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华东政法大学期末考试范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马克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统治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加剧了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斗争。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第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居于首要地位的社会矛盾,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运动,1838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的国西里西亚纺织厂工人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这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
础。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
其次,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最后,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新
民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
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
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达到目的:坚持马克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并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而奋斗。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人类是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
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
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是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是两大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得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在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和根本特点;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同意,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以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B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中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从根本上讲,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社会主义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其主要体现是: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与思想的社会关系。

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时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地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材料
..1.—.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的的
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2)事物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从我国的现实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
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条件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无条件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
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是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
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

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共性,无条件,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矛盾的个性,有条件的,相对的
第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第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稳定联系。

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相对重复性。


规律是客观的。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
支配。

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但不时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物所作为的,人们可以透过外部现象认识和发现规律,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水灾面前,我们可以植树造林,拦河筑坝)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其本身固有的,客观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根据他们作用范围的不同,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表现在: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其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报有目的和意
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
第二,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

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实惠,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

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认识。

(1)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不仅采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从而使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反映的对象不只有一般地模仿,而是能动地创造。

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能够的作用。

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辩证法),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简单看)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几点: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材料
..2.—.中国近代受战乱之苦,中国共产党决定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实践证明选择是正确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探索,作出了符合客观规律的选择。

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我们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认识和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的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先认识世界;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人类实践活动能够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使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为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共性: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它全面的解释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具有两方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它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接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感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