计算。

承压板的中心位置应与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的中心位置(形心)保持一致, 并与荷载作用点重合。

当同一工程的面积置换率为多种时, 对于重要工程, 应分别对几种置换率取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检测, 对于一般工程可选择面积置换率相对较低, 作用荷载相对较大的位置进行测试。

3)承压板底面高程应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相同。

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 应不小于载荷板相应尺寸的 3 倍。

基准梁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载荷板底面下宜铺设中、粗砂或砂石、碎石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

承压板安装前后都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应防止试验基坑开挖后受雨水浸泡或对压板下试验土层的扰动, 必要时压板周围基土复盖30cnm勺保护土层。

4、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4、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检测报告(无表式)
GD2107004 0 1
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目的是检测该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试验依 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检测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方面内容: 一、工程概况表 二、引言 委托单位、试验日期、委托方的相关要求及试验目的、试验点数量等。 三、检测所用仪器设备、方法原理和执行的标准依据。 1、试验加载装置 2、试验加载方法和沉降观测 3、检测标准 四、复合地基施工情况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给出各检测点的复合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和有关 施工记录表以及检测点位平面布置图(附图)。 五、工程地质概况 给出工程地质情况的基本描述,或检测点附近的地质资料见附图等。 六、检测结果 检测点试验结果表,检测点试验载荷和沉降数据表(附),检测点的 曲线(附图)。 七、检测结论 八、附图表 1、荷载-沉降数据汇总表 3、检测点位平面图 4、检测点附近地质资料图 5、检测点施工记录表。 张; 张; 张; 张;

[精华]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精华]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精华]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目的指导检测人员按正确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1(检测参数: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2(执行标准: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三(适用范围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四(职责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做好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试验点的数量不应少于3点。

六(仪器设备1(桩基静载系统,GC021,2(千斤顶,GC071或GC073,3(反力系统,GC591,4(方形或矩形或圆形刚性承压板,现场确定,5(粗砂或中砂七(环境条件常温~无雨、雪天气的现场环境。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试验前准备:a(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适应。

承压板底面下宜铺设粗砂或中砂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

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3倍。

基准梁的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b(试验前应采取措施~防止试验场地地基土含水量变化或地基土扰动~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2. 加载方式:加载等级可分为8,12级。

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3(测读规则: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个小时读记一次。

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4. 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a(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b(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c(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子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5(卸载观测: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6(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1)当压力一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2)当压力--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a(对砂石桩、振冲桩复合地基或强夯置换墩:当以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 或s/d等于0.015所对应的压力,s为载荷试验承压板的沉降量,b和d分别为承压板宽度和直径~当其值大于2m时~按2m计算,,当以粉土或砂上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所对应的压力。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般要求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般要求

(1)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得一般要求1)一般情况下应加载至复合地基或桩体(竖向增强体)出现破坏或达到终止加载条件,也可按设计要求得最大加载量加载。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复合地基或单桩(竖向增强体)承载力设计值得2倍。

2)承压板边缘(或试桩)与基准桩之间得距离,以及承压板(或试桩)与基准桩、压重平台支墩之间得距离均不得小于2m,基准梁应有足够得刚度,基准桩打入地面得深度不应小于1m。

3)加荷装置宜采用压重平台装置,量测仪器应有遮挡设备,严禁日光直射基准梁。

每个单体建筑在同一设计参数与施工条件下得测试数量不宜少于3组,并不小于总桩数得0、5%~1%;试验间歇时间不应少于28d;所有荷载传感器与位移传感器、加荷计量装置均应每年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进行率定,并出具合格证。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如下:1)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与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地基得承载力与变形参数。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采用方形(矩形)或圆形得刚性承压板,其压板面积应按实际桩数所承担得处理面积确定,通常取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得处理面积,其计算方法见复合地基参数计算。

承压板得中心位置应与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得处理面积得中心位置(形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重合。

当同一工程得面积置换率为多种时,对于重要工程,应分别对几种置换率取有代表性得位置进行检测,对于一般工程可选择面积置换率相对较低,作用荷载相对较大得位置进行测试。

3)承压板底面高程应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相同。

试验标高处得试坑长度与宽度,应不小于载荷板相应尺寸得3倍。

基准梁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载荷板底面下宜铺设中、粗砂或砂石、碎石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

承压板安装前后都应保持试验土层得原状结构与天然湿度,应防止试验基坑开挖后受雨水浸泡或对压板下试验土层得扰动,必要时压板周围基土复盖3Ocm得保护土层。

第7章-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试验

第7章-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试验

直径300mm
≥3倍承压板直径(保持含水量,不扰动)
压板周围土高≥0.8m
荷载分级 读数 稳定标准 终止条件
≥8级
10、10、10、15、15、30….
连续2h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
1承压板周围土明显侧向挤出 2出现陡降段 3 24h不稳 4 s/d≥0.06 由此定极限承载力
10~15级
1.0m 1.0m
1.0m
1.0m
1.5m
1.5m
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共200根桩;东西两部分土质 不同。桩径相同,试验(shìyàn)数量如何确定?如何评价?
第十九页,共23页。
4设计(shèjì)时使用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什么 要进行宽度和深度修正?
从小压板标准载荷试验的结果过渡到有一定宽度和 埋深的实际基础,地基承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
塑性区的间距较大,需要开展到一定深度才能破坏 。
基础埋深增大,边载增加,地基承载力增加(一般 从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基础宽度加大(3~6m),地基承载力提高 对饱和软粘土,由于内摩擦角为0,不考虑基础宽度 的影响
第二十页,共23页。
某安置(ānzhì)工程
CFG桩 17m桩560kPa 16m桩380kPa 16m桩两种布桩间距(jiān jù)
第四页,共23页。
C整体(zhěngtǐ)剪切破坏
在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产生图中所示 的塑性流动区域,在滑移面上桩体和土 体均发生剪切破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 基也比较容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柔性 (róu xìnɡ)桩复合地基在一定的条件下也 可能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第五页,共23页。
D滑动(huádòng)破坏
在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沿某一滑动面 产生滑动破坏。在滑动面上,桩体和桩 间土均发生(fāshēng)剪切破坏。各种复 合地基均可能发生(fāshēng)滑动剪切破 坏。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含图)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含图)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1、试验依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查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2、检测目的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否知足设计要求。

3、主要试验设施①试验桩的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点值的 2.0 倍,依据加载要求选择油压千斤顶。

② 加载反力装置可依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承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结合反力装置、地铆反力装置(一般设施安装表示图如图一、二,其余方案同),反力装置能供给的反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 1.2 倍。

③ 沉降量丈量可用位移传感器或大批程百分表。

4、现场检测(1)、现场办理要求① 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的破裂层和脆弱混凝土。

②桩顶部应高于试坑底面, 为保持承压板和基桩优秀接触, 桩顶可铺设10-20mm的中粗砂。

③ 基准梁应拥有必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

固定位移计的夹具及基准梁防止振动或其余外界要素的影响。

设施安装表示图二:(2)、慢速保持荷载法试验步骤(也可用迅速保持荷载法)①试验加载量为单桩承载力特点值的 2 倍,加载分级进行,采纳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载荷一般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 ,第一级取可取分级载荷的 2 倍。

②每加一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 测读桩顶沉降量,此后每隔 30min 测读一次。

⑶ 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固标准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相对稳固标准:从分级载荷施加后第30min 开始,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出,并连续出现两次。

⑷卸载按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分级加载量的 2 倍,每卸一级,保持一小时,测读桩顶沉降量。

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剩余沉降量,保持 3 小时。

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1、技术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备案号J220-201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要用维持荷载法进行试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加载、卸载和沉降观测。

加载分级:每级加载量为试验最大加载量或预计最大试验荷载的1/8~1/12,逐渐加载,第一级则可取两倍加载量进行加载。

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个小时读记一次。

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当荷载-沉降(Q-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2)ΔSn+1除以ΔSn≥2,且经24h沉降尚未稳定;(3)桩身破坏,桩顶变形急剧增大;(4)当桩长超过25M,Q-s曲线呈缓变形时,桩顶总沉降量大于60mm-80mm;(5)验收检验时,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注:ΔSn---第n级荷载的沉降增量;ΔSn+1----第n+1级荷载的沉降增量。

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作荷载-沉降(Q-s)曲线和其他辅助分析所需的曲线;2)曲线陡降段明显时,取相应于陡降段起始点的荷载值;3)当出现7.3里的第2款的情况时,取前一级荷载值;4)Q-s曲线呈缓变形时,取桩顶总沉降量s为40mm所对应的荷载值;5)按上述方法判断有困难时,可结合其他辅助分析方法综合判定;参加统计的试桩,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设计可取其平均值为单桩极限承载力。

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分析离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需要时应增加试桩数量,工程验收时应视建筑物结构、基础形式综合评价,对于桩数少于5根的独立基础或桩数少于3排的条形基础,应取最低值。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含图)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含图)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1、试验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2、检测目的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否满足设计要求。

3、主要试验设备①试验桩的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根据加载要求选择油压千斤顶。

②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承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铆反力装置(一般设备安装示意图如图一、二,其它方案同),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③沉降量测量可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4、现场检测(1)、现场处理要求①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

②桩顶部应高于试坑底面,为保持承压板和基桩良好接触,桩顶可铺设10-20mm的中粗砂。

③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

固定位移计的夹具及基准梁避免振动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设备安装示意图二:(2)、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步骤(也可用快速维持荷载法)①试验加载量为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加载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载荷一般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第一级取可取分级载荷的2倍。

②每加一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⑶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相对稳定标准:从分级载荷施加后第30min开始,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

⑷卸载按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分级加载量的2倍,每卸一级,维持一小时,测读桩顶沉降量。

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3小时。

⑸快速维持荷载法的每级载荷维持时间不少于1h,根据桩顶沉降收敛情况确定延长维持荷载时间。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报告编号:07地基(J)02检测报告××检测中心×年×月×日注意事项1、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无效;2、报告无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人签字无效;3、报告涂改无效;4、非经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5、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6、对于委托检验,样品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建设单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设计单位:×××设计院监理单位:×××工程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公司检测单位:××检测中心项目参与人员: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检测报告一、工程概况××工程地上2层。

地基基础采用深层搅拌桩。

桩径为ф70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00kN,经深层搅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80KPa,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我中心于历时3日完成对该工程地基的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试验点(桩)总数为6个。

(具体情况见下表1,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

现依据试验原始数据提交本次试验检测报告。

表1 各试验点具体情况一览表二、检测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5、《江西省桩基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试行)6、《江西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赣力基础【2005】第001号7 、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文件三、载荷试验㈠、复合地基土载荷试验检测1、试验设备试验采用砂袋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施压,主梁由4根18号工字钢组成,副梁由5根18号工字钢组成。

复合地基荷载试验最大加载量计算

复合地基荷载试验最大加载量计算

复合地基荷载试验最大加载量计算在建筑行业,复合地基荷载试验可说是个“家常便饭”,不过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复杂但其实挺有意思的话题。

别担心,我会尽量把这些专业术语通俗化,让大家听得懂、记得牢。

你可能会问,复合地基荷载试验到底是啥?就像给地基做“体检”,看看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别让它撑不住哦!1. 什么是复合地基?1.1 定义及组成复合地基,顾名思义,就是由不同材料、结构组成的地基。

就像拼图,几块不同的图案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像。

一般来说,复合地基可能包括桩基、土基,还有各种加固材料。

这种组合能让地基在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上大大提升。

1.2 重要性那么,为啥我们要搞这个复合地基荷载试验呢?这就好比一位面试官在考察应聘者,看看他是否适合这个岗位。

地基是建筑物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牢固,那就等于在沙滩上盖房子,风一吹就倒。

因此,搞清楚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不仅能保护咱们的投资,还能保证建筑的安全。

2. 最大加载量的计算2.1 计算公式计算复合地基的最大加载量,其实就像做数学题,有公式可循。

一般来说,最常用的计算公式为:。

P_{max = sigma_{c cdot A 。

这里,( P_{max ) 是最大加载量,( sigma_{c ) 是地基的承载力,( A ) 是承载面积。

你可以把这看作是“体重=身高×体重指数”的简单公式,只不过这里是地基在承重。

2.2 影响因素当然,这个计算可不是那么简单,影响因素还真不少。

首先,土质的好坏,比如说,沙土和粘土的承载能力可不是一个级别的。

再有,水位的变化也会对承载能力产生影响,水位高了,地基就可能“下沉”。

所以,计算时咱们得把这些因素统统考虑进去,不能掉以轻心。

3. 试验过程3.1 试验准备好了,咱们说说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的实际操作。

试验前,咱们得准备一番,首先选好试验地点,确保土质均匀。

接着,搭建好测试装置,像搭建一个“城堡”,要确保稳稳当当的。

然后,记得把所有仪器设备检查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中,一根桩和它所承担的桩间土体为一复合土体单元。

在这一复合土体单元中,桩的断面面积和复合土体单元面积之比,称为面积置换率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de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等边三角形布桩de=1.05s
正方形布桩de=1.13s
矩形布桩de=1.13根号下s1*s2
s、s1、s2分别为桩间距、纵向桩间距、横向桩间距
注:s为桩间距
1·复合地基承降板面积(梅花形):
三角形布置的=0.866×桩间距的平方=两个正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高公式=h2=a2-b2=斜边平方-1/2斜边平方开根方
正方形布置的=桩间距的平方
2·荷载=承降板的面积×设计值的2倍
堆载=承降板的面积×设计值的2倍×1.2
3·置换率=桩的面积÷承降板的面积
(πr2=0.19625)
4·沉降量s/d=0.06/0.08 s为沉降量d为承降板的直径
5·圆的直径=面积×4÷3.14=2√(面积÷圆周率)
6·三角形布置的直径de=1.05s 正方形布置的直径de=1.13s
7·千斤顶型号所对应荷载压力表的简易计算(在不知道千斤顶标定系数时可参考以下公式)
50T=荷载÷0.8
100T=荷载÷1.65
200T=荷载÷200×69.2(千斤顶的标定系数)=总加压值
一般算压力千斤顶标定证书上有公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报告编号:07地基(J)02




××检测中心
×年×月×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人签字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非经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
5、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对于委托检验,样品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检测中心
地址:南昌市庐山南大道176号
邮编:330038
电话:0791-*******、6243916、3856553
传真:0791-*******
建设单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设计单位:×××设计院
监理单位:×××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公司
检测单位:××检测中心
项目参与人员:严小义彭学援舒乐
报告编写:
报告校对:
报告审核:
××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地上2层。

地基基础采用深层搅拌桩。

桩径为ф70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00kN,经深层搅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80KPa,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我中心于历时3日完成对该工程地基的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试验点(桩)总数为6个。

(具体情况见下表1,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

现依据试验原始数据提交本次试验检测报告。

表1 各试验点具体情况一览表
图1 各试验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二、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江西省桩基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6、《江西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
---赣力基础【2005】第001号
7 、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文件
三、载荷试验
㈠、复合地基土载荷试验检测
1、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砂袋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施压,主梁由4根18号工字钢组成,副
梁由5根18号工字钢组成。

采用1只QYL50型千斤顶加载,承压板顶面沉降变形分别采用对角的2个百分表(精度为0.01mm)测读。

加载量由千斤顶上的精密压力表控制(承载板试验装置见图3-1-1)。

图3-1-1 承压板载荷试验装置
2、试验方法
采用分级对试点进行加载。

试验标准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进行。

①加载与卸载分级:分8级进行加载。

②沉降观测时间:每级加载前后测读一次,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

当1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3、终止加载条件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①沉降量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
②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
③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4、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①当压力-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②当压力-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06所对应的压力。

(s为载荷试验承压板
的沉降量;b和d分别为承压板宽度和直径,当其大于2m时,按2m计算)
㈡、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检测
1、试验原理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原理是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

2、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砂袋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施压,主梁由4根18号工字钢组成,副梁由5根18号工字钢组成。

采用1只QYL50型千斤顶加载,桩顶面沉降变形分别采用对角的2个百分表(精度为0.01mm)测读。

加载量由千斤顶上的精密压力表控制(单桩竖向静载试验装置见图3-2-1)。

图3-2-1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装置示意图
3、试验步骤
⑴、加载与卸载分级:根据规范,按设计要求最大试验荷载分8级进行加载,卸载每级为加载分级的两倍。

具体加载与卸载分级详见各试桩竖向静载结果汇总表。

⑵、沉降观测:每级加载后间隔5、30、60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30min测
读一次。

⑶、试桩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

⑷、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⑸、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

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⑹、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①、某级荷载下,桩顶的沉降增量达前一级荷载下沉降增量的5倍;(注:当桩顶沉降量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②、某级荷载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增量的2倍;且经24h 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③、已达设计和甲方要求最大试验荷载。

④、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

⑺、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
①根椐沉降随荷载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②根椐沉降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③当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小时尚未达到稳定时,取前一级荷载值;
④对于缓变型Q-s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s=40mm对应的荷载值;当桩长大于40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对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桩,可取s=0.05D(D 为桩端直径)对应的荷载值。

四、试验成果分析
各点载荷试验结果汇总表及依据各附表绘制出的曲线(见附图1)。

3个试验点(1#点、2#点、3#点)当荷载加至140kN时,总沉降量均未超过承压板直径的6%,沉降及稳定时间均正常,Q-s曲线未出现陡降段,表明3个试验点在试验荷载下均未达到极限状态。

依据规范综合分析确定, 3个试验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不小于180KPa。

1#桩试验加载至340kN时,本级沉降量为0.45mm,累计总沉降量为6.83mm,沉降及
稳定时间正常,Q-s曲线未发生陡降,S-lgt曲线尾部未出现向下弯曲。

依规范要求,决定终止加载。

依据规范综合分析确定,该桩实测极限承载力不小于340kN。

2#桩试验加载至340kN时,本级沉降量为0.65mm,累计总沉降量为15.43mm,沉降及稳定时间正常,Q-s曲线未发生陡降,S-lgt曲线尾部未出现向下弯曲。

依规范要求,决定终止加载。

依据规范综合分析确定,该桩实测极限承载力不小于340kN。

3#桩试验加载至340kN时,本级沉降量为0.46mm,累计总沉降量为10.43mm,沉降及稳定时间正常,Q-s曲线未发生陡降,S-lgt曲线尾部未出现向下弯曲。

依规范要求,决定终止加载。

依据规范综合分析确定,该桩实测极限承载力不小于340kN。

五、结论
本次所检测的3根深层搅拌桩单桩极限承载力均不小于340kN,3个试验点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不小于180KPa,表明该复合地基的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检测中心
×年×月×日
附图1
1#桩
桩径(m):0.70
测试日期: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试验汇总表
工程名称:试验桩号:
2#桩
桩径(m):0.70
测试日期:
工程名称:试验桩号:
3#桩
桩径(m):0.70
测试日期:
工程名称:试验桩号:
1#点
承压板面
积(m):
0.385
测试日期: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汇总表
工程名称:试验桩号:
2#点
承压板面
积(m):
0.385
测试日期:
工程名称:试验桩号:
3#点
承压板面
0.385
测试日期:工程名称:试验桩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