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非淋巴样组织中的DC • 间质性DC: 分布于实质器官间质毛细血管附近,非成熟型,有较强的 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的功能,但不能提呈抗原和激发免疫应答。
• 郎格汉斯细胞: 。LC 是位于表皮和胃肠道上皮部位的未成熟DC,高 表达FcR、补体受体、MHC I、II 类分子,胞浆内有Birbeck 颗粒的特 征性细胞器;LC 具有较强的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的功能,但其免疫 激活能力较弱。
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 (TAP)参与了该过程,转运含8-12个氨基酸能与 MHC I 类分子结合的多肽。


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
内源性抗原通过MHC I 类途径加工,处理及提呈
二、 MHC II类途径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摄取抗原
吞噬小体
(内体)
吞噬溶酶体
10~30 个氨基酸残基的短肽
Ii链降解 抗原肽-
1、 根据DC来源分两大类:
(1)髓系来源的DC(myeloid DC) (2)淋巴系来源的DC(lymphoid DC)
2、 据分化成熟状态分类
(1)非成熟状态(immature)DC: (2)成熟状态(mature)DC:
3、 据组织分布分类
(1)淋巴样组织中的DC
(2)非淋巴样组织中的DC
(3)体液中的DC
(3)体液中的DC: 输入淋巴液中的DC及外周血中的DC。
DC典型特征:
1. 树突状形态,起源于骨髓CD34+细胞,能移行至淋巴器官 2. 膜表面高表达MHC II类分子和其他共刺激分子 3. 可刺激初始型T细胞活化 4. 成熟的DC具有较强的抗原提呈能力 不成熟的DC可摄取并处理抗原 不成熟DC膜表面有较多趋化因子受体
1、根据DC来源分两大类:
(1)髓系来源的DC(myeloid DC) (2)淋巴系来源的DC(lymphoid DC)
2 据分化成熟状态分类
(1)非成熟状态(immature)DC:
表达低水平的辅助刺激分子(MHC-II,共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提呈抗原和激发免 疫应答能力较弱, 但表达一些膜受体如FcR,甘露糖受体,具有极强的抗原内吞和加工处理能力。
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 细胞内合成 的抗原,以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 CD8+T细胞 。
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和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蛋白等。
蛋白酶体
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的产生
抗原的提呈四途径
一、 MHC-I类途径: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二、 MHC II类途径: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 组成:
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
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h/d)
组织内的巨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
• 吞噬杀伤病原微生物
• 抗原提呈 • 调节免疫应答 • 参与炎症,组织修复及组织再生
三、B淋巴细胞
• 抗原提呈 通过BCR特异性识别,结合并内化原,在低浓度 可溶性抗原的提呈中起重要作用。 B细胞在细菌感染等刺激下表达B7。
• 提呈抗原:提呈糖脂或脂类抗原供CD1限制性 T细胞识别 • CD1限制性T细胞:CD4-CD8-T; TCRγδT 细胞,NKT细胞等 • CD1抗原提呈意义:在机体抗微生物感染和对 脂类抗原的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CD1分子抗原提呈途径
思考题 1. 抗原提呈细胞的定义及种类。 2. 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标志及生物学功能。
APC将其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供TCR识别,诱 导T细胞活化的过程。
• APC加工处理的抗原种类:
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 通过吞噬或吞 饮等作用被APC从细胞外摄入的抗原,以抗原肽MHC I I类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CD4+T细胞 。
如被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细胞、蛋白质抗原等。
三、MHC 分子对抗原的交叉提呈现象 四、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
一、 MHC-I类途径
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 胞浆内的抗原,经酶降解成小的肽片段,与MHC-Ⅰ类分子结合成复合 物,然后转送到细胞膜表面,供CD8+ T细胞识别的过程。 完整抗原先在胞浆中降解成多肽, 细胞内蛋白酶体(proteasome),主要负 责将溶酶体外的蛋白降解为多肽转移至内质网(ER)腔内与新组装的MHC I 类 分子结合。
• 非成熟状态(immature)DC在摄取抗原或受到某些刺激(主要是炎症信号如LPS,IL-1ß,TNF-a)后分化成熟
(2)成熟状态(mature)DC:
MHC 分子、辅助刺激分子、粘附分子的表达显著提高,激发免疫应答能力很强, 但其抗原摄取加工能力显著降低。 DC 在成熟过程中同时发生迁移(migration),由外周组织(获取抗原信号)通 过淋巴管和/或血循环进入次级淋巴器官,然后激发T 细胞应答。
呈抗原的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B细胞。抗 原提呈能力强。
• 非专职APC(non-professional APC) :
在炎症过程中或某些活性分子(如IFN-γ)刺激下能被诱导表达 MHC-II类分子并能处理和提呈抗原的细胞 。包括:内皮细胞;纤维 母细胞;上皮及间皮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抗原提呈能力弱。 表达MHC-I的靶细胞:指能加工处理抗原并以抗原肽-MHC-I分
• •
DC的生物学功能
1. 摄取,加工处理并提呈抗原,激活免疫细胞 2. 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
3. 参与中枢和外周免疫耐受的形成
4. 临床应用
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正常情况低表达MHC-Ⅰ、Ⅱ和共刺激分子,摄取加工Ag能力强, 但抗原提呈力弱 •在IFN-γ作用下MHC-Ⅰ、Ⅱ和共刺激分子表达增高,将抗原肽MHC-Ⅱ提呈给CD4+T,发挥专职性APC作用。
3. 外源性抗原及内源性抗原的抗原提呈过程。
【目的要求】 1.掌握 抗原递呈细胞的概念和种类;抗原递呈细 胞的重要标志(B-7分子和MHCⅡ类分子)。 2.熟悉 抗原提成途径。 3.了解 各类抗原递呈细胞的抗原提呈特点。
【教学内容】 1.抗原递呈细胞的概念和种类;抗原递呈细胞的重 要标志(B-7分子和MHCⅡ类分子)。 2.比较成熟与不成熟APC的特点。 3.抗原提成途径。 4.各类抗原递呈细胞的抗原提呈特点。
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抗原信息给CD8+T细胞 。
一、树突状细胞
•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 : 是一群异质性的细胞, 抗原提呈功能最强, 是唯一能够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专职APC ,是 适应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巨噬细胞和B 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或记忆T细胞)。
(一)分类
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
是指能摄取, 加工处理抗原, 并将抗原信息 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在机体免 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
•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professional APC):
组成性表达MHC-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能摄取并处理和提
不成熟DC遇到危险信号后迁移到淋巴器官并发育成熟
DC表面标志
• • 髓系DC: 以CD11b、CD11c、CD13,CD33为标志 人淋巴样DC: CD11c-/CD123+/BDCA2+/CD45RA+/CD4+ 人DC主要特征性表面标志: CD1α,CD11c,CD83 小鼠DC特异性标志: 33D1,NLDC145
• 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第二节 抗原的处理与提呈
• 抗原加工( antigen processing ):
APC将胞浆内自身产生或摄入胞内的抗原消化降解为一定大小的抗原肽
片段,与胞内MHC分子结合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表达在细胞表面的 过程。
• 抗原提呈( antigen presenting):
DC的发育及迁移
骨髓及外周血中的前体细胞 外周非淋巴组织中的未成熟DC 输入淋巴管及外周血中的移行DC 外周淋巴组织中的成熟DC
树突状细胞迁移成熟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3、 据组织分布分类
(1)淋巴样组织中的DC • 并指状DC: 分布于淋巴组织胸腺依赖区和次级淋巴组织 是启动和激发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DC。
MHC-Ⅱ类分子 + Ii链
复合体
MHC
MHC-Ⅱ类 分子复合物
外源性抗原通过MHC II 类途径的加工,处理及提呈
三、MHC 分子对抗原的交叉提呈现象
• 外源性抗原: MHC-I类分子途径提呈给CD8+ T细胞 • 内源性抗原: MHC-II类分子途径提呈CD4+T细胞
交叉提呈途径
四、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 • CD1分子:非经典MHC I类分子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三mhc分子对抗原的交叉提呈现象四脂类抗原的cd1分子提呈mhci类途径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胞浆内的抗原经酶降解成小的肽片段与胞浆内的抗原经酶降解成小的肽片段与mhc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然后转送到细胞膜表面供物然后转送到细胞膜表面供cd8cd8tt细胞识别的过程
(T细胞区) ,属成熟DC,高表达MHC I 类和II 类分子,
• 滤胞样DC: 分布于外周淋巴器官淋巴滤泡生发中心,不
表达MHC II 类分子,而高表达FcR 和C3bR,可将抗原
-抗体复合物和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滞留或浓缩于细胞
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由B 细胞识别,继而激发免疫应答和产生免疫记 忆。
据组织分布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