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荷载试验报告
点荷载试验记录
顺层
抗剪强度
岩石凝聚力C(MPa)
岩石内摩擦角φ(°)
静弹性模量Es(MPa)
不含石灰岩Es=0.3495Is(50)1.1680×104
石灰岩Es=(5.0744+0.4796Is(50))×104
静泊松比μs=0.1293×e(2137/Es)
动弹性模量Ed=0.6084×Is(50)1.0227×104(MPa)
点荷载试验记录(一)
委托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记录编号
施工部位样品编号
岩石名称取样日期
岩石产地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管理
编号
示值
范围
分辨力
温度
(℃)
相对湿度
(%)
样品状态描述
采用标准
(1) 点荷载试验情况
压力表编号
计算破坏荷载(P)的回归方程
试
样
描
述
取样深度
试件含水状态
矿物成分
结构
纵波速度Vp=1.6835×Is(50)0.4756×103(m/s)
软化系数Kp=0.5248+0.4353lgIs(50)天然
附注:
试验计化程度分级
节理发育程度分级
试件加荷方向与层理、节理、裂隙的关系
点荷载试验种类
试
件
编
号
三轴尺寸
(cm)
压力
表读
数
X
(MPa)
试件
破坏
荷载
P
(kN)
未修正
的强度
指数
Is=10P/D2
(MPa)
尺寸
效应
修正
荷载试验检测报告
立交桥荷载试验检测报告U2006019B报告编号:工程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二六年八月○○注意事项本报告应盖有公章,否则为无效报告。
1.复制报告未重新盖章无效。
2.报告无试验(检测)、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天内对检测报告有异议,应于本报告发出之日起155.向本公司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真:传立交桥荷载试验检测报告现场检测:数据处理:报告编写:报告审核:报告批准:检测报告报告有效期至:2007年8月15日报告编号:BU2006019批准:审核:编制:目录一、二、静载试2.试验检目2.试验检内2.试验检依2.载试验检方2.4.1概述 (4)2.4.2试验荷载 (4)2.4.3测试截面以及测点布置 (5)2.4.4加载位置 (6)2.4.5加载方法 (6)2.4.6试验检测仪器 (7)2.4.7静载试验结果 (9)三、动载试验103.1动载试验目的 (10)3.2动载实验内容 (10)3.3动载试验方法 (10)3.4动载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10四、桥梁理论值计算104.1计算方法 (10)4.2计算说明 (11)4.部 (12)五、试验检测结15.载力工 (18)5.载度工 (18)5.动 (19)5.结 (1)立交桥静载及动载试验检测报告一、概述立交桥位于市,于1991年5月开始修建。
该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简支桥,标准跨径15.36m,计算跨径13.7m,净跨径12.9m,桥宽19.86m,为双向四车道桥梁。
上部结构主梁为预应力简支T型梁,横向共2根外梁和12根内梁。
该桥设计荷载:机动车道为汽-20,挂-100;人行道荷载为2。
3.5kN/m立交桥于1992年竣工通车。
桥梁概貌如图、图、图、图:4312图1桥梁立面照片图2桥梁平面照片图3桥梁底面平面照片图4桥梁横隔板照片二、静载试验试验检测目的2.11.评定现有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为桥梁的使用及维修加固提供必要的依据。
点荷载强度试验.
试验二点荷载强度试验一、试验目的点荷载试验是将岩石试件置于两个球形园锥状压板之间,对试件施加集中荷载,直至破坏,然后根据破坏荷载求得岩石的点荷载强度。
点荷载强度,可作为岩石强度分类及岩体风化分类的指标,也可用于评价岩石强度的各向异性程度,预估与之相关的其它强度如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指标。
点荷载强度试验适用于各类规则或不规则的岩石,既可以是钻孔岩心,也可以是从岩石露头、勘探坑槽、平洞、巷道中采取的岩块。
本次试验分别测定岩石在天然状态下的点荷载强度。
二、试样制备1、试件分组:将肉眼可辨的、工程地质特征大致相同的岩石试件分为一组,如果岩石是各向异性的(如层理、片理明显的沉积岩和变质岩),还应再分为平行和垂直层理加荷的亚组,每组试件约须15块。
2、本试验可用岩芯样,规则或不规则岩块样,对不同形状试件的尺寸要求如下:(1)当采用岩心试件作径向试验时,试件的长度与直径之比不应小于1;作轴向试验时,加荷两点间距与直径之比宜为0.3~1.0;(2)当采用方块体或不规则块体试件作试验时,其长(L)、宽(W)、高(h)应尽可能满足L≥W≥h(图9-3d),试件高度(h)一般控制在0.5~10cm 间,使之能满足试验仪器加载系统对试件尺寸的要求,另外,试件加荷点附近的岩面要修平整。
3、试件含水状态可根据需要选择天然含水状态、烘干状态、饱和状态或其它含水状态。
4、同一含水状态下的岩心试件数量每组应为5-10个,方块体或不规则块体试件数量每组应为15~20个。
三、试件描述1、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风化程序、胶结物性质等。
除岩性外,重点应对其结构构造特征(如颗粒粗细,排列以及节理、层理等发育特征)及风化程度等进行描述。
2、试件形状及制备方法。
3、加荷方向与层理、节理、裂隙的关系。
4、含水状态及所使用的方法。
四、主要仪器设备1、点荷载试验仪:如下图所示,它包括:(1)加载系统,由摇式油泵、承压框架,球端园锥状压板组成。
点荷载报告模板
点荷载报告模板1. 引言本报告旨在评估某建筑结构在受到点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该建筑结构为某公司新建物,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层数为5层。
该建筑结构的设计荷载已经符合最新的国家标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仍会受到一些意外荷载的作用。
因此,本次评估旨在验证该建筑结构在受到点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为该建筑结构的使用和后期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2. 点荷载情况经过现场勘查和测量,本次评估所要考虑的点荷载情况如下:•装修沙盘展示器件(位于一层电梯大厅):100kg;•空调机组(位于五层屋顶):400kg;•标准办公桌(位于三层会议室):50kg。
以上点荷载数据均经过分析验证,确保其准确性。
3. 结构计算基于上述点荷载情况,本次评估采用了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该建筑结构在不同点荷载作用下的应力、位移和变形等进行了计算,并根据国家标准GB50009-2012进行了评估,得出如下结论:•装修沙盘展示器件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最大应力为5.2MPa,最大位移为4.5mm;•空调机组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最大应力为11.6MPa,最大位移为9.8mm;•标准办公桌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最大应力为2.3MPa,最大位移为2.0mm。
根据国家标准GB50009-2012的要求,以上评估结果均符合建筑结构设计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因此,在点荷载作用下,该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使用期间能够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4. 建议为了进一步确保该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建议:•对于装修沙盘展示器件和标准办公桌,建议在其下方设置合适的支撑,以减小其对建筑结构的荷载作用;•对于空调机组,建议在其选址时充分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在安装时采用合适的支座和固定方式,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结论本次点荷载评估旨在评估该建筑结构在受到点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国家标准GB50009-2012的评估,得出该建筑结构在受到装修沙盘展示器件、空调机组和标准办公桌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均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岩石点荷载试验报告
岩石点荷载试验报告
《岩石点荷载试验报告》
本报告是根据河南省某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岩石点荷载试验研究而成。
试验岩石来自河南省某地山坡的残堆积物,采样粒度为
15.1~35mm。
岩石在开展实验前经过烘干,最终测定属于岩石的试验样品总质量为82克。
实验使用橡胶球和钢盘两种仪器,以不同角度将岩石逐渐弯曲,最终得到岩石在弯曲时屈服的屈服荷载和屈服强度。
结果显示,试验岩石的屈服荷载为12.9 KN,屈服强度为138.8 KN/m2。
因此可以确定,该类岩石为建筑工程所需的中等强度岩石。
本报告作者:XX工程实验室
日期:2019年11月20日。
载荷试验报告
目录1 工程概况 (2)2 检测工作的目的及要求 (2)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3)4载荷试验检测 (3)试验设备 (4)设备的安装 (4)试验方法 (5)地基静载荷试验情况及结果 (6)5结论 (7)附图表:检测点平面示意图载荷试验成果图楼地基检测报告1 工程概况拟建的xx位于xx。
由于天然地基性质及强度、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地基采用3:7灰土换填垫层法处理,分层回填压实处理,回填面积约,厚度1000mm;设计要求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80kPa。
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我公司于2018年6月28日对该3:7灰土垫层地基进行了承载力检测。
本次检测完成平板静载荷试验4组。
2 检测工作的目的及要求采用平板静载荷试验,检测3:7灰土垫层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本次检测工作依据的规范:甲方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及图纸;《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述根据《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地基土自上而下可划分为5层,现依层序分述如下:第①层:杂填土(Q42ml)灰褐色,主要由粉土及砂类土组成,含砖块、煤屑、植物根、垃圾等,杂质含量大于20%,粒径5-20cm。
稍湿,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匀,填龄3年以上。
主要分布在场地东南部分区域。
第②层:黄土状粉土(Q41+al)黄褐色,土质不均,上部含植物根,下部含混粉砂较多,或与粉砂互层,具中等孔隙。
稍湿-湿,稍密-中密。
无光泽,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局部相变为粉砂。
第②1层:粗砂(Q41+al)黄褐色,稍湿,中密状态,分选性较好,粒度较均,颗粒级配差。
矿物成分主要为云母、长石、石英等。
第③层:粗砂(Q3al+pl)黄褐色,湿~饱和,稍密~中密状态,分选性较好,粒度基本均匀,颗粒级配一般,偶含零星卵石颗粒。
点荷载试验报告
点荷载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取样地点 取样深度 岩石名称 试样描 述 结构 颜色 试件数量 (个/组) 数据类别 有效基 准试件 强度指 数 I s(50) 平均值(MPa) 标准差S m (MPa) 偏差系数C v (%) 项 目 天然饱和 径向试验 试件含水状态 构造 风化程度分级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记录编号 报告日期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 [2009]2向试验
方块或不规则体试 验
烘干饱和
单轴抗压强度R (MPa) 抗拉强度σ t (MPa) 由 Is(50)平 均 值 计 算 常 规 岩 石 强 度 指 数 岩石凝聚力C (MPa) 三轴抗剪强度 岩石内摩擦φ (° ) 岩石凝聚力C (MPa) 顺层抗剪强度 岩石内摩擦角φ (° ) 不含石灰岩 静弹性模量Es(MPa) 石灰岩 静泊松比μ s 动弹性模量E d (MPa) 纵波速度V p (m/s) 软化系数K p 检测评定依据: 试验结论:
试验
复核
批准
单位(章)
点荷载试验报告
点荷载试验1.1试验的目的及意义(1)使学生了解点荷载实验仪器的基本构造、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使学生掌握点荷载试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通过实验求出试样的抗拉强度,据此可经验地计算出试样的抗压强度;(4)培养学生进行结构试验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5)用点荷载强度为岩石分级及按经验公式计算岩石的抗压强度参数提供依据。
1.2试验的适用范围点荷载试验是一项测定岩石强度的试验,主要用于岩石分类及岩石各向异性的测定,并可计算其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由于试件可直接选用钻探岩心及不规则的岩块,因此它适用于野外,尤其是对室内试验制样困难的风化岩石,软弱破碎岩石等。
1.3试验的仪器设备点荷载试验仪:如下图所示,它包括:(1)加载系统,由摇式油泵、承压框架,球端园锥状压板组成。
油泵出力一般约为50kN;加载框架应有足够的刚度,要保证在最大破坏荷载反复作用下不产生永久性扭曲变形;球端园锥状压板球面曲率半径为5mm,园锥的顶角为60°,采用坚硬材料制成。
(2)油压表:量程约为10MPa,其测量精度应保证达到破坏荷载读数(P)的2%,整个荷载测量系统应能抵抗液压冲击和振动,不受反复加载的影响。
(3)标距测量部分:采用0.2mm刻度钢尺或位移传感器,应保证试件加荷点间的测量精度达±0.2mm。
1.4实验原理点荷载试验是将岩石试件置于两个球形园锥状压板之间,对试件施加集中荷载,直至破坏,然后根据破坏荷载求得岩石的点荷载强度。
点荷载强度,可作为岩石强度分类及岩体风化分类的指标,也可用于评价岩石强度的各向异性程度,预估与之相关的其它强度如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指标。
(1)试件破坏荷载:F C P ⋅=式中:P ――试件破坏时总荷载(N );C ――仪器标定系数(为千斤顶的活塞面积,mm2),一般在各仪器的说明书都有该仪器的标定系数供参考; F ――试件破坏时的油压表读数(pa M )。
点载荷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点载荷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测定岩石的点载荷强度指标,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点载荷试验是一种测定岩石强度指标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岩石试件置于两个球形园锥状压板之间,对试件施加集中荷载,直至破坏。
根据破坏荷载求得岩石的点载荷强度。
点载荷强度可作为岩石抗拉、抗剪和抗压强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点载荷仪:用于施加集中荷载。
2. 岩石试件:规格为50mm×50mm×50mm的立方体。
3. 扭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破坏荷载。
4. 计算机及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步骤1. 将岩石试件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和风化层。
2. 将试件放入点载荷仪的试验腔内,确保试件中心与加载点对齐。
3. 启动点载荷仪,缓慢施加荷载,直至试件破坏。
4. 记录破坏荷载值,计算点载荷强度。
5. 对多个试件进行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
五、实验数据试件编号 | 破坏荷载(N) | 点载荷强度(MPa)--------|------------|----------------1 | 98 | 1.962 | 102 | 2.043 | 97 | 1.944 | 100 | 2.005 | 99 | 1.98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计算点载荷强度的平均值:$$ \bar{F} = \frac{1}{n} \sum_{i=1}^{n} F_i $$其中,$ \bar{F} $为点载荷强度的平均值,$ F_i $为第$i$个试件的破坏荷载,$ n $为试件数量。
2. 计算点载荷强度的标准差:$$ S = \sqrt{\frac{1}{n-1} \sum_{i=1}^{n} (F_i - \bar{F})^2} $$其中,$ S $为点载荷强度的标准差。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点载荷强度的平均值为2.00MPa,标准差为0.04MPa。
点荷载试验报告范文
点荷载试验报告范文《点荷载试验报告》研究目的:本次试验旨在通过对不同材质杆件的点荷载试验,分析其在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和变形性能,为工程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试验装置:1.试验机:使用标准静力试验机。
2.试验样品:选取不同材质的杆件样品,包括钢制和铝制材料。
3.传感器:使用应变计和位移传感器对杆件进行监测。
4.载荷装置:采用均匀分布的点荷载,通过液压或机械装置施加在试验样品上。
试验过程:1.准备试验样品:根据规定尺寸和要求,制备相应的杆件样品。
2.安装传感器:在试样上安装应变计和位移传感器,用以记录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3.载荷施加:以均匀分布的点荷方式,逐渐加大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直至达到预定的载荷水平。
4.载荷持续:在达到预定载荷后,保持载荷稳定并持续一段时间,记录试样的变形情况。
5.卸载试样:卸载载荷,记录试样的恢复情况。
6.数据处理:对试验过程中采集到的载荷、变形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试验结果分析:1.载荷-变形曲线:根据试验数据绘制载荷-变形曲线,分析杆件的负荷承受能力和变形特性。
2.极限载荷:根据曲线中的峰值点,确定杆件的极限负荷,用以评估杆件的强度。
3.变形性能:根据曲线的斜率和曲线形态,分析杆件的屈服和塑性变形特性。
4.材料比较:对比不同材质的杆件试验结果,评估其强度和变形性能差异,为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结论:通过本次点荷载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钢制杆件的极限负荷普遍高于铝制杆件,说明钢制杆件具有更高的强度;2.铝制杆件的变形性能优于钢制杆件,表现出更高的塑性变形能力;3.在选取杆件材料时,需综合考虑强度和变形性能的要求,根据具体工程需求进行选择。
备注:报告内容中的数据和结论为虚构,仅为示范文本。
点荷载试验成果整理
岩石点荷载强度各向异性指数;
垂直于弱面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MPa);
平行于弱面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MPa);
7.按式计算的垂直和平行弱面岩石点载荷强度指数应取平均值。当一组有效的试验数据不超过10个时,应舍弃最高值和最低值,再计算其余数据的平均值;当一组数据超过十个时,应按次序舍弃两个最高值和最低值,再计算其余数据的平均值。
(3)
等价岩心直径为50mm的岩石点载荷强度指数(MPa);
根据关系曲线图求得的 为 时的P值(N)。指数按下式计算:
(4)
(5)
修正系数;
修正系数,可取0.40 0.45,或根据同类岩石的经验值确定。
6.岩石点荷载强度各向异性指数按下式计算:
1.未经修正的岩石点荷载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1)
未经修正的岩石点荷载强度(MPa);
破坏载荷(N);
等价岩心直径(mm)。
2.径向试验时,
3.轴向试验时,等价岩心直径按下式计算:
(2)
W——通过两加载点最小截面的宽度或平均宽度(mm)。
4.当等价岩心直径不等于50mm时,应对计算值进行修正。当试验数据较多,且同一试件中的等价岩心直径有多种尺寸且不等于50mm时,应根据实验结果,绘制 与破坏载荷P的关系曲线,并应在曲线上查找当 为 时对应的 值,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应按下式计算:
(完整版)点荷载试验
绢云母片岩的点荷载试验点荷载试验(PointLoadingTest)是一种在点荷载下测试岩石、混凝土或其他天然建筑材料的抗拉强度的简便方法。
试验时将试样夹在两个球状加荷锥头之间,施以荷载直至压试样压裂、断开。
根据达到破坏时的最大荷载和两锥头端点间距,即可求出试样的抗拉强度,据此可计算出试样的抗压强度。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仪器设备轻便,可携带至现场进行试验,试样无需加工,可及时获得试验数据。
通过点荷载试验分别对处于风干状态和浸水24小时后的绢云母片岩进行抗压强度的测定。
试验仪器(a)点荷载试验仪照片(b)点荷载试验仪剖面图图1 点荷载试验仪试样制备风干状态与浸水状态所用岩块均采自同一料堆,大小、厚度尽量保持一致,利于对比。
采样和制备过程中,尽量避免人为裂缝、风干状态岩块浸水饱和岩块点荷载试验计算过程对点荷载试验结果整理及分析如下:(1)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的计算如下:I s=P D e2式中:I s———未经修正的岩石点荷载强度(MPa)P———破坏荷载(N)D e———等效岩芯直径(mm)(2) 径向试验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等效岩芯直径D e:D e2=D2D e2=DD、式中:D———加荷点间距(mm)D、———上下锥端发生贯入后,试件破坏瞬间的加荷点间距(mm)。
(3)轴向、方块体或不规则块体试验时,等价岩芯直径D e应按下式计算:D e2=4bD π或D e2=4bD、π式中:b———通过两加荷点最小截面的宽度(或平均宽度)(mm)。
(4)当加荷两点间距D不等于50mm时,应对计算值进行修正,以求得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 s(50)。
当其试验数据较多,且同一组试样中的D e具有多种尺寸,而加荷两点间距不等于50mm 时,应根据试验结果绘制D e2与破坏荷载P的关系曲线,并在曲线上找出D e2=2500mm2对应的P50值,按下式计算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 s(50)=P50 2500式中:I s(50)———经尺寸修正后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MPa)P50———D e2~ P关系曲线上D e2为2500mm2时P的值(MPa)另外,当加荷两点间距不等于50mm,且其试验数据较少,不宜采用上述方法修正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 s(50)=FI sF=(D e50) m式中:F———尺寸修正系数;m———修正系数,由同类岩石的经验值确定,规范规定一般m可取0.45。
岩石点荷载试验报告
岩石点荷载试验报告
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岩石的点荷载承载力和变形特性,从而进一步了解岩石的力学性质。
试验原理:
本试验采用点荷载试验方法,即在岩石表面施加一个集中载荷,通过测定载荷和岩石的沉降量来计算岩石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试验中所使用的载荷为静载荷,即施加的载荷在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试验过程:
本次试验选择了一块破碎花岗岩样品进行测试。
首先,对样品进行了清洁和研磨处理,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然后,将样品放置于试验台上,调整试验机的位置和工作状态,以便开始试验。
接下来,开始施加载荷,并通过外部传感器记录下载荷大小和岩石的沉降量,直到岩石出现破坏或载荷达到最大值为止。
试验完成后,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得出了岩石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等参数。
试验结果:
根据试验数据,我们得出了破碎花岗岩样品的点荷载荷载荷承载力为XXXkN,变形特性表现为XXX。
此外,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
我们还得出了该破碎花岗岩样品的力学特性参数,如弹性模量、刚度、泊松比等。
结论:
本次试验的结果表明,点荷载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地测定岩石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岩石的力学特性
参数,为岩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本试验所采用的方法和工具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点荷载试验记录
长
L
直径(宽)d(b)
试件
加荷点间距D
单值
均值
单值
均值
附注:
试验计算复核
点荷载试验记录(二)
委托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记录编号
施工部位样品编号
岩石名称取样日期
岩石产地试验日期
(2) 点荷载试验结果计算
有效
基准
试件
强度
指数
数据类别
径向试验
轴向试验
点荷载试验记录(一)
委托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记录编号
施工部位样品编号
岩石名称取样日期
岩石产地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管理
编号
示值
范围
分辨力
温度
(℃)
相对湿度
(%)
样品状态描述
采用标准
(1) 点荷载试验情况
压力表编号
计算破坏荷载(P)的回归方程
试
样
描
述
取样深度
试件含水状态
矿物成分
结构
方块或不规则体试验
Is(50)平均值(MPa)
标准差Sm(MPa)
偏差系数Cv(%)
由
Is(50)平
均
值
计
算
常
规
岩
石
强
度
指
数
项目
天然饱和
烘干
烘干饱和
单轴抗压强度R=24.3382Is(50)0.7333(MPa)
抗拉强度σt=0.9599Is(50)0.8562(MPa)
三轴
抗剪强度
载荷试验成果报告
载荷试验成果报告一、引言本次报告旨在详细阐述最近进行的载荷试验的成果。
该试验是为了测试某一特定结构或材料在承受不同载荷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收集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本报告将围绕试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方面展开。
二、试验目的本次载荷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结构或材料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承载能力、变形行为和破坏机制。
具体来说,试验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确定结构或材料的极限承载能力;2. 分析结构或材料在不同载荷水平下的变形特征;3. 研究结构或材料的破坏形态和机理;4. 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
三、试验方法1. 试验设备:本次试验采用了先进的加载设备和测量系统,包括高精度液压千斤顶、位移传感器、应变计等。
2. 试件准备:根据试验要求,我们准备了具有代表性的试件,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尺寸和质量检查。
3. 加载方案:试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分级加载的方式,逐步增加载荷水平,并记录试件的变形情况。
4. 数据采集与分析:试验过程中,我们实时采集了试件的变形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处理。
四、试验结果通过本次载荷试验,我们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 承载能力:试件在达到极限承载能力前,表现出了良好的承载性能。
随着载荷的增加,试件的变形逐渐增大,但并未出现明显的破坏现象。
2. 变形特征:在不同载荷水平下,试件的变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在低载荷水平下,试件主要表现为弹性变形;随着载荷的增加,试件逐渐进入塑性变形阶段。
3. 破坏形态和机理:当载荷达到极限值时,试件发生破坏。
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两种类型。
韧性断裂是由于试件在承受大量塑性变形后发生的断裂现象;而脆性断裂则是试件在几乎没有塑性变形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断裂现象。
通过对试件破坏后的断口形貌和微观组织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揭示试件的破坏机理。
4. 数据统计与分析:我们对试验过程中采集的大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岩体力学实习报告
试验一 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一.试验目的岩体的点荷载试验是将岩石块体置于一对点接触的加荷装置上,岩石破坏主要是呈劈裂破坏的性质,破坏的机理是张破坏。
用来测定岩石的抗拉强度,又根据岩石的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由点荷载试验结果换算出岩石的抗压强度。
二.试验原理试件在一对点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iao ,主要是由于加荷轴线上的拉应力引起的,其破坏机制为张破裂。
试验表明,不同形状的试件在点荷载作用下,其加荷轴附近的应力状态基本相同,这为采用不同形状的试件在点荷载作用下,其加荷轴附近的应力状态基本相同,这为采用不同形状及不规则试件进行点荷载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点荷载试验得出的基本力学指标是点荷载强度指数,其计算公式为:2es D p I = 式中:P ——作用于试件破坏时的荷载值(KN );D e ——等效岩芯直径(mm ),对于采取的钻孔岩芯径向试验,D e 2==D 2(D ——岩芯直径),对于岩芯的轴向试验,方块体以及不规则岩块试验πAD e 42=(A=DW,D——试件上、下两加荷点间距离,W ——试件破裂面垂直于加荷轴的平均宽度)。
试验表明,同一种岩石当试件尺寸不同时,对点荷载强度会产生影响,因此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以D=50mm 时的点荷载强度为基准,当D 值不等于500mm 时,需对点荷载强度进行修正,其修正公式为:s s FI I =)50( Me D F ⎪⎭⎫ ⎝⎛=50 式中:F ——尺寸修正系数;M ——修正指数,由同类岩石的经验值确定,1985年国际岩石力学协会(ISRM )建议m=0.45,近似取m=0.5。
由点载荷强度指数可进一步计算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c σ)及抗拉强度(t σ)计算公式如下:75.0)50(821.22s c =σ )50(1s t I K =σ三.试验步骤(一)试件制备1.试样应取自于工程岩体,具有代表性。
可利用钻孔岩芯,或在基岩露头、勘探抗槽探硐、巷道中采取岩块。
(完整版)点荷载试验
绢云母片岩的点荷载试验点荷载试验( PointLoadingTest)是一种在点荷载下测试岩石、混凝土或其他天然建筑材料的抗拉强度的简便方法。
试验时将试样夹在两个球状加荷锥头之间,施以荷载直至压试样压裂、断开。
根据达到破坏时的最大荷载和两锥头端点间距,即可求出试样的抗拉强度,据此可计算出试样的抗压强度。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仪器设备轻便,可携带至现场进行试验,试样无需加工 ,可及时获得试验数据。
通过点荷载试验分别对处于风干状态和浸水24 小时后的绢云母片岩进行抗压强度的测定。
试验仪器( a)点荷载试验仪照片(b)点荷载试验仪剖面图图 1 点荷载试验仪试样制备风干状态与浸水状态所用岩块均采自同一料堆,大小、厚度尽量保持一致, 利于对比。
采样和制备过程中,尽量避免人为裂缝、风干状态岩块浸水饱和岩块点荷载试验计算过程对点荷载试验结果整理及分析如下:(1)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的计算如下:??=??2??????式中: ??———未经修正的岩石点荷载强度( MPa )????———破坏荷载( N )??——— 等效岩芯直径( mm )??(2) 径向试验时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等效岩芯直径 :????????2 = ??2、??2 = ??????式中: ??——— 加荷点间距( mm )、mm )。
?? ——— 上下锥端发生贯入后 ,试件破坏瞬间的加荷点间距((3)轴向、方块体或不规则块体试验时,等价岩芯直径?? 应按下式计算:????2 =4??????π或、4??????2 =??π式中: b ——— 通过两加荷点最小截面的宽度(或平均宽度)(4)当加荷两点间距 D 不等于 50mm 时 , 应对计算值进行修正(mm )。
, 以求得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
当其试验数据较多 , 且同一组试样中的??具有多种尺寸 , 而加荷两点间距不等于 50mm????(50) ??时,应根据试验结果绘制 ??2 与破坏荷载 ??的关系曲线,并在曲线上找出 ??22对应????= 2500????的?? 值,按下式计算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50????(50)??50=2500式中: ?? ——— 经尺寸修正后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MPa )??(50)222为 2500???? 时 ??的值( MPa )??50 ——— ????~ ??关系曲线上 ????另外,当加荷两点间距不等于 50mm, 且其试验数据较少 ,不宜采用上述方法修正时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 = ??????(50)?????? ????=()50式中: ??———尺寸 修正系数;m——— 修正系数,由同类岩石的经验值确定,规范规定一般 m 可取 0.45。
点荷载试验
2.12 点荷载强度试验2.12.1 点荷载强度试验适用于各类岩石。
2.12.2 试件可用钻孔岩心,或从岩石露头、勘探坑槽、平洞、巷道中采取的岩块。
试件在采取和制备过程中,应避免产生裂缝。
2.12.3 试件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岩心试件作径向试验时,试件的长度与直径之比不应小于1;作轴向试验时,加荷两点间距与直径之比宜为0.3~1.0。
(2)当采用方块体或不规则块体试件作试验时,加荷两点间距宜为30~50mm;加荷两点间距与加荷处平均宽度之比宜为0.3~1.0;试件长度不应小于加荷两点间距。
2.12.4 试件含水状态可根据需要选择天然含水状态、烘干状态、饱和状态或其它含水状态。
试件烘干和饱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2.4.5条的规定。
2.12.5 同一含水状态下的岩心试件数量每组应为5~10个,方块体或不规则块体试件数量每组应为15~20个。
2.12.6 试件描述应包括下列内容:(1)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风化程序、胶结物性质等。
(2)试件形状及制备方法。
(3)加荷方向与层理、节理、裂隙的关系。
(4)含水状态及所使用的方法。
2.12.7 本试验应采用点荷载试验仪。
2.12.8 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径向试验时,将岩心试件放入球端圆锥之间,使上下锥端与试件直径两端紧密接触,量测加荷点间距。
接触点距试件自由端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加荷两点间距的0.5。
(2)轴向试验时,将岩心试件放入球端圆锥之间,使上下锥端位于岩心试件的圆心处并与试件紧密接触。
量测加荷点间距及垂直于加荷方向的试件宽度。
(3)方块体与不规则块体试验时,选择试件最小尺寸方向为加荷方向。
将试件放入球端圆锥之间,使上下锥端位于试件中心处并与试件紧密接触。
量测加荷点间距及通过两加荷点最小截面的宽度(或平均宽度)。
接触点距试件自由端的距离不应小于加荷点间距的0.5。
(4)稳定地施加荷载,使试件在10~80s内破坏,记录破坏荷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块体与不规则块体试验时,选择试件最小尺寸方向为加荷方向。将试件放入球端圆锥之间,使上下锥端位于试件中心处并与试件紧密接触。接触点距试件自由端的距离不应小于加荷点间距的0.5。
(4)加荷
试件安装后,调整压力表指针到零点,以在10~60秒钟内能使试件破坏(相当于每秒0.05~0.1MPa)的加荷速度匀速加荷,直到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时的压力表读数(F)。
1.7试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据及处理
(1)由于实验条件限制原因,试验所取岩石用砖块代替。实验中所用的砖块质硬性脆,风化较为明显。
(2)试验后破坏面大多不新鲜,呈拐弯且破碎状破坏。
点荷载试验数据表如下
见 附表1
本次实验中,共有24个实验数据,未压坏的砖块数为3个,这三个未压坏的实验数据作废。则剩下21个有效数据。
测得的点荷载强度数据在每组15个以上时,将最高和最低值各删去3个,如果测得的数据较少时,则仅将最高和最低值删去,然后再求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岩石的点荷载强度。
――试件破坏面上垂直于加荷点连续的平均宽度(mm);
――等效圆直径,为面积与破坏面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mm)。
1.5实验要求
(1)实验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安全第一,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岩石试样压坏时溅射到自身。
(2)加压过程中如果出现漏油时,应该立刻停止实验,并且放弃该样本试块的试验,避免压坏仪器。
(3)由于岩石点荷载强度一般都比较低,因此在试验中一定要控制好加荷速度,慢慢加压,使压力表指针缓慢而均匀地前进。
点荷载试验仪:如下图所示,它包括:
(1)加载系统,由摇式油泵、承压框架,球端园锥状压板组成。油泵出力一般约为50kN;加载框架应有足够的刚度,要保证在最大破坏荷载反复作用下不产生永久性扭曲变形;球端园锥状压板球面曲率半径为5mm,园锥的顶角为60°,采用坚硬材料制成。
(2)油压表:量程约为10MPa,其测量精度应保证达到破坏荷载读数(P)的2%,整个荷载测量系统应能抵抗液压冲击和振动,不受反复加载的影响。
(3)标距测量部分:采用0.2mm刻度钢尺或位移传感器,应保证试件加荷点间的测量精度达±0.2mm。
1.4实验原理
点荷载试验是将岩石试件置于两个球形园锥状压板之间,对试件施加集中荷载,直至破坏,然后根据破坏荷载求得岩石的点荷载强度。点荷载强度,可作为岩石强度分类及岩体风化分类的指标,也可用于评价岩石强度的各向异性程度,预估与之相关的其它强度如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指标。
(1)按下式计算试件破坏荷载:
式中:P―试件破坏时总荷载(N);
C―仪器标定系数(为千斤顶的活塞面积,mm2),一般在各仪器的说明书都有该仪器的标定系数供参考;
(1)试件破坏荷载:
式中: ――试件破坏时总荷载( );
――仪器标定系数(为千斤顶的活塞面积,mm2),一般在各仪器的说明书都有该仪器的标定系数供参考;
――试件破坏时的油压表读数( )。
(2)试件的破坏面积和等效圆直径的平方值:
式中: ――试件的破坏面面积(mm2);
――在试件破坏面上测量的两加荷点之间的距离(mm);
(3)通过实验求出试样的抗拉强度,据此可经验地计算出试样的抗压强度;
(4)培养学生进行结构试验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
(5)用点荷载强度为岩石分级及按经验公式计算岩石的抗压强度参数提供依据。
1.2试验的适用范围
点荷载试验是一项测定岩石强度的试验,主要用于岩石分类及岩石各向异性的测定,并可计算其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由于试件可直接选用钻探岩心及不规则的岩块,因此它适用于野外,尤其是对室内试验制样困难的风化岩石,软弱破碎岩石等。1.3试验的仪器设备
(7)重复试验
重复步骤(2)~(6)对其余试件进行试验,收集各试件的点荷载破坏值。
1.6.2注意事项
(1)由于岩石点荷载强度一般都比较低,因此在试验中一定要控制好加荷速度,慢慢加压,使压力表指针缓慢而均匀地前进。
(2)安装试件时,上、下加荷点应注意对准试件的中心,并使其加荷面垂直于加荷点的连线。
(3)在对软岩进行试验时,加荷锥头常有一定的嵌入度,因此,在测量加荷点的距离D时,应将卡尺对准试件破坏上加荷锥留下来的两个凹痕底进行量测。
2、试件形状及制备方法。
3、加荷方向与层理、节理、裂隙的关系。
4、含水状态及所使用的方法。
(2)试件尺寸粗测
对岩芯样及规则样,分别量测各试件的长( )、宽( )、高( )的尺寸;对不规则岩块样,可过试件中心点测量试件的长( )、宽( )、高( )的尺寸。
(3)安装试件
径向试验时,将岩心试件放入球端圆锥之间,使上下锥端与试件直径两端紧密接触。接触点距试件自由端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加荷两点间距的0.5。
(5)描述试件破坏的特点
正常的试件破坏面应同时通过上、下两个加荷点,如果破坏面只通过一个加荷点,便产生局部破坏,则该次试验无效,应舍弃,破坏面的描述还应包括破坏面的平直或弯曲等情况。
(6)破坏面尺寸测量
试件破坏后,须对破坏面的尺寸进行测量,测量的尺寸包括上、下两加荷点间的距离(y)和垂直于加荷点連线的平均宽度(x),其方法见图9-3,图中分岩芯径向试验、岩芯轴向试验和不规则块体试验四种情况说明了y和x的测量方法,测量误差不超过±0.2mm。
点荷载试验报告
———————————————————————————————— 作者:
———————————————————————————————— 日期:
ﻩ
点荷载试验
1.1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1)使学生了解点荷载实验仪器的基本构造、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点荷载试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安装试件时,上、下加荷点应注意对准试件的中心,并使其加荷面垂直于加荷点的连线。
(5)在对软岩进行试验时,加荷锥头常有一定的嵌入度,因此,在测量加荷点是距离D时,应将卡尺对准试件破坏上加荷锥留下来的两个凹痕底进行量测。
1.6试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6.1操作步骤
(1)描述试件
1、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风化程序、胶结物性质等。除岩性外,重点应对其结构构造特征(如颗粒粗细,排列以及节理、层理等发育特征)及风化程度等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