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探讨

发布时间:2021-06-11T09:42:37.190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作者:翟晓鹏江厚顺张引弟李忠慧熊青山[导读] 天然气水合物、地热能等环保和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

翟晓鹏江厚顺张引弟李忠慧熊青山

1.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防漏堵漏技术研究室?长江大学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地热能等环保和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为了满足国家对天然气水合物、地热能等新能源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适应新设立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需求,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本文以“厚重基础,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主旨,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教学目标

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1-3]。特别是在天然气水合物、地热能、风力发电、光伏电池、绿色电源、电动车控制、变频技术、智能电网等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新能源是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的新兴科目[4-6]。新能源能源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新工科专业,主要研究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等,包含天然气水合物、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电能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2011 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涉及能源动力、材料、机械、电气、化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旨在培养适应新能源产业需求的工程设计运行、产品研发生产和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7-9]。专业培养掌握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等方面的新能源科学领域专业知识,能在国家天然气水合物、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目前设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等学校有很多,但是设置天然气水合物、地热能新能源专业的高校较少,且没有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在此背景下,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开创以天然气水合物、地热能为课程体系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对相关课程体系进行探讨。

1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目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意识强,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具备能源学科宽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新能源高效洁净转化与利用的专业知识,能在新能源领域从事天然气水合物、地热能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经过4年本专业学习,本科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新能源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利用现代工具,对本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能够在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地热能生产管理岗位从事方案设计、运行维护、项目施工等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与项目管理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够综合考虑法律、环境、社会公众利益及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工匠精神,坚守职业道德规范。

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及实施方案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专业理论课程,一部分是专业实践课程。以专业理论课程以核心课为框架,各类支撑课程为分支,形成柱状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主要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能源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岩石力学、地热学、动力工程等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是合理配置实践教学各环节(包括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而呈现的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基础技能实践、专业技能实践和研究创新实践。由于新能源专业涵盖面广,专业实践内容体系应以主干课程为重点,突出体现层次性、独立性及系统性。整合优化各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在满足课堂教学需要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

实践教学内容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实践教学的关键是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应选取专业覆盖面广、科研承载力强、专业特色明显的实验、实习和设计项目。

实施方案主要侧重实践教学内容与培养环节。重点是联系参与合作培养的企业,并与企业一道落实具体的培养方案、培养环节和企业导师,完成学生的挑选与分配。

企业向学校老师介绍企业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对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等;学校向企介绍有关自己的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双方通过交流探讨,深了解各自的意见、设想,在各个方面达成共识。实践教学最终考核由学校和企业方组成答辩团队,要求学生做一个在企业整个培养阶段的系统总结报告与毕业论文答辩等。依据学生平时的表现、企业的评估、总结报告与毕业论文,给出综合的成绩。

3结论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教育体系重点发展的新专业,在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方面缺乏现成的模板和成功经验。在研究现有新能源专业课程设置基础上,立足长江大学现有教学资源和工程技术,依托能源创新等基地,以“厚重基础,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主旨,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满足国内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董海鹰,颜鲁薪,李帅兵,李明澈,房磊.基于“双思维”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层实验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现代化,2020,7(21):69-70.

[2]陶石,钱斌,王志成,吴大军,张惠国,洪学鹍.应用型本科院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02):186-189.

[3]孔德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12-13.

[4]王莉,靳登超,吴楠,杜艳红,刘新媛.实践教学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5):179-1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