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 他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材料三: 旧中国的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个体农户经营规模小、生产工具
不足、资金短缺,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平整土地和改良土壤、农具,使用 及其进行耕作、播种和收获等,小农经济都难以做到。如果不引导个体农 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就不能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和改善农民生活,也 不能为工业化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等。因此, 用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探索。
“为什么帝国主义敢侵略我们, 因为我们没有强大的工业。”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一辆 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自主学习1
阅读教材P25-27,要求:时间3分钟,围绕目标思考问题找出答案, 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1)地位: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最重要的贡献:对社会主义改造基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作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
决定
有利于解决
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
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
小 结:
社
最为广泛而深
会
刻的社会变革
主
义
制
度
在
中
国
的
在艰辛探
确
索中前进
立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造”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改造——意义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党的八大对社会 主要矛盾 主义建设的贡献 主要任务
指明方向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成就;
探索中的曲折
【课堂巩固】
2、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有( ) ①国国家营资本经主济义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 的开始了对它们彻初底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 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
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 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工业建设
只
• (1)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有
社
农业建设
会
• (2)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主
义
基础设施
才
• (3)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能
救
教育科技
中
(4)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 国
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 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 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 主观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 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 发生严重困难。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东欧出现一批
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亚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有了新的发展,给中国人民 带来了希望。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关系上实行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的“一边倒”方针。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签 字,中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开始了密切的合作。这种国际环 境,是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
3.能够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对适合中 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辛探索。
导入新课
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多穷: 人均GDP只有23美元,人均国民收入16美元; 人均原煤59公斤;人均钢0.39公斤;人均发电量7.9度;
“一而美横 国穷向人对 均二比 国白当 民时 总”的 产的世值界1新88:2中美元国; 英如国何人均重国新民总书产写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 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马克思列宁基本原理(指导) +
苏联经验教训(鉴戒) +
中国实际(结合)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党的八大——为社会主义引领十航月向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
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3、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 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②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复习回顾
社会性质 近 代 中 国
历史任务
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开始标志 五四运动
资 本 主 义 道 路 走 不
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主心骨)
新
民 主
发展历程
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主 义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革 命
取胜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课堂巩固】
3、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 全国和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 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 ) ①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②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使广大劳动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巩固】
4、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是 因为:( )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感谢聆听
小科普: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料
转变为
,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思新考民:主为主什义么向要社、会并主且义能过进渡行的“历三史大必然改性造” 向 社会主义过渡?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
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4)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处于优先增长
地位。在全国工业(不包括手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产值平均每 年递增57%,所占比重1952年达到52.8%。在全国社会商品批发总额中, 国营商业所占比重1952年达到60.5%,控制了很大部分社会商品的流通 过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 供了坚强的依靠力量和重要的物质基础。
1.过渡时期的时间划定、总路线和总任务? 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3.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的划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正式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 。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的意义
【课堂巩固】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和 革命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 A.11994199年年新五中四国运诞动生,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 的转变 B.119 4569年年社中会华主人义民改共造和的国基的本成完立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奴役 中国人民历史的结束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 刻的社会变革 D.1社949会年主中义华人改民造共的和基国本的完成立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个结论】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 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个飞跃】
【一个肯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 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 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 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虽然经历严重曲折,但党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 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 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 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 备和物质基础。
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前方道路又该 如何走呢?
二、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艰辛探索时期的划定
自主学习2
阅读教材P27-29,要求:时间3分钟,围绕目标思考问题找出答案, 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面临的崭新历史课题? 2.中共八大的贡献? 3.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过程中的成就与曲折? 4.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时期的意义?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949年,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和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3%。在“公私兼顾、 劳资两利”的基本方针下,加强对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以解决私营工 业在原料来源、产品销路和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国营商业也逐步扩大 批发范围,所经营商品主要是粮食、棉布等人民生活必需品,其他商品 的零售业务让给私营商业或小商小贩经营。开始了不同程度上对工商业 的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为以后对私营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通
革命性质 无产阶级性质、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
胜利标志 理论成果
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思想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学习目标】
1.明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2.了解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过程,懂得中国走上社会 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知道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意义。
事物发展的社道会路主是义曲探折索的中,的曲前折途是光明的。
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 命”,是一场由毛泽东发动,被反革命集 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 灾难的内乱。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 “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 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4、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意义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材料三: 旧中国的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个体农户经营规模小、生产工具
不足、资金短缺,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平整土地和改良土壤、农具,使用 及其进行耕作、播种和收获等,小农经济都难以做到。如果不引导个体农 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就不能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和改善农民生活,也 不能为工业化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等。因此, 用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探索。
“为什么帝国主义敢侵略我们, 因为我们没有强大的工业。”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一辆 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自主学习1
阅读教材P25-27,要求:时间3分钟,围绕目标思考问题找出答案, 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1)地位: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最重要的贡献:对社会主义改造基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作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
决定
有利于解决
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
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
小 结:
社
最为广泛而深
会
刻的社会变革
主
义
制
度
在
中
国
的
在艰辛探
确
索中前进
立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造”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改造——意义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党的八大对社会 主要矛盾 主义建设的贡献 主要任务
指明方向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成就;
探索中的曲折
【课堂巩固】
2、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有( ) ①国国家营资本经主济义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 的开始了对它们彻初底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 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
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 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工业建设
只
• (1)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有
社
农业建设
会
• (2)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主
义
基础设施
才
• (3)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能
救
教育科技
中
(4)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 国
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 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 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 主观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 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 发生严重困难。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东欧出现一批
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亚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有了新的发展,给中国人民 带来了希望。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关系上实行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的“一边倒”方针。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签 字,中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开始了密切的合作。这种国际环 境,是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
3.能够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对适合中 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辛探索。
导入新课
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多穷: 人均GDP只有23美元,人均国民收入16美元; 人均原煤59公斤;人均钢0.39公斤;人均发电量7.9度;
“一而美横 国穷向人对 均二比 国白当 民时 总”的 产的世值界1新88:2中美元国; 英如国何人均重国新民总书产写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 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马克思列宁基本原理(指导) +
苏联经验教训(鉴戒) +
中国实际(结合)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党的八大——为社会主义引领十航月向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
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3、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 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②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复习回顾
社会性质 近 代 中 国
历史任务
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开始标志 五四运动
资 本 主 义 道 路 走 不
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主心骨)
新
民 主
发展历程
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主 义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革 命
取胜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课堂巩固】
3、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 全国和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 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 ) ①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②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使广大劳动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巩固】
4、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是 因为:( )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感谢聆听
小科普: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料
转变为
,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思新考民:主为主什义么向要社、会并主且义能过进渡行的“历三史大必然改性造” 向 社会主义过渡?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
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4)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处于优先增长
地位。在全国工业(不包括手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产值平均每 年递增57%,所占比重1952年达到52.8%。在全国社会商品批发总额中, 国营商业所占比重1952年达到60.5%,控制了很大部分社会商品的流通 过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 供了坚强的依靠力量和重要的物质基础。
1.过渡时期的时间划定、总路线和总任务? 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3.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的划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正式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 。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的意义
【课堂巩固】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和 革命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 A.11994199年年新五中四国运诞动生,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 的转变 B.119 4569年年社中会华主人义民改共造和的国基的本成完立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奴役 中国人民历史的结束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 刻的社会变革 D.1社949会年主中义华人改民造共的和基国本的完成立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个结论】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 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个飞跃】
【一个肯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 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 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 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虽然经历严重曲折,但党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 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 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 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 备和物质基础。
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前方道路又该 如何走呢?
二、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艰辛探索时期的划定
自主学习2
阅读教材P27-29,要求:时间3分钟,围绕目标思考问题找出答案, 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面临的崭新历史课题? 2.中共八大的贡献? 3.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过程中的成就与曲折? 4.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时期的意义?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949年,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和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3%。在“公私兼顾、 劳资两利”的基本方针下,加强对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以解决私营工 业在原料来源、产品销路和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国营商业也逐步扩大 批发范围,所经营商品主要是粮食、棉布等人民生活必需品,其他商品 的零售业务让给私营商业或小商小贩经营。开始了不同程度上对工商业 的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为以后对私营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通
革命性质 无产阶级性质、人民大众的民主革命
胜利标志 理论成果
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思想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学习目标】
1.明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2.了解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过程,懂得中国走上社会 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知道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意义。
事物发展的社道会路主是义曲探折索的中,的曲前折途是光明的。
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 命”,是一场由毛泽东发动,被反革命集 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 灾难的内乱。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 “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 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4、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