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三页,共33页。
[归纳总结] 1.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 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第二十四页,共33页。
3.发展的意义 有了发展,才有缤纷秀丽的自然界,才有生生不息 的人类社会,才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
第三十一页,共33页。
核心术语必背 1.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 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 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第三十二页,共33页。
知识归纳整合
第三十三页,共33页。
第五页,共33页。
[辨析] 发展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在任何时期都处 于发展之中。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世界永恒发展是指事物运 动变化所包含的趋势,而并非指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处 于发展之中。
第六页,共33页。
二、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 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运动变 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
第二十页,共33页。
2.从引进时速 200 公里的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研 发时速 350 公里、380 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从京津 城际铁路、京广高铁、京沪高铁的运营,到哈大高铁的 开通。我国正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这说明 ()
①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自然界是发展的 ③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 ④任何 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第十七页,共33页。
事物的发展是由联系引起的(而不是由其他,诸如运 动、矛盾等),但并不是任何联系都会使事物发展,因为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而联系不一定能使 事物前进、上升。
(3)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 征,看不到联系和发展的内在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第十八页,共33页。
[即时应用] 1.以下各项能说明发展普遍性原理的是( ) ①青藏高原海陆变迁 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 波让后波 ③世界就是一个轮回,始于何处,回到何处 ④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 气无不移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十九页,共33页。
解析:③没有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应排除。 答案:C
第二十一页,共33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国高铁的发展,是前进和上升的 运动变化,①③符合题意。它是社会事物的发展,不是自 然界的发展,②排除;④表述错误,只有前进的和上升的 运动变化才是发展。故选 C。 答案:C
第二十二页,共33页。
[问题探究] 从老式的“大哥大”到今天的“智能机”,手机每天 都在更新换代。 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案:世界是普遍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 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第二十六页,共33页。
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
变 乃至性质的改变。运动和变 化 化都没有规定事物运动、变 发展是运动、变
化的性质和趋势
化的更高层次,
揭示了物质世界
是一种运动和变化,是上升 运动、变化的整
发 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 体趋势和方向性 展 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
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第二十七页,共33页。
解析:人们对牡丹的认识过程体现了认识的变化发 展,故选 A。B、C 两项不符合题意;认识的发展并不表 明原有认识是错误的,D 项说法错误。
答案:A
第二十九页,共33页。
4.从 1984 年第一台大哥大式的手机面市,到后来的 翻盖、滑盖、侧滑盖,再到现在的双核、四核、八核智能 手机,手机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诺基亚的陨落,苹果、 华为的盛行……可以想象,未来的智能手机功能将会更加 强大。这说明( )
[问题探究] 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 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你是怎么理解这一观点的?请运用相关知识阐释该 观点。
第十三页,共33页。
答案:具有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自然界是发 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 运动过程中;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 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是发 展的,每一个人的认识都会经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 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 深的过程。
第十一页,共33页。
4.教材 P63 【提示】 (1)说明事物在不断发展,发展的实质是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随 着科技的进步,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2)新产品的出现、新工具的产生、新的科学理论的 形成都可以看作发展。要从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性去理解 发展的概念。
第十二页,共33页。
第十四页,共33页。
[归纳总结] 1.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第十五页,共33页。
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也是永恒发展的,二者是统 一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 展。我们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反对僵化保守、安于现状 的思想和静止的观点。
第十六页,共33页。
2.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1)联系和发展密不可分。 因为事物的发展离不开事物之间的联系,联系是事 物发展的基本条件,事物失去了联系就不能发展,孤立 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也是不能发展的。 (2)联系构成事物的发展。
第三页,共33页。
一、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1)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 发展过程中。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前进和上升 过程。 (2)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 和发展。
第四页,共33页。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 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 知之较多的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 深的过程。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即时应用] 3更加深刻,认识到牡丹还可以做 茶、入药,其籽可以炼油、提炼精油等。这表明人的认识 () A.是变化发展的 B.是因人而异的 C.随着牡丹花的变化而变化 D.是由量变到质变,由错误到正确不断发展的
第二十八页,共33页。
第九页,共33页。
2.教材 P61 【提示】 (1)从课本中的图片,以及现实生活中的 许多变化,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国家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和各方面的巨大进步。 (2)中国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十页,共33页。
3.教材 P62 【提示】 (1)人的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说明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2)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 肤浅到深刻的过程。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 (chuàngxīn)意识
第一页,共33页。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二页,共33页。
情景导入
学习目标
清代赵翼有诗云: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 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 百年。 对于这首诗,你是怎样理解的 ?
1.通过自主预习识记发展 的实质 2.通过互动探究正确理解 发展的普遍性 3.通过互动探究运用发展 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观 点领会分析自然界、人类 社会和思维领域的发展现 象,并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4.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树 立发展的观点,自觉抵制 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第二十五页,共33页。
4.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项目 联系 运动
区别
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 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 作用
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 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 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关系
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 没有联系就没有运动、 变化和发展;运动包括 变化和发展,有运动才 会有变化和发展;
第七页,共33页。
[辨析] 事物的不断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 展,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有前进的、上升的, 也有倒退的、下降的,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 才是发展。
第八页,共33页。
1.教材 P60 【提示】 (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自然界经历了 从化学进化到生物进化的上升过程。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 的一次巨大飞跃。它说明了自然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会发展。因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 程。
A.发展就是新事物出现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第三十页,共33页。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解析: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的灭亡,A 错误;题干强调的是手机发展的方向而 非道路,B 排除,选 C;D 材料没有涉及。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