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收藏】图解人体各部位骨骼肌肉及体表标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收藏】图解人体各部位骨骼肌肉及体表标志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肌肉结构知识
一、肌肉的构造
肌组织的肌细胞呈细丝状,称为肌纤维,其特征是能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使肌纤维缩短,产生收缩,以保证机体的各种运动。

肌肉组织按其形态与功能,可分为平滑肌、骨骼肌与心肌。

结构特征:肌细胞呈长圆柱形或梭形,一般称为肌纤维,肌细胞之间排列紧密,细胞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

肌组织的分类如下:
•骨骼肌(分布在骨骼上)
•肌组织心肌(分布在心脏)
•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和血管壁上)
肌肉在人体内的分布极其广泛,全身肌肉约有500余块,其重量约占体重40%,而四肢肌肉约占肌肉总重量的80%。

肌组织的基本特征是收缩和放松。

收缩时肌肉缩短,横断面增大,松弛时则相反。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持续兴奋使肌肉经常保持持续性的轻微收缩状态,这种状态叫肌紧张,肌紧张可使身体维持一定的姿势。

实际上,人在静
止时,肌肉仍然处于稍微收缩的状态中。

每块肌肉都是由许多肌纤维集合起来组成一个肌束,再由许多小的肌束合并成一个大的肌束,最后由若干个大的肌束合并成整块肌肉。

整块肌肉的外围都由结缔组织薄膜包裹着,称肌外衣,它向肌肉两端的延续部分称为肌腱。

肌肉借肌腱附着于骨膜、筋膜和关节囊的表面。

肌腱没有收缩能力,但有很大的抵抗力。

二、肌肉的辅助结构
1.筋膜
筋膜有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浅筋膜(皮下筋膜)位于皮肤的深面,是含脂肪成分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通常所说的筋膜(或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的深层。

深筋膜在四肢最发达,包被在每块肌肉的周围,并深入各群肌肉之间,形成肌间隔,最后连于骨膜上。

筋膜的作用是分隔肌群中的肌肉,使深层肌肉在工作时具有同等的工作条件。

在病理情况下,筋膜能够限制炎症的扩散。

2.腱鞘
腱鞘是由两层结缔组织构成的长管,套在肌腱上,两层膜之间有滑液,运动时可减少肌腱和骨之间的摩擦。

三、肌肉分类
1.按形状分类
以肌肉的外形轮廓可分为长肌、短肌、轮匝肌和阔肌。

2.按肌头数目分类
有二头肌、三头肌、四头肌等。

每个头各有一个起点,由两个头合成一个肌腹,为二头肌,其余依此类推。

四、肌肉的物理特性
1.伸展性与弹性
肌肉受外力时长度增加,这种特性叫伸展性。

当外力解除后,肌肉恢复原来的长度,称为肌肉的弹性。

2.黏滞性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之间摩擦产生阻力,是由于肌肉的黏滞性引起的。

气候寒冷时,肌肉的黏滞性增大。

所以在各项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使体温升高,以减小肌肉的黏滞性。

3.肩胛提肌
位于斜方肌深层,细而长。

(1)起点上位四个颈椎横突。

(2)止点肩胛骨的内侧缘(内侧角至肩胛冈之间)。

(3)机能近:使肩胛骨上提。

远:一侧收缩使颈和头向同侧倾斜和回旋;两侧同时收缩,使颈伸直。

4.前锯肌
位于胸廓的外侧,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是块扁肌。

(1)起点以8~9个肌齿起于上位8~9个肋骨的外侧面。

(2)止点肩胛骨的内侧缘和下角的前面。

(3)功能近:使肩胛骨前伸,上回旋。

5.胸小肌
位于胸廓上部的前外侧,胸大肌深面;
(1)起点起于第3~5肋的前面。

(2)止点肩胛骨的喙突。

(3)功能近:使肩胛骨前伸和下回旋。

远:上提肋,辅助吸气:
6.三角肌
呈三角形,遮盖肩关节。

(1)起点锁骨外端、肩胛骨肩峰、肩胛冈。

(2)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如图2—32)。

(3)功能前部:使上臂屈和旋内。

中部:使上臂外展。

后部:使上臂伸和旋外。

三部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

7.胸大肌
广阔而厚,覆盖胸廓前面的大部分。

(1)起点锁骨内侧半,1~6肋软骨和胸骨前面腹直肌鞘前臂(如图2—32)。

(2)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3)功能近: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

远:拉躯干向臂侧。

提肋,辅助吸气。

10.背阔肌
背阔肌是全身中最宽大的肌肉,分布在背的下半部及胸侧部,部分被斜方肌所遮盖。

(1)起点第七胸椎至骶骨所有椎骨的棘突,髂嵴后1/3处,第十至第十二肋。

(2)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3)功能近:使上臂伸,旋内与内收。

远:拉躯干向臂侧,使肋上提,辅助吸气。

11.大圆肌
紧贴背阔肌的上方。

(1)起点肩胛骨下角的背面。

(2)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3)功能使上臂伸,旋内与内收。

12.小圆肌
在冈下肌的下方。

(1)起点肩胛骨外侧缘。

(2)止点肱骨大结节。

(3)功能使上臂伸,内收与旋外。

13.冈下肌
在小圆肌上方,肩胛骨的背面。

(1)起点冈下窝。

(2)止点肱骨大结节。

(3)功能使上臂伸,内收与旋外。

14.冈上肌
呈圆椎形,位于肩胛骨的冈上窝内,为斜方肌所遮盖。

(1)起点冈上窝。

(2)止点肱骨大结节。

(3)功能使上臂外展。

15.肩胛下肌
位于肩胛下窝内。

(1)起点肩胛下窝。

(2)止点肱骨小结节。

(3)功能使上臂伸,内收与旋内。

16.肱桡肌
呈长扁形,位于前臂的最外侧。

(1)起点肱骨外侧髁的上方。

(2)止点桡骨茎突的基部。

(3)功能使前臂屈,并使前臂保持在中间位。

17.旋前圆肌
位于前臂的上1/3部的前面。

(1)起点肱骨内上髁尺骨冠突。

(2)止点桡骨中1/3的外侧面。

(3)功能使前臂旋内并屈。

18.肱三头肌
位于上臂后面,有长头、外侧和内侧三个头。

(1)起点长头:肩胛骨盂下粗隆。

外侧头:肱骨体后面上部。

内侧头:肱骨体内侧下方。

三个头在肱骨中点合成一个坚韧的腱到止点。

(2)止点尺骨鹰嘴。

(3)功能使前臂和上臂伸(如图2—33)。

19.使手屈的肌群
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

除了指屈屈肌以外,起点都在肱骨内上髁,多数止于掌骨或指骨。

20.使手伸的肌群
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总伸肌、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食指固有伸肌。

(1)起点多起自肱骨外上髁或桡、尺骨的背面。

(2)止点多止于掌骨的背侧。

五、使下肢各关节运动的肌群(如图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