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凝练足球文化 开拓创新追寻足球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历史凝练足球文化开拓创新追寻足球梦想
作者:
来源:《校园足球》2020年第05期
重庆市第七中学校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四迁校址,九易校名,是重庆地区一所最古老的,已有262年办学历史的市级重点中学。
学校在传承“光荣的革命传统、勤奋的学习传统、蓬勃的体育传统”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多元化、多层次育人模式”和“未来教育”的办学理念。
历代重庆七中的师生,既以参与足球运动为乐趣,更以足球特色为骄傲。
一、厚重的历史借鉴,传承悠久足球经验
262年的办学历史中,足球运动在重庆七中享有特殊的地位。
早在上个世纪初,重庆七中的足球隊就誉满山城。
1921年,学校足球队赤脚击败当时趾高气扬的英国水兵足球队,成为山城人民的骄傲。
重庆七中开展足球运动近100年,并一直不断探索着教体结合的校园足球发展之路。
20世纪60年代开始,每两年设立1个足球班,实施20人的小班化教学;70年代,学校开始了探索教体融合之路;八九十年代之后,学校与专业队和名牌高校接轨,将优秀的足球队员输送到当时的四川省体工队、重庆市体工队,其余队员高中毕业后到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读书。
十余年来,学校围绕“为未来育人”的办学理念,把足球工作纳入了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学校足球运动的基本方向和培养目标。
二、正确的目标导向,课程引领足球发展
2015年开始,重庆七中以课程为载体,立足于营造足球氛围、彰显足球魅力、传播足球文化、丰富培养路径等,探索校园足球的发展。
由之前的通过开展足球训练获得好成绩,向开展足球课程达到育人目标而转变。
探索了重庆七中校园足球课程“五三”结构:三大目标、三级课程、三种范式、三段联动和三方保障。
(一)三大目标
培养目标上,重庆七中确定了“意志坚定、学业优良和运动全面”的三大目标,这既针对足球特长生,也针对非足球特长的所有学生。
(二)三级课程
在充分保障国家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学校传承、选择、整合和创新各类体育教育课程资源,创建“基础型、发展型和专业型”三级课程结构,以足球为突破口助推学科课程文化建设,进行校园足球校本课程建设。
1.基础型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全面性的课程。
重庆七中校园足球三级课程的基础型课程在每个学期的前8周进行,遵照教育部统编体育课程教材,各年级集体
备课,选择并整合以田径、体操等为主的全面身体锻炼的课程内容进行校本化处理,以原有行政班为教学单位开展教学,并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成考核。
同时,在8周后的走班选项教学中,有机融入基础型课程的必备内容。
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处理,统一编制在“选项教材”的前半部分,编写了《重庆七中足球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2.发展型课程是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体现不同基础和需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校本课程。
重庆七中校园足球三级课程的发展型课程,注重学生足球运动爱好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足球专长。
根据学生需求,创编15~20课(或章节),每一课1~3个课时完成;按照5~6个班级一个组合,采取走班选项的方式,安排在每个学期第8周之后进行。
发展型课程校本化处理,统一编制成《重庆七中高中体育选项教材》。
3.专业型课程按照专业发展的既定培养目标,以体育技能培养为本位,关注培养学生探究体育技能的态度和精神,注重体育特长学生的天赋和可持续发展,是发展型课程的补充、延伸和拓展。
重庆七中校园足球三级课程的专业型课程针对“足球小班”足球特长学生,并统一编制成《重庆七中足球训练指导手册》。
(三)三种范式
立足于普及的班级足球队,立足于专业的特色小班,立足于提高的教体联队。
1.校园足球班级队。
每个行政班都组建一支由班主任担任教练员、15名队员组成、在上体育课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的校园足球班级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和终生参与足球运动的技能和习惯。
2.特色小班。
全校6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有一个独立建制的足球特长生班,实行25人的小班化教学,探索体育学科和文化学科由足球教练员“一肩挑”的班主任管理思路,配备优秀的文化课教师,增加足球特长学生文化课时,促进足球特长生的文化学习,此外,还为足球特长生开设宿舍楼、食堂专用窗口,学校不定期邀请高水平的强队来校交流,或派出自己的队伍到外地交流学习,参加全国比赛,并依据比赛成绩按比例报销餐费和路费,形成了“学、训、吃、住、赛、奖”的培养模式。
3.教体联队。
学校成立东川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系市区体育局、体工队,并与重庆力帆俱乐部共建了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体育局给予经费和资源的支持,体工队、职业俱乐部给予训练上的指导,参加俱乐部梯队的邀请赛,使赛训渠道变得多样化,教体结合的思路基本成形。
(四)三段联动
小学建足球训练基地学校,涵养足球生源;中学搞课程建设与实施,确保校园足球运动质量;高校(含职业队)定标准,并提供出口通道。
探索小学—中学—大学(含俱乐部)三段联动、三段衔接的升学成才通道。
重庆七中在沙坪坝区选择了14所小学作为足球训练基地学校,定期选派教练员到基地学校进行指导训练,在足球特长学生招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基地学校学生,打开了小学到中学足球特长学生升学的渠道。
同时,积极争取和创设条件,联络足球专业俱乐部和各大高校,与重庆力帆俱乐部共建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取得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重庆大学等著名高校生源基地学校,解决了家长和学生担忧的出路问题。
(五)三方保障
学校提供政策和人员支持,并给予制度保障;俱乐部立足专业管理,负责专业训练,整合社会资源;主管部门(含教委和体育局)给予经费支持和政策倾斜。
1.学校和区教委每年投入上百万元,给予政策和人员上的支持。
为保障校园足球改革项目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完善了各项管理评价制度,包括《重庆七中校园足球招生制度》《重庆七中校园足球组织实施制度》《重庆七中校园足球工作师资培训制度》《重庆七中校园足球工作考核奖励制度》《重庆七中校园足球工作教学管理制度》《重庆七中校园足球工作安全防范制度》等。
学校还给予专职教师(教练员)以评聘、待遇等政策倾斜,教练员带训练队视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如果接受训练的学生在市级以上的比赛中取得成绩,教练员则在评职晋级中有加分,以此提供培训保障,加强专业引领,强化团队教研。
2.东川青少年俱乐部管理专业足球队,负责市内外各级赛事和各个层面的足球交流,并整合社会资源;重庆力帆俱乐部给予技术上的支持,教练员定期到学校参与足球队训练。
3.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委和体育局给予经费支持和政策倾斜。
自2014年以来,学校承办并参与2014中国中学生足球分会年会暨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创新与发展研讨会,201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冬令营,2015中国女足国家少年队选拔营,2015年重庆市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班,2015年重庆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裁判员培训班,重庆市2016年校园足球工作推进会,2016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2016年中国足球协会D级教练员培训班,2018年全国校园足球茗日之星足球嘉年华重庆市启动仪式,2018年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2019年重庆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冬令营。
三、丰富的学生活动,传播校园足球文化
固化校园足球活动形式。
重庆七中将足球项目列入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中。
每年组织一次“东川校园杯”双循环足球联赛,共计500多场次1200多人参与。
此外,还开展大课间足球宝贝啦啦操活动等。
丰富视觉化的校园足球元素。
以足球文化为元素,全校师生参与设计的学校吉祥物“东东、川川、七七”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文化形象的一部分;每年的“东川体艺科技节”,各班都有足球元素的展示。
学校还在体育场建设了足球文化墙,利用田径场护栏、校园报刊栏、路灯栏、场馆墙壁,向学生展示足球文化,从而强化学生对足球文化的视觉认知。
四、多元的成才通道,输送足球人才
经过多年探索,以学校为依托、教体结合的青少年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日渐完善,足球班特长生的出口通道多元畅通,高考重本率达到70%以上。
近10年来,重庆七中有近200名学生进入职业队和高校。
2016年,刘星宇以专业全国第二,并超錄取近60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2017年,刘恒洋、韩雨成分别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2019年,雷童考入清华大学。
2020级聂子覃、刘易、王仔轩已经被北大、清华专业录取。
目前以赵和靖为代表的职业运动员活跃在中超赛场。
五、广泛的社会效应,彰显校园足球魅力
(一)全员参与,普及程度高
通过探索校园足球培养模式,校园足球专业性培养与普及性推广的关系得以进一步厘清,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小班制管理和群团性组织两线并举,全校学生校园足球参与率达到80%以上,校园足球文化得以良好培育,形成了“人人了解足球、人人热爱足球、人人参与足球”的氛围和局面。
(二)赛练一体,获得荣誉多
通过体教结合、青训基地、赛训并举等方式,近10年来,重庆七中足球队在国际比赛中获奖4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25次,在全国大区赛中获奖9次,在重庆市比赛获奖79次。
学校荣获2014年全国校园足球总决赛冠军、2015全国中学生协会杯(初中)足球比赛第七名、2014—2015年中国高中男子校园足球联赛第六名、2015年中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第三名、2016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初中)比赛第四名、2016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高中)比赛亚军、2017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初中)比赛第六名、2017中国校园足球男子初中总决赛第四名、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总决赛第六名、2019年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比赛第七名、2017北京杯国际中学生足球赛第四名。
(三)科研驱动,专业程度高
以足球为引擎,学校教研氛围浓郁,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学校有体育教师22人,高级教师5人,中级教师6人。
其中足球教练员9人,获亚足联、中国足协B级教练员证书4人、C级教练员证书4人。
邓宏担任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副主席,孟胜担任中国中学
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副秘书长,肖庆林担任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技术部副主任,洪钟担任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
学校多名教练员被评为全国、重庆市校园足球优秀教练员,近10人次论文公开发表或获得市级以上奖励。
其中《中学校园足球课程“五三”结构及其运用》获得重庆市政府颁发的重庆市政府教育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二等奖。
(四)辐射周边,示范影响广
学校承办全国、市级比赛和现场会65次,代表市区参加全国、市级经验推广发言4次。
著名教练员基斯·布伦特、北泽豪、戚务生等,国家、教育部等领导亲临学校指导足球工作。
中央媒体访问团、新华社、凤凰资讯网、华龙网、重庆市各大报刊媒体做推广式宣传共约200次,社会辐射效应较为显著。
六、冷静的深入思考,探索校园足球发展
重庆七中校园足球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让全校师生都看到了希望。
此时,学校更要看到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冷静地思考如何持续发展校园足球工作。
学校将进一步完善《重庆七中校园足球管理制度》,探索学校校园足球普及模式,使校园足球形成更广泛的足球群众氛围和基础。
探索重庆七中校园精英足球培养体系,培养更多的优秀足球专业人才。
探索重庆七中校园足球推动下的体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
探索重庆七中校园足球教育机制,形成立德树人途径,培养学生拥有团队合作精神、尊重对手、顽强拼搏等健全的人格,更好地发挥足球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