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一个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政治和经济格解读

合集下载

高举旗帜 维护稳定 加快发展——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

高举旗帜  维护稳定  加快发展——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

高举旗帜维护稳定加快发展———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的体会 ○冀纯堂 江泽民同志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强调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用这个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学习江总书记的讲话,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当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贯彻落实好邓小平同志“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稳定压倒一切”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观点,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深刻理解、正确把握这一思想,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一个崭新的阶段。

经济体制改革呈现“攻坚”态势,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

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利益格局受到极大冲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

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的干部群众对当前形势的看法上存有一些疑惑;上访案件增多;下岗职工和富余人员压力增大;经济纠纷范围扩大等。

总的讲,这些不稳定因素是现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个基本矛盾的反映。

但具体分析,还在于一些地方的领导同志缺乏用改革的办法去面对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没有真正把党和国家的有关大政方针理解透、落实好。

一是没有真正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农村问题。

比如,减轻农民负担成为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个热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影响农村稳定的关键因素。

这不仅反映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更是新时期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集中体现。

二是一些领导同志和干部工作方式僵化,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而我们不少基层干部仍习惯于用单纯的行政命令的手段去推动工作,有时甚至强迫命令、违法施政,从而引起群众不满。

再加上有些干部办事不公、为政不廉与之交织在一起,更容易激起民怨。

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弱化。

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学习 考试题及答案

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学习 考试题及答案

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学习考试题及答案1.可以看出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呈现出哪五个方面的新特点?(填空题)答案:(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单级和多级的矛盾仍然很尖锐;(二)经济全球化在加快发展,它的两重性越来越明显;(三)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给人类社会进步带来新的动力;(四)非传统安全因素影响上升,国际安全形式更加复杂;(五)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南北矛盾更加突出。

2.我国正处在伟大变革的关键时刻,所谓伟大变革的关键时刻,主要表现在哪三方面?(简答题)答案:(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向更加健康完善发展的关键时刻,面临着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

(二)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的关键时刻,面临着能否打赢这场攻坚战的严峻考验。

(三)我国正处在新世纪与时俱进的关键时刻,面临着能否团结一致继续开拓新局面的严峻考验。

3.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什么?(填空题)答案:(一)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就点明了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名词解释)答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作的系统而完善的理论概括。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名词解释)答案: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就告诉我们,这个科学理论体系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邓小平理论,其核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核心是围绕最广大人民利益而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三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其核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精选10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精选10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精选10篇)篇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第一,中国经济在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袭击下仍然继续增长,全年保8%看来问题不大去年9月中旬,美国的`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引发金融危机,并且很快的转为全球经济危机,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陷入衰退.篇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自从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以来,由于国际经济严峻的形势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我国政府不断的努力,现在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

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2023经济指标分析(一)国内生产总值分析持续快速增长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8855亿元,同比增长7.7%,而环比则增长1.6%,我国经济总体上仍处于高速增长下的平稳状态。

面对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的格局,我们既要把握好主动性,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也要增强紧迫性,坚持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序转变。

在第一季度中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居民的非农业收入增速明显。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8015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27元,同比名义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871元,同比名义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

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6.5%,家庭经营收入增长7.3%,财产性收入增长27.0%,转移性收入增长12.2%。

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稳步推进城镇化,是保证上述两项收入得到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保证。

(二)经济增速分析创危机以来新高点1.经济并未“过热”一季度高速增长,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较大。

尽管此增速高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但如果以20一季度为基期,近两年一季度平均增速为9%,低于~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第二部分)(1995年9月28日)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

正确处理这些重大关系要贯彻一个总的思想,就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明确我们应当坚持的原则。

目的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客观规律,统一全党认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一,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

实践表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发展是硬道理。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

今后15年我们有充分条件继续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必须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发展。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年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

实现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下世纪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

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各种矛盾可能会比较突出,保持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7大精神解读

17大精神解读
•十七大报告中把这个理论作了整合,把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整合成一个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做的三件大事:
进行民主革命,救国救民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利国利民
实行改革开放,强国富民
解决为谁发展、怎样发展、
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问题,
比树立发展意识更重要
(二)为什么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78年经济总量GDP为3624亿元,2006年突破20万亿元,是 1978年的13.3倍,在长达28年中,GDP年均增长9.7%(2000年 至2006年增长率分别为8.4%、8.3%、9.1%、10%、10.1%、 10.4%、10.7%)。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1978年的第 十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六位,排在美、日、德、英、法之后; 2000年至2004年,均稳定在第六位;2005年上升到第四位,超过 了英国和法国;2006年预计仍为第四位;2007年有望超过德国, 上升到第三位。








高消耗: 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费水平明显偏高。 每万美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4.4倍。
高排放: 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 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废弃物比发达国 家高10多倍。
多占地: 土地成本上升。2006年10月31日,国土资源 部公布了全国耕地面积是18.27亿亩,18亿亩是 红线,不能突破。
蛋 糕 理 论
“转变增长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
“增长”,指数量的增长,我们的资源、劳动、 资本投入的效率问题要达到量的增长。 “发展”,包括的面要大得多,就不仅仅是效益问 题,还包括了结构性的改革、环境的保护、发展的 成果如何分配等等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 题。

如何提升青年团员整体素质

如何提升青年团员整体素质

政研论文关于如何提升团员整体素质的一些看法摘要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青年职工尤其是团员青年是撑起了建设大局的主要力量,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如何提高团员青年队伍的整体素质,成为当前各级党委、团委面临的紧迫任务。

本文从青年团员要加强历史责任感;提高团员青年的文化素质与个人修养;提升团员青年的个人修养;提升团员青年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建立良好的共青团工作机制;青年团员要善于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六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团员青年职工的整体素质进行了一些探讨,引导团员青年在广阔的天空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与休养,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中去,用火热的青春谱写新的篇章。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的确,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

青年无疑是整个社会、国家、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对企业、社会、国家、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团员青年,作为青年队伍中的领军者,更是肩负着带领青年队伍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的重任。

在认识到团员青年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新形势和日益繁重的新任务,一些青年的自身素质还不完全适应客观需要。

如何加快提高青年的自身素质,特别是如何加快提高青年团员的自身素质这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带有根本性质的战略问题。

既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发展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广大团员青年迫切需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青年团员要加强历史责任感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一部分,而青年团员又是整个青年队伍中的骨干和中坚。

历史赋予我们党的伟大使命必将落在一代又一代青年同志身上。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青年团员的培养和选拔。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又明确指出:“党中央对青年一代充满期待、寄予厚望。

【三个代表】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繁荣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x

【三个代表】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繁荣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x

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繁荣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近,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这一重要论断高瞻远瞩,涵义深刻,是江泽民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面对新的历史任务,总结过去,规划未来,进行跨世纪战略思考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关于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全面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从“三个代表”的相互联系中,深刻理解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意义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的论述中,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统一起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全党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明确了建设先进文化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

“三个代表”是一个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整体,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基本准绳。

先进生产力决定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前景,并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先进文化反映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无论是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还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目的都是不断实现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能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能不能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样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领导干部如何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领导干部如何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领导干部如何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者:刘建飞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第9期文_ 刘建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研判当前国际局势及其发展态势的一个重大论断,对我们认清我国的外部环境,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深入全面理解这个大变局,对新时代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至关重要。

一、大变局的寓意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命题本身就蕴含着深刻寓意。

首先,这里所说的“世界”是当今世界,大变局指的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的事情,而不是很早以前就发生着的事情,不是“百年以来的大变局”。

其次,“百年”不是具体的时间,不是“一百年”,而是泛指较长时间,至少是近百年以上,也可能是几百年。

由此,大变局所指的事情一定是近百年以来未发生过的。

类似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苏东剧变、“9·11”事件这样看上去非常动荡、惨烈的事情,都是近百年来发生的,大变局肯定与这些事件及其影响大不相同。

最后,“变局”不是一般的变化,不是简单量的变化,而是能导致“破局”和“立局”的趋势性变化。

二、大变局的现实基础是什么当今世界处在总体和平的状态,因此这个大变局一定是以和平的、渐近的方式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暴力的方式破旧立新、改天换地。

要深入理解大变局,就必须了解大变局发生的现实基础,知道大变局从何而来。

当前大变局的现实基础就是现存的世界体系,它是逐渐形成并完善的。

1500年前后,西方大航海开启了世界近代历史,为近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一方面,大航海使地球上的不同人群连到一起,实现了地理全球化,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大航海开启了西方兴起的进程,从此,西方开始成为世界舞台的主角。

西方运用武力、商品、资本以及宗教、法律、文化等软硬实力建立起遍及全球的殖民体系,一些古老文明被毁灭,未被毁灭的也遭受西方的蹂躏。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标志着以主权国家为基本行为体的国际体系在欧洲形成。

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科学内涵

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科学内涵

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科学内涵作者:庄程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3期【摘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深刻领会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义,认识和把握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辩证思维看新机遇新挑战,把握新特征新要求,努力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明确提出:“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阶段就要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一、辩证思维看新机遇新挑战进入新发展阶段,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国内发展环境也在深刻变化,既带来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

但是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我们要有辩证的思维,既要看到新机遇,也要看到新挑战;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有必胜信心,又要有忧患意识。

只有辩证地看待前进路上的机遇和挑战,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一)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改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另外,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储蓄率降低,要素配置效率仍然有待提升,居民消费结构加快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进而向享受型转变,更加需要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二)经济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

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拥有9亿劳动力和1.7亿多各类人才,这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逻辑与时代内涵

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逻辑与时代内涵

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逻辑与时代内涵作者:李拓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第3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这是对当今世界局势和中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战略判断。

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脉络与时代内涵,解析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世界一直都在变,今天变到什么程度?如何在变化的世界中把握未来?把握世界的新变化新趋势,准确捕捉时代的主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功能,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

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个战略判断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把握方向、发挥优势、保持战略清醒、赢得主动,尤其是深刻理解和把握“大变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在国际关系主要矛盾运动及其转化中把握新趋势准确把握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掌握战略主动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基本功。

回顾历史,发生在一百年前的大变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下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中,世界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世界争夺世界霸权,世界也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统天下。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统一体,由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国家政权。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变局,它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

这个变局使得世界的主要矛盾由资本主义世界之间争夺世界霸权,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世界和苏俄之间的矛盾。

那时以来,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形成了短暂的反法西斯同盟,战后同盟随即破裂,冷战大幕拉开,最终的变局基本定型为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对峙的冷战国际格局—雅尔塔体制。

美苏为主要代表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矛盾是世界的主要矛盾,世界依然是资本主义为显性基因的矛盾统一体。

跨世纪心得体会

跨世纪心得体会

跨世纪心得体会跨世纪,意味着迎来了新的时代,旧的一切渐行渐远,新的未知正迎面而来。

作为身处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我对跨世纪的体会和感悟是如此的深刻。

首先,跨世纪给人一种历史性的冲击。

我们经历了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转折,从20世纪的那个世界迈入21世纪,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兴起、人工智能的发展等,一个个科技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

我清晰地记得,从小学时代用传统的电话给亲朋好友打电话,到现在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社交媒体与他们保持联系,真是跨越了一个时代的巨大变化。

其次,跨世纪给人一种挑战性的感觉。

新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我们需要适应和应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社会竞争的激烈、环境变化的严重等等,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时俱进,才能在这个新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也需要我们拥抱变化和创新,敢于尝试新的事物,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

只有不断地追求进步和突破,我们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中生存和发展。

再次,跨世纪给人一种希望的感觉。

虽然我们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但也有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等待我们去开拓。

科技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的机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流通,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获取知识,开展合作和交流。

科技的突破也带来了人类生活的诸多改善,如医疗技术的进步、食物的丰富等,这些都为我们创造了更美好的未来。

同时,跨世纪也给人一种责任感。

站在一个新的时代长河中,我们肩负着塑造未来的重任。

每一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改变和影响周围的环境,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需要关注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只有每个人都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一点正能量,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总之,跨世纪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思考和感悟。

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我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积极迎接挑战,努力创造自己的未来。

党员发展对象微机考试试题库

党员发展对象微机考试试题库

211、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 )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A、党的中央政治局B、党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C、党的中央委员会正确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党中央”,每届任期5年。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简称“中共中央政治局”或“中央政治局”,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

212、中央书记处成员由()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A.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B. 中央政治局C. 中央委员会正确答案:A解析:我党历史上,从1934年1月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开始设立中央书记处。

党的第九、第十、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曾取消了中央书记处。

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恢复中央书记处。

213、中央书记处是( )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A. 中央委员会B. 中央政治局C.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正确答案:B解析: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设立中央书记处作为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的常设机构。

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把中央书记处改成为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十四大以后的党章沿用这一规定。

214、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

这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年以上的党龄。

A.三 B. 四 C. 五 D. 六正确答案:A解析:党的县以上地方各级委员会,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在同级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级党的全部工作。

因此,这些委员会的成员,应该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较强的党性、参与讨论和决定党的工作和政策问题的一定水平等。

没有党内一定时期锻炼的党员,很难具备上述要求。

这个规定,有利于保证县以上各级委员会的质量。

215、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的基础。

高中政治:全面把握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高中政治:全面把握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是指二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
存在
问题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关系
和平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
高中政治全面把握当今时代的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成为当
今时代
主题的
含义
和平成为当今时代主题是指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心得体会范文本文是关于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首先,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对党指导思想的认识,深刻的领会了将“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

我们党自建党以来,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年代以及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年代,涌现出了无数优秀党员,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每个“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共产党员都要牢记邓小平同志的告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的党是一个执政党。

……因此,我们共产党员都要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胜利完成我们的使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因此,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其次,我进一步明确了入党的基本条件和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的重要性。

通过步步深入的学习,我对入党要求的认识渐渐从朦胧走向清晰,明白了不仅要在学习中创造入党条件,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发展对象。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具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极作出贡献;才能够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尽力摆正党和人民的利益同个人利益的关系,逐步培养和树立起甘愿“吃亏”、不怕“吃苦”、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够正确对待争取入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当周围的同学比自己先入党的时候,不会因此而沮丧和急躁,而是加倍努力。

同时,也真正认识到只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作为入党的唯一动机,才能在入党的道路上越走越近,越走越快,才能真正领悟和实践“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总结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总结

当代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1、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是最高层次的战略判断?P9-10第一,时代主题揭示了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经济政治的本质属性和首要问题第二,时代主题是对世界经济政治总体发展趋势的判断第三,时代主题的判断是国家或政党制定国家战略和内外政策的根本依据2、时代主题转换的主要条件和依据有哪些?时代主题的转换,其主要依据是世界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的重大发展和变化。

第一,在政治上,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第二,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的重点逐渐从军事转向经济和经济第三,在军事上,美苏军事对抗形成的“恐怖平衡”使世界大战的可能性降低3、如何理解求和平、谋发展、促和平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一)、促进和平的力量不断增强1、在信息技术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给世界和平带来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2、其他战略力量的新发展有力牵制了霸权主义,增强了和平的力量3、在两极对抗的冷战格局瓦解之后,世界主要大国力量进行了新的分化。

(二)、谋求发展成为各国的战略重心1、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中,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尤为迫切2、发展问题关系到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3、发展问题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三)、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1、区域经济合作实质上市全球多边合作机制在区域内的次优选择2、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已经成为部分国家经济开放的标志和对外施加压力的手段3、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推动本地区贸易和投资的发展4、加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参与和影响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4、如何理解“世界仍然很不安宁”的科学判断?(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二)、局部冲突和动荡此起彼伏(三)、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四)、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第二章当今世界经济及其全球化发展1、世界经济的形式和发展是由哪些动力促成的?形成:(答案不是非常准确)世界经济是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极其矛盾运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理解“四个深刻”

理解“四个深刻”

如何理解“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系列谈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应如何正确理解这“四个深刻”?答:“四个深刻”是党中央在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形势进行综合分析之后作出的科学判断,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供了重要依据。

正确理解“四个深刻”,首先要看到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的巨大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极大地调动了全体人民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了重要基础。

正确理解“四个深刻”,也要看到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必然会带来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建立,但还不够完善,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体制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二是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城乡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镇化水平从2000年的36%上升到“十五”时期末的43%,城镇人口从4.59亿增加到5.6亿;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就业方式日趋灵活,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

我国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第二部分)(1995年9月28日)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

正确处理这些重大关系要贯彻一个总的思想,就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明确我们应当坚持的原则。

目的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客观规律,统一全党认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一,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

实践表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发展是硬道理。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

今后15年我们有充分条件继续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必须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发展。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年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

实现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下世纪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

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各种矛盾可能会比较突出,保持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正处在一个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

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着巨大变化,新的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加速重组,我们既面临加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又有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如何通过战略性调整,增强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成为这一关键时期的重要课题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战略意义和历史使命发展才是硬道理,而改革则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

改革开放2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阶段,取得了重大进展。

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更进一步对我们各项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战略性部署,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是核心。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它明确向我们昭示: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攻坚的重点,是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可以说,20年来,从放权让利、调整政策到制度创新,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是在不断拓展的。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现代企业制度”被作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肯定下来,并明确提出要对国有企业实施以产权重组、产业结构重组、企业组织结构重组的战略性改组。

一年多来,随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在国家“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的改革精神指导下,许多国有小型企业通过各种形式放开搞活,同时,一大批有活力的国有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涌现,有力地促进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然而,改革的发展并不平衡,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

相对于市场体系培育和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来说,国有企业的改革相对滞后,国有企业的现状基本可概括为“五多五少”,即:传统工业多,高新技术工业少;夕阳工业多,朝阳工业少;中小企业多,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少;国内开展竞争的企业多,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企业少;在旧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思维的干部多,在市场竞争下开展工作的企业家少。

这一切,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发展的。

总体看来,国有企业尚未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通过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和无偿划转等方式在短时期内迅速扩张起来的一些国有大企业、大集团,要真正成为经济战略和市场竞争意义上的大型企业集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要通过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来体现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就必须对在体制转型时期国有企业的战略任务和历史使命有清醒、全面的认识。

(一)跨世纪之际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党的十五大报告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认为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从国际形势来看,尽管局部冲突乃至战争时有发生,但和平与发展仍是主流。

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进程加快的形势和格局,有利于维护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可以集中精力从事经济建设,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发展时机;然而,与此同时,世界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也在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开放程度日益加大的中国经济,影响着中国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

1.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正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经济发展。

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在成为现实。

事实上,当今世界的竞争已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以美国为例,1997年信息高科技产业已超过GDP的10%;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服务出口,总值已接近商品出口总值的40%。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成员国的GDP的近50%来自“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

“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

2.科技进步使得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加速重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997年夏季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一种过程,一种各国经济都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世界经济在这一过程中趋向于某种程度的一体化,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的程度大大提高。

目前,这一过程尚未结束。

科技进步给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新的动力,新技术特别是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大大方便了投资与商品的跨国交流,通讯技术进步促进了金融资本迅速跨国自由流动。

伴随着科技进步,传统产业在注入现代科技后获得新的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迅速、少数大企业大集团急剧进行国际扩张,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加速重组,新一轮以“强强联合”为特征的国际性的企业兼并、联合浪潮连绵不断。

战略性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积聚、集中。

以上这些世界经济格局和结构的变动情况,一方面使我们开放的经济面临着发达国家在技术进步上占优势的强大压力,面临着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新经济竞争的严峻挑战,一方面也为我们带来了利用后发优势,引进现代技术和资金,加快结构升级、优化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战略性努力,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则是国有大企业集团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二)国有企业在体制转型决胜阶段的战略任务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是经济体制转型的决胜阶段,必须解决好“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两大课题,也就是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可以认为,在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而攻坚的重点就是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改组和调整。

从传统意义来看,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在于为计划体制下靠行政命令运行的国有企业,寻找一种能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新的国有制的实现形式。

邓小平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同时,也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如何结合的这一历史性课题。

现阶段国有企业的改革攻坚,正是解读这一历史性课题的关键。

20年来,我们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进行了不懈的、认真的探索,从放权让利、两次利改税到企业承包,目的都是既要坚持国有制,又要使企业能够有经营自主权和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能够参与市场竞争。

在多年的探索中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那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这种企业制度下,国家作为出资人,按照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受所有者的权益,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企业作为享有法人财产权的市场主体,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企业也不能不受所有者约束,损害所有者的权益。

同时,积极发展和培育多元投资主体,推动政企分开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在企业内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

这就在最终保持企业资产国有的前提下,使企业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从而把国有制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要搞好国有企业,还必须把企业改革同企业的改组、改造结合起来,从战略意义上对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行调整。

当前国有企业的经营困难,不仅仅由于机制不活,还在于国有经济的战线太长,重复建设严重,布局过于分散,企业的规模偏小、素质比较差,这是造成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费、低效益的重要原因。

国有经济的这种布局与结构,既不适应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

战略性调整一方面是通过联合、兼并、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制和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使它们能够采取符合其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适应市场需要,发展生产,稳定就业,满足需要,增加利税;另一方面,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通过市场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地区乃至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使它们成为促进科技进步、结构优化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而且要不断巩固、加强。

在其他一些领域,可以通过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适当收缩战线,突出重点,把国有资本用得更加集中、有效。

可见,在这一体制转型的决胜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成败,国有企业改革任重而道远。

二、多元化是大企业集团持续快速成长的重要战略选择企业的组织形式是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

大企业集团的产生和发展,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尽管大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总体中数目不多,但它以其自身实力、对主要国民经济部门的控制,以及它与众多中小企业的网络关系,主宰着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核心部门,因而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意义。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也表明,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一个国家产业主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在企业大型化和集团化的过程中技术革命的步伐加快,专业化协作扩展、公司法人制度形成、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诞生并不断创新,整个经济活动加速集约化,市场体系的内在秩序和稳定性大大提高。

这一时期一般奠定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形成一个国家的现代市场经济。

作为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个改革方向的中国,在国有企业中组建大型集团则是建立现代企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一)推动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的经济原因大企业集团的成长方式不外乎横向联合、垂直联合和多元化经营三种。

横向联合是企业发展中规模经济的要求,它使单一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纵向联合则是降低交易费用的要求,它使该产品的经营深度提高;而多元化经营则是使现代企业最终成为能够全面扩张的机体,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的最有效的方式。

在美国,多元化经营战略早在60年代开始就得到普遍采用,成为企业集团发展壮大的一种典型方式。

多元化战略将使企业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内部市场尤其是内部资金市场发挥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追求更好的企业远期总体效益;有利于减少企业投资风险,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寻求企业成长的新的空间。

从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展来看,多元化由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内部积聚并向新产品领域投资;二是与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合并或者收购别的企业来扩展自己的经营范围。

后者是企业扩张的快捷方式,也是实行多元化的最常见的办法,规模经济、广度经济以及合成效应等等,都可能在合并与兼并中实现。

反过来说,我们可以认为多元化战略将是企业快捷持续扩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但是,有一点必须清醒认识到的是,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出现,一般都是在产业走向成熟之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