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word教案

课题: 地球的运动 (第 1 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色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剖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过程与方法:展现地球仪,认识地球仪上经纬网和日照图的两种基本形式(侧视和俯视图);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列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异同教课要点: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地球自转与公转速度特色教课难点:地球自转周期教课工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教课过程:☆新课导入(展现)地球仪(侧视)在学习新课“地球的运动”以前,我们先往返首一下初中地理学过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咦,里面的轴斜了,难不可是次品?☆新课学习(展现并发问)地轴和地表的交点,我们称之为?地球仪表面连结南北极点的线,我们称之为?其形状如何?大小关系如何?地球仪表面与经线垂直的线,我们称之为?其形状如何?大小关系如何?(承转)我们不单要看得懂地球仪,也要看得懂平面图。

就以大家当前察看的角度举例:(逐渐投影)第一,我们画个圆,来代表地球的轮廓;其次,过圆心画出地轴,那么,它与地表的交点就是南、北极点,我们分别以S、 N 来标明;再次,我们添几条连结南北极点的弧线来表示经线,趁便问个问题,当前图上有几条经线?(7 条)最后,我们画出与经线垂直的纬线,自然球面上的垂直在平面上看有些变形了。

师:大家注意下,和地球仪表面的经纬网比较,形状发生了如何的变化?(展现)地球仪(俯视)(投影)假如换个角度,大家还可以看得懂吗?(读图指导)地轴→极点→经线→纬线师:和地球仪表面的经纬网比较,形状又发生了如何的变化?(投影)为了像平面坐标那样确立地点,我们也给经纬线标上了编号。

接下来,我们认识下经纬度及其散布规律。

(师生概括)经线纬线观点地球仪上连结的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形状方向指示方向指示方向特色自赤道向两极渐渐,长度此中最长。

图示度数划分区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散布规律( 活动 ) 阅读第一目“地球运动的一般特色”,填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异同(教师到下边追踪指导,点拨;随学生回答逐渐体现粗体字)比较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目表示图绕转中地轴太阳心方向自西向东: N逆 S顺轨迹纬线圈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此中一个焦点上周期 1 个恒星日 1 个恒星年角极点为 0,其余各处相等,约为速15 °/h速度近期点 >远日点度线速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度师:那为何地球自转周期不是太阳日而是恒星日呢?(角色饰演)师:简单地说,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日公转,因此在以太阳作为参照物来计算自转周期的时候必定要遇到公转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范文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范文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地球的自转1.1 地球自转的概念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2 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

1.3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第二章:地球的公转2.1 地球公转的概念地球在自转的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2.2 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365天。

2.3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的形成。

第三章:地轴和地球公转的倾斜3.1 地轴的概念地轴是地球自转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

3.2 地球公转的倾斜地球公转时,地球的轴线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夹角,叫地球公转的倾斜。

地球公转的倾斜角度约为23.5度。

第四章:昼夜长短的变化4.1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由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共同作用产生的。

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倾斜有关,每年春分和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冬至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4.2 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表现为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动,以及白天和黑夜的长度变化。

第五章:四季的形成5.1 四季的形成原因四季的形成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球公转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和太阳辐射的角度发生变化,导致地球不同季节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不同。

5.2 四季的划分四季的划分通常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个季节大约持续3个月。

第六章:地球五带的划分与特征6.1 地球五带的划分根据地球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

6.2 热带的特征热带位于赤道两侧,气候终年炎热,阳光直射现象明显,植被繁茂,生物多样性高。

6.3 温带的特征温带位于热带和寒带之间,四季分明,阳光直射现象不明显,植被适应性强,农业发展条件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教案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教案1

高中地理教案【课程名称】地球的运动(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2、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3、能判断晨线和昏线。

4、了解地方时和区时,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5、了解地转偏向力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昼夜的变化,认识昼夜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三、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地球运动,理解昼夜交替的产生,形成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特征自传和公转的关系昼夜现象的产生原因日界线【教学难点】地方时及区时的计算【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仰望天空,我们看到啊,日月星辰似乎总是绕着地球周而复始的东升西落,那么是不是日月星辰在绕着地球运动呢?对,事实上,是地球自身在运动,我们把这种地球绕自己的运动称为自转,但是在地球上的人看来,就成了日月星辰在绕着地球运动。

那么地球又是怎么运动的呢?你们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看来不同的同学的看法还是有些差距的。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地球到底是怎么运动的。

讲授新课:(关于地球是怎么运动的问题,我们可以首先来看一下古人的看法,这是一张古人画的一张宇宙图,在这张图上,我们可以通过天上的星星的运行轨迹来看看我们地球的运动,)这是我照的一张照片,有一天晚上我就把我的相机对准北极星的位置,长时间保持曝光状态,就得到了这张照片。

从这张照片上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地球运动的信息呢?首先,我们可以得出地球自身的运动是应该一种圆周运动自然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地球绕着旋转的是轴又是什么,图中的北极星位置没变说明什么,说明地球的自转轴肯定是通过北极星,同理,地球的自转轴也通过了正南位置,那么地球的自转轴也必然会经过南北极。

这样我们就了解了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现在我们看地球自转的示意图。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地轴也就是地球的自转轴的方向是一定的,始终指向北极附近的天空,它穿过南北两极,和赤道面垂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 1.3《地球的运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 1.3《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1.3地球的运动(一)教学目的]:1、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以及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2、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

3、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重点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教具设计]:模型、地球仪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前面几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宇宙,从本节开始,我们把关注的焦点由宇宙空间转移到地球。

研究其作为行星的基本特征之一——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是很复杂的,除了自转和公转以外,还有其他许多的运动。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谈地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即自转和公转。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方向:即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周期(提出上中天的概念):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24小时,即1个太阳日。

为什么太阳日比恒星日长一点?(P17图1-3-3)由此可见,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真运动周期),而太阳日只是一种视运动的周期。

题:今天晚上九点,望远镜的中心出现一颗恒星,望远镜不动,明天什么时间这颗恒又会到望远镜的中心?(恒星日的长度,故:8:56:4)速度(用一幅地球的从北极上空向下看的俯视图):a.角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据自转周期,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即15°/小时。

b.线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千米/小时)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问题]:P点经过多长时间转到Q点的位置?(考虑南北极点的位置)题二:图中加上两条经线给定两条经线的经度,西经50和西经70度,后都改成东经)第二课时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轨道是一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新人教版地理1.3《地球的运动》教案(1)(中图版必修一)

新人教版地理1.3《地球的运动》教案(1)(中图版必修一)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

2.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会运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向”规律。

教学重点1.自转的运动规律。

2.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1.经度时差。

2.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向。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投影片、投影仪、吹塑圆片一个(圆片上系一红绳)、地球仪、彩色墨水、滴管、椭球仪、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纸模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学生回答略。

【讲述】地球运动的种类【板书】第四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提问】教室的东西南北方向。

学生回答略。

【演示】教师转动地球仪。

【提问】描述自转的方向。

学生回答略。

【演示】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

【提问】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学生回答略。

【板书】【提问】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学生回答略。

【演示】地球仪自转。

【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学生回答略。

【引出太阳日和恒星日】【演示和讲解】用吹塑片演示(课本第27页)“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1)在黑板上框按一图钉代表太阳S,将一个吹塑片上的红绳固定,让该吹塑片如课本插图中的E1状态,在吹塑片和绳的交点上作记号P,在黑板上描出红绳和地球的位置;(2)让该吹塑片以P为参考点自转并绕日公转到E2位置,作图。

在黑板上用虚线连接太阳和E2,P点未在此线上,说明以太阳为参考点时,地球还未自转一周。

在黑板上做E2到P的延长线,此线的上方为遥远的宇宙中的一颗恒星H,该线与SPE1线平行,以该恒星为参考点,则说明地球自转了一周。

(3)要保证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自转一周,地球必须继续向前公转到E3点,使S、P、E3三点一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转出一个角度SE3H。

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昼夜长短的产生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2、学会在“二分二至日照图”上,说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3、总结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4、增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2、南北半球极昼极夜现象和正午太阳高度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中,我们知道,由于地球的自传和公转导致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因时因地而变化。

这种变化的具体体现就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板书新课题)。

[学习新课]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昼夜长短的变化(板书)(一)昼夜长短的产生(板书)我们知道,昼夜的分界线叫晨昏线,见“图片材料”二、北半球夏至日光照黑板示意图,简称黑板图,图中的ABC半圆弧为晨线,与之正相对的半圆弧是昏线。

晨昏线组成的大圆圈将纬线分割为昼、夜两段:1、昼长(板书)处在白昼半球的纬线所跨经度,叫昼长。

例如黑板图中A点所在纬线白昼所跨经度360度,昼长24小时,B点所在纬线白昼所跨经度180度,昼长12小时,C点所在纬线白昼所跨经度0度,昼长0小时,E点所在纬线白昼所跨经度210度,昼长14小时。

2、夜长(板书)处在黑夜半球的纬线所跨经度,叫夜长。

例如黑板图中A点夜长0小时,B点夜长12小时,F点夜长10小时,C点夜长24小时。

昼、夜的长短就由昼、夜半球纬线所跨经度数的大小所决定。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并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

因此晨昏线与纬线、经线的关系就不断地发生变化。

昼夜长短就不断发生变化。

(二)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板书)多媒体课件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

设问:昼夜长短随纬度(空间)变化有什么规律?师生共同总结如下:1、昼夜长短随纬度(空间)的变化规律(板书)(1)、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①、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优秀范文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优秀范文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理意义及其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及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理意义。

2.难点:地球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具:地球仪、PPT、教学视频等。

2.学具:笔记本、地理图册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PPT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吗?地球运动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2.学生通过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观察地球运动的特点。

(三)课堂讲解1.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等。

2.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如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时区差异,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五带划分等。

(四)案例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地球运动对生活、生产、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五)巩固练习1.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是什么?(二)课堂讲解1.讲解地球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如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等。

2.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球形状变化、黄赤交角变化等。

(三)案例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地球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如台风、海浪、气候变化等。

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地球运动模拟实验,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地球运动与生活的联系。

五、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难点详细讲解(一)重点讲解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概念“同学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运动,这个运动产生了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交替。

1.3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高一地理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必修1)

1.3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高一地理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必修1)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理现象以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
3.强调地球自转和公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4.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3.小组合作:本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共同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现象。这种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地理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程度、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地图等,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现象,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5.教学内容与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详细且具有逻辑性,从导入新课到讲授新知,再到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条理清晰。教师运用人性化的语言,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此外,教师还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内涵和外在表现。

《地球的运动》地理教案

《地球的运动》地理教案

《地球的运动》地理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地球的运动》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地理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等)。
-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周期,以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等)。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展示和讲解,指出易错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阶段,教师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理现象及其影响。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教师强调地球运动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学会运用地球仪、天文望远镜等工具观察地球运动现象,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能够通过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过程,分析产生的地理现象。
-能够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掌握地球运动的相关地理概念,提高地理素养。
-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如地球自转、公转、黄赤交角等。
-能够运用地理术语描述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提出关于地球运动的问题,如:“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培养探究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地球运动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使用动画、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过程。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1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

5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课型是新课。

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设计和说板书设计这五部分说课。

说教材:教材分析:这一节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本节是这一单元的重点,也是高中地理的奠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较抽象且难度较大,如何突破难点成了重中之重。

教学目标:学生已习得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立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解释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及区别。

2.能根据要求计算地方时、时区和区时。

3.能运用地转偏向力的规律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光照图找出晨昏线的一些特点,学会分析地理事物的规律。

2.通过自己绘制时区分布图,学会寻找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3.通过对比分析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找出每幅图的变化,并用自己的话说清三角洲形成的过程,学会从地理图表提取地理信息及描述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虽然几次活动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我对学生有积极期望,这种期望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借用李家清教授论文里的句子)。

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定为:通过对眼、手、脑、口的调动,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地方时。

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由于受年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限制,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1)在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倾角的问题上,较难以理解。

(临时改为:对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及正午太阳高度区分不好。

以致出错。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范文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范文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 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 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 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态过程。

2. 利用地理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3. 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地球仪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态过程,引发学生兴趣。

2. 地球自转: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引导学生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3. 地球公转:讲解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引导学生掌握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4.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5. 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运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解释地理现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讨论成果。

7.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板书设计:地球自转:概念: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

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地球公转:概念: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范文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范文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运动的概念和类型。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3. 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内容:1. 地球运动的定义和类型。

2. 地球自转的特征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地球公转的特征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来了解地球的运动。

2. 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地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章:地球自转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征。

2. 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 能够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地球自转的定义和特征。

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 地球自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通过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的过程。

2. 讲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时区差异等。

3. 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如计算不同地区的区时差。

第三章:地球公转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和特征。

2. 掌握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 能够运用地球公转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地球公转的定义和特征。

2.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 地球公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通过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

2. 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

3. 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运用地球公转的知识,如预测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

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2. 掌握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意义。

3. 能够运用地球运动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地球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2.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意义。

3. 地球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来了解地球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2. 讲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意义,如气候、生态环境等。

1、3地球的运动教案(人教版必修1)

1、3地球的运动教案(人教版必修1)

1、3地球的运动教案(人教版必修1)-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3 地球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3、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

4、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理解黄赤交角的大小和影响情感与价值观:☆复习导入(投影)列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绕转中心方向轨迹周期速度角速度线速度生:略(随学生回答呈现)(承转)通过对恒星日与太阳日时长不同的理解,我们意识到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的。

那么两者的叠加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或者说有什么地理意义)呢?(板书)☆新课学习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

请同学们阅读图1.18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的下半部分,说说什么是赤道平面、黄道平面?生: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

(板书)师: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

那么,何谓太阳直射点为什么说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呢先请同学们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

(板图)光照图(类似图1.19)(读图指导)L为地表A点地平面,与球半径R垂直于A点;若A点为太阳直射点,接受太阳垂直照射,则L与图示太阳光线(直射光线)垂直于A 点。

所以,图示太阳直射光线与球半径R位于同一直线上。

换句话说,太阳直射光线指向地心,与地表交点即为太阳直射点。

(活动)读图1.18,找出二至日时的太阳直射点,并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北半球,赤道,南半球)教师到下面跟踪指导,点拨师:假设地球不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而是竖直着身子,即地轴与黄道平面垂直(黄赤交角为0°),那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还会变化吗?生:略师:那么“躺着身子”呢?教师指导学生作图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师:正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请同学阅读课本16页第一段文字,填写下表:(随学生回答呈现)师: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教案_1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教案_1

第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投影空白表格)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地球自转地轴由西向东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零,其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时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减小,至60°N、S处减小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点处为零地球公转太阳由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逆时针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平均角速度:约1°/日,平均线速度:30km/s。

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生:(根据老师提问分别回答)师:(学生回答的同时,对应表格中的每个空格逐个投影显示答案)师:昼夜的更替、时差的产生、四季的变化,都是因为地球运动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地球的自转能带来哪些地理现象。

(板书)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三、地球自转与时差推进(新知识传授)[教师精讲](演示地球仪,侧面有灯泡照射地球)师:大家知道,地球自己不能发光。

看地球仪的演示,如果地球是透明的,还有昼夜之分吗?生:没有,整个地球都是白昼。

师:很好。

可实际上地球是不透明的,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因此地球的不透明就使地球上有了昼和夜的分别。

如果地球是静止的,会出现什么现象?生:一面是白昼和一面是黑夜。

师:非常正确。

如果地球是静止的,会形成昼夜现象。

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天,即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另一个半球是黑夜,即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也就是中间的大圆圈,叫晨昏线,或者叫它晨昏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晨线和昏线有什么区别呢?(合作探究)生:(讨论)师:由夜变为昼的半圆弧叫做晨线,晨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昼半球,即晨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白昼时段;由昼变为夜的半圆弧叫做昏线,昏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夜半球,进入黑夜时段。

地球的运动教案8地理必修1人教版

地球的运动教案8地理必修1人教版

1.3 地球的运动(一)运动形式[教学目的]:1、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以及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标的目的、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2、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

3、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重点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标的目的、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教具设计]:模型、地球仪[课时放置]: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前面几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宇宙,从本节开始,我们把关注的焦点由宇宙空间转移到地球。

研究其作为行星的基本特征之一——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是很复杂的,除了自转和公转以外,还有其他许多的运动。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谈地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即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标的目的:即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标的目的旋转。

周期(提出上中天的概念):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24小时,即1个太阳日。

为什么太阳日比恒星日长一点?(P17图1-3-3)由此可见,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真运动周期),而太阳日只是一种视运动的周期。

题:今天晚上九点,望远镜的中心泛起一颗恒星,望远镜不动,明天什么时间这颗恒又会到望远镜的中心?(恒星日的长度,故:8:56:4)速度(用一幅地球的从北极上空向下看的俯视图):a.角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据自转周期,地球概况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即15°/小时。

b.线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千米/小时)因纬度分歧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问题]:P点经过多长时间转到Q点的位置?(考虑南北极点的位置)题二:图中加上两条经线给定两条经线的经度,西经50和西经70度,后都改成东经)第二课时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轨道是一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

3.理解晨昏线和昼夜交替的原因。

4.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时差产生的原因。

一、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 自转围绕的中心:①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② 时针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③ 时针 方向旋转自转周期⎩⎪⎨⎪⎧ 以④ 为参照物,1个太阳日,时 间为24小时,转过角度为360°59′以⑤ 为参照物,1个恒星日,时 间为23时56分4秒,转过角度360°自转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 ⑥ 线速度:由⑦ 向⑧ 递减,赤道最大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1)昼夜的成因⎩⎪⎨⎪⎧ 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照亮地球的一半 (2)昼夜的界线:⑨________线(圈)。

(3)昼夜更替的周期:24小时。

(4)昼夜更替的意义⎩⎪⎨⎪⎧温度发生⑩ 变化生物形成⑪ (生物钟) 2.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1)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向的力。

(2)地转偏向力的方向:⑫________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

(3)方向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⑬ 偏南半球向⑭ 偏赤道上⑮(4)影响:河流、大气、洋流等的运动方向。

3.产生地方时(1)地方时的成因:地球⑯____________自转,不同经度有不同的时刻。

(2)地方时的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⑰________,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3)时区: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⑱_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占⑲______个经度(4)区时:各时区⑳____________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称标准时。

(5)国际日期变更线: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上,可以看到一条大体沿○21__________穿行的折线,它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地球自转1.下面的四幅图中不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考查点2 昼夜交替周期2.一艘由旧金山开往上海的轮船,船上的人见到的昼夜交替周期( )A .是一个太阳日B .是一个恒星日C .比一个太阳日长D .比一个恒星日短考查点3 地转偏向力3.下面两幅图是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侵蚀严重的是( )A .都在北岸B .都在南岸C .靠近低纬的河岸D .靠近高纬的河岸考查点4 地方时4.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条纬线上的地方时相同B .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C .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晚于西边的地点D .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4度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此时西半球处于黑夜的地区范围是从________经线向西到________经线之间。

(2)此时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是________。

(3)图甲所表示的当天,北京日出的时间是________,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是________。

(4)在图乙中将图甲改画成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方法技巧练一、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分析1.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仅从地形因素分析,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方法技巧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有两点:一是纬度。

纬度越低,速度越大,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

二是海拔。

海拔越高,速度越大。

二、如何判断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2.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据此完成(1)~(2)题。

(1)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A.先偏右后偏左B.向右偏转C.先偏左后偏右D.向左偏转(2)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方法技巧判断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的一般思路背向而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

使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水平运动速度和纬度有关。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明显。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相垂直,它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就河流而言,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背向而立,北半球向右偏,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向左偏,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可运用手势辅助判断物体的偏转方向:伸开手掌,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拇指的指向就是物体偏转的方向(如右图)。

一、选择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2.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①甲岸②乙岸③丙岸④丁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完成3~4题。

3.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A.2009年3月1日19时B.2009年3月2日8时C.2009年2月28日21时D.2009年2月28日19时4.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

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A.8~9时B.14~15时C.15~16时D.20~21时5.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

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

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A.3月21日14时50分B.3月21日15时10分C.3月22日15时10分D.3月22日14时50分6.下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A.a-b-c-d B.a-b-d-cC.d-c-a-b D.c-d-b-a7.在西行的轮船上,人们经历的昼夜更替的周期是()A.24小时B.长于24小时8.读下图,回答问题。

(1)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2)站在C点的某同学于昨天晚上8:00在天空中观察到某一恒星位于上中天,那么今天晚上该同学再观察到该恒星位于上中天应是几点()A.19时56分4秒B.7时56分4秒C.20时3分56秒D.8时3分56秒(3)A、B、C、D四点的角速度有什么变化规律?原因是什么?(4)A、B、C、D四点的线速度有什么变化规律?理由是什么?(5)若E为位于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人造卫星,则E围绕地球运动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相比()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答案知识清单①地轴②逆③顺④太阳⑤恒星⑥15°/小时⑦赤道⑧两极⑨晨昏⑩昼夜⑪昼夜节律⑫垂直⑬右⑭左⑮不偏转⑯自西向东⑰12时⑱24⑲15⑳中央经线○21180°经线基础达标练1.B[A图从侧面看地球自转,北极点在上,因而自西向东是正确的;C图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是正确的;D图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是正确的。

故选B项。

]2.C[昼夜交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如果人们往西运动则所经历的昼夜交替周期比一个太阳日长,旧金山开往上海,是往西行,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比一个太阳日长。

] 3.C[北半球向右偏→2河道侵蚀严重→即南岸(低纬度)侵蚀严重;南半球向左偏→3河道侵蚀严重→即北岸(低纬度)侵蚀严重。

]4.B[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各地的地方时与它们的地理位臵相关:①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②同纬度地区地理位臵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越早;③全球经度分成360°,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5.(1)20°W150°W(2)60°W(3)6时18时(4)如下图所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晨昏线的相关问题。

根据光照图判断晨昏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由图可知,图中晨昏线为晨线,晨线与经线重合可以判断日期,本初子午线是本题的另一关键条件,根据本初子午线和晨线的位臵,可以判断图中各经线的经度和地方时。

图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各地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图中所示的晨线的经度应是30°E,图中黑夜的经度范围应该是从150°W向东至30°E,属于西半球的为20°W 向西到150°W。

此时晨线(30°E)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00,故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应该是60°W。

方法技巧练1.(1)A(2)A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指向标看,该区域自南向北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断减小,这说明南为较低纬度,北为较高纬度,符合北半球的情况。

据数值大小可确定在中纬度。

第(2)题,a处线速度介于870千米/小时和900千米/小时之间,b处线速度介于840千米/小时和870千米/小时之间,a处线速度大于b处,且a、b位于同一纬度,因此说明a处的地势高于b处。

2.(1)B(2)A解析第(1)题,甲同学在伞面内侧顺时针转动伞,乙同学从伞顶观察伞则是逆时针转动,类似在北极上空观测。

红墨水的流动就类似北半球由高纬向低纬流动的河流,流动的轨迹应向右偏。

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实验模拟的类似由高纬向低纬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但赤道上和东西方向上的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没有模拟出来,同时伞的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差别也相差太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