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
[1]选用优先数列时,应按照先疏后密的规则进行选取,以避免规格( A )。

A.过多
B. 过少
C. 过量
D. 过头
[2]选择( C )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A.较大
B. 较小
C. 适当
D. 无关。

[3]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 A )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A 完全 B. 不完全 C. 不一定 D. 不可能。

[4]圆柱度公差为 0.03 mm,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 D ) 0.03mm。

A.不小于
B. 等于
C. 不等于
D. 不大于。

[5]车床主轴与丝杠之间的交换齿轮,主要要保证其传动的( A )。

A.准确性
B. 无关 C 低速运动 .D. 高速运动。

[6]( C )误差是有某种不正常的原因造成的。

A.相对
B. 绝对
C. 粗大
D. 变值。

[7]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A.形状
B. 定向
C. 定位
D. 形位。

[8]( C )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

A. 间隙
B. 过盈
C. 过渡
D. 常用
[9]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A. 公差值
B. 公差等级
C. 配合
D. 标注
[10]键槽的对称度公差为 0. 05mm,则键槽中心面偏离轴线的距离不得()0.05mm。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D. 小于等于
[11]几何量的基本长度单位为()。

A. 厘米
B. 毫米
C. 米
D. 微米
[12]按 GB/T1800.3 — 1998 的规定,标准公差等级分为( A )级。

A20 .B.18 C.19 D.22
[13]对于有配合要求的孔和轴,尺寸公差应采用()等级。

A. 较大
B. 较小
C. 较高
D. 较低。

[14]()误差可用修正法和抵消法等方法消除。

A. 随机
B. 系统
C. 粗大
D. 相对。

[15]标准规定了( B )优先数系列。

A.4 个
B.5 个
C.10 个
D.1 个。

[16]同一公差等级的两个尺寸、其公差数值()。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不一定相等
D. 不能相等
[17]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 ,则轴的上偏差是()
A.0.05
B.-0.05
C. 小于 0.05
D. 小于 -0.05.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用于测量仪器上的读数分度齿轮,一般要求传递运动准确;
B、用于传递动力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
C、用于高速传动的齿轮,一般要求载荷分布均匀;
D、低速动力齿轮,对运动的准确性要求高。

[19]测量与被测几何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几何量,然后通过函数关系式运算,获得该被测几何量的量值的方法,称为()
A、相对测量法
B、被动测量法
C、综合测量法
D、间接测量法
[20]某阶梯轴上的实际被测轴线各点距基准轴线的距离最近为 2 m ,最远为 4 m ,则同轴度误差值为 ( ) 。

A. 2 m B. 4 m C . 8 m D. 10 m
[21]一般来说,下列哪一个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 ( ) 。

A. 30h7 B. 90H 7 C. 60h7 D . 80h7
[22]滚动轴承径公差带的特点是它位于以径公称直径为零线的 ( )
A , 上方且基本偏差为零B. 上方且基本偏差为正值
C . 下方且基本偏差为零D. 下方且基本偏差为负值
[23]按国标的规定,量块的制造精度分为 ( )
A: 1.2.3.4.5.6 共六级
B: 1.2.3.4.5 共 5 级
[24]最大实体要求适用于 ( ) A、需要保证可装配性的场合
B、需要保证较严格配合要求的场合
C、需要保证零件强度和最小壁厚的场合
D、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的精度相差很大的场合。

[25]下列形位公差项目中公差带形状与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的那个公差项目是 ( )
A 、圆度 B、圆柱度 C 、同轴度 D 、位置度
[26]孔的最小实体尺寸是其 ( ).
A 、最大极限尺寸
B 、最小极限尺寸
C 、基本尺寸
D 、实际尺寸
[27]零件的加工难易程度取决于 ( ) 的高低。

A. 公差等级
B. 基本偏差
C. 过盈量
D. 间隙。

[28]零件尺寸误差同形位误差采用包容要求时,应遵守 ( ) 边界。

A. 实效边界
B. 包容 C 作用 . D. 最大实体。

[29]选择较大的测量力, ( )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A. 有利于 B 不利于 .C. 提高 D. 不妨碍。

[30]误差值 ( A ) 则测量精度越高。

A. 越小
B. 越大
C. 一定
D. 对称。

[31]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 A )。

A. 愈高
B. 愈低 C 过盈大 .D. 间隙大。

[32]从制造角度讲,优先选择( D )。

.
A. 基轴制
B. 高精度
C. 公差带
D. 基孔制。

[33]一般来说,需要严格保证配合性质时,应采用( )。

A. 包容要求
B. 独立原则
C. 最大实体要求
D. 最小实体要求。

[34]( )是用来限制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

A 形位公差带 B. 尺寸公差 C. 配合公差 D. 基本偏差
[35]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 )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A. 公差等级
B. 公差值
C. 基准制
D. 基本偏差。

[36]若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的方向和位置关系以理论正确尺寸标注,则其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是
)。

A. 浮动
B. 固定的
C. 变化的
D. 不同的。

[37] 零件尺寸误差同位置误差采
用()时,位置误差与尺寸误差各自分别测量。

A. 包容要求
B. 最大实体要求
C. 独立原则
D. 最小实体要求
[38] 量块按
“级”使用
时,
应以其()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
制造误差
A. 标称值
B. 实际值
C. 测量值
D. 尺寸值
[39] ( ) 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

A. 间隙
B. 过盈 C . 过渡 D. 公差配合。

[40] 符号表示()。

A. 全跳
B. 园跳动
C. 倾斜度
D. 对称。

[41] 符号表示()。

A. 全跳
B. 园跳动
C. 倾斜度
D. 对称,
[42] 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
的是( )
A、φ 30H7/ g6
B、φ 30H8/ g7
C、φ 30H7/ u7
D、φ 100H7/ g6
[43]所设计孔、轴配合中的孔和轴加工后,经测量合格的某一实际孔与某一实际轴在装配后得到了间隙,则设计配合
A、一定是间隙配合
B、一定是过盈配合
C、一定是过渡配合
D、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渡配合
[44]一般来说,下列哪一个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

A、30h7 B、90H7 C、60h7 D、80h7
[45]按 GB/T 1144 - 2001 规定,矩形花键联结的定心方式采用
A、大径定心 B 、键宽定心 C 、小径定心 D 、键高定心
[46]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叫做
A、间隙 B 、过盈 C 、联结 D、配合
[47]下列四组配合中配合性质与40 H 7 / k 6相同的一组是
A、40H 7/k7 B、40K7/h7 C、40K7/h6 D、40H 6/k6
[48]用功能量规控制形状误差大小的方法适用于 A、遵守独立原则时
B、生产现场
C、遵守最小实体要求时
D、图纸上标注跳动公差时
[49]下列形位公差特征项目中公差带形状与径向全跳动公差带形状相同的那个项目是 . A、圆
度 B、圆柱度 C 、同轴度 D 、位置度
[50]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25m6 轴的方法属于
D、主动测量
[51]利用同一种加工方法,加工50H6 孔和100H 7孔。

A、前者加工困难B、后者加工困难C、两者加工难易相同
[52]在上图 a)中采用的形位公差项目是()
A. 圆度
B. 圆柱度
C. 位置度
D. 同轴度。

[53]上图 a)中形位公差的基准 A 是()
A. 圆柱面
B. 端面
C. 轴线
D. 素线
[54]上图 a)中形位公差的基准 B 是()
A. 圆柱面
B. 端面
C. 轴线
D. 素线
[55]在上图 b)中采用的形位公差项目是()
A. 垂直度
B. 倾斜度
C. 位置度
D. 同轴度。

[56]上图 b)中形位公差的基准 A 是()
A. 圆柱面
B. 端面
C. 轴线
D. 素线
[57]上图 a)中形位公差的基准 A 是()
A. 轮廓要素
B. 中心要素
C. 被测要素
D. 素线
[58] 上图被测要素遵守的公差原则是(
A 独立原则 .B. 相关要求 C. 包容要求 D. )。

最大实体要求。

[59] 在上图中采用的形位公差项目是
()
A. 平行度
B. 平面度
C. 直线度
D. 同轴度
[60] 上图标注直径的上偏差是()。

A-0. .B.0. C.-0.040 D.0.040
[61] 上图标注直径的公差是()。

A-0. .B.0.030 C.-0.040 D.0.040 。

[62] 分组装配和调整装配都属于
()。

A. 完全互换
B. 不完全互换 C 分组互换 .D. 功能互换
D无法比较
[63] ( )误差不能用实验方法消除。

A. 随机
B. 系统
C. 测量方法
D. 人为。

[64] 图样上标定轴线直线度公差为 0. 05mm ,则该轴的轴线弯曲不得 ( )0.05mm A 等于 . B. 大于 C. 小于 D. 接近。

[65] 量块的精度与刻线尺具的精度,前者( )。

A. 较高 B 较低 C 与后者无可比性 .D. 与后者相同。

[66] 设孔轴配合, Xmax =0.030 , Ymax=-0.025. 其配合性质是( )。

A. 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度配合 D. 公差配合。

[67] 一根光轴装配多个零件孔,孔与轴配合应采用( )
A. 基轴制
B. 基孔制
C. 间隙配合
D. [68] 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其配合精度就
A. 越高
B. 越低
C. 越差
D. 无关。

[69] 为提高测量的精确性,应采用(
A. 直接测量
B. 间接测量
C. 主动测量
[70] 滚动轴承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 ( ) A. 孔 B. 轴 C. 准 D. 本。

[71] 用同一种加工方法加工轴,设计尺寸为
A 容易 .B. 困难 C. 难易一样 D. 没法比较。

[72] 基本尺寸相同的轴上有几处与孔配合,当两端的配合要求紧固而中间的配合要求较松时,宜 采用 ( ) 制配合。

A. 基孔
B. 基轴
C. 优先
D. 基准
[73] 对于除配合要求外,还有极高形位精度要求的要素,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应采用 ( ) 。

A. 相关原则
B. 独立原则
C. 包容原则
D. 最大实体原则。

[74] 在同一公差组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 ( ) 的精度等级。

A. 相同
B. 不同
C. 任意
D. 基本
[75] 检测是 ( ) 和检验的统称,它是组织互换性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A. 测量
B. 验收
C. 类比
D. 量具。

[76] 量块按“级”使用时, 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 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 ( ) 误差。

A. 制造
B. 设计
C. 测量
D. 间接。

[77] 利用同一种加工方法,加工 90H7 孔和 100H 7孔,
A、前者加工困难 B、后者加工困难 C、加工难易相同 D无法比较 [78] 一般来说,下列
) 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

A、 50H6 B、 90H 7 C、 60h7 D、 80h7
[79]
如图所示尺寸
链,
A0 是( )。

A. 封闭环 B 增环 .C. 减环 D. 组成环。

过渡配合。

( ) 。

)测量。

D. 多次测量 。

制。

50h7的轴比 30 f6 的轴加工 ( )
A. 形状
B. 定向
C. 定位
D. 形位。

[83] 某孔、 轴配合,尺寸为 10h8 ,最大间隙 Xmax=+0.007mm ,最大过盈 Ymax=-0.037mm ,该配 合是基 ( )制。

A. 准
B. 孔
C. 轴
D. 优
([84] 某孔、 轴配合, 尺寸为 10h8 ,最大间隙 Xmax=+0.007mm ,最大过盈 Ymax=-0.037mm ,配合 类别是

)配合。

A. 间隙
B. 过盈
C. 过渡
D. 一般。

([85] 某孔、 轴配合,
尺寸为 10h8 ,最大间隙 Xmax=+0.007mm ,最大过盈 Ymax=-
0.037mm ,轴的
上偏差为 ( ). 。

A.0.007 B-0. .
C.0
D. 需要查表。

([86] 某孔、 轴配合, 尺寸为 10h8 ,最大间隙 Xmax=+0.007mm ,最大过盈 Ymax=-0.037mm ,轴的 公差等级为

).。

A.IT10 BIT8 .C.0 D. 没有标明。

([87] 某孔、 轴配合, 尺寸为 10h8 ,最大间隙 Xmax=+0.007mm ,最大过盈 Ymax=-0.037mm ,配合 公差

( ).。

A.0.007 B-0. .C.0
D.0.044 。

[88] 按下图所示标注的尺寸加工孔。

两孔间尺寸是( )得到的。

A 直接 .B. 间接 C. 测量 D. 计算。

[82] 孔与轴配合中无特殊要求,一般应采用( 基轴制 B. 基孔制 C. 常用 D. 优先。

随机误差的评定以 ( ) 作为随面误差的极限偏差。

A± 3σ .B. ±σ C.3 σ D. ± 3。

同轴度是( )位置误差。

[80] A. )配合 [81]
[89] 下列四个形位公差特征项目中与圆柱度公差带形状相同的那个公差项目是 A 、 圆度 B 、径向全跳动 C 、同轴度 D 、位置度 [90]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其 .
A 、最大极限尺寸
B 、最小极限尺

[91] 有一孔、轴配合,配合的间隙为(
A. 0.025
B.0.
C. 小于等于 0.041
[92] 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是其 .
A 、最大极限尺寸
B 、最小极限尺寸
[93] 轴的最小实体尺寸是其 .
A 、最大极限尺寸
B 、最小极限尺寸
[94] 已知如下零件图,Φ 50 孔的(
A. 轴线
B. 轮廓线
C. 素线
D. 端面。

[95] 已知零件图,Φ 50 孔采用了( A. 独立 B. 包容 C. 最大实体 D 最小实体。

[96] 已知零件图,Φ 50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
A.50mm
B. 大于 50mm
C. 小于
50mm D.50.025mm 。

[97] 已知零件图,Φ 50 孔的最小实体尺寸是(
A.50mm
B. 大于 50mm
C. 小于 50mm
D.50.025mm 。

[98] 已知如下零件图Φ 70 的轴采用了( ) A. 独立 B. 包容要求 C. 最大实体 D 最小实体 [99] 已知零件图,Φ 70 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是(
A.70mm
B. 大于 70mm
C. 小于 70mm
D.69.970mm 。

[100] 已知零件图,Φ 70 轴的最小实体尺寸是(
A.70mm
B. 大于 70mm
C.小于 70mm
D.69.970mm 。

C 、基本尺寸
D 、实际尺寸 +0.025 ~ +0. ) mm ,则配合公差是(
)。

D. 大于 0.. C 、基本尺寸 D 、实际尺寸
C 、基本尺寸
D 、实际尺寸 )直线度误差
Φ 0.01 。

)公差关系。

)。

)。

公差关系, )。

10 .
[113] [114]
[101] 用某测量仪器、测量一次,测得值为 10.365mm,测量结果是( A.10.000mm, B.10.300mm ,C.10.360mm , D.10.365mm, [102] 用某测量仪器、重复测量 4 次,测得值分别为 10. 367mm 、 366mm 、测量结果是( A.10.367mm , B.10.368mm ,C.10.366mm ,D.10.365mm, )。

10. 368 mm 、 10. 367mm 、 )。

[103] 下图所示零件标注中、小圆 A 和 B 表示
( A. 被测要素 B. 基准要素 C. 单一要素 D. )要素。

综合要素。

A . 孔 B. 轴 C. 准 D. 本。

[105] 键与键槽配合, 采用基 ( ) 制。

A .
孔 B. 轴 C. 准 D. 本。

[106] 下列四组配合中配合性质与 40K 7 / h6相同的一组是 A. 40H 7/k7
B . 40K 7/ h7 C. 40H7/k6
[107] 40H7/k7
与 40 K 7 / h7
配合性质(
)。

A 相同 .B. 不同 C. 无关 D. 相关
[108] 40H7/k7
与 40H 6/k6
配合性质(
)。

A 相同 .B. 不同 C. 无关 D. 相关 [109] 40H7/k7
与 40H 6/k6
配合精度( )。

A 相同 .B. 不同 C. 无关 D. 相关
[110] 测得尺寸 25mm ,则( )尺寸为 25mm 。

A 基本 .B. 极限 C. 实际 D. 相关 [111] 图上标注尺寸是 50mm ,则( )尺寸为 50mm 。

A 基本 .B. 极限 C. 实际 D. 相关 [112] 下列( A )表面粗糙度要求不同。

A、 50H6 B 、 90H7 C、 60h7 D 、 80h7
制。

[104] ) D. C
滚动轴承外圈与孔的配合,采用基 (
40H6/k6
测量孔用量规称作
A . 卡规 B . 塞规 测量轴用量规称作 A . 卡规 B . 塞规 C. 通规
C. 通规 )。

D. 止
规 )。

D. 止

[115] 利用同一种加工方法,加工 50H6 孔和 90H7 孔( )。

A、前者容易B、后者容易C、两者难易相同D无法比较
[116]()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尺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A. 分度值B.示值围C.测量围D. 灵敏度
[117]()是指直接从计量器具获得被测量的量值的测量方法。

A. 绝对测量B .相对测量C. 直接测量D. 止规测量
[118]()是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尺寸。

A. 实际尺寸B .基本尺寸C. 极限尺寸D .尺寸偏差
[119]设计确定的尺寸为()。

A. 实际尺寸B .基本尺寸C. 极限尺寸D .验收尺寸
[120]()是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差。

A. 实际偏差B .基本偏差C. 极限偏差D .尺寸偏差
[121]选用优先数列时,应按照()的规则进行选取,以避免规格过多。

A. 先疏后密
B. 先密后疏
C. 过量
D. 过头
[122]选择适当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和灵敏度。

A. 较大量
B. 较小量
C. 精确度
D. 无关。

[123]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A 完全 B. 不完全 C. 不一定 D. 不可能。

[124]圆柱度公差为 0.03 mm,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 0.03mm。

A. 不小于
B. 等于
C. 不等于
D. 不大于。

[125]主轴与丝杠之间的交换齿轮,主要要保证其传动的()。

A. 准确性
B. 无关 C 低速运动 .D. 高速运动。

[] ()误差是有某种不正常的原因造成的。

A. 相对
B. 绝对
C. 粗大
D. 变值。

[127]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A. 形状
B. 定向
C. 定位
D. 形位。

[128]孔与轴()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

A. 间隙
B. 过盈
C. 过渡
D. 常用
[129]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相同,就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A. 公差值
B. 公差等级
C. 配合性质
D. 标注
[130]键槽的对称度公差为 0. 03mm,则键槽中心面偏离轴线的距离不得()
0.03mm。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D. 小于等于
[131]基本长度单位为()。

A. 厘米
B. 毫米
C. 米
D. 微米
[132]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公差等级分为()级。

A20 .B.18 C.19 D.22
[133]对于有配合要求的孔和轴,尺寸公差应采用()等级。

A. 较大
B. 较小
C. 较高
D. 较低。

[134]可用修正法和抵消法等方法消除()误差。

A. 随机
B. 系统
C. 粗大
D. 相对。

[135]标准规定的优先数系列有()系列。

A.4 个
B.5 个
C.10 个
D.1 个。

[136]两个不同的尺寸有同一公差等级、其公差数值()。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不一定相等
D. 不能相等
[137]φ 4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 ,则轴的上偏差是()
A.0.05
B.-0.05
C. 小于 0.05
D. 小于 -0.0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读数分度齿轮,要求传递运动准确;
B、传递动力的齿轮,要求载荷分布均匀;
C、高速传动的齿轮,要求载荷分布均匀;
D、低速齿轮,对运动的准确性要求高。

[] 通过函数关系式运算,获得被测几何量的量值的方法,称为 ( )
A、相对测量法 B 、被动测量法 C、综合测量法 D、间接测量法
[140] 轴上的实际被测轴线各点距基准轴线的距离最近为 1 m,最远为 4 m,则同轴度误差值为 ( c ) 。

A. 2 m B . 4 m C. 8 m D. 1m
[141] 下列( )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

A. 30h7 B . 90H 7 C. 60h7 D . 80h7
[142] 滚动轴承径公差带的特点是它位于以径公称直径为零线的 ( ) A, 上方且基本偏差为零B.上方且为正值
C. 下方且基本偏差为零D.下方且为负值 [143] 按规定,量块的制造精度分为 ( ) A: 1 —6 共六等B: 1 —5共5等
C: 0.1 —4共 5级D: 0.1.2.3 等
[144] 最大实体要求适用于 ( )
A、需要保证可装配性的场合B 、任何场合
C、需要保证零件强度的 D 、尺寸和形位公差相差很大
[145]下列形位公差项目中公差带形状与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的那个公差项目是 ( ) A 、圆度 B、圆柱度 C 、同轴度 D 、位置度
[146]( )是孔的最小实体尺寸。

A 、最大极限尺寸
B 、最小极限尺寸
C 、基本尺寸
D 、实际尺寸
[147]零件的加工难易程度取决于 ( ) 的高低。

A. 精度等级
B. 基本偏差
C. 过盈量
D. 间隙。

[148]零件尺寸误差同形位误差采用包容要求时,应遵守 ( ) 边界。

A. 实效边界
B. 包容 C 作用 . D. 最大实体。

[149]选择较大的测量力, ( )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A. 有利于 B 不利于 .C. 提高 D. 不妨碍。

[150]测量误差值 ( ) 则测量精度越高。

A. 越小
B. 越大
C. 一定
D. 对称。

[151]愈小的配合公差,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 )。

A. 愈高
B. 愈低 C 过盈大 .D. 间隙大。

[152]优先选择( )是为了制造的方便。

.
A. 基轴制
B. 高精度
C. 公差带
D. 基孔制。

[153]需要严格保证配合性质时,应采用( )。

A. 包容要求
B. 独立原则
C. 最大实体要求
D. 最小实体要求。

[154]用来限制被测要素变动区域的是( )。

A 形位公差带 B. 尺寸公差 C. 配合公差 D. 基本偏差
[155] 只要零件的( )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A. 公差等级
B. 公差值
C. 基准制
D. 基本偏差。

[156] 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的位置关系以理论正确尺寸标注,则其公差带的位置是( )。

A. 浮动的 B. 固定的 C. 变化的 D. 不同的。

[157] 采用( )时,零件的位置误差与尺寸误差各自分别测量。

A. 包容要求
B. 最大实体要求
C. 独立原则
D. 最小实体要求
[158] 量块按“级”使用时,应以其( )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
制造误差。

A. 标称值
B. 实际值
C. 测量值
D. 尺寸值 [159] 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的配合是( )。

A. 间隙
B. 过盈
C. 过渡
D. 公差配合。

[160] 符号—表示( )。

A. 全跳动
B. 直线度
C. 倾斜度
D. 对称。

[171] 符号 // 表示( )。

A. 平行度
B. 园跳动
C. 倾斜度
D. 对称,
[172] 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大( )
A 、φ 30H7/g6
B 、φ 30H8/g7
C 、φ 30H7/u7
D 、φ 100H7/g6
[173] 测量合格的某一实际孔与某一实际轴在装配后得到了间隙,则设计配合 ( ). A、一
定是间隙配合 B、一定是过盈配合
C、一定是过渡配合 D、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渡配合
[174] 下列哪一个表面粗糙度要求最低。

A、 30h7 B、 90H7 C、 60h7 D、φ 30H8
[175] 国标规定,矩形花键联结的定心方式采用
A 、大径定心
B 、键宽定心
C 、小径定心
D 、键高定心
[176] ( )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A 、间隙
B 、过盈
C 、联结
D 、配合
[177] 下列四组配合中配合性质与 40H 7 / k 6相同的一组是
A、 40H7/k7 B、 40K7/h7 C、 40K7/ h6 D、 40H6/k6
[178] 用功能量规控制形状误差大小的方法适用于 A 、遵守独立原则时 B 、生产现场
C 、遵守最小实体要求时
D 、标有跳动公差时
[179] 下列形位公差特征项目中公差带形状与径向全跳动公差带形状相同的那个项目是 A 、
圆度 B 、圆柱度 C 、同轴度 D 、位置度
[180] 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 25m6 轴的方法属于
A 、绝对测量
B 、相对测量
C 、综合测量
D 、主动测量
[182] 平行度是( )位置误差。

[183] 孔、轴配合,尺寸为 10h8,. 该配合采用了([181] 评定随机误差以 ( ) 作为随机误差的极限偏差。

A± 3σ .B. ±σ C.3 σ D. ± 3。

A. 形状
B. 定位
C. 定向
D. 形位。

)制。

A. 基准
B. 基孔
C. 基轴
D. 优先
[184]孔、轴尺寸为10h8 ,最大间隙 Xmax=+0.007mm,最大过盈 Ymax=- 0.037mm,配合类别是()配合。

A. 间隙
B. 过盈
C. 过渡
D. 一般。

[185]轴的尺寸为10h8 ,轴的上偏差为(). 。

A.0.007 B-0. . C.0 D. 需要查表。

[] 某轴尺寸为10h8 ,轴的公差等级为(). 。

A.IT10 BIT8 .C.0 D. 没有标明。

[187] 某孔、轴配合,最大间隙 Xmax=+0.007mm,最大过盈 Ymax=- 0.037mm,配合公差为(). A.0.007 B-0. .C.0 D.0.044 。

[[188] ()是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尺寸。

A. 实际尺寸B .基本尺寸C. 极限尺寸D .尺寸偏差
[] 设计确定的尺寸为()。

A. 实际尺寸B .基本尺寸C. 极限尺寸D .验收尺寸
[190]()是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差。

A极限偏差 . B .基本偏差C. 实际偏差D .尺寸偏差
[191]配合间隙为( +0.025 ~+0.) mm的孔和轴,其配合公差是()。

A.0.025
B.0.
C. 小于等于 0.041
D. 大于 0..
[192]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是其 .
A 、最大极限尺寸
B 、最小极限尺寸
C 、基本尺寸
D 、实际尺寸
[193]轴的最小实体尺寸是其 .
A 、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 C 、基本尺寸 D 、实际尺寸
[194]孔的()直线度误差Φ 0.01 ,指引线的箭头应与尺寸线对齐
A. 轴线
B. 轮廓线
C. 素线
D. 端面。

[195]采用()公差要求,被测要素应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A. 独立
B. 包容
C. 最大实体 D 最小实体。

[19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

A. 最小极限尺寸
B. 最大极限尺寸
C. 实际尺寸
D.测量尺寸。

[197]孔的最小实体尺寸是()。

A.最小极限尺寸
B. 实际尺寸
C. 测量尺寸
D. 最大极限尺寸
[198]零件Φ 70 的轴采用了()公差关系,最大实体边界
A. 独立
B. 包容要求
C. 最大实体 D 最小实体
[199]配合间隙为( +0. ~ +0. )mm的孔和轴,其配合公差是()。

A.0.025
B.0.
C. 小于等于 0.
D. 大于 0..
[200]零件图上Φ 70 轴的尺寸是()确定的。

A. 设计
B. 测量
C. 计算
D. 类比。

====================答案==================== 答案部分 .
[1]A[2]C[3]A[4]D[5]A[6]C[7]A[8]C[9]B[10]B
[11]C[12]A[13]C[14]B[15]B[16]C[17]B[18]D[19]D[20]C
[21]A[22]C[23]D[24]A[25]B[26]A[27]A[28]D[29]B[30]A
[31]A[32]D[33]A[34]A[35]A[36]B[37]C[38]A[39]C[40]B
[41]A[42]A[43]D[44]A[45]C[46]D[47]C[48]B[49]B[50]B
[51]A[52]C[53]C[54]B[55]B[56]C[57]B[58]A[59]C[60]A
[61]B[62]B[63]A[64]B[65]C[66]C[67]A[68]A[69]D[70]A
[71]A[72]B[73]B[74]A[75]A[76]A[77]C[78]A[79]A[80]B
[81]A[82]C[83]C[84]C[85]C[86]B[87]D[88]B[89]B[90]B
[91]C[92]A[93]B[94]A[95]C[96]A[97]D[98]B[99]A[100]D
[101]D[102]A[103]B[104]B[105]B[106]C[107]A[108]B[109]B[110]C [111]A[112]A[113]B[114]A[115]B[116]A[117]C[118]A[119] B[120]A [121]A[122]C[123]A[124]D[125]A[]C[127]A[128]C[129]B[130]B [131]C[132]A[133]C[134]B[135]B[136]C[137]B[]D[] D[140]C [141]A[142]C[143]D[144]A[145]B[146]A[147]A[148]D[149]B[150]A [151]A[152]D[153]A[154]A[155]A[156]B[157]C[158]A[159]C[160]B [161]A[162]A[]D[164]A[165]C[166]D[167]C[168]B[169]B[170]B [171]A[172]B[173]C[174]D[175]B[176]C[177]B[178]A[179]C[180]A [181]A[182]C[183]C[184]C[185]C[]B[187]D[188]A[] B[190]A [191]C[192]A1[93]B[194]A[195]C[196]A[197]D[198]B[199]C[200]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