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自读文本 我与地坛(节选) 鲁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自读文本我与地坛(节选)鲁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1.感受深切的母爱;了解作者的生命感悟;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我不是个好儿子》引出母爱话题,再引至母亲的艰辛,从而导入课文。
二、相关背景
作者少年时双腿突然残疾,这对他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为了逃避现实,他经常坐着轮椅躲进地坛,一个人默默地咀嚼痛苦,品味人生。
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母亲的安慰鼓励之下,他终于走出残疾的阴影,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但在这时,母亲却猝然去世。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在残废十五年后,拿起笔写下了这篇情意深挚的记事散文。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疏通字词,初知文意。
2.学生再读课文,深切感受母爱。
3.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本文以一篇记事散文,全文共七节,本文是其中的前两节。
记叙了“我”在双腿残废之后与地坛结下的不解之缘,抒写了“我”在特定环境和遭遇中对人生、对自然、对母爱的深切体验,表达出在苦痛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性格和意志。
第一节,记述“我”残废十五年来与地坛结下的不解之缘,抒写“我”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环境中对人生的思考案。
第二节,记述“我”母亲对残废儿子的崇高母爱,表达“我”对母亲的无限痛悔、思念之情。
四、研读讨论
1.“我”在地坛思考了哪些人生问题?得出了什么答案?
明确:(1)关于死;(2)为什么出生;(3)怎样活。
地坛园子中的一切在撞击着“我”的心灵与情感,最终“我”解悟到生命的内涵,找到了答案: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作者感悟到“我残疾但不能颓废”,“一个人出生了,
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日子”。
2.在记述母亲时,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
明确:(1)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2)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3.试比较《我不是个好儿子》与本文所表现的母爱有何异同?
明确:本质相同,表现各异。
4.课文为表现母爱运用了几种方式?
明确:本文表现母爱的真挚、无私突出运用了三种方式。
第一,行动描写,描写母亲无声的行动,如看到“我”在园子里,就悄悄转身离去,一时找不到“我”,便步履茫然而急迫;
第二,借“我”之口直接描写母亲心理,如写她“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等;
第三,侧面烘托,反复抒写“我”对母亲的思念、痛悔之情,侧面烘托母爱的伟大动人。
5.课文艺术特色。
明确:
(1)以亲身感受与强烈情感展示母爱的深挚。
(2)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
本文从地坛起笔,处处不离地坛,实则以地坛“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象征“我”艰难坎坷的人生经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写地坛也是类比、象征母亲,因为地坛与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
(3)将叙事、写景、记人与抒情、类比、象征、排比融为一体。
本文是一篇记事散文,记事中有写景写人,且始终渗透着浓郁、深微的情感;同时,又运用了类比、象征、排比,使得本文意蕴深厚,寄托深远,意味悠长。
五、作业设计
试比较本文与《我不是个好儿子》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附: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母爱①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②母亲盼望我找到什么路
①关于死②为什么出生③怎样活
以亲身感受与强烈情感展示母爱的深挚
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
将叙事、写景、记人与抒情、类比、象征、排比融为一体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自读文本故都的秋鲁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生平及其创作;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4.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目标1、2、3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回忆古诗词中有关秋的作品及其感情基调,并让学生说说南方的秋和北方的秋的差异,由此导入课文。
例句: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维的《滕王阁序》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滕王阁序》
欧阳修《秋声赋》
峻青《秋色赋》
二、整体感知
1.介绍郁达夫。
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7岁入私塾受启蒙教育。
后到嘉兴、杭州等地中学求学。
由于聪颖好学,少时已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
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
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
1913年赴日本留学,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和哲学著作。
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
他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
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
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
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
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
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并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游记。
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郁达夫的爱国热情又被唤起,投入抗战的时代洪流,参加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奔赴前线慰劳抗日将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
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当翻译,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
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
郁达夫一生著述宏富。
1928年起,郁达夫陆续自编《达夫全集》出版,其后还有《达夫自选集》《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游记》《闲书》《郁达夫诗词抄》《郁达夫文集》,以及《达夫所译短篇集》等。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
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采石矾》《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
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
3.学生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字,初步感受课文意境。
4.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注意节奏,标记疑惑之处。
5.师生互动,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课文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个角度将北平的秋展现得似乎真实但又充满梦幻色彩,似乎很近但又很远,表达了作者对平静、清幽、充满鸟语花香的生活得向往。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
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总的说来,课文通篇无一“愁”字,话到唇边不言愁,但处处潜着“愁”的落寞。
三、合作探究
1.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
2.课文开头用什么手法来突出故都的秋?
明确:作者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
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想饱尝一尝”;而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作者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3.课文描绘了什么样的秋景图?
明确:五幅故都的秋景图是: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槐树的落蕊及其有关情况;秋蝉的残声;秋雨及雨后话秋凉的场面;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
(1)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
这些景物都给人清凉疏朗的感觉,尤其是蓝色的牵牛花更增添了萧瑟的秋意,营造出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氛围。
(2)秋槐蕊:作者借助“槐蕊”写出秋的“寂静”。
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给人静寂的感觉;“扫地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突出了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作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3)秋蝉声:作者从广阔的角度写出悲切的蝉叫声,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
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
(4)秋雨:这是秋雨及后话秋凉的场面图,作者精心细描了一幅秋雨图,“灰沉沉的天底
下”,“息列索落”,“忽来一阵冷风”。
而且着重表现秋雨过后,都市闲人的着装举止、言谈神情,听到悠长悠长、平平仄仄京调,一缕乡愁,一缕寂寞的悲凉,油然而生。
(5)秋枣:虽然只是平常的枣子,作者却给以了另一种含意,把枣子的生长过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终的过程,赞枣子的同时也是赞秋。
这五处,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而这就是散文的特点的体现──形散而神不散。
“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4.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明确: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
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
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2)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
(3)作家人个气质的抑郁善感;
(4)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5.课文是在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颂秋。
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交流对秋的感受。
四、作业
1.课后搜集有关“秋”的佳句或阅读写“秋”的佳篇;
2.以某一季节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