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高分突破二轮复习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模块四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材料汉武帝根据御史大夫张汤和侍中桑弘羊的建议,颁布了打击富商大贾的算缗令和告缗令。
据《史记·平准书》的记载,这两项法令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凡属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囤积商等,不论有无市籍(汉代商人另立户口册,叫作市籍),都要据实向政府呈报自己的财产数字,并规定凡二缗(一缗为一千钱)抽取一算,即一百二十文(一说二百文)。
而一般小手工业者,则每四缗抽取一算。
这叫作“算缗”。
(二)除官吏、三老(乡官,掌教化)和北边骑士外,凡有轺车(即小马车)的,一乘抽取一算;贩运商的轺车,一乘抽取二算;船五丈以上的抽取一算。
(三)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的人,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
有敢于告发的人,政府赏给他没收财产的一半,这叫作“告缗”。
(四)禁止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属占有土地和奴婢,敢于违抗法令的,即没收其全部财产。
(1)根据材料,概括“算缗”“告缗”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颁布算缗令和告缗令的历史影响。
详细分析:第(1)问,由材料中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概括归纳。
第(2)问,由材料信息从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等方面概括。
答案:(1)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鼓励检举揭发工商业者隐瞒财产的行为。
(2)增加了财政收入;缓和了土地兼并;迟滞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2.材料唐初,《田令》载:“应收授之田,每年起十月一日,里政预校勘造簿,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
”据《唐律疏议·户婚》载:“卖口分田者”“占田过限者”“盗耕种公私田者”“妄认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
者”,均处以轻重不同的笞刑、杖刑。
唐律令规定:“若一户之内,尽脱漏不附籍者,所由家长合徒三年”;“里正不觉脱漏增减者”“州县不觉脱漏增减者”,要依据脱掉家户漏掉人口的多少,处以相应的笞刑、杖型和徒刑;“里正及官司,妄脱漏增减以出入课役”,要处以徒刑;“相冒合户者,徒二年”;“于法应别立户而不听别,应合户而不听合者,主司杖一百”。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在土地和户籍管理上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土地和户籍管理措施的作用。
详细分析:第(1)问,由材料中《田令》与《唐律疏议·户婚》的相关要求得出规范对土地和户籍的管理;由材料“应收授之田,每年起十月一日,里正预校勘造簿,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得出及时掌握全国土地和人口的变动情况;由材料“若一户之内,尽脱漏不附籍者,所由家长合徒三年”“于法应别立户而不听别,应合户而不听合者,主司杖一百”得出加大对民众违反管理行为及基层官员不作为行为的处罚力度。
第(2)问,由材料“应收授之田,每年起十月一日,里正预校勘造簿,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得出对土地兼并起了一定的缓和作用;由材料“‘妄认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者’,均处以轻重不同的笞刑、杖刑”得出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对推动唐代社会繁荣起了一定作用。
答案:(1)主要措施:规范对土地和户籍的管理;及时掌握全国土地和人口的变动情况;加大对民众违反管理行为及基层官员不作为行为的处罚力度。
(2)作用:对土地兼并起了一定的缓和作用;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对推动唐代社会繁荣起了一定作用。
3.材料明初政治制度承袭元制。
中书省是“百司纲领,总率郡属”,凡事必先,“关白”左、右丞相,然后奏闻皇帝。
胡惟庸任丞相后擅权挠政,促使朱元璋决心削夺中书大臣的权力。
洪武九年,先削去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官名,
只保留左、右丞相和左、右丞。
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杀了胡惟庸。
同时,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使六部直属于皇帝。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
六部尚书的品秩由原正三品升为正二品。
又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分掌兵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分典刑狱,使其互相牵制,一切兵刑大权也都总揽于皇帝。
朱元璋还藉胡惟庸案废置御史大夫。
后又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
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
监察御史虽职责重大,但不过是七品官。
另外,刑部主审讯,大理寺复审亦可驳正,朱元璋还按六部的建制,设立六科给事中,负责稽查各部,驳正章疏违误。
——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朱元璋改革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元璋改革的影响。
详细分析:第(1)问,根据材料从“废丞相”“设都察院,弹劾百司”“机构之间相互制约”等方面分析。
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须采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一方面,从制度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惩治腐败;另一方面,机构重叠影响了行政效率,而皇权过度膨胀导致政治制度严重依赖皇帝个人,为明中后期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
答案:(1)举措:罢中书省,废丞相,分散中枢权力;以小制大,使各机构互相牵制;行政制度与监察制度并举;加强君主对监察机关的控制。
(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从制度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惩治腐败;机构重叠影响了行政效率;皇权过度膨胀导致政治制度严重依赖皇帝个人,为明中后期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
(任答三点即可)
4.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石变法。
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
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
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
——摘编自梁启超《王安石传》材料二“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
”(《孙中山全集》)……清末民国时期,很多学界政界人士积极主张学习西方,但很快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
——摘编自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与前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王安石新法中“民生主义的事实”历历可知。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免役法为例,指出王安石是如何进行政策设计的,并说明其积极效果。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和政界关注王安石变法的主客观原因。
详细分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得出前人的态度为贬;根据“其施政之本意……可谓之‘良’”可得出梁启超的态度为褒。
第二小问根据“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其为意气偏激”分析其原因。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免役法的内容回答。
第二小问回答免役法的积极作用即可。
第(3)问,需结合清末民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形势,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
答案:(1)态度:梁启超褒;前人贬。
原因: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前人意气用事,认识偏激。
(2)政策设计: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
积极效果: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生产。
(3)原因:主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
客观: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5.材料“政变以后,下诏废各省学校,然民间私立者,尚纷纷可见,亦由
民智已开,不可遏制。
”梁启超将教育制度改革提到变法的根本高度,也不能不说是维新派的远见卓识。
早期革命派通过集合演讲、文字宣传等“社会教育”的形式向属于“下等社会”和“中等社会”的广大人民宣传其革命思想。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对清末旧教育进行改革,并从7月开始重新规划学校系统。
教育总长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指出:清末的教育宗旨中,“忠君”与共和不符,“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应予以废除,代之以“培养公民道德”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教育宗旨。
9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新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至此,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初步确立。
——摘编自李韧青《中国近代文化变迁与教育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形式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的意义。
详细分析:第(1)问,根据材料从教育改革的形式、改革的力度、改革的结果上分析。
第(2)问,根据材料从近代教育的发展、思想解放、人才培养等方面综合分析。
答案:(1)不同:清末采取改良的形式;民国以革命的形式对旧教育进行更为全面、深刻的批判。
(2)意义:对教育性质进行重新定位,建立了将广大人民作为施教对象的国民教育;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的初步确立;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倡导思想自由,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否定了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6.材料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
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
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
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
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
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
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
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
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
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详细分析:第(1)问,根据材料第二句话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文化大革命”对科技事业的破坏;再根据1977—1981年的国内、国际形势分析。
第(2)问,“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从机构和队伍建设、招生制度、政策等角度概括,注意要点要全。
“影响”则要从扭转“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不良风气、推动科学事业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等角度分析。
答案:(1)“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
(2)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