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说阅读情节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小说情节结构
●复习目标
1. 了解小说情节的结构模式、结构要素。

2. 了解小说情节安排的技巧及其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故事情节。

难点:故事情节特点及作用。

●设计思想
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性格冲突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

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表达,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教学资源
《小说情节结构》教学PPT
●教学设计
考点解读
1.小说情节的结构模式
小说情节的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

传统小说通常是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

具体有三种:
(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
式。

如“边练边悟〞中《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就属于这种模式。

“开端〞是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开始(往往能够看出作者的褒贬倾向);“发展〞是小说主要矛盾冲突从发生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面的命运或者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斗争最紧张、最
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部分);“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往往是议论抒情句段)。

(2)摇摆式: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

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魂的魅力。

(3)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式:俗称“欧·亨利〞式笔法。

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2.小说情节的结构要素
小说情节的结构除去情节本身,还有以下要素:
(1)线索。

它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

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

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明线。

小说明线所表达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

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暗线,暗线那么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2)情节安排的技巧。

基本技巧有照应、伏笔、过渡、铺垫、点题等;常用技巧有悬念法、误会法、对比法、突转法、抑扬法等。

3.小说情节的段落(句子)作用
小说的情节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内容上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为情节发展服务;二是结构上呼应标题、设置悬念、照应文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

(1)小说开头段的作用
分析开头段的作用,仍像散文那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分析时既要把握该段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又要结合下文的故事情节。

小说开头常用的两种方式:①悬念式。

在作品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回答疑问。

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阅读下去;或者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

②写景式。

作用主要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奠定感情基调。

(2)小说中间段(情节)的作用
这一作用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考虑:①考虑某个情节与全文中相关情节的关系。

主要是照应和伏笔。

照应就是文学作品前后文之间的呼应。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
结构紧凑。

伏笔是指文学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在小说中使用伏笔,能使小说情节曲折,结构紧凑,构思精巧,前后呼应。

②考虑情节与主题的关系。

如《骆驼祥子》中暴雨狂泻,道路迷茫,“半死半活〞的祥子,“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的情节,反映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凄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③考虑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如《水浒传》中写武松打虎,多次提到哨棒,给读者以武松会依仗哨棒打虎的印象,接着安排哨棒被打断,手中的一半也被武松扔在一边,武松两手揪住老虎头皮,按在地上,提起铁锤般的拳头,打得老虎眼、口、鼻、耳七窍流血的情节,有力地彰显了武松徒手打虎的英雄本色。

(3)小说结尾段的作用
小说结尾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①出人意料式。

这种结尾,从结构安排上看,能使平淡的故事陡生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

②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这样的结尾能够让读者充分地驰骋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③补叙式。

这种结尾常有对上文情节的呼应和解释悬念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深化主旨。

④卒章显志式。

这种结尾往往有解释悬念、揭示主题的作用。

⑤令人感伤式。

这种结尾,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很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增强悲剧色彩;从表现效果上看,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⑥大团圆式。

这种结尾,从表现效果上看,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读者的感情体验上看,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能凸显出美好的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天塘山的咒语
徐均生
①在我们老家有一座山,叫做天塘山。

山上树木葱郁,云雾弥漫。

飞禽走兽,遍及山岭。

在天塘山下有一块石碑,石碑上雕刻着一句咒语——上山挖塘者断子绝孙!这条咒语何时雕刻,谁也说不清。

我小的时候,就有人上山挖塘,其实是去掏宝。

②相传天塘山上有七个塘,据说是身高三丈三尺的仙人留下的足印。

如果哪个人挖到了这七个塘,那么,他会在最后一个塘里得到一副金锣金锤,就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然而,那些上山挖塘的人,果真得病死了,果真断子绝孙了。

有人不信这个邪,又上山去挖塘,结果,还是死于非命;或其子女也在一次车祸中丧命。

这样,村里的人就相信了,除了上山采茶挖笋什么的,谁也不敢想挖塘的事了。

前些年,从山外来了一位有钱的老板,听了这个传说后,也非常好奇,决定找人偷偷去挖塘。

结果,老板被山上滚下来的大石头压死了。

老板
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按理说这也算是断子绝孙!
③这样一来,村民更害怕了,远远地避开了天塘山,就是上山采茶挖笋也不敢了。

天塘山的塘成了村民的一个痛,天塘山的咒语成了一个谜。

④多年以后,我为了完成博士论文,突然想到了天塘山的咒语。

如果把它揭示出来,那我的论文肯定会引起轰动的。

于是,我对导师说了我的想法。

导师非常感兴趣,决定亲自带我去考察。

就这样,导师和我来到天塘山进行考察,特别是对那石碑上的咒语,走访了所有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查阅了所有相关资料,还拜访了有关医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民俗专家、动物学家,就在要结束考察的最后一天,导师和我登上了天塘山绝顶。

天塘山果然是山势巍峨,绵延数十里,奇峰巨壑,伟丽壮观!导师在山顶只说了一句话:“我倒情愿相信有这条咒语啊!〞我却是感慨万端说:“可考察结果却不是这样的啊!〞
⑤回校不久,博士论文《揭开天塘山咒语之谜》写成了,交给导师后,导师很多天也没有答复。

这让我非常奇怪,实在等不住了,就去问导师。

导师的桌上放着我的论文,封面已经很陈旧,显然导师翻看过好多遍了。

导师问我一个问题:“你喜欢你的家乡吗?〞我非常肯定地回答:“当然喜欢!〞导师严肃地要求我:“这论文通过答辩后,别拿去发表了。

〞这让我非常意外,“这,怎么可能呢?〞博士论文如果发表出来,就我而言,意味着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还能在学术上打下很好的基石。

⑥表面上答应了导师的要求,等论文答辩通过后,我悄悄地投稿给一份地理杂志,论文很快发表出来了。

导师看到后非常恼火,他拍着桌子训斥我:“你,你,你这个不守信用的家伙,你这辈子也别想采摘到科学的桂冠!〞我低着头什么话都没有说。

我知道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有用。

⑦过了几天,报纸电视都来采访了,天塘山咒语之谜,就这样真正地向公众揭开了——那些因上山挖塘而死去的人,完全是意外,跟所谓的天塘山咒语无关!有关断子绝孙的说法,根本没有科学依据,完全是迷信!
⑧然而,老家的兄弟来电话说:“什么迷信不迷信的,我们就是相信!〞我苦口婆心地说了老半天,兄弟不但不信,反而骂我是傻子!回家过年的途中,我和老婆被老家的兄弟们远远地堵在了山外,他们不让我们进山。

父亲还带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我没有你这个儿子,你永远也别回来!我非常纳闷:“这到底是为什么啊?〞我很委屈,只好带着老婆回她父母家过年。

⑨年后回学校,看到一条让我非常震惊的消息:天塘山的咒语失灵了!天塘山毁了!那些挖宝的人,把天塘山上的树木全给砍光了……(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1.小说第②段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从交代天塘山的由来着眼,揭示开头“有人上山挖塘,其实是去掏宝〞的原因,增强小说的神秘色彩,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从天塘山咒语应验之谜着眼,为
下文写“我〞和导师实地考察天塘山、咒语之谜的真相被揭开后父亲和兄弟对“我〞的责骂和截堵、天塘山被毁等情节提供依据。

解析准确、全面地把握本段内容,着眼于全文情节。

2.小说第⑦段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写有何关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⑦段写天塘山咒语之真相向社会公开,是上文“我〞不顾导师劝阻发表论文的结果;同时,这一结果,为下文老家人强烈反对、天塘山被毁情节做铺垫。

解析第⑦段是全文情节因果链中的一环,它既是上文情节之果,又是下文情节之因。

题型总结
一、故事情节梳理、概括题
1.审题
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梳理小说的脉络;②概括小说的情节;③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④
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中的某一方面);⑤小说的线索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答题
对小说情节的概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寻找线索,抓住重要场面、重要事件等几方面概括文章的主要
情节;②答题时对事件的概括,应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尤其是“何人〞“做何事〞不能省);③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④要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二、情节作用分析题
1.审题
(1)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文中写了××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②××内容对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③某处
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要关注以下几点:
①审出所给文字的特点,它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心理)描写,或者环境描写等,弄清文
字特点对答题起着方向性作用。

②审出所给文字在文中的位置,以此判定它与上下文的关联。

③审问法,a.是单一问(只问情节作用)还是综合问(该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b.是问的某一段落的作用还是段落中的某处文字的作用,甚至某处描写的作用。

如2011
年新课标全国卷第11题第(2)小题: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该题是综合问(必须答出情节、人物、主题、读者等方面作用),问的是小说开头的细节描写作用,而不是小说开头的作用。

2.答题
(1)答题模式
分析情节作用也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的,具体来说:
①结构(情节自身)作用
a.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埋下伏笔;b.照应前文;c.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d.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e.线索,贯穿全文。

②内容作用
a.点明了人物活动的环境,b.表现了(或“突出了〞)人物性格,c.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

答题时可采用这样的形式:××情节(内容)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2)注意使用术语
①指向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情节;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前文;为下
文情节做铺垫或提供依据。

情节说明要具体,不能笼统地说。

②指向人物:丰富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

③指向主题:点明或深化主题。

●课堂反馈
(2011·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了。

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

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

来瞧热闹的人多极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假设市,吵吵嚷嚷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

〞乌尔苏拉对他说。

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

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你先要五十比索,〞乌尔苏拉说,“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

再说,这鸟笼多大呀。

我这辈子见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

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
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

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

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

空余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

整个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

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

〞说着,他当着众人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


“已经卖给别人啦。

〞乌尔苏拉说。

“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

〞巴尔塔萨补充道。

大夫又瞧瞧鸟笼。

“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很抱歉,大夫,〞巴尔塔萨说,“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大夫耸耸肩膀,“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
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

“六十个比索。

〞她说。

大夫又看看鸟笼。

“真漂亮,〞他赞叹着,“漂亮极了。

〞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蒙铁尔可真有钱啊!〞
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

他就住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一间堆满家具什物的房子里。

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

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禁吃了一惊。

开门一看,只见门前聚集着一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

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这玩意儿真太妙啦,〞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请到屋里,“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彼贝在家吗?〞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他还在学校里呢,一会儿就回来。

〞她答道。

接着补上一句:“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呢。


蒙铁尔体态肥大,浑身毛茸茸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从卧室的窗户里探出身来:“那是什么呀?〞
“彼贝的鸟笼呗。

〞巴尔塔萨说。

那女人疑惑地瞧了他一眼:“是谁的?〞
“彼贝的呀,〞巴尔塔萨的语气十分肯定,“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房走了出来。

“彼贝!〞他喊了一声。

“孩子还没有回来呢。

〞他妻子喃喃地说。

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

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你过来,〞蒙铁尔对他说,“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孩子低下脑袋。

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你说呀。


孩子咬咬嘴唇,一声不吭。

“蒙铁尔!〞妻子埋怨了。

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

“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量一下嘛。

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

〞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你赶紧拿走,能卖给谁就卖给谁。


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倒在地,号啕大哭。

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

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

“别管他。

〞蒙铁尔毫不妥协。

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彼贝!〞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

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他差不多大小的笼子,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

“巴尔塔萨,〞蒙铁尔轻声说,“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还给人家吧。

〞母亲吩咐孩子。

“你留着吧。

〞巴尔塔萨说。

“你别犯傻了,巴尔塔萨,〞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


巴尔塔萨从挤在门口瞧热闹的人群里拨开一条路,走了出去。

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

这时候,他还在想,他做的鸟笼比别人的好,为了不让蒙铁尔的儿子哭哭啼啼,只得把鸟笼送给他,诸如此类的事情没什么新鲜的。

可是过不多久,他发现这类事情对许多人还挺重要,不禁兴奋起来。

“他们到底还是给了你五十比索才买下鸟笼的吧。


“六十比索。

〞巴尔塔萨答道。

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啤酒,他一一回敬。

天刚擦黑,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

他说他要做一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

然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万比索。

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

大家举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乌尔苏拉做好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

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假设狂地跟大伙儿喝啤酒呢,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有喝过酒。

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不得。

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欠款。

过了一会儿,他劈腿坐在街上。

清晨五点钟,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选自高兴主编《小说中的小说》,有删改) 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开头写巴尔塔萨与妻子乌尔苏拉的对话,与上下文哪些人、事叙写有何关联?
(改编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小说中画线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测评
(2012·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报复
(法)雨果·克里兹
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

彭恩刚从剧场回来,他坐到写字台前,伸手拿起电话要通了编辑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虑了一下,关于《蛙女》的剧评,最好还是发下午版,因为我想把它展开一些……别提啦!太不像话了!所以我才打算写一篇详细的剧评。

上午版你只要留出个小方块刊登一那么简讯就行了。

你记下来吧:‘奥林匹亚剧院:《蛙女》上演,一锅可笑的大杂烩,一堆无聊的废话和歇斯底里的无病呻吟。

看了简直要让你发疯。

详情请见本报下午版。

’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措词还不够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从他放下话筒的动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绪越来越愤慨。

可就在这时,他猛然一惊,附近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

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

彭恩心里发虚:“你,你……你是谁?〞
陌生人慢慢站起来,从衣兜里伸出右手。

彭恩看见一支闪闪发亮的手枪。

“把手举起来!〞那人命令道。

彭恩两手发抖。

“嘻嘻嘻……〞那人像精神病人一样笑着,“你这条毒蛇,现在总算落到了我的手里。

再有5分钟就是午夜。

12点整,嘻嘻嘻……你将变成一具尸体。

文亚明,我的宝贝,〞白胡子老头扬起头,“我亲爱的文亚明,5分钟后你将报仇雪恨。

这条毒蛇将永远闭上它的嘴!啊,你高兴吗,文亚明?〞说着,白胡子老头立刻举起手枪:“别动!〞
“听我说,〞彭恩战战兢兢道,“请告诉我,你究竟是谁?……我不明白……我对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手枪收起来吧。

我们之间肯定有一场误会。


“给我住嘴,你这个杀人凶手!〞
“杀人凶手?你弄错了。

我不是杀人凶手!〞
“那么请问是谁杀死了我的孩子,我唯一的儿子,亲爱的文亚明?谁呢,彭恩先生?〞
“我根本不认识你的儿子!你怎么会生出这种想法?〞
“我的儿子叫……文亚明·穆勒!现在你明白了吧?〞
“文亚明·穆勒……我记得,好像是个演员吧?〞
“曾经是!因为他已经死了,他对着自己的头开了一枪。

而正是你这个无耻的小人毁了他!你在文章里写过他:‘为助诸君一笑,还有一位文亚明·穆勒先生值得提及,因为他的表演,真堪称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

’你竟敢这样写我的儿子!而他,可怜的孩子,去买了一支手枪,自杀了。

就是这支手枪,过一会儿将把你送到西天!〞
彭恩禁不住浑身乱颤:“听我说,这并不能怪我……我感到很遗憾……可我只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

你的儿子真的缺乏才华……你明白吗?我本人跟你的儿子并没有仇,可是艺术……〞
“你别再胡诌关于艺术的废话了!你是杀人犯!因此你得死!昨天夜里,〞老头压低嗓门,“文亚明出现在我的梦里。

他对我说:‘爸爸,拿上手枪去找那毒蛇。

午夜12点的时候,杀了他替我报仇!否那么,我的灵魂将永远四处飘游,不得安身!’〞“可你不能杀我……看在上帝面上……你简直疯了!……〞
老头大声地嘲笑道:“真叫人恶心,你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胆小鬼!一条罪恶深重的蛆虫,半文不值的小人!你那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哪里去了?你的体面威风哪里去了?现在你已面对死神,没有了你,人人都会如释重负。


彭恩双手合十,央求道:“亲爱的先生,如果你一定要杀我,至少让我能最后给我的亲人写几句诀别的话……并说明我的遗愿。


“行,我成全你!〞陌生人宽宏大量地答应,“写吧,你还可以活15秒钟!〞彭恩拿起铅笔,在纸片上写了两三行字……
午夜的钟声响了。

老头怪叫一声,抠动了扳机。

硝烟散后,陌生人扯下自己的胡子,走近彭恩。

“先生,现在你对文亚明·穆勒的表演才华有了新的看法吧,对不对?看你那个熊样!哈哈……!我想,今后你在评论别人的时候该会学得谨慎一些了!〞
看着手里拿着铅笔,满脸蜡黄的彭恩,文亚明伸手拿过那张纸条。

只见上面写道:
“亲爱的文亚明·穆勒,你不仅是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而且是头号傻瓜。

你戴的假发套大了一号。

彭恩。


1.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