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试卷
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耐高温酸性氧化物的是( ) A. CO 2
B. SiO 2
C. MgO
D. Na 2O
2. 硫酸铜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u 元素位于周期表p 区 B. 硫酸铜属于强电解质 C. 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D. 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
3.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1737
Cl
B. 碳的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
C. BF 3的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
D. HCl 的形成过程: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SO 2能使某些色素褪色,可用作漂白剂 B. 金属钠导热性好,可用作传热介质 C. NaClO 溶液呈碱性,可用作消毒剂 D. Fe 2O 3呈红色,可用作颜料
5. 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和乙醇反应可生成H2
B. 工业上煅烧黄铁矿(FeS2)生产SO2
C. 工业上用氨的催化氧化制备NO
D. 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反应可制备NO2
6. 关于反应2NH2OH+4Fe3+=N2O↑+4Fe2++4H++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1molN2O,转移4mol电子
B. H2O是还原产物
C. NH2O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若设计成原电池,Fe2+为负极产物
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l2+2OH−=Cl−+ClO−+H2O
B. 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3+2OH−=2AlO2−+H2O
C. 过量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2Na++CO32−+CO2+H2O=2NaHCO3↓
D. H2SO3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SO32−+Ca2+=CaSO3↓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都是多羟基醛及其缩合产物
B. 蛋白质溶液与浓硝酸作用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变黄色
C. 水果中因含有低级酯类物质而具有特殊香味
D. 聚乙烯、聚氯乙烯是热塑性塑料
9. 七叶亭是一种植物抗菌素,适用于细菌性痢疾,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存在2种官能团
B.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 1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2molBr2
D. 1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3molNaOH
10. 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的2s轨道全充满,Y的s能级电子数量是p能级的两倍,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Q是纯碱中的一种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负性:Z>X
B. 最高正价:Z<M
C. Q与M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11. 在熔融盐体系中,通过电解TiO2和SiO2获得电池材料(TiSi),电解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A. 石墨电极为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极A 的电极反应:8H ++TiO 2+SiO 2+8e −=TiSi +4H 2O
C. 该体系中,石墨优先于Cl −参与反应
D. 电解时,阳离子向石墨电极移动
12. 共价化合物Al 2Cl 6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l 2Cl 6+2NH 3=2Al(NH 3)Cl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l 2Cl 6的结构式为
B. Al 2Cl 6为非极性分子
C. 该反应中NH 3的配位能力大于氯
D. Al 2Br 6比Al 2Cl 6更难与NH 3发生反应
13. 甲酸(HCO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工业废水中的甲酸及其盐,通过离子交换
树脂(含固体活性成分R 3N ,R 为烷基)因静电作用被吸附回收,其回收率(被吸附在树脂上甲酸根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废水初始pH 关系如图(已知甲酸K a =1.8×10−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活性成分R 3N 在水中存在平衡:R 3N +H 2O ⇌R 3NH ++OH −
B. pH =5的废水中c(HCOO −):c(HCOOH)=18:1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C. 废水初始pH <2.4,随pH 下降,甲酸的电离被抑制,与R 3NH +作用的HCOO −数
目减少
D. 废水初始pH >5,离子交换树脂活性成分主要以R 3NH +形态存在
14. 标准状态下,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已知
O 2(g)和Cl 2(g)的相对能量为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E 6−E 3=E 5−E 2
B. 可计算Cl −Cl 键能为2(E 2−E 3)kJ ⋅mol −1
C. 相同条件下,O 3的平衡转化率:历程Ⅱ>历程Ⅰ
D. 历程Ⅰ、历程Ⅱ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lO(g)+O(g)=
O 2(g)+Cl(g)ΔH =(E 5−E 4)kJ ⋅mol −1
15. 碳酸钙是常见难溶物,
将过量碳酸钙粉末置于水中达到溶解平衡:CaCO 3(s)⇌Ca 2+(aq)+CO 32−(aq)[已知K sp (CaCO 3)=3.4×10−9,K sp (CaSO 4)=4.9×10−5
,
H 2CO 3的电离常数K a1=4.5×10−7,K a2=4.7×10−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层清液中存在c(Ca 2+)=c(CO 32−)
B. 上层清液中含碳微粒最主要以HCO 3−形式存在
C. 向体系中通入CO 2气体,溶液中c(Ca 2+)保持不变
D. 通过加Na 2SO 4溶液可实现CaCO 3向CaSO 4的有效转化
16.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往FeCl 2溶液中加入Zn 片 短时间内无明显
现象 Fe 2+的氧化能力比Zn 2+弱
B 往Fe 2(SO 4)3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再加入少量K 2SO 4固体
溶液先变成血红色后无明显变化 Fe 3+与SCN −的反应不可逆 C
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
于盐酸,滴加KSCN 溶液
溶液呈浅绿色
食品脱氧剂样品中没有+3
价铁
D
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饱和FeCl 3
溶液,持续煮沸
溶液先变成红褐
色再析 出沉淀
Fe 3+中先水解得Fe(OH)3再聚集成Fe(OH)3沉淀
A. A
B. B
C. C
D. D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0分)
17. 硅材料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
(1)Si(NH 2)4分子的空间结构(以Si 为中心)名称为 ______,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______。
Si(NH 2)4受热分解生成Si 3N 4和NH 3,其受热不稳定的原因是 ______。
(2)由硅原子核形成的三种微粒,电子排布式分别为:①[Ne]3s 23p 2、②[Ne]3s 23p 1、③[Ne]3s 23p 14s 1,有关这些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
A.微粒半径:③>①>②
B.电子排布属于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是:①②
C.电离一个电子所需最低能量:①>②>③
D.得电子能力:①>②
(3)Si 与P 形成的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
该晶体类型是 ______,该化合物的化
学式为 ______。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18. 化合物X 由三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
已知:白色固体A 用0.0250molHCl 溶解后,多余的酸用0.0150molNaOH 恰好中和。
请回答:
(1)X 的组成元素是 ______,X 的化学式是 ______。
(2)写出B →C 溶液呈棕黄色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3)写出生成白色固体H 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4)设计实验检验溶液Ⅰ中的阳离子 ______。
19.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之一,CH 4还原CO 2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的主要反应有:
Ⅰ:CH 4(g)+CO 2(g)⇌2CO(g)+2H 2(g)ΔH 1=+247kJ ⋅mol −1,K 1 Ⅱ:CO 2(g)+H 2(g)⇌CO(g)+H 2O(g)ΔH 2=+41kJ ⋅mol −1,K 2 请回答:
(1)有利于提高CO 2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______。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低压 D.高温高压
(2)反应CH 4(g)+3CO 2(g)⇌4CO(g)+2H 2O(g)的ΔH =______kJ ⋅mol −1,K =______(用K 1,K 2表示)。
(3)恒压、750℃时,CH 4和CO 2按物质的量之比1:3投料,反应经如图流程(主要产物已标出)可实现CO 2高效转化。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Fe 3O 4可循环利用,CaO 不可循环利用
B.过程ii ,CaO 吸收CO 2可促使Fe 3O 4氧化CO 的平衡正移
C.过程ii 产生的H 2O 最终未被CaO 吸收,在过程ii 被排出
D.相比于反应Ⅰ,该流程的总反应还原1molCO 2需吸收的能量更多
②过程ii 平衡后通入He ,测得一段时间内CO 物质的量上升,根据过程iii ,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O 物质的量上升的原因 ______。
(4)CH 4还原能力(R)可衡量CO 2转化效率,R =(同一时段内CO 2与CH 4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
①常压下CH 4和CO 2按物质的量之比1:3投料,
某一时段内CH 4和CO 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1,请在图2中画出400~1000℃之间R 的变化趋势,并标明1000℃时R 值。
②催化剂X 可提高R 值,另一时段内CH 4转化率、R 值随温度变化如下表: 温度/℃
480 500 520 550
CH 4转化率/% 7.9 11.5 20.2 34.8
R
2.6 2.4 2.1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
A.R 值提高是由于催化剂X 选择性地提高反应Ⅱ的速率
B.温度越低,含氢产物中H 2O 占比越高
C.温度升高,CH 4转化率增加,CO 2转化率降低,R 值减小
D.改变催化剂提高CH 4转化率,R 值不一定增大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20. 某研究小组制备纳米ZnO ,再与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复合制备荧光材料
ZnO @MOF ,流程如图:
已知:①含锌组分间的转化关系:
②ɛ−Zn(OH)2是Zn(OH)2的一种晶型,39℃以下稳定。
请回答:
(1)步骤Ⅰ,初始滴入ZnSO 4溶液时,体系中主要含锌组分的化学式是 ______。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
A.步骤Ⅰ,搅拌的作用是避免反应物浓度局部过高,使反应充分
B.步骤Ⅰ,若将过量NaOH 溶液滴入ZnSO 4溶液制备ε−Zn(OH)2,可提高ZnSO 4的利用率
C.步骤Ⅱ,为了更好地除去杂质,可用50℃的热水洗涤
D.步骤Ⅲ,控温煅烧的目的是为了控制ZnO 的颗粒大小 (3)步骤Ⅲ,盛放样品的容器名称是 ______。
(4)用Zn(CH 3COO)2和过量(NH 4)2CO 3反应,得到的沉淀可直接控温煅烧得纳米ZnO ,沉淀无需洗涤的原因是 ______。
(5)为测定纳米ZnO 产品的纯度,可用已知浓度的EDTA 标准溶液滴定Zn 2+。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理的仪器和操作,补全如下步骤[“____”上填写一件最关键仪器,“”内填写一种操作,均用字母表示]。
( )
用 ______(称量ZnO 样品xg)→用 (______)→用 ______(______)→用 (______)→用 (盛装EDTA 标准溶液,滴定Zn 2+) 仪器:a.烧杯;b.托盘天平;c.容量瓶;d.分析天平;e.试剂瓶
操作:f.配制一定体积的Zn 2+溶液;g.酸溶样品;h.量取一定体积的Zn 2+溶液;i.装瓶贴标签
(6)制备的ZnO @MOF 荧光材料可测Cu 2+浓度。
已知ZnO @MOF 的荧光强度比值与Cu 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关系如图。
某研究小组取7.5×10−3g 人血浆铜蓝蛋白(相对分子质量1.5×105),经预处理,将其中Cu 元素全部转化为Cu 2+并定容至1L 。
取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样测得荧光强度比值为10.2,则1个血浆铜蓝蛋白分子中含 ______个铜原子。
21. 某研究小组按下列路线合成抗癌药物盐酸苯达莫司汀。
已知:①
②
请回答:
(1)化合物A 的官能团名称是 ______。
(2)化合物B 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B →C 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化合物D 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C.化合物I 的分子式是C 18H 25N 3O 4
D.将苯达莫司汀制成盐酸盐有助于增加其水溶性 (4)写出G →H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5)设计以D 为原料合成E 的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______。
(6)写出3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C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
①分子中只含一个环,且为六元环;
②1H −NMR 谱和IR 谱检测表明:分子中共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无氮氮键,有乙酰基(
)。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MgO 、Na 2O 能和盐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CO 2、SiO 2 都能和NaOH 溶液反应只生成盐和水,均为酸性氧化物,CO 2晶体属于分子晶体,熔点低,SiO 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熔点高,耐高温, 故选:B 。
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本题考查了氧化物分类、晶体类型,掌握概念的要点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2.【答案】A
【解析】解:A.Cu 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其3d 、4s 电子为其外围电子,所以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 104s 1,属于ds 区,故A 错误;
B.硫酸铜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 正确;
C.CuSO 4是强酸弱碱盐,Cu 2+在溶液中水解显酸性:Cu 2++2H 2O ⇌Cu(OH)2+2H +,故C 正确;
D.硫酸铜中铜离子为重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故D 正确; 故选:A 。
A.Cu 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 104s 1,属于ds 区;
B.硫酸铜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C.CuSO 4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显酸性;
D.铜离子为重金属离子。
本题考查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明确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题目比较基础,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答案】C
【解析】解: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17+18=35,核素符号为 1735
Cl ,故A
错误;
B.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2,根据洪特规则,2p 轨道上的2个电子应该分别在2个轨道上,且自旋方向相同,其原子轨道表示式为
,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故B 错误;
C.BF 3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3,无孤电子对,其VSEPR 模型和空间结构均为平面三角形,故C 正确;
D.HCl 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形成过程中不存在电子得失,其形成过程应为
,故D 错误;
故选:C 。
A.质量数=质子数+质子数,质量数标注于元素符号左上角、质子数标注于左下角;
B.根据洪特规则,2p 轨道上的2个电子应该分别在2个轨道上,且自旋方向相同;
C.BF 3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3,VSEPR 模型为平面三角形;
D.HCl 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阴阳离子,H 、Cl 间共用1对电子。
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涉及电子式、核素、分子构型的判断、核外电子排布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即可解答,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SO 2可用作漂白剂,故A 正确;
B.钠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作传热介质,故B 正确;
C.次氯酸钠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作消毒剂,不是碱性的原因,故C 错误;
D.Fe 2O 3呈红棕色,常用作红色涂料,故D 正确; 故选:C 。
A.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
B.钠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C.次氯酸钠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
D.Fe 2O 3是红棕色固体,俗名铁红。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铁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5.【答案】D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解析】解:A.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发生了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C 2H 5OH →2C 2H 5ONa +H 2↑,故A 正确;
B.黄铁矿煅烧生成二氧化硫,方程式为4FeS 2+11O 22Fe 2O 3+8SO 2,故B 正确;
C.工业上氨催化氧化生成NO 的反应方程式为4NH 3+5O 24NO +6H 2O ,故C 正确;
D.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反应不可以制取NO 2,故D 错误; 故选:D 。
A.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
B.黄铁矿煅烧生成二氧化硫;
C.NH 3与O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O 和H 2O ;
D.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
本题以化学反应为载体考查了理论与实际,工业生产要考虑成本问题,根据物质间的反应结合成本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A
【解析】解:A.反应2NH 2OH +4Fe 3+=N 2O ↑+4Fe 2++4H ++H 2O 中,NH 2OH 中N 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1价,生成1molN 2O ,转移4mol 电子,故A 正确; B.反应2NH 2OH +4Fe 3+=N 2O ↑+4Fe 2++4H ++H 2O 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价态没有改变,H 2O 不是还原产物,还原产物是Fe 2+,故B 错误;
C.反应2NH 2OH +4Fe 3+=N 2O ↑+4Fe 2++4H ++H 2O 中,NH 2OH 中N 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1价,失去电子,做还原剂,故C 错误;
D.若设计成原电池,Fe 3+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2价,得到电子,Fe 2+为正极产物,故D 错误; 故选:A 。
反应2NH 2OH +4Fe 3+=N 2O ↑+4Fe 2++4H ++H 2O 中,
NH 2OH 中N 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1价,失去电子,做还原剂,Fe 3+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2价,得到电子,做氧化剂,据此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和电子转移计算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D
【解析】解:A.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A正确;
B.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 H2O,故B正确;
C.过量的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反应析出了碳酸氢钠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Na++CO32−+H2O=2NaHCO3↓,故C正确;
D.盐酸酸性强于H2SO3,H2SO3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不能产生白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D。
A.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B.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C.二氧化碳过量,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由于相同温度下碳酸钠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所以反应产物中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D.H2SO3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考查,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A
【解析】解:A.糖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或它们的脱水缩合物,根据是否含醛基分为还原性糖和非还原性糖,故A错误;
B.蛋白质溶液与浓硝酸作用,先变性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变黄色,故B正确;
C.低级的酯是具有香气的挥发性液体,水果具有香味是由于水果中含有酯类物质,故C 正确;
D.塑料有线型、体型两种,线型具有热塑性,具有冷却后又变成固体,加热后又熔化的性质,常见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故D正确;
故选:A。
A.糖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或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B.蛋白质遇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
C.低级的酯是具有香气的挥发性液体;
D.塑料有线型、体型两种,线型具有热塑性,体型具有热固性。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有关知识,掌握生活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A.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酯基、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故A错误;
B.苯环、碳碳双键连接的原子都共平面,单键可以旋转,所以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故B正确;
C.苯环上酚羟基的邻位、对位氢原子能和溴以1:1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和溴以1:1发生加成反应,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3mol溴,2mol溴发生取代反应、1mol溴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酚羟基、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和酚羟基都能和NaOH以1:1反应,该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1个酯基水解生成1个酚羟基和1个羧基,所以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4molNaOH,故D错误;
故选:B。
A.含有酚羟基和酯基、碳碳双键;
B.苯环、碳碳双键连接的原子都共平面,单键可以旋转;
C.苯环上酚羟基的邻位、对位氢原子能和溴以1:1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和溴以1:1发生加成反应;
D.酚羟基、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和酚羟基都能和NaOH以1:1反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的关系、原子共平面判断方法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B
【解析】解:X、Y、Z、M、Q分别是Be、C、N、O、Na元素;
A.非金属性:Z>X,所以电负性:Z>X,故A正确;
B.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因为O、F元素非金属性很强,不易失电子,所以没有正化合价,Z、M分别是N、O元素,故B错误;
C.Q、M形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2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过氧根离子中存在O−O非极性键,故C正确;
D.Y、Z分别是C、N元素,非金属性:Y<Z,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故D正确;
故选:B。
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2s轨道全充满,为Be元素;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Y 的s 能级电子数量是p 能级的两倍,为C 元素;M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 元素;Q 是纯碱中的一种元素,为Na 元素,Z 元素原子序数介于Y 和M 之间,为N 元素,即X 、Y 、Z 、M 、Q 分别是Be 、C 、N 、O 、Na 元素;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
B.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但O 、F 元素除外;
C.Q 、M 形成的化合物有Na 2O 、Na 2O 2;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但O 、F 元素除外。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阅读、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正确推断元素并灵活运用元素周期律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1.【答案】C
【解析】解:A.由分析知,石墨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 错误;
B.由分析知,电极A 的电极反应式为:TiO 2+SiO 2+8e −=TiSi +4O 2−,故B 错误;
C.由分析知,石墨电极中碳失去电子,因此该体系中,石墨优先于Cl −参与反应,故C 正确;
D.电解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因此电解时,阳离子向电极A 移动,故D 错误; 故选:C 。
通过电解TiO 2和SiO 2获得电池材料(TiSi),则TiO 2和SiO 2电极作电极A ,为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TiO 2+4e −=Ti +2O 2−,SiO 2+4e −=Si +2O 2−,总反应为:TiO 2+SiO 2+8e −=TiSi +4O 2−,石墨电极为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 −2e −+O 2−=CO ↑,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
本题主要考查电解原理,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一般。
12.【答案】D
【解析】解:A.A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共价化合物Al 2Cl 6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分子中Al 、Cl 原子间存在配位键,导致每个Al 与4个Cl 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所以Al 2Cl 6的结构式为
,故A 正确;
B.Al 2Cl 6的结构式为,则Al 2Cl 6分子是对称性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故
B 正确;
C.Al 2Cl 6分子中Al 、Cl 原子间存在配位键,Al(NH 3)Cl 3分子中NH 3是配体,并且能发生反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应Al 2Cl 6+2NH 3=2Al(NH 3)Cl 3,则NH 3的配位能力大于Cl 原子,故C 正确; D.Br 的原子半径大于Cl ,则键能:Al −Br 键<Al −Cl 键,导致Al −Br 键更易断裂,且NH 3能与Al 原子形成配位键,则Al 2Br 6比Al 2Cl 6更易与NH 3发生反应,故D 错误; 故选:D 。
A.A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共价化合物Al 2Cl 6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分子中Al 、Cl 原子间存在配位键;
B.由Al 2Cl 6的结构式可知,Al 2Cl 6分子是对称性分子;
C.A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Al 2Cl 6分子中Al 、Cl 原子间存在配位键,Al(NH 3)Cl 3分子中NH 3是配体;
D.Br 的原子半径大于Cl ,则键能:Al −Br 键<Al −Cl 键,导致Al −Br 键更易断裂。
本题考查分子极性的判断、配位理论的应用等知识,侧重学生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把握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分子结构和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3.【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图知,业废水中的甲酸及其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后,溶液pH 值增大,说明R 3N 呈碱性,存在水解平衡R 3N +H 2O ⇌R 3NH ++OH −,故A 正确; B.pH =5时,c(H +)=10−5mol/L ,H a (HCOOH)=×c(H +),===18:1,故B 正确; C.废水中pH 值越小,c(H +)越大,HCOOH ⇌HCOO −+H +平衡逆向移动,则HCOO −数目减少,故C 正确;
D.活性成分R 3N 在水中存在平衡:R 3N +H 2O ⇌R 3NH ++OH −,废水初始pH >5时,溶液中c(OH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离子交换树脂活性成分主要以R 3N 形态存在,故D 错误; 故选:D 。
A.根据图知,业废水中的甲酸及其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后,溶液pH 值增大,说明R 3N 呈碱性;
B.pH =5时,c(H +)=10−5mol/L ,H a (HCOOH)=×c(H +),=;
C.废水中pH 值越小,c(H +)越大,HCOOH ⇌HCOO −+H +平衡逆向移动;
D.活性成分R 3N 在水中存在平衡:R 3N +H 2O ⇌R 3NH ++OH −,废水初始pH >5时,溶液中c(OH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侧重考查图象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水解原理、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原理内涵是解本题关键,注意B 中分式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的变形,题目难度不大。
14.【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Cl 原子是历程Ⅱ的催化剂,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反应热,则历程Ⅰ、Ⅱ的反应热相等,即△H =E 6−E 3=E 5−E 2,故A 正确;
B.Cl 2(g)的相对能量为0,由图可知Cl(g)的相对能力为(E 2−E 3)kJ/mol ,断裂化学键吸收热量,Cl 2(g)→2Cl(g)吸收能量为(E 2−E 3)kJ/mol ,则Cl −Cl 键能为2(E 2−E 3)kJ/mol ,故B 正确;
C.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不能改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即相同条件下O 3的平衡转化率:历程Ⅱ=历程Ⅰ,故C 错误;
D.由图可知,历程Ⅱ中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小于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的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则历程Ⅰ、历程Ⅱ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lO(g)+O(g)=O 2(g)+Cl(g)ΔH =(E 5−E 4)kJ ⋅mol −1,故D 正确; 故选:C 。
A.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B.由图可知,Cl(g)的相对能力为(E 2−E 3)kJ/mol ;
C.相同条件下,O 3的平衡转化率:历程Ⅱ=历程Ⅰ;
D.反应的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反之相反。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侧重分析能力及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把握焓变的计算、键能概念、催化剂的作用、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5.【答案】B
【解析】解:A.上层清液中Ca 2+不水解、CO 32−水解生成HCO 3−
,所以上层清液中存在
c(Ca 2+)>c(CO 32−),故A 错误;
B.K a 2==4.7×10−11,CO 32−的水解平衡常数K h ==≈2×10−2
>K a 2,说明溶液中CO 32−的水解程度较大,上层清液中含碳微粒最主要以HCO 3−
形式存在,故B 正确;
C.向体系中通入CO 2,发生反应CO 2+H 2O +CaCO 3=Ca(HCO 3)2,难溶性的CaCO 3转化为可溶性的Ca(HCO 3)2,溶液中c(Ca 2+)增大,故C 错误;
D.K sp (CaCO 3)<K sp (CaSO 4),CaCO 3比CaSO 4更难溶,所以加入Na 2SO 4溶液不易将CaCO 3向CaSO 4的有效转化,故D 错误; 故选:B 。
A.上层清液中Ca 2+不水解、CO 32−水解生成HC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