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沉和浮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教学建议教科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一)背景和目标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将直接揭示物体沉浮的秘密一密度。在前面所学的内容中,已经隐含了有关物体的密度概念,鉴于五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始终没有出现密度一词,而是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两个变量去描述密度概念,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

本课从相同体积的物体的重量比较中,指向密度概念。通过固体与液体的密度比较,液体与液体的密度比较,最后把物体的沉浮现象归结为密度原因。因此密度是本单元的核心科学概念。至于用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来解释沉浮现象,最终也归结为物质密度的原因,因为液体的密度不同,才引起浮力的大小变化。

尽管如此,本课仍然没有出现密度一词,本单元也没有出现密度一词,统一用相同体积下的不同重量来描述隐含着的密度概念。

科学概念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过程与方法

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二)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糖水、酒精、量筒、天平、图片。(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有五部分,分别是“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推测与验证”“判断塑料块的沉浮”“沉浮原理的应用”“整个单元的总结”。

第一部分: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本课从前一节课留下的问题切人: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小?因为用马铃薯做实验不太方便,实验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教科书提出用钩码来做验证实验。因为测量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已经学过,所以,这里只是应用所学的方法,继续研究不同液体产生的浮力有什么不同。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钩码在不同的液体里,受到的浮力确实有差别,实验结果说明了我们的预测是正确的。同理推测,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里,受到的浮力也有大小。如果反向思考,既然看到马铃薯在液体中浮起来,就说明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说明它所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这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的。

那么,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教科书继续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秘密。

第二部分:推测与验证

为了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教科书根据学生的这一问题来设计活动:先让学生们推测,同体积的浓盐水和清水轻重一样吗?盐水重还是清水重?与同体积的马铃薯比较,它们的重量相同吗?

这个活动,直接把原因指向物质的密度。

怎么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浓盐水与清水的轻重?

这里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怎样获得与马铃薯同体积的浓盐水和清水?马铃薯的体积就是它完全浸人水中排开的水量,只要测出马铃薯的体积,就可以用量筒量出同体积的浓盐水和清水;第二,体积相同的马铃薯、浓盐水和清水,它们的重量差异很小,凭手掂的感觉是不能准确地比较出来的,这又需要天平来测量。这两种测量仪器的使用要向学生们做一简单说明。

根据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我们能发现什么?原来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这也是密度的概念。如果联系前一节课的实验,马铃薯在淡盐水中没有浮起来,说明淡盐水比同体积的马铃薯要轻。

这个结论的得出,仅仅有这样的证据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第三部分: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这部分的活动,既是进一步验证前一个活动的证据,也是巩固用同体积的物体比重量的概念,巩固密度的前概念。

教科书首先让学生进行判断,然后实际做实验进行验证。通过再一次验证,最后可以得出:马铃薯、塑料块(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上浮。完成沉浮现象的最终解释,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第四部分:沉浮原理的应用

教科书提供了三幅图和比重计的照片。在生产上,比重计一般是测量比较液体的密度的,根据比重计在液体中沉浮状况的比较,测出液体的密度,判断液体的质量。另外三幅图,展示的是各种固体、液体相互之间的沉浮关系,可以看出物质的密度不同,沉浮都不一样。在第20页右下角的烧杯中,标有汞,就是水银,“变性酒精”是一种纯酒精中掺人变性物质和有色染料的酒精,与食用酒精相区别,防止误用,它的密度为0. 8克/厘米3 第五部分:整个单元的总结

教科书提出两个关键的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整个单元的核心概念,促进学生关于沉浮的科学概念的构建。

学生的回答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显现出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

希望达到的最佳水平是: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上浮。

同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上浮。

当然也可以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描述物体的沉浮规律: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上浮;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下沉。

(四)教学建议

1.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这个活动是从前一节课的内容引人的。前一节课研究了不同液体对物体沉浮的影响,而没有涉及到不同液体对物体沉浮影响的原因分析。本课从液体产生的浮力角度进行分析,“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小?”这是学生的推测,这个推测是有根据的,因此可以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因为用马铃薯做实验验证有许多不便之处,因此我们用钩码代替马铃薯。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学生原来的推测。

在这个分组实验中,建议测量钩码在酒精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活动,只要有一个小组完成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实验材料,又不影响验证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