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研究现状与管理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研究现状与管理建议
我国自古就有“病从口入”的说法,食源性疾病是指因摄食而导致人体罹患中毒性抑或感染性的疾病,其病原广泛、管理难度大,逐渐成为了国际社会中被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该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食物类型,最后结合上述内容,提出了中国食源性疾病的管理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标签:食源性疾病;现状;策略
食源性疾病是对人类健康危害一类疾病。

我国出台的食品安全法中对食源性疾病的定义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而引起的感染性和中毒性疾病[1]。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5岁以下儿童的腹泻次数就达到了15亿次以上,更是每年造成300万以上的儿童死于腹泻,而其中超过70%都是由于致病微生物污染所导致的病症[2]。

可以说,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的危害都不容轻视。

该文对比进行了分析探讨。

1 我国食源性疾病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对于食源性疾病的研究工作开展较西方要晚,但是由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十分及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效果。

结合当前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研究现状来看,我国的食源性疾病具有以下2个方面的特征。

1.1 致病因素来源广泛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们的饮食习惯复杂,我国的食材种类要明显高于西方国家,所以在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的角度上来看,我国食源性疾病的致病食品来源要显著多于其他国家。

除了常规的细菌以及毒素以外,我国的食源性疾病还包括有寄生虫、原虫、病毒以及有毒动物和有毒植物等等[3]。

另外,一些特殊的化学污染和真菌毒素同样也会成为致病因素。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的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虽然较多,但是由于大多数中国人饮食过程中都喜欢吃熟食,所以真正能够引起疾病的种类并不多。

1.2 致病率高,致死率不高
除了致病因素广之外,我国食源性疾病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致病率高、致死率不高。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食物中毒的概率相对较高,除了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细菌性感染是主要病症外,早些年间还包括食用未煮熟的毛蚶而引起的甲型肝炎暴发、饮用工业酒精制作的假酒而导致的甲醇中毒等[4]。

但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加大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类似的疾病导致死亡的案例也在逐漸减少和降低,所以其综合危险性也有所降低。

当然,即便如此,食源性疾病的控制与预防工作依然不容忽视。

2 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原因类型分析
2.1 食品原材料的致病因素
食品原材料的致病因素来源包括动物源性食品和植物源性食品。

动物源性食品中导致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因子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以及肉毒杆菌等等。

另外,与鱼贝类食品中毒有关的病原因子则以细菌、毒素和寄生虫有关,如青皮红肉鱼类的组胺类中毒,河鲀鱼类的河鲀毒素中毒,福寿螺里面的广州管圆线虫等[5]。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有关使用禁用药物盐酸克伦特罗添加到饲料里面喂食肉食动物引起的中毒事件也较多,所以饲养牲畜中的一些违法添加行为也成为了动物源性食品污染的来源之一[6]。

植物源性食品中,毒蘑菇中毒最为常见。

霉变的甘蔗、发芽土豆和未热透的菜豆等也都是导致我国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类型。

近些年来,部分蔬菜与水果使用高毒农药也会引发食物中毒问题[7]。

2.2 工业化生产中的加工污染
加工污染主要包括工业化生产食品中的滥用食品添加剂或非法添加,例如在奶粉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导致的三鹿奶粉事件;还包括使用低劣加工原料与产品以及非法使用工业化工原料进行食品制造等等,比如非法使用病死猪肉加工出现中毒等事故和前些年使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出现的甲醇中毒事件[8]。

另外,由于监管薄弱,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缺乏卫生知识的人员进行的不良操作,导致生产加工工艺的流程未能严格执行,微生物杀灭不全的事情也时有发生[9]。

2.3 食品流通环节与管理缺陷的污染
由于仓储、运输不达标,导致了某些出厂合格的食品最后在流通环节不合格,比如生产储存运输过程引起微生物腐败。

尤其是需要特殊贮存条件的食物,如需冷藏和冷冻食品类。

一旦在仓储或者运输时温度不合格就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10]。

另外,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职业素质不高,缺少食品安全知识,制作的假冒伪劣食品也会流通入市场。

这些因素都增加了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危险。

3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管理的建议
3.1 加强全国性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建设已相对而言比较完善,我国前些年只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体系中包含了食物中毒的上报,然后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2011年开始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体系,利用覆盖全国的哨点医院,实现“以疾病找食品”和“以食品找食品”双管齐下的溯源防控策略[11]。

该监测体系不仅可以对哨点医院提供的患者的生物标本进行检验识别,还可以对相同食品污染引发的病例进行聚集性分析,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病原追踪。

目前需要进一步完善全国性的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网络,通过重点监测与疾病调查体系的不断完善来实现更加快捷、高效的
食源性疾病监管系统。

通过将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的报告体系相结合的方式来形成一套效率良好且具有较强适用性的体系,进而完成加强食源性疾病管理的目标[12]。

3.2 加强与食源性疾病有关的致病因素的主动监测
加强与食源性疾病有关的因素主动监测不但可以有效针对一些高致病性的因素进行随时监控与清除,同时也可以在出现疫情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断传染源,进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传播与发展。

但是我国目前主动监测的病原菌种类有限,而可以引起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日新月异,研究表明在近些年里至少发现15种微生物是食源性疾病新的致病因子,但目前新的致病因子很难及时将其纳入监测系统。

结合当前我国的对于致病菌的检测能力以及预测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监测能力不强以及预测广泛度不足的问题,所以需要着重进行加强[13]。

3.3 加强监测人员的队伍建设
专业的监测人员队伍建设不但可以有效提升食源性疾病监测的效率与精准度,同时也可以促进对新致病因素的监测能力与化验水平,这样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新的致病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14]。

另外,较强的监测人员队伍建设也有利于普及基层的致病因素监测,从而为基层的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创设条件。

3.4 加强监测信息处理能力
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监测必须依靠监测信息作为判断与处理的依据,所以信息处理的能力也就决定了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效果与监测的时效性。

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评估信息,建立健全多部门共享的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库,及时对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等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加强监测工作的科学计划与合理实施,再加上更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做到食品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15]。

3.5 加强多部门之间的协作
在开展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过程中,除了要加强食品相关部门的监测工作之外,还应该重视多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结合上述提到的内容不难看出,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因素也不仅仅来自于某一种领域,可能需要多个领域、部门甚至行业之间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疾病控制与卫生监测的顺利开展。

利用现有资源,加强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协作。

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专业技术机构的联系交流和合作,建立相关专业技术机构分工协作的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

将食源性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保护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4 总结
综上所述,食源性疾病是威胁人类的重要疾病类型,其致病因素来源广泛且防御难度相对较大,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達国家都需要重视其危害性,否则
会严重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

该文试着从我国食源性疾病研究现状分析、食源性疾病有关致病因素以及下一步工作的建议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食源性管理与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明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2] WHO.Press Release WHO,2007.
[3] 蔡炯.食源性疾病的现状与防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9):1150-1152.
[4] 常军,刘烈刚,陈永德.食品安全及管理的动向[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16(6):68-70.
[5] 沈莹.食源性疾病的现状与控制策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0):2178-2180.
[6] 董宝根,张名扬,张成峰.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应对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2(S4):16-17.
[7] 李泰然.中国食源性疾病现状及管理建议[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8):651-653.
[8] 郭伟.论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J].品牌月刊,2012(6):11,13.
[9] 钟凯,韩蕃璠,姚魁,等.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现状、问题、挑战与对策[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2,24(6):578-586.
[10] 刘飒娜,张静.食源性疾病研究现状与控制策略[J].山西医药杂志,2014,13(20):2454-2456.
[11] 陆姣,王晓莉,吴林海.国内外食源性疾病防控的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2):196-199.
[12] 王立贵,张霞,褚宸一,等.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现状与展望[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26(1):89-90.
[13] 侯为道,张丽,杨梅,等.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因素及监测与控制进展[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3,19(2):118-121.
[14] 刘新荣,孙爱国,郭琴,等.建立食源性疾病危机管理机制探讨[J].中国
医药导报,2011,8(34):159-161.
[15] 张永建,刘宁,杨建华.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14-20.
(收稿日期:2017-1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