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生态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生 态篇
主要内容
一、生态环境与民族智慧 二、生态变迁与生态危机 三、生态文化
一、生态环境与民族智慧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 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 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能够 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的广泛空间、充裕资源和 必要条件,因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 收获禾花鱼 禾花鱼是一
种体色乌黑透亮的鲤鱼品种, 即乌鲤,主要在南部山区一 带稻田中养殖,因采食落水 禾花后上市,鱼肉具有禾花 香味而得名禾花鱼。禾花鱼 食性杂、生长快、繁殖能力 强,刺少肉多,肉质细嫩, 骨软无腥味,蛋白质含量高, 一般体重在50-250克。清 代乾隆盛世曾是宫廷贡品。
第三,投工少而收益大。在侗族稻鱼共生的经营范式中, 由于常年蓄水,田地根本不需要深耕,有时直接插种禾苗即 可,这样可以省去深耕这一环节,从而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 稻田中耕除草在其他地方已用化学除草剂代替人工除草, 但化学除草剂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比一般农药更厉害,并且 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只能单纯收到灭草的效果,不能起到中 耕松土的作用。稻田养鱼后,鱼类摄食杂草代替了人的中 耕除草,效果比人工中耕除草更具经常性和彻底性,还可以 起松土作用。稻田养鱼不仅省去了中耕除草这一项艰苦的 劳作,还可以避免在劳作中伤害水稻秧根,水稻生长会更健 壮。
4、侗族的稻鱼共生农业经营模式
“九山半水、半分田,半分水面加庄园。”是侗族生息区 自然背景的真实写照。侗寨通常位于低山丘陵和河谷坝子间, 地表起伏太大,因而无法建构连片的稻田。即便有小块零星的 河滩平地,也由于森林茂密,加上山岭遮蔽而常感日照不足。在 侗族地区要建构稻田必须与山争水争地才行,并且只能建成小 片带状稻田,而且每块稻田的水、土、光、热各不相同。为了 补救自然背景的不足,他们必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修整 措施,合理地配置林、田、房舍、水域、草地。靠人力去建构 一个适合水稻生长的人造河网、“平原”小环境。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河流湍急的地段,他们采用人工分流改道,依据地势建构河、塘、 田、寨交错分布的格局。稻田通常位于塘、河下方,村寨则建在塘河之间,这样就有 利于保证稻田养鱼的水源供应。其间的农田、鱼塘、水井、河流作为侗族社会的基 本生存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因此能在不利的自然生态背景下,保持“饭稻 羹鱼”的传统生活方式常盛不衰。
一些壮族地区在村寨后普遍设有“龙山”,为保持其 神圣尊严,一般都禁止上山挖地、砍伐、狩猎或者从事其 他活动。据考察,很多壮族村寨的“龙山”常常是树木葱 郁。野生动物繁多,生态环境良好。
与其他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壮族的传统文化中体现 了极其鲜明的自然崇拜思想。譬如.壮族有树木崇拜传统, 几乎每个壮族地区都有所谓的“神树”,人们对其顶礼膜 拜,禁止乱砍滥伐,甚至不允许对其不敬。
传统的靶田方式
“活路头”
水族地区广泛流行生产习俗。“活路头”是当地汉语 方言土语,“译”为普通话是“干农活的领头人”。水族 村寨里的重要农活,如犁田、耕田、育秧、插秧、收割等, 全寨各家都要等“活路头”开始干了,才能开始干。农时 到来,“活路头”择吉日,举行简单的仪式,象征性地犁 一垄地,插几蔸秧,或割几把稻子,其他人再开始在自己 承包的田地里干这项农活。这种习俗起码有两个含义,其 一是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其二是“活路头”是种庄稼的老 把式,他们根据气候掌握农时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性,跟 着他们干可获好收成。
生态环境总是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相联系的。广西 大部分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 田”之称。广西的自然地理类型具有小规模多样并 存的特色,不同类型的自然地理类型与生态集合相 互穿插、密集分布,而且很少相互干扰、相互排斥。 这就使得来源各不相同的民族及其文化在广西都能 找到理想的生存环境,以至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不论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迁徙到广西地区 定居的民族及其文化都能顺利地成长、壮大,并实 现稳态延续。
永葆活力。这就有效的避免了因使用化肥而带来的土壤板结、引发可 耕性下降等方面的困扰,从而实现了投入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生态价 值。实行稻田养鱼,使得很多害虫,尤其是其幼虫必须在水体中生活的 害虫,如二化螟、稻螟蛉、象鼻虫及食根金花虫等等无法滋生蔓延成灾。 原因在于这些害虫的幼体正好是鱼类最好的饵料,使这些害虫的幼体还 未发展到危害稻谷时就已经被有效控制。
5、水族的山地稻作方式
水族经济是典型的山地稻作农耕类型,早在150年前, 水田在水族聚居区就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在农业生 产中,水族农民仍保持着一些特殊的习俗。从今天绿色 农业的角度来看,有些做法是值得借鉴与推广的。
积肥与施肥
水族农民虽然也使用农药和化肥,但其成本高和有 污染是明显的弊端。为了增加和多使用农家肥,水族 农民仍普遍采取牛踩肥的办法来积肥。他们在耕牛休 闲的时候,将其圈养,把牛吃剩下的青草垫在圈内, 适时加入垫圈土,让牛把粪尿和草土踩混在一起,沤 成肥料。
侗族稻鱼共生农业生产模式的生态价值是多方面的:
第一,全方位的循环,无废物污染。人及家禽家畜的粪便排 入稻田中作为糯稻生长的肥源,或被田中的微生物分解后成了 水生动物的饵料,这些水生动物又成为鱼类的最好的饵料。鱼 食用后又以粪便回田。
广西地区境内四周边缘多山,谷地平原散见其 间。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山岭连绵、山 路险阻、山高林深,严重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和 视野,成为阻碍人类向外扩展、寻求交流的主要障 碍。广西境内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结构,对文化间 的相互传播发挥了强有力的制约作用。
在现代科技大规模推广之前,不论哪个民族要扩大生 存与发展空间都要面临难以克服的交通制约因素,耗费巨 大的人力和物力代价。这就使得早已生息在这里的各世居 民族拥有充分的调试时间和空间,最终能够做到对外来的 文化影响做出较为理想的消化和吸收,而不会在突发的文 化冲击面前丧失自身的文化特性,从而确保了已有的多元 文化并存格局不容易被打乱,实现和谐并存。
1、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创造的, 显示出不同民族和族群的生存智慧。人类不仅可以适应各 种生态环境,还可以根据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改造生态环境。 因而可以说,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它不仅包 括了自然环境因素(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岩 石圈),更深深地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
灌溉。
水族地区灌溉得自 然之利。在高于水田 的山谷修塘堰或河坝 蓄水,然后开渠引水 灌溉,或直接引山泉 溪流到田头灌溉。田 高水低处,也使用筒 车、翻车(龙骨车) 等古老的提水装置。
耙田工具
耙田是为了耙碎田中的泥块,耙平水田,使稻子有疏 松的生长土壤,且能均匀受水。特殊的是,水族农民用 “船耙”和“石耙”耙田。“船耙”是长1米左右的木制 船形耙,“船底”是平的,底部外面朝下装有木齿或竹齿。 若用人拉耙,“船”内装土或石块来镇压;若牛拉耙,人 则站在“船”内驾驭。石耙就是一块长方形石条,条石两 头钻孔穿绳牵引,条石底面有粗的刻纹。石耙的主要作用 不是耙田,而是磨平。
再如,壮族有动物崇拜传统,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动物,如鱼、蛙、牛等被壮族文化赋予了特殊的角色,甚 至有些动物被上升到了神灵的层面。在广西一些地方,壮 族还保留着严谨捕捉青蛙的传统,捕捉青蛙者必须将其放 回,如不慎将其杀死,必须对其进行埋葬并祈求上天原谅。
3、壮、瑶等民族的梯田
梯田是一种分层的丘陵种植区。梯田采用某种措施保障土 地保持,防治灌溉用水造成快速地面径流。梯田是治理坡耕地 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 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沿 等高线把田面修成水平的阶梯农田,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 保水、保土、增产效果较好的一种梯田。
“女不犁田,男不插秧”
水族在农业生产中有明确的性别分工。“女不犁田, 男不插秧”是传统,谁若违反,会遭到非议。过去,曾有 缺劳动力的家庭,妇女女扮男装在夜里犁田的。男人犁田、 耕地、整修田埂。这些活儿较费力,且泥里水里的拼搏, 对妇女来说确实困难。这并不是说妇女不辛苦,插秧、割 秧、挑禾等,不说别的,仅就腰来说,一天下来,几乎都 有“快要累断了”的感觉。
2、壮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土地资源的有限,再加上长期以来相对低下的生产力水 平和相对简单的生产方式,导致壮族的生存方式对自然环境 的依赖性很大,促使壮族人民逐渐形成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的 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为了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价值目标追求.壮族传统文化 中通常以神灵作为中介。通过习惯法和禁忌设定一定的是非 善恶标准,规定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 应该做什么,这些规范在引导和约束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中 的行为选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第四,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无水土流失之害。在侗族地区, 稻田的水位由人工开设的池塘和改道后的河流控制,整个 社区的水域互通连成一体。进入社区的水资源均在被利用 后才流出社区,这样使水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并且透过鱼 塘和稻田后,水中所含的营养物质、饵料被充分利用后通 过自然净化才往下游排放。因此,每个侗族社区都发挥了 水体净化厂的功能。在侗族社区,为避免山上的流水冲击 稻田,在林地与稻田的交界区,人工培育宽窄不同的浅草带, 这样的草带不仅可以缓冲地表径流,抵御流水对稻田的侵 蚀,还可以将稻田与林区隔离开来,既便于在失火时也可以 防止火势的漫延;更为有利的是,这些浅草带还可以作为牧 场放养耕牛和家禽。这样的土地资源领有与使用办法,既 有利于整体的规划利用,又能将利用与维护融为一体,从而 起到维护生态安全的作用。
第二,生物多样性能按稳定比例存在。在侗族稻田养鱼的经 营中,对于稻田中产出的其他动植物,他们也采用均衡利用的办 法去对待。稻田中自然长出的广菜、茭白、莲藕等水生植物 以及若干种昆虫、软体动物和两栖动物,都是他们加以取食的 对象。侗族社区对生物产品的取用很有节制,他们并不依赖囤 积和储藏去抵御歉收风险,而是依靠从多种生物产品中,分季节 均衡获取去实现食品供求的平衡
在中国,梯田主要分布在江南山岭地区,其中广西、云南 居多,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雨水比较多,又多山,梯田依山而建, 它是农民长期的劳动成果,是智慧的结晶。其中以云南哀牢山 和广西龙胜龙脊梯田较为出名。
•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平安村龙脊山,从广义说叫做龙胜梯田,从狭义上 称为龙脊梯田。龙胜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龙脊梯田距龙胜县城22 公里,距桂林市区103公里,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间,坡 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梯田处处有,可像龙脊梯田这样大规模的集中实 属罕见。
龙脊梯田包括平安北壮梯田和金坑红瑶梯田两 个景区。两处梯田既有大刀阔斧的砍削,又有丝丝 入扣的精雕细啄;既显得气势磅礴,又含着清秀的 艺术情调。由于山行各异,呈现两种互不雷同的诗 域画境。两者一南一北如双壁辉映,分别构成北壮 和红瑶两个文化空间,可谓组合巧妙,相互辉映。 她是壮族、瑶族勤劳智慧的结晶,她是大地的乐章。
第五,无化肥、农药污染之祸。在侗族稻鱼共生的经营范式里,鱼在 四处觅食的过程中,将稻田中的杂草作为饵料食用,其中30%左右能被 鱼消化吸收,其余70%左右成为鱼粪回田,这就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 量,起到了肥田作用。鱼的翻土,扰动了土壤的胶泥层的覆盖和封固,增 大了土壤孔隙度,有利于氧气渗入土壤深层,起到了熟化土壤提高肥效 的作用,侗族村民都说:“稻田里的鱼是肥料的制造机”。同时,稻田中 的微生物将鱼粪充分分解,激活了整个田地中的生物资源。微生物、菌 类的生存与繁殖使稻田时刻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环境下,能量与物 质交换速度加快,土壤肥力大为提高。因而,侗族稻田养鱼生产下的农 田根本不需要村民投劳施化肥,就可以维持稻谷的连年稳产高产,土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