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
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近年来,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极端天气事件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尤其是2022年历史性高温席卷亚洲、欧洲、北美等多地。
为了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人们不得不深思,这些事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人类又该如何应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表明( )
①哲学思想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
②哲学对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推动作用
③哲学是智慧之学,是“科学之科学”
④哲学的产生需要人们的追问和思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 )
A.任何世界观都是哲学
B.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哲学就是世界观
D.哲学是世界观的基础
3.“庄周梦蝶”是关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的一个故事,它描述了“物我不分”的美妙意境:到底是我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我?同时它也向世人抛出了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现实世界是否真的存在的哲学议题。
庄子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很难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的哲学命题。
该命题( )
①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②体现了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思考
③体现了中国人对人生的基本看法
④是人们在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④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是普通联系的
B.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C.世界是运动变化的
D.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6.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这句话说明( )
A.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C.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D.任何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7.马克思主义这支箭曾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今天,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新时代中国发展之“的”,需要我们( )
①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②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行动纲领出发
③要在实践中不断推翻和超越原有理论
④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2年8月6日至8日第六届中学生哲学大会于线上举办。
中学生哲学大会是向所有对哲学感兴趣的初、高中生开放的学术平台,旨在搭建中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学生对于哲学以及哲学研究的兴趣。
此举( )
①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有利于中学生从真正的哲学中寻找应对学习困境的具体方法
③是基于哲学揭示了社会具体领域的规律,能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④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定义应这样理解( )
①物质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物质是具体事物的总和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物质具有可知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周易》有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这句话体现了(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事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11.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
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的正确顺序是( )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③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12.意识的本质是( )
①人脑的机能
②人脑的分泌物
③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④观念的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小说《乌江引》取材于长征时期红军以弱胜强的情报战,重现了无名英雄青春身影。
小说第一部分用第一人称书写战地笔记,第二部分用第二人称书写考察、纪实,虚实间高度还原了当时政治、历史、军事、文化和语言现场,被誉为一次“超高难度”的创作。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作者对小说独特的创作,体现了人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
②小说内容是虚构的,不反映客观存在
③小说中历史现场的高度还原决定了历史的真实性
④小说创作是现实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装有“驾驶脑”的智能汽车会比人驾驶的汽车更好更安全。
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我们不但要解决“车”的问题,将汽车做成软件定义的机器;还要解决“人”的问题,用“驾驶脑”替代驾驶员的驾驶认知,并获得驾驶知识和驾驶技巧,使汽车自身成为驾驶员。
材料表明( )
①作为一种新型思维工具,“驾驶脑”全面替代驾驶员
②“驾驶脑”替代人脑,体现人工智能的能动创造性
③“驾驶脑”不等于人脑,它只是驾驶员的智能代理
④借助“驾驶脑”来驾驶汽车,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实践的客观性是指( )
A.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它是在一定的客观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客体、对象、工具、结果和过程都是客观的
D.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活动
16.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
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答题
17.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三、材料分析题
18.恩格斯指出,“自然科学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得守受哲学的支配。
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蹩脚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某种建立在通晓思维历史及其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形式的支配。
”
如何理解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19.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
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
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20.“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自古以来,中国人充满了大胆怀疑、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03年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太空,一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
经过多年自主
发展和持续奋斗,我国已圆满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18年间,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从太空出舱,到空间站舱外维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8次载人飞行,次次都充满挑战,次次都是创新,次次都是跨越。
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
中国航天人勇于攻坚克难,矢志探索创新,心怀祖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
这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开拓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的过程。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①④: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极端天气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人们深思,表明哲学思想来源于人类的实践动中,哲学的产生需要人们的追问和思考,①④正确。
②:真正的哲学对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推动作用,错误的哲学、伪哲学起阻碍作用,②错误。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不能离开具体科学。
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观点错误,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答案:B
解析:A: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A错误。
B:哲学是以理论形式系统反映世界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正确。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不等于世界观,C说法错误。
D: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3.答案:C
解析:②④:庄子提出了人很难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的哲学命题,这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回答,是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的初步的探讨,是人们在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④正确。
①: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①错误。
③:庄子的这个观点不涉及中国人对人生的基本看法,③错误。
4.答案:C
解析:①②③④: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③④正确,排除②。
5.答案:B
解析:AC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最根本的区别是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是意识决定物质,ACD不符合题意。
B: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B正确。
故本题选B。
6.答案:C
解析:C: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符合题意,应选B:只有真正的哲学才
推动时代步伐,B错误,不选,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A错误,不选。
D: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D错误,不选。
7.答案:B
解析: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新时代中国发展之“的”需要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坚持与时B俱进,主观符合客观,①④入选;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的纲领出发,②不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论,③不选。
8.答案:C
解析:①④:中学生哲学大会向对哲学感兴趣的初、高中生开放的学术平台,在次本台上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术交流,从而提升生对于哲学以及哲学研究的兴趣,此举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①④符合题意。
②:中学生从真正的哲学中寻找应对学习困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中学生可以从具体科学中寻找应对学习困境的具体方法,②错误。
③:具体科学揭示的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③错误。
故本题选C。
9.答案:D
解析:在此文字材料题目中首先读懂题干中材料的意思,其次是抓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最后准确把握题干主旨是考查物质的含义知识。
客观实在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概念,它是意识以外万事万物的共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和惟一特性,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因此,①符合题义。
④物质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人的意识可以认知物质世界,物质具有可知性。
因此,④符合题义。
③客观实在性是所有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性质,是物质与意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因此,③符合题义。
②物质这一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更不是具体事物的总和,因此,②观点错误。
10.答案:B
解析: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条件的,A错误。
B:“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的大意是太阳去月亮来,月亮去太阳来,太阳与月亮相互推进,所以光明就产生。
寒冬去暑夏
来,暑夏去寒冬来,寒冬与暑夏相互推进,所以就形成了年岁。
这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事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B正确切题。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错误。
D:材料强调的是物质离不开运动,强调的是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强调的是运动离不开物质,D排除。
故本题选B。
11.答案:B
解析:①排第二位,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体现物质是运动的;②排第一位,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③排第四位,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④排第三位,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体现了运动是有规律的;因此,正确排序是:②→①→④→③。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B
解析:①④:小说《乌江引》虚实间高度还原了当时政治、历史、军事、文化和语言现场,被誉为一次“超高难度”的创作。
这说明小说创作是现实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这里作者对小说独特的创作,体现了人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①④符合题意。
②: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说法错误。
③:物质决定意识,应该是历史的真实性决定小说中历史现场的高度还原,③错误。
14.答案:D
解析:“驾驶脑”不能全面替代驾驶员,①表述错误。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工智能不具有主动创造性,②错误。
根据题意,“驾驶脑”不等于人脑,只是驾驶员的智能代理,借助“驾驶脑”驾驶汽车,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③④正确。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D
解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且真理源于实践,①错误。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错误。
“当今时代……时代发展”说明③符合题意。
实践以人为主体,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④正确。
故选D。
17.答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之所以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18.答案: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可能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走弯路,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因此,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哲学、具体科学”,需要调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的有关知识如何理解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回答说明类主观题,一般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来说明设问。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自然科学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
→可联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可能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
19.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增强文化自觉,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自觉地加以保护和传承;克服错误观念,避免破坏性开发,把保护、传承与利用有机统一起来。
解析:本题知识限定为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属于认识说明类非选择题,问题为说明为什么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
学生首先要答出意识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即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然后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增强文化自
觉对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的作用。
20.答案: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为和平利用太空资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且每一步目标任务的规模、内容和水平各不相同。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发展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立足国家发展需要,航天人克服困难,反复实践,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步都为下一步任务的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也接受了实践的检验。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历经了长期的艰难探索,在一次次的挑战面前,我们不断创新,积累经验,逐渐深化了人们对太空的认识,对宇宙的探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的过程。
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知识范围是追求真理的知识,从材料信息入手进行分析。
“自古以来,中国人充满了大胆怀疑、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从太空出舱。
到空间站舱外维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8次载人飞行,次次都充满挑战,次次都是创新,次次都是跨越。
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航天人勇于攻坚克难,矢志探索创新,心怀祖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
这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开拓性贡献”,这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