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旋转(一)》教案张华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图形的旋转(一)》教材内容是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旋转现象,探究旋转的性质,理解旋转的对称性,以及掌握旋转的度量方法。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后续图形的变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图形的变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旋转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旋转现象,引导学生探究旋转的性质,理解旋转的对称性,以及掌握旋转的度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旋转的概念和性质,旋转的对称性,旋转的度量方法。
2.教学难点:旋转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旋转的对称性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旋转现象,引导学生探究旋转的性质。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旋转模具、图形卡片、投影仪等。
2.学具准备:学生手册、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风车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旋转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巩固学生对旋转的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3单元图形的旋转(一) 教案
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28—2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通过对钟表的观察,使学生理解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的含义,并会画出线段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后的图形。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画线段旋转后的图形,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上画出线段通过旋转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线段旋转90°。
教学准备:课件、飞天飞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能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图形旋转的兴趣,感受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意识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概念: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叫作图形的旋转。
2. 图形旋转的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3. 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4. 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时钟、风扇、地球自转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性质和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三角板、直尺、圆规、量角器、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时钟、风扇等,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旋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旋转的实例,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3)设计实例,让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图形旋转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图形旋转的概念、性质和基本方法。
2.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的确定方法。
3. 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提升题:设计一道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
3. 拓展题: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尝试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进行解释。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图形的旋转(一)》教案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图形的旋转(一)》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定义及性质。
2. 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性质。
3. 图形的旋转变换及作图方法。
4. 旋转对称图形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性质及作图方法。
2. 教学难点:图形旋转变换的作图方法,旋转对称图形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直尺、圆规。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旋转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图形旋转的定义、性质,让学生了解旋转对称图形。
3. 演示:展示图形旋转变换的作图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讲解旋转对称图形的应用,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图形的旋转(一)2. 定义: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
3. 性质: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对应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不变。
4. 旋转对称图形:旋转一定角度后与原图形完全重合的图形。
5. 作图方法:找到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提高题:运用图形旋转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旋转对称图形的性质,探索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图形旋转概念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对旋转对称图形的应用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能够描述旋转规律并用语言、符号表示;2.能够通过手工制作、电脑绘制等方式,将图形按照给定旋转角度进行旋转,并记录旋转前后的位置关系;3.能够根据旋转规律,预测旋转后的位置关系,并检验预测结果是否正确。
教学内容1.图形旋转的概念:旋转中心、旋转角度、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等;2.图形的旋转规律:旋转前后的位置关系、图形旋转的不变性等;3.图形的旋转方式:手工制作、电脑绘制等。
教学重点1.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原理;2.能够用语言、符号等方式描述旋转规律;3.能够根据旋转规律预测图形旋转后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1.熟悉旋转角度的度量和方向,能够根据旋转角度预测图形旋转后的位置关系;2.能够将图形旋转前后的位置关系转化为语言、符号等形式,并进行验证。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2.演示法;3.讨论式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通过生动的图例和例题引导学生们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含义及相关术语。
第二步:操作演示教师通过手工制作、电脑绘制等方式,向学生演示如何将图形按照给定旋转角度进行旋转,并记录旋转前后的位置关系。
第三步: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制作经验,归纳总结图形旋转的规律和方法,并互相检验验证。
第四步: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们掌握如何根据旋转规律,预测图形旋转后的位置关系。
第五步:练习巩固教师指定练习题,让学生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实践。
并及时给予反馈、纠正。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们对图形旋转的概念、含义和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拓宽了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
图形的旋转(一)(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图形的旋转(一)(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旋转的概念及性质。
2. 图形的旋转作图。
3. 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旋转的概念、性质及作图方法。
难点:旋转作图的实际操作,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木马、风扇等,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普遍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旋转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实例,理解旋转的概念,明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旋转的性质: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性质,如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等。
(3)图形的旋转作图:以正方形为例,讲解旋转作图的方法,强调作图步骤。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钟表指针、地球自转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图形旋转作图练习,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旋转的概念、性质及作图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旋转的概念: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 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等。
3. 图形的旋转作图:以正方形为例,讲解作图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举例说明,并尝试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2. 学生对旋转概念、性质及作图方法的掌握程度,是否存在理解误区。
3.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氛围是否活跃。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图形的旋转(一)》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一)》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概念,理解图形旋转的特点,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旋转的过程,并能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旋转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较深入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旋转现象,如风扇转动、车轮转动等,这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但学生对图形旋转的概念和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特点。
2.能够用语言描述图形旋转的过程。
3.学会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和特点,图形旋转的过程。
2.难点:图形旋转的规律,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图形旋转的规律。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加深对图形旋转的理解。
3.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图形旋转的实例、动画等。
2.准备实物模型,如玩具风扇、车轮等,用于直观演示。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扇转动、车轮转动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
2.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如何运动的?呈现(10分钟)1.介绍图形旋转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意义。
《图形的旋转》(一)(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图形的旋转》(一)(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含义,并能够找出旋转的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O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2. 旋转的要素:旋转中心(点O)、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3. 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4. 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定义、要素和性质。
2. 教学难点:找出旋转的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并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2.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普遍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旋转的定义、要素和性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操练: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旋转的过程,找出旋转的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
4. 应用: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旋转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图形的旋转》2. 旋转的定义、要素和性质。
3. 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旋转,若是,请找出旋转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
2. 提高题: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旋转与其他图形变换(如平移、翻折)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旋转的定义、要素和性质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运用了教具和学具,以及学生的参与度。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图形的旋转(一)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图形的旋转(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概念。
2. 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3. 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三角板、直尺、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图形旋转。
2. 新课:讲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 演示: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图形旋转的实例。
4. 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图形的旋转(一)2. 内容:图形旋转的概念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题:让学生设计图案,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进行创意。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图形旋转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3. 课后作业要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通过讲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木马、风扇转动、地球自转等,引导学生关注图形旋转。
同时,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新课在新课环节,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和基本方法,以及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节,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图形,感知和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几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但是,对于图形的旋转,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图形,来感知和理解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图形,感知和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操作和几何图形,感知和理解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旋转的性质。
3.问题解决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和巩固旋转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几何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旋转工具:旋钮、轴等。
3.实际操作材料:图片、玩具等。
4.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车、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利用几何图形和旋转工具,展示图形的旋转过程,让学生观察和操作,感知和理解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利用旋钮、轴等工具,对几何图形进行旋转,体验和理解旋转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进行解决,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探索图形的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设计图案、制作模型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旋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一)》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理解旋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旋转,旋转的性质,旋转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等。
本章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图形的旋转,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旋转的性质和旋转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还不够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旋转的性质和旋转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旋转木马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新课导入:介绍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旋转的性质。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旋转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旋转知识的重要性。
4.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旋转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3,主要围绕图形的旋转进行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平移、缩放等基本变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变换,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旋转特征,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于图形的平移、缩放等基本变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图形的旋转,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图形旋转的概念和特征。
2.图形旋转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和特征。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如旋转一个图形,使学生初步感受图形旋转的效果。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让学生初步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图形旋转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图形旋转的特征。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旋转的现象,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1《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1《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一)》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性质,以及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旋转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图形的旋转,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图形的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感受旋转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性质,能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旋转的概念,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性质。
2.难点:图形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旋转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图形旋转的变化,加深对旋转概念的理解。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问题解决法: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旋转的实例和图形变化。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如图片、模型等,用于展示和操作。
3.分组讨论: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扇、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精品】《图形的旋转(一)》教案
图形的旋转(一)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这部分教材是在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图形变换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根据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觉得应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为此,我觉得本节课应关注学生对旋转的特征和性质的探索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推理、归纳能力,真正理解性质的来源、本质和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绕哪个点”、“向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三个要素来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线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课前准备ppt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大家周末都在做什么呀?有没有去游乐场游玩呢?在游乐场你最喜欢玩什么呀?老师这个星期也去了游乐场,这是老师拍摄的照片,请大家看一下,这是什么游乐设施?课件出示摩天轮和旋转木马。
大家肯定都玩过,那你在玩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感受?生答:可能有学生回答比较晕,因为它在旋转,教师揭示主体:图形的旋转二、自主探究1.认识运动方向。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概念及意义。
2. 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3. 运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基本性质及运用。
2. 教学难点:图形旋转的性质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木马、风扇等,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及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
(2)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基本性质,如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对应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不变等。
(3)运用多媒体演示图形旋转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旋转变化。
3. 案例分析(1)呈现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例题。
4. 巩固练习(1)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互评,交流解题心得。
5. 课堂小结(2)强调图形旋转的概念、基本性质及运用。
六、板书设计1. 图形的旋转(一)2. 目录:(1)图形旋转的概念及意义(2)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3)运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3. 教学重点与难点4.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2. 提高练习:布置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书籍或网站,让学生了解更多图形旋转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旋转(一)》教案张华
教案表课题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图形的旋转(一)》上课班级六(1) 主备教师张华副备教师上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运用演示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法、动手法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一、认识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1. 呈现课本实例,引出研究问题①学生举例。
②教师举例。
学生观察、思、回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探究欲望初学新课(初步探究)问题: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认为什么样的运动分别是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出示课题:看来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图形旋转到底有哪些特征。
学生观察钟面,说说时针、分针、秒针是朝哪个方向旋转的?让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交流、实际操作的活动中,明确旋转的三大要素及会按要求画出旋转后的线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释疑(合作学习)二、巩固提高,加强记忆(1)认识旋转要素——旋转方向。
问题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风车)请注意观察,风车的叶片是怎么运动的?问题2:这个风车的两层叶片旋转有什么不同?问题3:什么叫顺时针旋转,谁能解释一下,能用箭头表示一下吗?与顺时针相反的方向叫什么?用箭头怎么表示?(2)认识旋转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
动态出示指针从“12”到“1”、从“2”到“6”。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这一章节,主要向学生介绍图形旋转的概念、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图形旋转的意义,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并能运用旋转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运动知识,对平移、轴对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对图形的旋转操作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旋转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图形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理解图形旋转的过程和特点。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旋转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分享解题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路线规划、玩具拼装等,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准备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用于直观演示图形旋转的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路线规划、玩具拼装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旋转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直观演示法,向学生介绍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让学生观察图形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旋转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尝试进行图形的旋转。
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等因素。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旋转(一)》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图形的旋转(一)》
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将线段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并能画出旋转
后的线段
教学过程:
温故互查:
1、在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台特殊的舞蹈,在这个舞
蹈中的有些动作还用到了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呢,请大家再次欣赏《千手观音》
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自学感悟:
认识运动方向:
观察钟面,说说时针、分针、秒针是怎样旋转的。
你能说说什么是顺时针方向,什么是逆时针方向吗?
合作探究:
认识按角度旋转:
1、分针从“12”指向“1”,想想怎样用一句话描述这个旋转过程?
2、分针从“1”指向“3”,想想怎样用一句话描述这个旋转过程?
3、分针从“3”指向“6”,想想怎样用一句话描述这个旋转过程?
4、如果分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
汇报点评:
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说哪些方面?
巩固练习:
如果把指针看作一条线段,用AB表示,想想看,线段能旋转吗?可以怎么旋转?完成第28页“画一画”。
拓展延伸:
课本第29页第4题
完成后思考,绕线段上某一点旋转和绕线段的两个端点旋转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一)
顺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点方向角度。
6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 案第 3章《图形的旋转(一)》
教学设计图形的旋转(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旋转,体会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体会图形的运动过程,并尝试有条理地表达图形运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旋转,体会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四、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旋转,体会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例题:观察钟面,说说时针、分针、秒针是怎样旋转的。
你从中能读出哪些数学信息?(二)讲授新课师生交流数学信息后,提问:观察钟面,说说时针、分针、秒针是怎样旋转的?生探究后交流展示:①时针、分针、秒针都在绕着中心点旋转。
②分针1时旋转一周,时针1时旋转1大格。
③时针、分针旋转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相反的就是逆时针方向。
探究问题:观察下面的横杆分别是怎样旋转的,与同伴交流。
生探究后交流展示:①图一中的横杆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②图二的横杆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三)重难点精讲探究问题:画一画画出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生探究后交流展示。
探究问题:画一画画出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生探究后交流展示。
(四)归纳小结通过刚才的我们对刚才的探究,说说你的收获吗?交流后小结:时针、分针、秒针都在绕着中心点旋转。
时针、分针旋转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相反的就是逆时针方向。
图形旋转时要先确定中心点,和旋转方向与角度。
(五)课堂检测1、(1)下面两个钟面上,时针分别从几时走到了几时?哪个钟面的时针旋转的角度大?(2)从9时到12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方向旋转了多少度?从12时到16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2、想一想,填一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表
课题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图形的旋转(一)》上课班级六(1) 主备教师张华副备教师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
能力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会在方格纸上画
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过程与
方法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3、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运用演示法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法、动手法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一、认识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1. 呈现课本实例,引出研究
问题①学生举例。
②教师举例。
学生观察、思、回答
激发学生学
习热情,提高
学生探究欲
望
初
学
新
课
(初步探究)问题: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认为什么样的运动分别是顺时
针和逆时针旋转?出示课题:看来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从
数学的角度研究图形旋转到底有哪些特征。
学生观察钟面,说说时针、
分针、秒针是朝哪个方向旋
转的?
让学生观察、
思考探究、交
流、实际操作
的活动中,明
确旋转的三
大要素及会
按要求画出
旋转后的线
段,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培养
学生的动手
能力
引
导
释
疑
(合作学习)二、巩固提高,加强记忆(1)认识旋转要素——旋转方向。
问题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风车)请注意观
察,风车的叶片是怎么运动的?问题2:这个风车的两层
叶片旋转有什么不同?
问题3:什么叫顺时针旋转,谁能解释一下,能用箭头表示
一下吗?与顺时针相反的方向叫什么?用箭头怎么表示?
(2)认识旋转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
动态出示指
针从“12”到“1”、从“2”到“6”。
学生观察钟面,说说时针、
分针、秒针旋转的特点,同
桌互相交流。
让学生观察、
思考探究、交
流、实际操作
的活动中,明
确旋转的三
大要素及会
按要求画出
旋转后的线
段,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培养
学生的动手
能力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拓
展
学
习
(深入探究)问题1:注意观察,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分别是怎么旋转
的?任意选择一个钟面来说一说指针的旋转过程。
问题2:
两个钟面上都是指针在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
地方吗?问题3:有相同的地方吗?问题4:你是怎么知
道甲钟面上的指针旋转了30°?问题5:通过刚才的学习,
想一想怎样就能把指针的旋转表述清楚?
小结: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
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几点。
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再
与同学交流。
让学生观察、
思考探究、交
流、实际操作
的活动中,明
确旋转的三
大要素及会
按要求画出
旋转后的线
段,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培养
学生的动手
能力
当
堂
检
测
(学习诊断)3)想象操作,加深理解。
问题1:这里还有一个空白的钟
面,想象一下,指针如果从“6”到“9”,你知道是怎么
旋转的吗?一边演示一边说。
问题2:指针只能从“6”顺
时针旋转到“9”吗?一边演示一边说。
问题3:同学们又
是怎么知道是逆时针旋转270度呢?
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再
与同学交流。
让学生观察、
思考探究、交
流、实际操作
的活动中,明
确旋转的三
大要素及会
按要求画出
旋转后的线
段,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培养
学生的动手
能力。
课
堂
小
结
(梳理归纳)1.这节课同学们有收获吗?学会了什么?
2.你觉得今天我们班里谁表现得最好?你认为自己的表现
怎么样?
学生通过回顾,自己组织语
言讲述所学知识
进一步引导
学生掌握所
学的知识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选用课时作业
图形的旋转(一)
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
旋转三要素:围绕旋转的点、方向、角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