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准备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减值准备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一、案情
ST幸福是一个连续亏损三年面临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2002年4月30日起被暂停上市,2002年半年报公司宣布扭亏为盈,实现162.62万元的净利润,从而恢复上市。

然而之后在10月份其公布的第三季度报告却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369.85万元,ST幸福的业绩在短短时期内产生如此大的变化不能不让人对它的半年报盈利质量产生怀疑。

其实,只要看看2000余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情况就可以初见端倪。

2001半年报显示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数冲销95万元,2001年报计提了1812万元,2002半年报冲销了106万元。

二、舞弊手法
一般情况下,对于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为避免退市、被清盘的危机,往往采取“巨额计提、大额转回”的方式,实现扭亏为盈,粉饰经营业绩,进行盈余管理,调整年度利润和均衡股利分配,即正向操作。

对于绩优的上市公司,常通过负向操作,大幅计提减值准备,增加当期费用,做小当期利润,以趁当前生产经营态势较佳、利润大幅增长的经营背景,巨额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这些既能集中清理、释放一些历史问题遗留下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又能以“谨慎性原则”为借口而低估资产,从而形成秘密准备金,为未来的会计期间留下足够的“业绩储备”。

本案从长期角度看,公司企图通过重回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的计划就落空了。

但从短期的角度看,既然该准则是在2007年才开始施行,那么公司可赶在新准则实施之前重回计划计提的减值准备,从而大幅度提升利润。

总结来说,对于想通过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的上市公司而言,短期利好,长期利空。

三、建议
1.当期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增加利润
对于价值得以恢复的资产,允许企业在当其转回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但是会计分录的贷方不再计入收入项目,而是记入“资本公积资产减值准备减回”,待资产售出时再由“资本更加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转入收入项目。

这样既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资产,又能有效避免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

2.严格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要求上市公司详细披露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项目、金额、原因、相关证据等信息。

并借鉴美国的做法,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四个部分的利润指标:能够每年循环产生的利润、不能每年循环产生的利润、偶然或突发事件产生的利润以及通过会计方法改变而调整出来的利润。

并以能够浴室未来的盈利能力的第一部分利润作为暂停和终止上市的依据,那么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动力就大大减弱。

3.加大对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力度
如果加大对违规者的刑事处罚力度,那么试图违规者在造假博弈时必然会考虑可能付出的沉重代价。

4.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社会审计职能
可以要求中介机构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单独出具资产减值准备意见书。

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如果中介机构在资产减值准备意见书里对上市公司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持否定意见、保留意见,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上升公司的监督检查力度。

5.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新准则中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趋于灵活,在资产减值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中更多注入了会计人员的主观因素,因此,国家应完善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

这样,才能实现我国会计人员由“算账型”向“管理型”的跨越。

6.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国家应该逐步建立起各行业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建立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市场报价系统,使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得以公正合理的确定,只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定期公布有关资产的价格信息资料,才能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使评估价值更接近公允价值,减少主观因素,缩小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空间,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四、总结
从目前看,我国会计市场仍存在很多问题,禁止资产减值转回仍存在很多局限性,但是具有可操作性,符合我国的现状;从长远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的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更加密切,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和会计职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会计准则势必要进行改革,以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管理,有效发挥其核算、监督、预测、决策和评价等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