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成果、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期誓嗲叫究2021 年 2 月Police St.ienct* Research
NO.l Feb.,202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成果、困境及
解决路径研究
纪鹏飞,崔巍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北京100071)
摘要:作为近年来刑事诉讼改革进程中影响最大的一项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引
发了刑事诉讼实践的连锁反应。值得肯定的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取得了一些成效,包括认罪认罚从宽的社会共识初步形成,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大幅提升,以及 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价值初步显现。令人担忧的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推进正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包括认罪认罚从宽在刑事诉讼各阶段适用比例的严重失调,社会公众对于认罪认罚自愿性的质疑,量刑建议权与量刑权之间的现实冲突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阶段性成效;困境;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41 (2021) 01-0088-10
认罪认罚从宽是2018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总则编第一章 第十五条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 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自此,认罪认罚从宽原则被确立为刑事诉讼的 基本原则之一,并深刻地影响着刑事诉讼实践。为r深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两院三部于2019年10月丨丨日印发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部、公安 部、司法部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高屋建 瓴,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阐明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广泛适用在及 时有效惩治犯罪、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刑事诉讼效率、化解社会 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可见,顶层设计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寄 予了诸多的有益期待。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阶段性成果
2016年11月丨丨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印发了 收稿曰期:2020—10—16
作者简介:纪鹏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崔巍,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_
• 88.
纪鹏飞,崔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成果、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办法》,选定北京、天津、上海 等十八个市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工作。历经将近两年的制度试点,2018年,修改后 的刑诉法正式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确立为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 推广适用。历经4年多的刑事诉讼实践,认罪认罚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果。
(一)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社会公众知晓度不断提高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诞生是近年来刑事诉讼改革进程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引起了司 法实务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普通社会公众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知晓度并不高。作为一项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法律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应当像 “坦白”“自首”“立功”一样为社会公众所广泛熟知,这既能够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 归案释放积极信号,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劝导氛围。但对于普通社会公众来讲,不同于 “坦白”“自首”“立功”等情节的是,“认罪认罚从宽”不但说起来拗口,理解起来也有很大 的难度。通过4年多的司法实践,越来越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切实感受到了认罪认罚 从宽带来的量刑优惠,特别是一大批轻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快速回归社会后,成 为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普法员。另外,司法机关还借助于法治进社区、线上公众号推 广、法治课堂等形式广泛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宣传工作,促使认罪认罚从宽的社会共 识初步形成。可以预见的是,认罪认罚从宽的社会公众知晓度将会进一步扩大,认罪认罚 从宽制度推进进程在社会观念上的阻碍将会逐步消除。
(二)认罪认罚适用率大幅提升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初期,全国司法机关主动适应新变化,积极探索如何在保障 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看,司法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经历了迷茫期、观望期、探索适用期、大幅增长期,日后,将步入常态化适用期。迷茫期是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刚刚实行的初期,司法机关对于这 一项新制度的适用有些无所适从,除试点区以外的其他地区普遍存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适用的不适感。经过短暂的迷茫期,紧接着进人同样短暂的观望期,盼望新的司法指导意 见出台,同时又紧紧关注其他地方如何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后便快速进入了探索 适用期,司法机关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并借鉴其他地方的良好做法和前期试点经验,因地 制宜地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工作。在探索适用不断获取新经验的基础上,认罪认 罚从宽制度适用迎来了快速增长期,认罪认罚适用率大幅度提高,例如2019年6月,检察 环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只有38.4%,到2019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认罪认罚从宽制 度适用率、量刑建议采纳率均超过80%。512020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已办理的审查 起诉案件中,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1 063 287人,占同期审查起诉案件审结人数的 85%。®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情况的重要考量指标,认罪认罚适用率的大幅提升充 分反映了司法机关适用的积极性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适用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三)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价值初步显现
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价值体现为惩治犯罪价值、保障人权价值、效率价值、维稳价值 等,其贯穿于认罪认罚从宽这一重大的刑事诉讼制度当中,也在个案当中得到充分彰显,最终融入到公平正义的司法生命线中^
如果说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制度价值都是潜移默化的,那么节约司法资 源、提高司法效率的制度价值则是立竿见影的,特别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速裁程序的完 美结合,使得绝大多数案件能够案结事了,大大提升了刑事司法效率。通过审前程序简化,
• 89•
誓#岍究2〇2丨年•第1期
审判程序分流和刑罚从宽处理,贯彻落实了刑事政策当中关于宽严相济的要求,在刑事司 法过程和结果当中实现了公正与效率的统一。[3]其中,衡量刑事司法效率提升最直观的数 据就是“案-件比”®,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发的《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中也明确建立 以“案-件比”为核心的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认罪认罚从宽案件对于“案-件比”的优化 作用主要体现在有效减少退回补充侦查、退回补充调查的次数,减少不必要的上诉、抗诉 环节,用最少的诉讼环节对应一案的办理,从而达到提升刑事诉讼效率的目的。“案-件比”与刑事诉讼效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案-件比”越大,就意味着刑事诉讼效率越高,“案-件 比”越小,刑事诉讼效率则越低。由于“案-件比”这一案件质量评价指标纳入评查体系的时 间较短,还尚未有司法机关统计发布具体数据,但随着认罪认罚案件适用比率的逐步提 升,个案“案-件比”的提高,也必然带动全国刑事案件整体“案-件比”的提高。
三年多以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所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认罪认罚从 宽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种种难题,需要边实践、边解决。目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尚 处在快速增长期,这一时期的特点必然是喜忧参半,既是出成绩的时期,也是问题、困难 集中反馈的时期。
二、认罪认罚从宽所面临的困境
其实,早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写人刑事诉讼法之前,法律界就已经对其可行性进行 了充分的论证,在各种利益的权衡博弈中,认罪认罚从宽最终被确定为我国刑事诉讼的 基本原则,使我国法治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总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很好体现了现代社 会刑法的谦抑性、轻缓主义、人道主义等处罚内涵,具有深远的意义。f4]然而,司法机关必 须面对的是,处在快速增长适用期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情况却不容 乐观,司法机关之间的适用积极性差异、公众对于认罪认罚自愿性和真实性的质疑、刑事 司法主导权的争议等现实问题横亘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持续深人推进的道路上,使得认 罪认罚从宽制度推进仍然面临着种种阻碍。
(一)认罪认罚从宽在刑事诉讼各阶段适用比例严重失调
作为刑诉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认罪认罚从宽应当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侦查、批 捕、起诉、审判的全流程都应当体现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价值。任何一个阶段适用的过度 或缺位都将影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作用发挥,也不利于在个案中体现制度本身在司法 资源节约上的经济性特征。目前,认罪认罚从宽在刑事诉讼各阶段适用上的比例失调具 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刑事侦查、调查机关以履行告知性程序为主,较少实质性的认罪认罚从宽工作 开展。通常情形下,刑事侦查、调查机关是刑事司法程序的启动者,最先与犯罪嫌疑人接 触,是认罪认罚从宽工作开展的最前沿。理论上,认罪认罚从宽的技术性运用能够有效减 轻办案机关获取口供的难度,并有助于其他证据的取得,有利于侦查、调查程序的提速。为了体现认罪认罚从宽在侦查阶段应用的制度价值,《刑事诉讼法》第120条第2款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如实供述自①“案-件比”是指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案,与案进入司法程序后所经历的有关诉讼环节统计出来的
件相比,形成的一组对比关系。“案”是指发生的具体案件;“件”是指这些具体的案进入司法程序后所经历的有关诉讼环节统计出来的件。“案-件比”中“件”教越少,说明“案”经历的诉讼环节越少,办案时间越短: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