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小说“物象”内容与作用提高性专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届高考小说“物象”内容与作用提高性专练
考点:
1.黄静泉《红包》
2.蒙福森《船歌》
3.张国平《武生》
4.姜铁军《别针》
5.鲁迅《风波》
【考点研究】
一、被低估的“物象”
“物象”一词古已有之。

白居易《金针诗格》中提道:“象,谓物象之象。

日月、山河、虫鱼、草木之类是也。

内外含蓄,方入诗格。

”其中“物”是客观自然物,“象”是自然物在文学作品中形象的表征。

“物象”与“意象”的差别在于,后者常被看作借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而“物象”更偏向于“物”的层面,即更具物质性。

因此,在讨论小说作品时,“物象”更为恰切。

“物”在小说中常被作者精心设计为贯穿叙事的重要道具,与主题密切相关。

例如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长篇小说《追忆似水流年》。

小说的重要角色恰恰是打开“我”回忆闸门的“小玛德莱娜”点心。

这一“物象”的意义早已超越了道具层面,点心与人的关系也并非表层知觉的联系,而是由感觉经验维系的时间和记忆纽带。

这种“物我关系”“感知与记忆”才是作者想要论及的核心问题。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高度肯定了“物”在叙事文本中的重要性:“一个物件出现在叙述中,就立即充满某种特殊力量。

恍如一个磁场的,及恍如那个不可见的关系组成的网络中的一个结。

一个物件的象征意义,也许很明显,也许不那么明显,但是在那里。

我们甚至可以说在—部叙述作品中,任何物件都总是神奇的。

”的确,物与人的“亲密的纠缠”是每个人必须要处理的关系。

“最普通的物也有能力象征人类最深的焦虑和渴望,物应该被视为是个体与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关联”,由此观之,关注和研究被小说家深度加工过的“物象”,能扩开我们品鉴小说艺术的新视野。

二、“常春藤叶”的四重境界
1.自然之物。

常春藤叶的第一重境界是作为自然之物,从物自身的特性和含义出发,小说会赋予自然物以象征意义。

2.环境中的物。

常春藤的第二重境界是作为小說里设定的“环境中的物”,渲染小说的气氛。

小说中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纽约的底层艺术家聚居区格林威治村,它同时也是小说中“常春藤叶”的生长环境。

从它的出场描写来看,它根本不“常春”,不仅缺乏生命力甚至接近枯萎。

一株极老极老的常春藤,纠结的根已经枯萎,攀在半墙上。

秋季的寒风把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只剩下几根几乎是光秃秃的藤枝。

小说笔法像一个长镜头在推进:“纽约华盛顿广场西面的‘艺术区(格林威治村)”“一个错综复杂狭窄而苔藓遍地的小巷中,一个空荡荡阴沉沉的院子里”“一座低矮的荷兰式小阁楼的一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

环境特点是阴冷、萧索、破败。

藤叶作为“自然物”沾染了大环境的气息。

而小说还铺垫了社会环境,这是个繁华都市底层的、肺炎肆虐的艺术区,对作为环境要素的“藤叶”的描写自然能够渲染小说枯索病态的氛围,而它也将与故事中的人和事发生关联。

3.人物眼中的物。

常春藤叶的第三重境界是作为“人物眼中的物”,能够反映人物心理。

小说如特写镜头一般将读者的视线定格在那“距我们的主人公琼珊的病床有20英尺远(6米)”的藤叶上,叶子与主人公在空间位置上的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

作者特意将读者的视线,由这株反常的叶子引向这座繁华都市中不为人知的阴暗
角落里的人与事。

叶子便是那“窥豹”之“管”。

顺着作者的思路,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叶子与人的特殊关系,人物对藤叶的评价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小说第23段借由苏艾之口轻描淡写地点出了常春藤叶与琼珊的心理关系:“一向喜欢”。

老藤叶同你的病有什么相干?你一向很喜欢那株常春藤,得啦,你这淘气的姑娘。

别发傻啦。

“常春藤叶”“那不勒斯海”都是琼珊曾经明媚的梦想,这株叶子一定绿意盎然过,之所以此时在她心中是“可怜的厌倦的”,恰是作者对叶子的反常设计,呼应人物所处的反常生命状态——肺病严重。

紧接着,叶子与人物更紧密的“生命关联”由“数叶子”这个情节凸显出来。

欧·亨利用叶片凋落的数目为琼珊进行生命倒计时,最后一片叶子的意义也被抽象化成了人物意念中的生与死,希望与绝望的临界点。

空间关系是我们与物最普遍的关系,心理关系是我们的情感对物的投射,带有主观性,而能与人产生生命关系的物,除了赖以生存的水和食物,几乎屈指可数。

这便凸显出常春藤这一物象在小说中的独特性。

小说通过几个人物对藤叶的态度,折射出了不同人的心理。

由文本细读,学生很快会发现苏艾眼中的常春藤叶是“莫名其妙”的。

她谙熟藤叶与琼珊的第一、二层关系,却无法明白这层生命关系产生的缘由。

而此时才出场的人物老贝尔曼一开始就带着不屑和愤怒在嘲讽藤叶的“可恶”。

难道世界上竟有这种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落掉而想死?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种怪事。

作者特意插入一段对老贝尔曼背景的交代,他是个在生活和艺术上潦倒失意的人。

也许是“同病相怜”,使得他更能理解一个在生命中失意的人。

可他为何憎恶一个与他不相干的“藤叶”呢?
文中反复着墨的词语“杰作”和一块闲置了25年的空白的画布引起了注意。

因为未曾着墨,就像那未落的叶子,给杰作诞生留有希望和可能性,而一旦画上去失败了,就哀莫大于心死了。

空白画布之于老贝尔曼,正像“最后的常春藤叶”之于琼珊,形成绝妙的呼应。

这也就自然而然地解释了,为什么老贝尔曼最能明白绝望中最后的希望是绝对不能抹杀的。

他对叶子的嘲讽愤怒是觉得不值得,因为懂得,他才不惜在风雨之夜,用久置的画笔慰藉一个同样失意的生命,以生命来守护这份希望。

4.艺术品的物。

小说中常春藤的“第四重境界”是作为“艺术品的物”,升华小说的主旨。

全文的高潮自然推进到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上——那片画上去的,作为“艺术品的物”。

对于真叶子是否凋落,小说巧妙地留白,读者自然想得出。

而读者意料之外的是老贝尔曼画的叶拯救了琼珊。

老贝尔曼是深层理解了“最后一片叶子”在琼珊心中的分量,即明白了物与人的生命关系,才会选择去画。

他画得如此完美,能够以假乱真,拯救了琼珊,而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慰藉,让这片叶子不仅具有艺术美,更绽放着人性的光辉。

在每个人处于绝望之时,心中都会有最后一片叶子,它带有了一种哲学意味。

能够为他人守护住这片叶子,就能够启示生命,扭转人的命运。

放在欧·亨利所书写的时代背景中,资本主义的金钱物化逻辑下,“最后的常春藤叶”也已经不单是个“自然物”“环境中的物”,而是成了美化人心与世界的“艺术品的物”,成了人生杰作,不知道能给多少人心中带来一抹长久的绿意。

“常春藤叶”这个物象的四重境界:“自然物”的常春藤叶是自由青春的象征;在特定环境中,藤叶是时代和社会环境的投影;作为人物眼中的物,既能暗示人物的生命状态,投射人的心理,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作为艺术品的常春藤叶,是集高超的艺术美和伟大的人性美为一体的杰作;而升华为哲理的“最后一片叶子”,是灰暗阴冷社会中一抹难得的绿意,是绝望之境中的转机,是开启新希望的生命启示。

三、小说中的“物象”之境
它是可以勾连起小说形象刻画、主题赋意、情节结构的小说要素之一。

同时,小说物象的内涵也是有层次的,“常春藤叶”作为“自然物”“环境中的物”“人物心中的物”和“作为艺术品的物”的四重境界,启示我们可以从物的特性、情感载体、艺术手法、哲学内涵等层面去探索“物象”的表意空间。

这些多层次的意义空间构筑了小说中物的不同境界。

我们可以把它简化总结为物的自然境界——情感境界——艺术境界——哲理境界。

【考题对接】
红包
黄静泉
那个饭店就叫火车站饭店,不大,是平房,里面放着二十多张方桌,桌子和椅子都是原木色。

正是春运的时候。

车站前的广场上人来人往。

人们穿行在大雪中,或者说是大雪穿行在人群里,人和雪纠缠不清,搅在一起。

火车站饭店里吃饭的人挺多。

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坐在进门右边的第二张桌子边,面对着门,边吃饭边说话。

小伙子对旁边的姑娘说,你烦不烦啊,不好好吃饭总是摆弄手机干嘛呢?
抢红包。

姑娘说。

能抢套房子也算你厉害。

小伙子生气地说。

他们的不愉快,其实正是因为房子。

姑娘突然脸白了,生气地说,我拿定主意了,你要是过完年回来,还说买不起房子,咱们就算了。

姑娘又说,其实我真是不想跟你就这么算了,但没有房子,也只能算了。

相爱了三四年,就这么算了?小伙子说,你不觉得可惜?
咋不觉得可惜,但可惜有用吗?姑娘看着手机,没有抬头。

姑娘不敢抬头,不敢看男友的眼睛,当然也不敢让男友看她的眼睛。

小伙子说,你抢了别人的红包,莫非你就不给别人发红包?
人生就是一场游戏,当真了就不好玩了。

姑娘说。

对我也一样?小伙子说。

应该是吧。

姑娘一字一顿地说。

没事儿一样,小伙子吃了一片木耳,又说,好合好散,吃顿好饭。

小伙子鄙夷地笑了一下说,你再想想,我们能不能一起奋斗一套房子?
我没有这个义务,现在都是这样,男人要娶媳妇,就得有房子。

我放着一个女人不当,为啥要当个奋斗者?姑娘很伤感地说。

饭店的门,突然开了,呼一下冲进一股雪,雪中卷进一个男子来。

男子抖了抖身子,抖掉了头发上和身上的一些雪花。

男子四十岁上下,四方脸,黑,穿着一件黑皮衣,黑皮衣灰楚楚的泛出麻麻点点的白点子,看起来像是些线头子,他走到进门右边的第二张桌子旁边,坐下了。

他背对着门,面对着那对儿闹不愉快的小情侣。

服务员走到穿黑皮衣的男人身边,递过一张菜谱,让那个男人点菜。

外面大雪下得正紧,雪花就像一群一群蝌蚪,一群一群地从空中游到窗玻璃上,砰砰地撞出响声。

服务员站了好大一会儿,终于等男子点完了,看了一下说,你就要一碗面,也不加个鸡蛋?
穿黑皮衣的男人点了点头,意思是不加鸡蛋,什么也不加。

穿黑皮衣的男人吃面吃的挺豪爽。

他怎么吃面?他是横着筷子吃,哗一下,挑进嘴里一大堆面。

照这样的吃法,三四筷子就能挑光那碗面,然后是把面汤一口喝光。

但是,他突然停顿下来了,把横在筷子上的一堆面放回碗里,开始竖起筷子放慢了吃法,像是等着什么人,边吃边看着对面的小伙子和姑娘,看着饭桌上那几盘菜。

小伙子看着穿黑皮衣的男人,大概觉得这个灰头土脸的男人挺有意思,就主动地搭起话来。

穿黑皮衣的男人是出来打工的,要坐晚上的火车回家去过年。

说起家来,穿黑皮衣的男人就笑了。

笑着说,其实吧,出门在外的时候,老是想起在家的时候,想起在玉米地里掰玉米棒子的时候还真是挺有意思挺快乐的。

可是,孩子咋办?孩子要上学,靠掰玉米棒子可掰不出学费钱。

那玉米地,你出来了,咋办?小伙子捉着筷子,走神儿一样看着穿黑皮衣的男人。

筷子在手里动一下动一下。

我老婆自己在家里种地呢,我老婆可能吃苦了,家里的农活儿都她自己干了,不过村子里也不是就我老婆能受苦,别的女人也能受苦。

他慢慢地吃面条,看着小伙子桌前的菜盘子。

我出来的时候,我儿子跟我说,爸爸今年回来过年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买个手机回来,有了手机,我就能跟爸爸视频了。

我儿子的
话,让我记了一年了。

穿黑皮衣的男人不笑了。

小伙子说,其实在外面打工的人,都会时常想起家里的事情。

这么说,你也是出来打工的,老家也是农村的?穿黑皮衣的男人瞪圆了眼睛,眼睛里放出光来。

小伙子点了点头。

他已经出来多年了,先是在外面上学,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又读研,本来还想读博的,但好像挣钱比读博更重要,就不读了。

小伙子摊开两只手,说,这叫忍痛割爱。

没办法,我现在大了,才知道我爸妈其实早就供不起我上学了,我得先挣点钱啊。

穿黑皮衣的男人看着小伙子那张苦笑的脸说,你有文化,你是白领,你跟我不一样,我是卖力气的人,这一辈子啥脏活累活都干过。

他看见小伙子好像要站起来的样子,就微笑着说,你吃完啦?
吃完了。

要走啦?
得走啦,我也要坐火车回家过年去啦。

小伙子又补充说,对于这个城市来说,我们都是外乡人。

你们剩下的菜,我能不能打包?穿黑皮衣的男人说。

小伙子喊来服务员,打包。

小伙子看着打包的服务员说,有现成的盐水鸡给装一只。

小伙子跟着服务员走到收银台前,跟里面的女孩说,你们这儿有红包吗?女孩说有。

小伙子给红包里装了五百块钱,对服务员说,把红包打进鸡子包里。

小伙子的女朋友侧过脸,很温情地看着小伙子,看着看着,抬起手背抹眼泪。

姑娘说,想想看,他们一家人打开那个红包时,会不会被吓一跳?
有时候……小伙子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我们不是也希望被意外的好事儿来吓一跳吗?
小伙子结了账,把盐水鸡递给穿黑皮衣的男人说,这些东西,你全都拿走吧,拿回家去,给你老婆孩子吃。

特别是这只鸡,千万别送人,一定要自己吃,尝尝好吃不好吃。

穿黑皮衣的男人把所有的菜都收拾妥当了,跟着小伙子一块儿出了门。

刚出门走了两步,穿黑皮衣的男人就蹲下了,往塑料袋子里装雪,他要坐一夜火车呢。

小伙子和姑娘也要继续赶路,撇开那个男人,转身走了,但是边走边回头看。

那个姑娘,把一只手插进小伙子的臂弯里,挽住小伙子的胳膊,挽得很紧。

雪很大,雪花像杨花一样漫天飞舞。

(摘编自《微型小说选刊》)1.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中“红包”的内涵。

(6分)
2.黑皮衣男子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车站饭店名字朴实,房子简陋,陈设简单,顾客盈门,小说以此为场景,易于展开人物活动,浓缩社会矛盾。

B.小情侣为房子的事情闹别扭,姑娘提出分手后不敢抬头看男友的眼睛,这一细节说明她已决心放弃用心经营了三四年的爱情。

C.两个男人对话时,姑娘似乎成了局外人,小说以“很温情地看着小伙子”“抬起手背抹眼泪”的细节来表现其内心的波澜与情感变化。

D.小说有多处关于雪的描写,既极力表现天气的寒冷,与饭店的温暖构成对比,又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
物形象。

一、黄静泉《红包》【答案】
1.小说中的“红包”有两种,一是微信中的红包,一是鸡子里的红包,二者均含有人生意外惊喜之意,前者是小情侣矛盾激发的导火线,后者是二人情感深化的催发剂。

“抢红包”作为一种游戏,满足了人们寻求人生意外收获的心理诉求,却无法替代现实的奋斗,无法挽救被物质左右的爱情。

“鸡子里的红包”是小伙子送给黑皮衣男子的惊喜,包含敬意与感激;也寄寓着善良的可爱、爱情的真义,幸福的要义。

小说写这两类红包,意在告诉人们爱情需要真诚付出,幸福需要共同奋斗。

2.①构成形象对比:他和妻子的乐观奋斗与小情侣因为房子而困扰构成鲜明的对比。

②促成情节逆转(或“推动情节发展”):他的出现打破了小情侣情感的僵局,化解了他们的情感危机,坚定了他们爱的信念。

③深化作品主旨:他既让小伙子获得了一种奋斗的力量,也让轻言分手的姑娘重新认识到男友可贵的品质、奋斗的内涵和相濡以沫的意义。

【解析】1.黑皮衣男子在小说中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我老婆自己在家里种地呢,我老婆可能吃苦了,家里的农活儿都她自己干了,不过村子里也不是就我老婆能受苦,别的女人也能受苦”分析可知,他和妻子的乐观奋斗与小情侣因为房子而困扰构成鲜明的对比。

结合文本内容“小伙子和姑娘也要继续赶路,撇开那个男人,转身走了,但是边走边回头看。

那个姑娘,把一只手插进小伙子的臂弯里,挽住小伙子的胳膊,挽得很紧”分析,推动情节发展,他的出现打破了小情侣情感的僵局,化解了他们的情感危机。

结合“小伙子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我们不是也希望被意外的好事儿来吓一跳吗”“小伙子和姑娘也要继续赶路,撇开那个男人,转身走了,但是边走边回头看。

那个姑娘,把一只手插进小伙子的臂弯里,挽住小伙子的胳膊,挽得很紧”分析可知,深化作品主旨,给小伙子和姑娘奋斗的力量。

3.B【解析】B项,“这一细节说明她已决心放弃用心经营了三四年的爱情”错误。

结合文本内容“其实我真是不想跟你就这么算了,但没有房子,也只能算了”“那个姑娘,把一只手插进小伙子的臂弯里,挽住小伙子的胳膊,挽得很紧”分析可知,并没有决心放弃这段爱情。

故选B。

二、蒙福森《船歌》
船歌
蒙福森
张德贵是抚河镇的把船老大,水性甚好,人称“浪里白条张顺”。

他胆色一流,技术更是一流。

在整个抚河镇的船工中,无人能及。

他从13岁开始,就跟着他的老爹在抚河上行船,不到30岁就开始掌舵。

几十年虽风雨坎坷,却一直都顺顺当当,从来没有失过手。

抚河镇因河而得名,站在抚河镇最高处的望江楼上远眺抚河,它就像一条银色的巨龙,流过抚河镇。

抚河从西向东,一泻千里,波涛滚滚,直至苍梧。

抚河发源于猫儿山山脉,水流一路平缓,江面宽阔。

然而至抚河镇时,水道突然变得弯曲,怪石嶙峋,两岸悬崖峭壁,杂树丛生,飞鸟鸣叫,猿猴嬉戏。

过了抚河镇不远,就是一个险滩,叫乱石滩。

乱石滩水情复杂,滩险浪急,江水轰鸣,漩流咆哮声似鬼哭狼嚎,斯时要攻上险滩谈何容易!非要请抚河镇的船工不可,否则,外地人不知水情,十有八九翻船,葬身此地。

张德贵和他的伙伴们,接了工,在望江楼要了一坛白酒、几盘猪头肉,吃饱喝足,一抹嘴,一甩上衣,奔江边去了。

张德贵把舵,指挥他的兄弟们,下船的、拉缆的,把船缆挂上肩头,把竹篙顶在肩上,扎紧脚步,开始过滩了。

张德贵一声令下,大伙齐心协力把船向着滩面攻上去,这时,船工们的号子如轰雷般吼出——
“哎哟咦咦哎哟,哎哎哟,无呀无底深呀个潭,怎呀得呀上啰嗬!”
“哎哟咦咦哎哟,哎哎哟,无呀无底深呀个潭,怎呀得呀上啰嗬!”
那声音,悠扬动听,铿锵有力,在山崖间回荡着;那声音,充满了男人的阳刚之气,富有韵味……喊着一个号子,可过险滩几丈。

过了乱石滩,前面江面宽阔,一马平川,水流骤然变得平缓,老板递过钱给张德贵,道一声“辛苦啦!”,张德贵回一声“一路平安”,回去兄弟们分了钱,这趟攻滩就算完美结束了。

张德贵的老婆在镇上开了个裁缝店,两口子还有一个5岁的儿子和一个3岁的女儿。

空闲时,张德贵
在望江楼和兄弟们喝喝茶,聊聊天,或者在家逗逗孩子,教孩子念几个字。

过几年,孩子就可以入学念书了。

日子就像抚河里的水,昼夜不停地奔流着。

转眼,就到了1943年。

这年春天,日本人的枪炮声打破了抚河镇几百年来的宁静。

一队队日本兵杀气腾腾地开进了抚河镇。

抚河镇的望江楼成了鬼子的司令部。

鬼子以抚河镇为据点,四处烧杀淫掠,抢劫了大量的粮食,然后装到船上,准备运往前线。

鬼子占用了老百姓的帆船来运粮,可他们不敢过乱石滩。

一天,在汉奸的带领下,鬼子来到张德贵家——他们要张德贵和他的兄弟们帮他们运粮过乱石滩。

张德贵断然拒绝。

鬼子军官嗖的一声拔出军刀,架在张德贵的脖子上。

张德贵冷冷地坐着,面不改色。

鬼子军官恼羞成怒,嘴里叽里咕噜地骂着,眼珠一转,放下刀,带人走了。

他们抓走了张德贵的老婆孩子,撂下话来:“哪天答应为皇军效力,哪天就放人!”
张德贵像困兽般焦躁不已,想了很久,终于,他到望江楼,跟鬼子说:“愿意替皇军效力。


鬼子放了人。

当天晚上,张德贵把老婆孩子交给他的徒弟赵小雷,让他连夜送他们去乡下避风头。

第二天,晨曦初露,江水苍茫,张德贵和他的十几个兄弟,像每次过乱石滩一样,有序分工,把运粮船带过乱石滩。

张德贵的几个徒弟像往常一样,要一起上船,张德贵不让,他一个人跟着鬼子上了船。

这一次,张德贵没有能够把运粮船带过险滩,在最危险的地方,运粮船撞到了一块大石头,船沉没了。

满满一大船大米和押运的十几名鬼子,连同张德贵一起,瞬间,就沉没在波涛汹涌的抚河中,再也不见踪影……
船沉下去的那一刻,张德贵的兄弟们的号子声猛然如雷声般吼出来——“哎哟咦咦哎哟,哎哎哟,无呀无底深呀个潭,怎呀得呀上啰嗬!”
两岸围观的老百姓不禁流下眼泪,那抚河上的船歌,铿锵有力,在山崖间久久地回荡着……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6期,有删改)1. 小说故事紧紧围绕“船”,请结合文本说说这一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2.小说描写张德贵的老婆、儿子和女儿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三段对抚河及两岸险象环生的环境的描写,渲染出此处河道之险以至令人惊心动魄,望而却步,故经此险滩非请当地船工不可。

B.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和老板互致问候、和弟兄们分钱等就体现出张德贵为人和善,做事公平,不徇私。

C. 小说开头介绍主人公张德贵水性好,行船技术一流,没有在抚河上失过手,意在为后文鬼子找他帮忙运粮埋下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