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详解)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知识点详解、一课一练及参考答案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863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知识点详解、一课一练及参考答案-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醉翁亭记》同步练习一、虚词注解(一)“而”用法: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8.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10.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11.临溪而渔:【有争议】Ⅰ.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Ⅰ.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12.溪深而鱼肥:表并列13.泉香而酒洌:表并列14.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15.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1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17.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二)“之”用法: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3.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5.山水之乐:助词,的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7.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8.宴酣之乐:助词,的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二、词类活用1. 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
3. 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 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5.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6. 至于负者歌于途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7. 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8. 太守宴也宴:设宴,名词作动词三、古今异义词1.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2.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3.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5.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6.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四、一词多义1.归(1)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2)云归而岩穴暝:聚拢(3)暮而归:回来2.谓(1)太守谓谁:为,是(2)太守自谓也:命名3.临(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2)临溪而渔:靠近4.秀(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2)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5.乐(1)山水之乐:乐趣(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6.而(1)溪深而鱼肥:表并列(2)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3)杂然而陈前者:表修饰(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五、特殊句式1.倒装句(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醉翁亭记》课文详细解析 课文+解词+翻译+文言现象
《醉翁亭记》课文详细解析1.环滁皆山也。
【环滁(chú):环绕着滁州城。
环,环绕。
滁州,现在安徽省东部。
皆:副词,都。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其:代词,这里指代滁州。
诸:许多。
林壑:树林山谷。
尤:特别。
蔚然:茂盛的样子。
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深:幽深。
秀:秀丽。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山:名词作状语,沿山路。
行:走。
闻:听。
潺潺(chán):拟声词,这里用来模拟流水声。
而:连词,表顺承关系。
于:介词,在。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回:回环。
转:转弯。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临: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于:介词。
……者……也:判断句。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作:造。
者:……的人。
之:的。
僧(s ēng):和尚。
名:取名,题名。
之:它。
自谓:自称。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客:宾客。
饮:喝。
于此:在这里。
辄(zhé):就。
而:连词,不译。
故:因此。
号: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意:情趣。
在乎:“乎”同“于”,在。
得:领会。
而:连词,表顺接。
寓:寄托。
】【译文】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城西南方的许多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秀丽,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邪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
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同宾客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解析】全文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城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
部编版九上《醉翁亭记》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上《醉翁亭记》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作品梗概宋仁宗庆历五年( 1045),欧阳修因替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而触怒政敌,被贬为滁州知州。
欧阳修虽然壮年被貶,仕途失意,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做好地方官,为百姓做事。
同时,滁州风光秀丽,他便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并与民同乐,心情愉快闲适,把内心的惆怅苦闷寄寓在山水和诗酒之中,写下了名传千古的《醉翁亭记》。
二、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欧阳修(1007 - 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字者。
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古文运动精神,他的《六一诗话》更是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为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简明灵活的范式。
其代表作有《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
本文需熟读背诵。
知识重点一、全文展示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瑯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他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考知识点学习课件PPT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
问题探究
统编教材思考题
1.[“思考探究”第一题]说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
[答案] 第1段,首先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然后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㉑寓:寄托。㉒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霏,弥漫的云气。 开,散开。㉓归:聚拢。㉔暝(míng):昏暗。
㉕芳:花。㉖发:开放。㉗秀:茂盛。
㉘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㉙出:出现,显露。㉚四时:四季。 ㉛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㉜休:休息。
㉝伛偻(yǔ lǚ)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㉞绝:断绝。㉟临:临近,这里是“在……旁”的意思。㊱洌(liè):清。 ㊲山肴野蔌(sù):野味野菜。蔌,菜蔬。
㊳杂:错杂,交错。 ㊴陈:陈列,摆开。 ㊵酣:尽兴地喝酒。㊶非丝非竹:不在于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㊷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㊸弈(yì):下棋。
㊹觥(gōng)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交错,交互错杂。㊺苍颜:苍老的容颜。㊻颓然:倒下的样子。㊼已而:随即,不久。㊽阴翳(yì):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㊾鸣声上下: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
原文呈现
字词详解
①环:环绕,围绕。
②诸:众多,各。
③壑:山谷。
④尤:尤其,特别。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醉翁亭记》强化训练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醉翁亭记》一.课文内容详解。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它西南方向的那些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瑘山。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翘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这就是醉翁亭。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造亭子的人是谁呢?是山中的和尚智仙。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给它起名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早晚的景色。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上山,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无穷无尽。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至于那些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弯着腰的老人,由大人搀着的孩子,往来不断,这是滁州人在游玩。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到溪水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酿泉造酒,泉水清而酒味香,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这是太守在举行宴会。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相错杂,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众位宾客在尽情地欢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最新中考《醉翁亭记》一句一译,字词翻译,全文翻译,解析详解
醉翁亭记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原文:环滁皆山也。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环:环绕。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皆:副词,都。
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壑:山谷。
尤:格外,特别。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而:表并列。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潺潺:流水声。
而:表承接。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回:回环,曲折环绕。
现在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然:......的样子。
临:靠近。
于:在。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20. 作:建造。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21.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2.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辄:就。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曰:叫做。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意:这里指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28. 乎:相当于“于”。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得:领会。
寓:寄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
《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醉翁亭记》确是一篇风格清新、摇曳生姿、优美动人的抒情散文。
作者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向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醉翁亭记宋代: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赏析一《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
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
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之流。
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被贬,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
专题13 《醉翁亭记》文学常识-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清查(解析版)
欧阳修(1007一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土,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⑴[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⑵[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⑶[蔚然],茂盛的样子。
⑷[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⑸[回]曲折、回环。
⑹[有亭翼然临于泉上]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⑺[临]居高面下。
⑻[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⑼[意]意趣,情趣。
⑽[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心间,寄托在酒上。
⑾[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⑿[霏]弥漫的云气。
⒀[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⒁[岩穴]山洞,这里指山谷。
⒂[暝]昏暗。
⒃[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⒄[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⒅[芳]花。
⒆[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⒇[秀]茂盛。
(21)[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22)[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23)[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24)[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25)[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26)[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27)[洌]清。
(28)[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29)[蔌]菜蔬。
(30_[陈]陈列,摆开。
(3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32)[酣]尽兴地喝酒。
(33)[丝]弦乐器。
(34)[竹]管乐器。
(35)[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36)[弈]下棋。
(37)[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38)[觥]酒杯。
(39)[筹]酒筹。
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40)[苍颜]苍老的容颜。
(41)[颓然乎其间]醉倒在众人中间。
《醉翁亭记》课文、注释及译文
《醉翁亭记》课文、注释及译文《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主要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的自然景物、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以及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作品入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是第九课的课文。
下边整理分享这篇课文的原文、注释及译文。
醉翁亭记〔宋代〕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环:环绕。
滁(chú):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皆:副词,都。
壑(hè):山谷。
尤:格外,特别。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潺潺(chán):流水声。
酿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
回:回环,曲折环绕。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亭记》(课件)九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详解精练(统编版)
【译文】太守和宾客来 这里饮酒,喝很少就醉 了,而年龄又最大,所 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 “醉翁”。
记 笔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意”:情趣 “得”:领会 “寓”: 寄托
“而”:表顺承
你能找出这句话里 面的一个成语吗?
醉翁之意不在酒
拓展
写作 — 镜头法
1.概念解析 镜头法是借鉴电影剧本利用画面来讲故事的创作方式。根据
写作的主题,描写一组画面,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画面组合起来。
拓展
试试找出这个段文字描 写的景物和描写顺序
琅琊山 两峰间泉
泉上醉翁亭
西南诸峰 环滁皆山也
拓展
3.写法迁移
(1)明确所作的对象或主题。 (2)选取与所写主题相关的景物。
记 笔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 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至于”:用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连接过渡 “负者”: 背着东西的人。 “伛偻”: 指老人腰背弯曲。 “提携”: 指的是老人领着小孩子 “伛偻提携”: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记 笔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 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比喻本意不在此 而另有目的】
记 笔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 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 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欣赏山水 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 喝酒上。
记 笔记 讲解1-5
内容理解(第1自然段)
问题1:第一自然段中作者看到哪些景物?
记 笔记 讲解1-5
写作背景
欢喜:
宽简政治,百姓过上平 安定的生活、令人陶醉 的山水风景。
醉翁亭记中学考试精彩试题集锦(附问题详解)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试题精选题岗学校王泽维(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
(12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3)行者休于树于:(4)临溪而渔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4.作者被贬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 (2)暗 (3)在 (4)捕鱼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醉翁亭记》知识点大梳理
《醉翁亭记》知识点大梳理《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散文名篇,以谈论游园览胜之乐趣为主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变幻的思考与感慨。
本文通过对《醉翁亭记》的详细解析,对其主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知识点一:描写环境《醉翁亭记》开篇即以写景来引入文章,描述了作者游览亭子的情景。
西窗外是湖光山色,东边是古树,遥相映衬之下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展示了他所见所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宁静宜人的氛围。
知识点二:寄托哲理《醉翁亭记》的主题是游园览胜,但在文章的内容中,作者不仅仅只是描述了他对于游园之乐的热爱,同时也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寄托在其中。
通过游园览胜的形象化描写,作者表达了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观点。
在观赏周围美景的同时,他提醒读者要珍惜眼前的时光和快乐,不要过于执著于名利和功成名就。
知识点三:运用修辞手法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他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描绘自然景物,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同时,欧阳修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对比,使文章更加深刻和有力。
知识点四:人物形象的塑造在《醉翁亭记》中,作者不仅仅只是描述了景物的美丽,还塑造了一些鲜明的人物形象。
比如,文中的醉翁被描绘成一个乐观豁达的人,他尽情地享受游园的乐趣,并以醉酒作为抒发心中苦闷的媒介;而同行的友人则被描绘成一个世俗之人,他过分追求功名利禄,对游园的乐趣态度冷淡。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对比,作者更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知识点五:文章的结构《醉翁亭记》整篇文章结构严谨,由游园的环境描写引入,通过对两位游客不同态度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主题思想,最后以结尾段点题,总结了整个文章。
文章通过一系列的段落进行组织,使得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总结:通过对《醉翁亭记》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该篇散文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醉翁亭记》PPT优秀课件
第三段:滁州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与世隔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停止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树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 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表过渡 人游也。 黄发垂髫
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答应, 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这 是滁州人在游览。
第三段:滁州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作者首先用排偶句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 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接着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 “水”写冬概括了山间四季的不同风光;最后小结,直抒 被美景陶醉的欢乐心情。第二段分承总起以乐作为抒情主 线,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
3、第三段写了哪些内容?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第四段:日暮醉归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 离开 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 醉翁之意不在酒 (介词) 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 挂在(动) 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 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 表转折 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 以„„为乐 称 修也。 太守自谓也
资料链接
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
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 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 “中国四大名亭”。醉翁亭是安徽 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 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 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 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 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 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 忘。解放后,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苍然暮色 苍老 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的射中了 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或起或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尽情地欢 乐。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 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醉翁亭记》(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同步备课详解精练(统编版)
写作背景
欢喜:
宽简政治,百姓过上平 安定的生活、令人陶醉 的山水风景。
欧阳修为友 分辨 被贬滁州
悲伤:
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政治 昏暗,改革之士受打击, 国家的积弊日久,渐见 衰败。
记 笔记
写作背景
写于滁州任上的第二年,写了当地自然风光,滁州百姓 和平宁静的生活,还有与百姓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记 笔记
记 笔记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
“环”:指环绕 “滁”:指的是滁州
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尤“: 尤其、特别 “壑”:山谷
【译文】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 谷尤其优美。
记 笔记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蔚然“: 草木茂盛的样子 “深秀”: 即幽深秀丽
记 笔记 拓展1-1
唐宋八大家
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 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 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八大家中苏家 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 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
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
记 笔记
八大家之间的恩怨情仇
唐:
韩愈
好友
记 笔记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作”: 建造 “名”: 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自谓”: 即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译文】造亭子的人是谁?是 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命名 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 (醉翁)来命名的。
记 笔记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也。
【比喻本意不在此 而另有目的】
记 笔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 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的全部原文打印版、繁体版、对照翻译及详解(欧阳修)
《醉翁亭记》的全部原文打印版、繁体版、对照翻译及详解(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07—1072宋吉州廬陵人,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
歐陽觀子。
少貧,從母鄭氏學。
仁宗天圣八年進士。
調西京推官,與尹洙、梅堯臣以歌詩唱和。
景祐間為館閣校勘,作文為范仲淹辯,貶夷陵令。
慶歷中召知諫院,改右正言、知制誥,贊助新政。
新政失敗,上疏反對罷范仲淹政事,出知滁、揚、潁等州。
召為翰林學士。
嘉祐二年知貢舉,倡古文,排抑“太學體”,文風大變。
五年,擢樞密副使,次年拜參知政事。
英宗初,以尊英宗父濮王為皇,起濮議之爭。
神宗立,請出知毫、青、蔡三州。
以反對王安石新法,堅請致仕。
能詩詞文各體,為當時古文運動領袖,后人稱唐宋八大家之一。
平生獎掖后進,曾鞏、王安石、蘇洵父子俱受其稱譽。
亦擅史學,與宋祁等修《新唐書》,自撰《新五代史》。
有《歐陽文忠公集》、《集古錄》、《六一詞》等。
全宋詩:歐陽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號醉翁,晚又號六一居士,盧陵(今江西吉安)人。
仁宗天聖八年(一○三○)進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
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試學士院,充館閣校勘。
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責諫官高若訥,降爲峽州夷陵令。
四年,移乾德令。
寶元二年(一○三九),遷武成軍判官。
康定元年(一○四○),復館閣校勘。
慶曆三年(一○四三),知諫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誥。
四年,爲河北都轉運使。
五年,慶曆新政失敗,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韓琦、杜衍等申辯,貶知滁州,徙揚州、潁州。
至和元年(一○五四),權知開封府。
五年,拜樞密副使。
六年,進參知政事。
B组 专项突破(解析版)醉翁亭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真题演练(二)
【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语文试卷】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 解标下列加点词语。
(1)野芳发而幽香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 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醉翁亭记原文打印
《醉翁亭记》原文打印《醉翁亭记》是唐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作者在醉翁亭中与友人畅饮、欣赏山水美景的经历。
本文将提供《醉翁亭记》的全文打印版及详解。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1篇《《醉翁亭记》原文打印》,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醉翁亭记》原文打印》篇1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滁州周围都是山。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西南部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美丽,一眼望去,树木茂盛,深邃而美丽,那就是琅琊山。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之间倾泻而出,那是酿泉。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泉水沿着山峰转弯,沿着山路转弯,有一个亭子像鸟儿一样展翅,飞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作亭者谁?谁建造了这座亭子?山之僧智仙也。
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名之者谁?谁给它取名?太守自谓也。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 (醉翁) 命名。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兴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的美景。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理解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至于太阳的升起,森林里的雾散去了,烟云聚集在一起,山谷显得黑暗,黑暗和明亮,黄昏是明暗的,黑暗或明亮的,变化不同,这是山上的黄昏。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盛开,有淡淡的香味,好树枝繁叶茂,形成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是山中的四季。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风光不同,乐趣无穷无尽。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来来往往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问候,后面的承诺,老人弯腰走,孩子由大人带领,来来往往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2022年部编版语文比较阅读02 醉翁亭记(附详解)
比较阅读02 醉翁亭记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4)名.之者谁()【答案】(1)尤:十分,特别,表示强调。
(2)蔚然:茂盛的样子。
(3)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其中的然解释为“......的样子”)(4)名(读“命”):命名,名词作动词用【解析】(1)句意:滁州城的西南方向都是山峰,山林和山谷特别美丽。
“其”,代词;“尤”,特别,表示强调。
(2)句意:望着茂盛幽深秀丽的。
“蔚然”,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而”,表并列。
(3)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临”,居高面下;“于”,介词,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 3、思考: (1)概括第2段段意: 同的景色与欣赏山水的无穷 乐趣。 (2)第2段可分三层。 写山间早晚的景色 ; 第一层 第二层 写山间四季的景色 ; 第三层写 写欣赏山水的无穷乐趣 。 这三层之间的关系,是由 分 而 总 。 (3)写山间早和晚的景色的句子是:
早:日出而林霏开
晚: 云归而岩穴暝
4、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是写景的好方法, 本段抓住四时的景物特征,分别是: 春: 野芳发而幽香 夏:佳木秀而繁阴 , ,
秋: 风霜高洁
冬: 水落而石出
,
。
第三段
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
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
背
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
者,太守醉也。
容颜
精神不振的样子, 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
这一段中包含几层意思?(摘取原文回答)
1、滁人游 2、太守宴 3、众宾欢 4、太守醉
众 人 游 宴 之 乐
以上四个内容分别表明什么呢?
众 人 游 宴 之 乐
( 与 民 同 乐 )
滁人游:表现滁人富足、和平的生活之乐 太守宴:表现太守的野宴之乐 众宾欢:表现太守与宾客的宴酣之乐 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醉”的含义: ( 情 景 太守醉: 交 “醉”的含义就是“乐”,因为太守 (乐) 融 施政有方,滁州人安居乐业,实现 ) 太守与民同乐的理想
唐宋八大家 唐 韩愈、柳宗元、 宋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苏洵、苏轼、苏辙
写作背景
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以荻杆画地教他认读 。24岁登进士第,欧阳修为人忠直,敢于直谏,关心
人民,要求政治改革,中年支持范仲淹为代表的革新
派,范被黜,他为之辩,受牵连而被贬至滁州做太守
,但他虽被贬,却能以积极的心态当好他的地方官,
驼背,这里指老人。 搀扶,带领,这里指小孩。
酿造
来到
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捕鱼
名词作状语,用酿泉的水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 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 筹交错,起
弦乐器 管乐器
的场景
清
野味野菜
摆放 的场面
下棋
酒喝得很畅快
酒杯 酒筹 同“于”: 在 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投壶
聚拢 云归而岩穴暝 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去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依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从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在
云雾之气
霏
若夫霪雨霏霏 临 临溪而渔 颓然乎其间 乎 靠近 在 吗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靠近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虚词的运用: “也”
文章独创性的用了21个“也”字,用“也”字贯穿全文, 加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使文章别有情 趣。 (1)单用“也”字,表判断和陈述语气:环滁皆山 也。 (2)用“者……也”形式表判断:望之蔚然而深秀 者,琅玡也。
(3)用于问答形式: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而”的用法:
本文共用25个“而”,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 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说说下列语句种“而”字的 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 1.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递进,而且;重读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冥。 表承接,不译;轻读 3.朝而往,暮而归 表修饰关系,不译;轻读
在、到 不多、数量少
号曰“醉翁”也。醉翁之 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 称号、别号 情趣 间
领会 寄托 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 的翅膀一样(状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请概括这一段的段意。
介绍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 由,并引出醉翁亭寄情于山水的乐趣。
2、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滁 远 大 环 西南诸峰 琅 琊 山
近 小 酿 泉 景
皆
山
山秀 醉翁之意不在 酒,在乎山水 水清 之间也 亭美 情
林壑尤美
蔚然深秀
潺潺泻出
醉翁亭 翼然临于泉上
3、这段有一个名句,请将它找出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
4、想一下,能否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 ,
并用它造个句子。
比喻做事另有谋图。
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乐
山水之乐
太守所乐 山水的秀丽风光
游人之乐
宴酣之乐
百姓富足、和乐
能与民同乐
禽鸟之乐
太守之乐
亭之环境:环滁——琅琊——泉——亭 远 山水乐 亭之命名:作亭者——名之谁——命名 山间一日:日出——开;云归——暝 早
野芳发(春) 晚
近
四时乐 醉 翁 亭 记 游宴乐 山间四时
对以上几种人生态度你有何评价?你更欣赏 哪种人生态度?欧阳修、范仲淹的生活态度对你 有什么启发?
小结:
醉翁亭 秀丽风光的描写 本文通过对______ 和对游人之乐,太守之乐的描述,抒发 秀美山水 的热爱和_________ 与民同乐 了作者对_______ 的思想情怀。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 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 “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叙事、写景、 抒情自然融合,骈句和散句巧妙运用, 读来脍炙人口。
茂盛的样子 幽深秀丽 从
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 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 临
倒装句 在 山势回环,路随山转 建造
判断句
各
山谷
名词作状语
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 似的样子
靠近
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命名 指亭
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 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
辨别下列各组字词的意思:
山水之乐 (乐趣)
名之者谁 (命名)
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乐其乐
卷卷有爷名(名字) 第一个“乐”字是“以……为乐”。 第二个“乐”字是“欢乐” 而年又最高 (而且) 而不知人之乐 (却)
名 (欢乐)
太守自谓也( 称 )
谓
太守谓谁 (为,是)
而
泉香而酒洌 连词,因而 游人去而禽鸟乐 连词,表顺承关系
4.溪深而鱼肥 表示并列,可不译 ;轻读
5.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表转折,却;重读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倒装句
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练习二
二、全文在句法山交错的采用对句,其中有单句、 双句、 三句成对的,请各举一例,并体会这样使 用的作用。 单句成对: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双句成对: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三句成对: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醉翁亭记》检测一 1.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伛偻 提携 觥筹 岩穴暝 晦明 2.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于两峰之间 (3)翼然临于泉上者 (4)名之者谁 (5)太守自谓也 (6)饮少辄醉 (7)醉翁之意不在酒 (8)林霏开 (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0)佳木秀而繁阴 3.填空:《醉翁亭记》作者是( )的( )家、( ) 家( ),字( ),号( ),晚年又号 ( ),死后谥号( )。本文选自《 》。 4.翻译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hú
伛偻 佝偻 提携 酒洌 凛冽 山肴野蔌 觥筹 阴翳 颓然
yǔ lǚ gōu lóu xié
hè wè i lá ng yá
chá nchá n nià ng zhé xué mí ng huì
liè liè
yá o sù gōng chóu yì tuí
第一段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 尤美,望之
佳木秀(夏) 风霜高洁(秋)
水落石出(冬)
滁人游(歌、休、呼、应、往来) 太守宴(溪渔、泉酒、山肴野蔌) 众宾欢(射、弈、觥筹、起坐) 内 外
与 民 同 乐
太守醉(苍颜白发,颓然)
禽鸟乐
太守乐
游人乐 太守乐
封建社会,很多文人骚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遭遇, 面对社会现实,或愤世嫉俗,退隐江湖,超然世外;或 “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进退皆 忧,以天下为己任。比如: 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屡遭嫉恨,被 贬滁州,却能够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范仲淹,忧时伤世,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
四季
穷尽、完结
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概括第2段段意: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
色与欣赏山水的无穷乐趣。
第一句 山间早晚的景色 第二句 山间四季的景色 第三句 欣赏山水的乐趣
绘景
分
抒情
总
写山间早和晚的景色的句子:
早:日出而林霏开
晚: 云归而岩穴暝
《醉翁亭记》检测二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林hè( )尤美 水声chánchán( ) 山肴野sù( ) 泉 香而酒liè( ) 2.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伛偻提携 (2)溪深而鱼肥 (3)杂然而前陈者 (4)觥筹交错 (5)苍颜白发 (6)颓然乎其间者 (7)树林阴翳 (8)而不知人之乐 3.填空: (1)请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 (2)第一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由( )到( )。 (3)概括第2段段意:( ) (4)写山间早和晚的景色的句子分别是:( ) ( ) 4.翻译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 暮也。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li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