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煲香汤登高《登高》观课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火煲香汤登高《登高》观课5篇
第一篇:慢火煲香汤登高《登高》观课
慢火煲香汤
——《登高》观课有感
观看了郭利老师《登高》的课堂实录,让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需要慢功夫,慢火煲香汤。
中国舌尖上的烹饪文化要求:煮熟了,吃透了,消化了,长在身体里成为力气。
古诗词教学亦如此道,需要老师煮熟了,领着学生吃透,消化,把诗歌的精华转化为文学素养的血液,流淌在学生的心灵,增强了孩子们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的能力,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语言思维的能力,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开课,郭老师亮出课件《登高》的书法作品,书法的作者好像被杜甫的沧桑情绪所感染,那诗笔力深厚,千愁百转,荡气回肠,首先在氛围上笼罩住了学生的感情。
其实,为了本课的学习,郭老师早就点燃了温热古诗词的火焰。
郭老师说:“为了知人论世,丰富学生对杜甫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观看《唐之韵》中的《一代诗圣》上下集。
”
郭老师的课件只是个甜头,接下来的导语是为这一课提前续加的佐料:
“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给我们呈现的是深秋一位沦落天涯的游子在萧瑟凄凉的黄昏孤独的身影;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同样是在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去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
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
”
郭老师说:“导语是每节课的窗户和眼睛,精彩的导语能让学生
的眼睛亮起来,具体到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明白任何文学作品包括诗歌都是在特定的时空完成的,面对秋不同的诗人会引发不同的情感体验,设计了如上的导语。
”
郭老师一把慢火,点燃了学生的诗情!
正主永远不会旁落。
郭老师在孩子们还沉浸在古诗词的美妙中时,开讲杜甫《登高》。
没有任何赘余,亮诗,亮目标,诵读。
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古诗词教学向来以诵读为主,从诵读开始“熟”,在诵读中“吃透”,在读熟后“消化”,在读懂后“吸收”,最后,在诵读中享受结束,在结束后吟出生活。
慢火诵读。
郭老师的诵读教学没有流于形式,而是从实际出发,先教孩子读法及要求:
1.读准字音:杜甫()猿啸()哀渚()清
繁双鬓()
潦()倒
浊()酒杯
诵读提示fŭxiàozhŭbìnliáozhuó2.读准节奏:二二一二或者二二二一
3.注意轻重。
4.体会感情:身临其境
设身处地
郭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说:“初读,整体感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懂句意,划分诗歌的节拍、标明诗歌的韵脚,体味诗歌的韵律美,并了解杜甫律诗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的形式美。
”
慢火再读。
深入体验一个“悲”字。
,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要求学生找出诗歌的诗眼,把握诗歌的整体基调。
慢火细读。
配乐(《二泉映月》)范读。
感悟意境美。
慢火品读。
比较初读和范读的效果。
见郭老师教学设计:
首句要读得高亢激昂,次句要读得回环婉转;第二联要一气呵成,形成开阔大气之势,在“木”“江”之上作延长音处理;第三联“悲”“常”“病”“独”四字要作重音处理,尾联节缓。
(此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比,在读中提升。
)
慢火品评词句,领悟情境美。
见郭老师教学设计:学生已经整体感知了这首诗歌,把握住了诗歌的基本情感。
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要进行理性思考。
因此我设计了两个题:诗人因何而“悲”?如何写“悲”?(此设计旨在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人将情感寄托在诗歌的语言中,寄托在诗歌的情境中。
诗歌的意境就是由多意象构成的。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歌的灵魂。
因此要解答上面提出的两个问题,必须要引导学生把握住诗歌的意象,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去体验意象,从而明确诗情感。
这一过程中可让学生诵读,分组讨论分析首联、颔联共写了几种意象?(急风、天高、哀猿、飞鸟、落木、长江)分别用什么词描写?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要求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诗歌前两句的意境。
(设计目的:用美的语言靠近美,自己用手锻炼自己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
多媒体展示悲(自然之秋)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来)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听觉(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意象—意境—情感分析法,解读诗歌,从而对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这就初步突破了教学重点。
)
学生在进入情境之后,引导学生抓住颈联、尾联的关键词,通过诵读,感受“登高悲秋”“常作客”“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浊酒杯”中展现的是人形象,思考“万里”“百年”在诗歌中的作用。
这一过程中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和辩驳深化对诗歌的认识,领悟诗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怀,突破教学难点。
大多数学生只能领悟到诗人从悲自然之秋到悲人生之秋的过程,教师要准度把握住课堂的重难点,围绕住课堂的核心问题追问“诗人为何而悲”,结合诗人创作背景,以“艰难苦恨”的理解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小我到大我的飞跃,由悲人生之秋到悲国家之秋的提升,完成诗人的自画像,同时落实情感价值观这一教学的难点。
(完成板书)(通过合作、对抗、点拨、体悟这一逐层深化的过程,完成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达到审美体验的高度。
)
慢火美读。
品悟音乐美,完成背诵。
见郭老师教学设计:
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诵读是涵咏陶冶情操的最佳途径。
我将分三步完成:先自由诵读,用心感悟,借声传情;再配乐朗诵,在悲凉的背景音乐中个别诵读,互相点评,互相欣赏;最后自然成诵。
(设计意图:背诵是完成语感体验的重要环节,也是新的语感体验的生发点,这一环设置,提高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完成了语感的沉积,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
慢火归纳赏诗之法。
本节课运用的诵读法、知人论世法、意象—意境—情感分析法等诗歌鉴赏的方法,学生通过交流,引导他们做一下归纳总结,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慢火蒸熟杜甫的《登高》,引领学生课堂练习、拓展延伸“教是为了不教。
”为了让学生活学活用,我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横向比较阅读,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诗歌鉴赏方法,解读李白的《九日龙山饮》
1、诗中表达李白了什么情感?
2、两首诗在情感和手法上有何异同?(设计图:有比较就有见地。
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学以致用并拓展课堂的容量。
)
课外练习
1、请从景描写和情感传达对《登高》写一段小鉴赏。
(设计意图:回味课堂,巩固课堂成果。
)
附板书:登高杜甫(自然之秋)风(急)天(高)渚(清)沙
(白)视觉
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来)五评测练习
1、给下列字注音。
渚()清霜鬓()潦()倒
2、解释下列字词含义。
猿啸哀:渚:落木:。
繁霜鬓:潦倒:
3、杜甫,字,客居长安时曾住在少陵,所以世称。
又因为曾以检校工部员外郎衔充任节度使参谋,所以又称为。
他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又作品集《》。
4、杜甫的《登高》中的“,”两句经过诗人的艺术加工,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词,“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5、《登高》中体现本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郭老师用慢火煮熟了杜甫的《登高》,领着学生吃透,消化,把诗歌的精华转化为文学素养的血液,流淌在学生的心灵,增强了孩子们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郭老师的古诗词教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慢火煲香汤,细致是真功。
第二篇:登高说课
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万里”写出流浪之远,“常”写出流浪时间之长。
(教师补充:安史之乱时,李白从48岁开始流浪,一直到58岁去世,11年来安无定所。
)
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
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教师补充:诗人这个时候已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一只手不能动弹,处境堪忧。
)
5.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
……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国家**(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教师补充: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6.“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又怎么体现诗人内心愁苦的?
……
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著名评论家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还有8层意思,你能读出来么?
……
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
“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
“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三;
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四。
“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
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
孑然“孤”独,此其七;
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
7.总结:
所以,整首诗以“悲”字为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
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有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
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唉!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四.再带着感悟朗读。
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和了解了之后,我们能否把这首诗朗读得更好呢?
同学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朗读。
……
刚才这一段朗读与先前的一段朗读,哪一段读得更好,请同学评一评。
……
学生朗读。
第三篇:初中数学《角的比较》评课高观课报告
《角的比较评课高》
一、闪光点
1.导入设计比较新颖。
执教者通过开场白的自我介绍(来自黄山市的一位选手),多媒体展示一幅黄山山峰的一张图片,设计了两条上山的路,问学生从那条路上山更省力一些。
通过追问为什么,将这个生活问题抽象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从而揭示本节课课题。
通过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对激发学生的探求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非常有必要。
良好的学习情境必然会唤醒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必然会带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2.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重难点把握得当。
本节课主要围绕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和差关系、角平分线的概念展开,重点放在角的大小比较,难点定位在角平分线的概念的理解,并通过知识的生成,培养学生图形语言、文字语言以及几何语言之间的转化能力。
3.例题的设置有梯度,有新意。
比如:已知,如图1,∠AOC=30°,∠COB=60 °,ON、OM分别平分∠AOC、∠COB,求∠MON的度数。
课本上本没有例题训练,为了巩固角的和差运算以及角平分线的概念,执教者挑选了这样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巩固,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真正做到少而精。
在此基础上,对这道题作了适当的变式,让同学们自主完成下题,已知,如图1,ON、OM分别平分∠BOC、∠AOC,∠MON=45 °,求∠AOB的度数。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逆向思维)。
再如以下题目也很有趣味性,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借助一副三角尺你可以画出75°、15° 的角吗?在0 °到180°范围内,你还能画哪些度数的角?试一试!
4.教师基本素养很高。
上课时,裴老师教态自然,速度适中,语言清晰,既威严又亲切,作为一位男教师有如此的亲和力实属不易。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运用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教学活动,熟练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且采用了以活动为载体的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从新课引入到整堂课的组织,延伸到课尾的人性化的作业布置,小结巩固,结构严谨,安排有序,充分体现他扎实的基本功。
5.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恰到好处。
课件制作简洁精美却不显花哨,特别是关于角的叠合我们用常规手段虽能完成,但不便于演示给全体学生,执教者利用PPT中的动画功能,直观地呈现了叠合的过程。
二、几点建议
本课时知识点共分为三大块,分别是: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和差关系、角平分线的概念,执教者在知识的呈现过程中,没挖掘出三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之间的过渡不自然,有脱节的感觉,没整体性。
下面我谈谈我对这块知识的理解及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中心话题是角的大小比较,了解如何用度量法和叠合法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其实度量法也是一种叠合),得到三种大小关系,这只是一种角的大小的定性的描述。
若一个角比另一个角大,大多少呢?由此得到角的和差关系,对角的大小作出定量描述。
如何过渡到角平分线的概念呢?角平分线实际上还是比较角的大小,我可以这样设计:如图,射线OC是∠AOB内的任意一条射线。
你能比较∠AOC与∠BOC的大小吗?学生会发现这里大小关系不确定,存在三种可能,这时我通过几何画板,将射线OC从边OA开始顺时针方向向OB边旋转,同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功能,显示∠AOC与∠BOC度数,感受到∠AOC 的度数越来越大。
而∠BOC的度数越来越小,在这个过程中间,必然存在两个角的度数正好相等,并且这种情况下的射线OC的位置是唯一的。
我们把此时OC的位置作为这两个角大小的一种特例,从而引出角平分线的概念。
我想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理解本节课,然后去设计教学,既有利于学生系统有条理地学习数学,又能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结构,让动态生成的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
课堂上要真正地关注学生。
这种比赛课老师对每一个细节都做了精心的预设,甚至可能预设到每一句话该怎么说,这种“精心”往往导致老师更多的是只关注自己教学设计。
在课堂中,学生多次出现回答的结果及思维方向与教师预设不一致,执教老师总是想方设法强行扭转学生的思路,想让他们回到老师的轨道上来,降低了课堂效率,
部分学生还感到一片茫然,若我们多去想想学生到底是怎么想的,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这种回答对知识的生成有什么帮助,说不定学生的错误不但不会降低课堂效率,反而成为课堂上最好的资源,让同学们对本节课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次,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执教者经常打断学生的发言,在自己精加工的基础上重复学生的回答,无非担心学生叙述不够清晰,怕其余学生听不懂,这种现象既是对回答学生的一种不尊重,也无形中剥夺了同学们独立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问时执教者在倾听表达者的观点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余同学的状态,适时地组织生生互动,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学生的课堂,作为老师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的前提下还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学会倾听,构建和谐的课堂。
第四篇:登鹳雀楼评课记录
《登鹳雀楼》评课记录时间:2014年11月5日地点:六年级办公室
与会人员:李正想
王献芳郭琼
王云霞
严志东
鲍春华
严志东
方红霞
张卉利
汤琳
刘凤清
辜浩英
黄红丽
记录:郭琼
一、黄红丽老师说课
说教材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
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课文中配有插图,可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帮助理解诗句的意思。
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
(二)扶放结合法
(三)读中有悟,培养语感
(四)合作学习法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理解诗题
(二)初读指导
(三)悟读古诗
1、解词看图,领会诗意
2、展开想象,化诗为文
3、赏读古诗,熟读成诵
(四)指导写字说板书设计
二、中心发言人辜浩英
黄老师的教学流程始终是遵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呈现的,从初读感知——细读感悟——熟读转化——拓展延伸——书写生字,环环紧扣,收放自如。
学生在层层推进的研读赏析中充分理解与感受了诗人所描绘的情景、所揭示的哲理,同时也自然地积累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三、在座老师精彩点评汤琳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这样的分散与整合也随处可见,颇具匠心。
如:在初读课文时,请学生自己读读古诗,想想哪些词语你已经懂了,还有哪些不懂,打个小问号。
学生自学之后,老师组织大家交流,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解决在自学中的疑虑,又共享了学生个体阅读的收获,有利于知识意义较为完整地建构。
张卉利
在学习一、二行诗句时,老师借助媒体再现了课文情景,营造了一幅夕阳西下、黄河滚滚的画面,让学生通过交流、画画、移情、朗读等多种方式依次理解、感悟了诗句的意义,最后,老师又巧妙的用
引读的方式将两行诗句所描绘的意境连缀成一个整体。
方红霞今天的课堂,学生的朗读由浅入深,由他及我,不绝于耳,犹如天籁之音缓缓诉尽诗人的情、自己的情,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有理解层面的读,有感悟层面的读,有积累内化的读,有个人读,有齐读,有引读,等等。
尤其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个环节:在学习第二行诗句时,老师先引导学生自由读读,用心听听诗中的声音,在引出诗句后便请了多名学生来读,然后,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请学生借助文字想象情景,读出气势。
王献芳
教师精妙的语言,媒体精美的画面再现了诗文的情境,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了“身在此楼中”中的遐想,而老师不时假设性的提问:小朋友,当你站在鹳雀楼上看到这情景,会说什么话?读了第二行诗句后问:想一想这是怎样的情景,你觉得怎么样?等等。
老师灵活的引领帮助学生自然转换了角色,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了一体。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同时,更与诗人的心灵沟通,生成了学生多彩的内心文化和心智结构,让整个课堂呈现了这种景、弥漫着这份情。
王云霞
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在教学中黄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动态的图与静态的文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
如学习“白日依山尽”时,通过媒体直接演示,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
使图、文、声立体同时输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越来越明晰,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这样去感悟古诗,使书本上的知识得到内化,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四、李主任总结
在本节课中,黄老师注意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根据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一个词“登高望远”,并结合学生悟出的道理,来指导学生运用诗中的句子来鼓励别人取得更大的进步。
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黄老师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
接着,按学生的意愿演示
“诗人登楼图”,形象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然后让学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
学生积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
第五篇:《登鹳雀楼》的说课
登鹳雀楼》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古诗《登鹳雀楼》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一册的第八课,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名诗。
其中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深刻哲理,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
二、说目标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少等特点,确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为:
1、启发学生看图理解诗的大致意思。
2、初步学习古诗的朗读节奏和韵味,背诵古诗。
3、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黄、入、海、千、更、层、楼”
三、说教法、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给学生学。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这无疑是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明了路子,即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为达到这个目的,本课设计我以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为主,融入情境教学法与和谐教学法,展示一个以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辅以录音、图画、游戏等形式,力求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低年级教学中,直观性原则尤为重要。
把看上十分抽象的汉字与相关的实物或图画联系起来理解记忆,
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联想和发展形象思维。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
利用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上课伊始,我以简笔画的形式再现了这首古诗的内容:“鸛雀楼、山、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理解这首古诗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
图画导入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又发展了思维,使学生了解作者,了解诗意,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
(二)师生竞赛,朗诵古诗课前经过了解得知,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背诵这首古诗,难点在于有节奏有韵味地背诵,基于此,朗读古诗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如下两步:
1、小老师领读。
让会背诗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给优生表现的机会,让快生吃饱,慢生吃好。
2、师生背诗竞赛。
新课标提倡:“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年级小学生对古诗的朗读节奏从未接触,需要教师的教。
而如果教师机械地范读,不利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不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师生背诗比赛的活动。
(1)教师朗读,学生评分,找出老师背诵优美的“秘密”。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在评价中学会了朗诵古诗的技巧,如:节奏、表情、音高等。
(2)学生练习朗读,准备和老师进行比赛。
(3)学生配乐朗读,与老师比赛,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背诵的目的。
(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本课除背诵古诗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认识生字。
在识字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步:
1、定位联想,认识生字
首先,学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古筝曲中,跟老师一起回想:红色的生字娃娃都在课文中哪个位置,长什么样子?然后睁开眼睛,对照板书检验自己脑中浮现的是否正确。
定位联想识字法给学生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