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光盘行动”倡导不浪费粮食,这让我们想起《观刈麦》中表现农民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辛苦劳作的诗句:______ ,______ 。

(4))《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中表现作者坚定信心,重新鼓起勇气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5))“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请你再写出两句含“雨”字的诗句。

______ ,______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亘古(gèng)狩猎挺而走险(tǐng)怒不可遏
B. 干涸(gù)炽热尽态极妍(yán)万恶不郝
C. 花圃(pǔ)荫蔽锐不可当(dāng)粗制烂造
D. 恣睢(zì)取缔鲜为人知(xiǎn)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张驰不定,有点龙吟凤
哕意味.
B.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
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
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D. 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撩倒,无以为生,回来做
了信客.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出现失误--五环变四环,真让人叹为观止.
B. 春晚舞台上,蔡明那幽默滑稽的语言表达,令人忍俊不禁.
C. 正因为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困境无可避免。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
A.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
我审视的智慧
B.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
智应对的智慧
C.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
智应对的风范
D.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
我审视的风范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
B.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C. 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D.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7.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里的梁山被描写为“八方共城,异姓一家”,人人平等,人人互爱.因
此美国作家安妮把它翻译时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B. 一个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社会排斥的人,要么在孤独和痛苦中死亡,要么就要
不屈不挠地抗争.《名人传》告诉我们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属于后者.
C. 在《傅雷家书》中,傅聪在书中谈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问题,还谈及音乐作
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等.
D. 《昆虫记》是英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
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8.交通,是城市文明的窗口。

7月我市启动“中国梦•文明行--文明交通行动计划”,
通过提高公民文明交通素养、整治道路通行秩序、改善出行环境等措施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文明、有序。

请你参与其中。

【我调查】
(1)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从中提炼出两条关于文明出行的信息。

材料一:在现场记者从南城门到马路对面的广场,为了节省着短短的几十秒钟,
愿者的劝导,一些人还不以为然:“那么多人都在过,我为啥就不能?”“我一个大活人站在那里,哪个司机敢撞上来?”“不可能我过马路,车就刚好撞我?”
侥幸,成了不少人横穿马路、闯红灯的又一理由。

材料二:“交巡警拉横幅,志愿者举牌子,他们一起向行人来回示范,提醒大家过马路要看绿灯、走斑马线、文明出行……”昨日,一行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天上午她正要去买菜经过路口时,见一名戴着红色帽子的志愿者手举“珍爱生命,文明过马路”的警示牌在斑马线上来回走,而附近还有很多交巡警,也在带领行人走斑马线。

行人说,看到这种情况,她和马路两头的行人都自觉地跟在志愿者身后,规范过马路。

材料三:除了现场劝导,宣传也是促成市民养成交通文明良好习惯的一个方面。

为此,志愿者们制作和悬挂了“慢慢人生路,不急这几步”“安全在脚下,生命在手中”等宣传标语和漫画吸引市民的目光加深市民对交通文明行为的印象。

______
【我行动】
(2)如果你是一名志愿者,面对材料一中横穿马路的行为你怎样劝说?(不超过30字)
【我宣传】
(3)“宣传也是促成市民养成交通文明良好习惯的一个方面”请你仿照材料三所给的宣传标语再拟写一则。

宣传标语:______ 。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下面各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对本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
A.此诗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

B.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

C.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

目睹当朝统治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作者无限感伤。

D.诗歌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清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2)“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连用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
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②,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③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

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

③与:亲附,拥护爱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又何间焉间:______
②小惠未徧徧:______
③神弗福也福:______
④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非:______
(2)下列句中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______
A.肉食者谋之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C.百姓与之则安D.辍耕之垄上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______
②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译文:______
(4)(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

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7.0分)
11.阅读下列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说一说“好声音”
①“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前期投入是人民币六千万,最后的收益达到了三亿。


为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听”。

②“好声音”里的“声音”是狭义的,单指歌唱之人声。

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
之前,“声”和“音”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

③构成声音的是声源,构成声源的是能量,而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 振动,
使空气分子和其他分子产生摩擦,声音就此出现。

④请不妨运用想象视觉化一下这个只有一瞬间的“漫长过程”--能量的碰撞产生
以每秒182.88米的速度抵达你的耳廓,通过你的耳道,于是这两者开始产生共振,然后你的耳膜开始振动,耳膜内侧的小听骨对声音进行限幅和衰减以免声能传送到内耳时对其造成损害。

现在,声音的振动传送到了幽暗潮湿的内耳,分子的机械振动变成了液体振动,海螺状的耳蜗开始工作。

它开始分辨声音振动的信息,14000个长短不一的毛状声音感知细胞开始对不同频率进行处理,长的对应低频,短的对应高频。

耳朵把声音这一犹如絮乱线团的混沌整体条分缕析地拆解成一根根声音组成的最细小的声音丝线,重新组合。

刹那间,声音完成了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旅程,神经元的能量电流在我们的头脑中雷声四起、纤毫毕现--声音由振动变成了大脑能感受到的信息--声音的物理属性到此结束,而接下来的征程则变得愈加波云诡谲。

⑤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

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

听觉就像一块巨
大的海绵,吸收所能吸收的所有声音,而我们的大脑对声音的轻重缓急进行组织排序,有选择地过滤、注意、集中、记忆,然后再做出反应,亦即,我们对声音的反应其实是我们的“欲望”--大脑的偏好对声音所做出的,要不然江州司马如何会在听了一曲其实并无太多过人之处的琵琶曲后青衫尽湿,随后触景生情地写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揉搓麻将牌的“哗哗”声反之在牌友的耳朵里恐怕就有提神醒脑之效了。

正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1)仿照下面划线语句,根据第④段中的相关内容填空,概括声音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过程。

能量碰撞产生声音-- ______ -- ______ --耳蜗分辨振动信息。

(2)为什么说“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

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
(3)第③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4)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2.阅读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王微微
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

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

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

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读书,每天练习毛笔字……
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

做得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

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幕她的与众不同。

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

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原来。

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初一时的语文老师。

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是写检讨。

检讨的内容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

最可怕的是,要一式54份--班上共54个人,人手一份。

字迹要沿用书法课上的工整与气势。

有一回上课,他迟到了几分钟。

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

台下一片亢奋的叫喊声,大家一起喊:54,54,54!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没掉每个人。

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

却要求大家记日记。

算算,一天不过就一篇。

我们胜者为王居高临下地同意了。

毕业后和一干人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

写检讨是假,练笔练字才是真。

然后他转过头,对我说:“你的字,有蝇头小楷的功底;你的日记,也最好看。


原来,我们最终学会的,是不要错过自己。

高二时的语文老师,是个忧郁的诗人。

他为人低调不羁,平时见他背影的机会比正面还要多。

有一次上课讲诗歌的结构与特点,他找来了几本自己以前写的诗集。

讲台上的他,眼神干净明亮,有一种未经世事的洁白,像正在做梦的少年。

他一
字字念。

一句句写。

一段段讲其闻饱满的感情、主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

讲到动情处,他会停下来,一言不发地看向窗外,眼神比远方还远。

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它干净清洁,美好亲切,散发着梦想的味道。

最难得的是,它离我这样近,一声轻唤便足以叫醒我,而不只是远远地隔空感动我。

后来,我开始偷偷写诗,不在乎写得好不好,不去想有没有用,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懂,愿意写下去并能很好地写出来。

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原来,梦想是一种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1)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的理解。

(2)文中记叙了我成长中的三位老师,请简要概括他们的事迹及对“我”的影响。

(3)品味下面句子中的词语,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结合语境,说说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②他也不恼。

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没掉每个人。

(揣摩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4)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①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
②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问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

(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
(5)下面A、B两句话是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处的不同结尾方式,请你选择一种结
A.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B.微风中,金黄的树叶,打着旋,沿着不同的运动轨迹,轻轻扬扬地舞蹈!没有缘由的,我想起了你,你也在我的成长岁月中舞蹈过,让我的成长也绚丽起来。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我选______ 。

七、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0分)
13.写作。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

请以“带着出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少于600字。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

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

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

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

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答案和解析
1.【答案】何当共剪西窗烛;病树前头万木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解析】
答案:
(1)何当共剪西窗烛(重点词:烛)
(2)病树前头万木春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重点词:灼)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重点词:帆)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重点词:酥)
本题考查诗文背诵,根据平时积累的诗文作答即可,但不能出现错别字.
做好本题关键平时要扎实积累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诗文名篇.
2.【答案】D
【解析】
A.“亘古”应读作“gèn”,“挺而走险”应写作“铤而走险”;
B.“干涸”应读作“hé”,“万恶不郝”应写作“万恶不赦”;
C.“ 粗制烂造”应写作“粗制滥造”;
D.正确.
故选:D.
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和字形,特别是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3.【答案】C
【解析】
A.“张驰不定”应写作“张弛不定”;
B.“躁热”应写作“燥热”;
C.正确;
D.“穷愁撩倒”应写作“穷愁潦倒”.
故选:C
本题考查词语的书写,解答时需要平时的积累完成作答.
做好本题需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学习时需要对文章中出现的词语进行积累.
4.【答案】B
【解析】
A.使用不当,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
B.使用正确,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C.使用有误,自命不凡:自命:自认为;凡:平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该成语是贬义词,所以用于此处不恰当.
D.使用有误,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句中的意思是各地美食品种多,并不是有意见分歧,所以该成语使用不当.
故选:B.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
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
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解答本题要靠平时的成语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记成语的字形,重点词
及成语的意思.
5.【答案】B
【解析】
抓住例句填空后“走出”一词,思考其陈述的主体应该是“沼泽”而不是“雪山”,以此排除AD两项,“沼泽地”的特点应该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故B对.本道题考查续写,要注意前后语句的关联和内在的逻辑关系.
续写要注意主体和事物间本身存在的关联,这才是这类题目的突破口
6.【答案】A
【解析】
A正确;
B缺少主语,应删除“对于”;
C句“无论干部和群众”与“毫无例外”重复,应删除“毫不例外”,改为“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
D句缺少主语,应删除“经过”;
故选A.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
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
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句中有并列短语时,要主语句子是否存在
并列不当、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等问题.
7.【答案】B
【解析】
A.安妮应为赛珍珠;
B.正确; 
C.傅聪应为傅雷;
D.英国应为法国.
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综合,解答此题要结合名著内容,根据要求给出答案.
回答名著的问题,细读名著是关键,否则很难回答出正确答案,一定细读教材要求必读的名著.
8.【答案】①节省时间和侥幸心理是行人横穿马路、闯红绿灯的主要理由.②现场劝导和加强宣传是促成市民养成交通文明良好习惯的有效方式.;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生命旅程.
【解析】
第(1)题,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概括提炼出主要内容.此处能总结概括
出“横穿马路、闯红绿灯”和“促成市民养成交通文明良好习惯的有效方式”即可.
第(2)题,语言交际一般要有称呼语,语气要委婉,用语要简明得体.此处要求紧扣语言交际的目的性,答案设计要合情合理.
第(3)题,开放性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拟写宣传标语,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
答案:
(1)①节省时间和侥幸心理是行人横穿马路、闯红绿灯的主要理由.②现场劝导和加强宣传是促成市民养成交通文明良好习惯的有效方式.
(2)XX,不要乱穿公路嘛,万一车子把你撞到了怎么办?请以后遵守交通规则,走斑马线,并且在红灯亮起后不要乱穿马路.好吗?
(3)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生命旅程.
此题是一道语言表述综合题,第(1)题考查提炼信息的能力,第(2)题是口语交际中劝说类题型,第(3)题是写宣传标语.
作答时,语言表达要求: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9.【答案】D
【解析】
(1)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
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A:赏析正确;
B:赏析正确;
C:赏析正确;
D:赏析不正确.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不是晚清.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及重点字词的及作者的情感理解.用自己的语
言描写某句诗的画面.要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合理的想像和适当的描写.这句诗运用了互文的写法,也就是烟雾和月光既笼罩着江水,也笼罩
着沙滩.这一点在特别注意.“笼”字将四种景物融为一体,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寄托了作者的忧愁和伤感.
答案:
(2)此句中连用两个“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融为一体,传神地勾画
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寄托了作者的忧愁和伤感.
译文: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
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
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
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
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
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
之为“绝唱”.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
真读诗,反复诵读,联系创作的背景和诗人的生平,认真体会诗中的画面和
情感,即可作答.
10.【答案】参与;普遍;保佑;不;B.;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百姓赞同(政事)社会就会安定,百姓辅佐(君王)国家就能富强;百姓非议(政事)天下就会危险,百姓反对(君王),国家就会灭亡.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
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
准确辨析即可.
①句意为:你又何必参与呢?间:参与;
②句意为: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徧:通“遍”,普遍;
③句意为: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福:保佑;
④句意为:不是指苍苍茫茫的天空.非:不.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
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
准确辨析即可.
A.句意为: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之:代词,指齐师伐我这件事.
B.句意为:不是指苍苍茫茫的天空.之:的.
C.句意为:百姓赞同(政事)社会就会安定.之:代词,指代政事.
D.句意为:停止耕种到田间高地上休息.之:动词,去,往.
故选:B.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