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中考模拟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

下面三幅图所示是我国古代著名建筑工程的代表,它们的共同特点()

A.结构对称,主体突出

B.军事防御,稳固边疆

C.沟通交通,加强交流

D.强化统治,巩固皇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往,有利于强化统治,巩固皇权。长城的修建有利于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有利于巩固统治。北京故宫主要是在明清时期修建,体现了皇权的强化,所以D符合题意;结构对称,主体突出只符合故宫,A排除;军事防御,稳固边疆只符合长城,B排除;沟通交通,加强交流只符合大运河,C排除。故选择D。

选择题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材料表明“蔡侯纸”的广泛使用源于()

A.政府推动

B.原料易得

C.易于保存

D.节省人力

【答案】B

【解析】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意思是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原料造纸,降低了纸的成本,使纸的使用得到推广,因此人称这种纸为蔡侯纸,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

选择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这一评价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

A.船队规模大

B.友好交往

C.航行时间长

D.范围广

【答案】B

根据“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可知,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友好交往,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

选择题

据统计,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在1837年为90多万英镑,到1845年达到2394万多英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赔款

B.五口通商

C.割占土地

D.开设工厂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大幅度增加,主要原因是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促进了英国输华商品总值的增长,B符合题意;战争赔款不是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A排除;割占土地是《南京条约》是内容之一,但与题意不符,C排除;《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排除。故选择B。

近代一些思想家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他们还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这些思想家主张()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科学

D.民主、共和

【答案】C

【解析】

根据“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科学”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尖锐地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C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A排除;戊戌变法与变法、图强有关,B排除;辛亥革命与民主共和有关,D排除。故选择C。

选择题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周恩来的这一讲话是为欢庆()

A.北伐胜利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会师

【答案】B

根据材料“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B符合题意;北伐与“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不符,A排除;秋收起义失败了,C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红军会师,D排除。故选择B。

选择题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材料强调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战略战术失误

B.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C.缺乏民众支持

D.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

【答案】D

【解析】

根据“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

族凝聚力”可知,材料强调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D符合题意;ABC项都是日本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D。

选择题

根据《中国近现代名人图鉴》收录的33个革命党人的照片统计,穿西装者有16人,穿中山装者6人,穿军装者2人,穿和服者2人,穿长袍马褂者7人。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

A.社会习俗的改变

B.民族服装的流行

C.西式服饰的传播

D.近代服装的多元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当时革命党人的穿着既有新式的西装、中山装、军装以及和服,还有旧式的长袍马褂,说明这一时期的服饰具有新旧杂陈的多元化的特点,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习俗的变化,A排除;材料没有强调民族服装的流行,B排除;西式服饰的传播与“穿长袍马褂者7人”等不符,C排除。故选择D。

选择题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记载:这156个核心投资项目是“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这些项目几乎吸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部工业投资的一半”。这表明我国当时的发展目标是()

A.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B.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156个核心投资项目是‘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全部工业投资的一半”及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时期我国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目的是改变当时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符合题意;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目标,A 排除;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C排除;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不是一五计划的发展目标,D排除。故选择B。

选择题

20世纪60年代,松辽大地展开的石油大会战中,他以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以震撼民族的英雄壮举,使我国甩掉“贫油落后”的帽子,成为英雄的铁人。“他”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