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父母有过错时子女要及时、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劝谏,但在劝谏的过程中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说话的方式。
如果对父母多次进行劝谏后,父母仍然不肯接受的话,那就只好随他们去了,但做子女的仍然还是要恭敬他们,孝敬他们。
《礼记》中说:“当父母有过错时,要气色和悦,柔声细语地对他们进行劝谏。
如果劝谏不被采纳的话,还是要恭敬、孝敬他们,等他们哪天高兴时再对他们进行劝谏;如果父母为此感到不高兴,那么与其因他们的过错得罪于远近乡邻,还不如反复劝谏。
在劝谏父母时,如果他们为此恼怒,不高兴而抽打自己,哪怕到了流血的地步,也不要憎恶怨恨他们,反而还是要恭敬、孝敬他们。
”
(《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
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乡党州闾:古代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合称乡党;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闾,合称州闾。
)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注释】过:错误,过失。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过失。
多用于对君主、尊长和朋友,和“命”相反。
更:改变,改正。
怡:和悦,愉快。
色:脸色,表情。
【解读】父母有过错时,子女应规劝其改正;规劝时,一定要和颜悦色,柔声细语。
曾子问老师孔子道:“关于那些爱戴尊敬父母,让父母生活得舒适安逸,为父母扬名的话,我已经都明白了。
但我想问一下:为人子一切听从父母的,是不是就可以称之为孝呢?”孔子惊叹地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过去的時候,天子若有七位敢于劝谏的大臣,那么即使治理天下方法不对,也不会失掉天下;诸侯若有五位敢于劝谏的部下,即使治国方法不对,也不会失掉他的国;大夫若有三位敢
于劝谏的部下,那么即使治家的方法不对,也不会失掉他的家;士人若有敢于劝谏的朋友,那么他就会始终有个好名声;做父亲的,若有敢于劝谏他的子女,那么他就不会身陷于不义。
所以,如果是不义,做儿子的不能不劝谏父亲,做臣子的不能不劝谏国君;所以,如果是不义,就应该劝谏才是,一切听从于父亲的,又怎么可以称得上孝呢?”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
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国、家:奴隶社会中诸侯统治的地方叫“国”,大夫统治的地方叫“家”。
)
古时有一位叫乐羊子的人在外求学期间,他的妻子在家中辛勤耕作,照顾婆婆。
有一天,邻居家的鸡误入了乐羊子家的园子,婆婆见了逮住这只鸡杀掉并做成了美味佳肴,到吃饭时,乐羊子妻面对着鸡只是默默地落泪,并不吃它,婆婆感到很奇怪,就问她为什么这样,乐羊子妻说:“我难过的是家里太穷了,没什么吃的,所以饭菜中才有了别人家的肉。
”婆婆一听,甚感惭愧,于是把鸡倒掉不吃它。
(《智囊·闺智部》乐羊子游学,其妻勤做以养姑。
尝有他舍鸡谬入园,姑杀而烹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问故,对曰:“自伤居贫,不能备物,使食有他肉耳。
”姑遂弃去不食。
)
父母有过错,子女说话不能太直,太直会使父母脸上挂不住,甚至恼怒,达不到预期效果。
乐羊子妻在婆婆有了过错时,反而难过家里太穷,没能给婆婆吃好的。
反观现如今有的人在父母有了过错时,说话确实太尖刻,脸色太难看,可能早就对着那盘鸡,对着婆婆咋呼起来了:“你穷疯了,竟然偷吃别人家的鸡!”
当父母亲有过错时,做子女的说话和气,脸色温和确实很重要啊,在温和的气氛中,子女的意见才可能被父母认真考虑,才可能被接纳,
才可能达到你规劝的目的。
现如今有的人在外面和别人说起话来是和风细雨的,回到家里和父母亲说话则是刮大风下大雨。
父母亲一旦有了过错,那就更不得了,说起话来简直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毫不顾忌父母的感受,如同老子训小子一般,哪里还能看得出是小子和老子说话?好不容易养大个孩子,会训爹训妈了!
有时你看到一个温文尔雅,说话字斟句酌,和你相处很愉快的人,根本想象不出他回到家里和父母相处时会是另一个模样!
其实,不管父母遇到再大的过错,我们劝谏父母时要做到和颜悦色,不冲动不发火并不难,只需要一个“爱”字就行了。
你爱父母,说话就不会难听,脸色就不会难看。
古人曾经说过:“凡是深爱父母的孝子,必定对父母亲有和气;有和气,必定会有愉悦的脸色;有愉悦的脸色,必定会有温婉的面容。
”
(《礼记·祭义》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注释】入:接纳,采纳。
悦:高兴,愉快。
复:再,又。
号:大声哭,哭着说着。
泣:1.小声或无声哭。
2.眼泪。
挞:用鞭子或棍棒等物打人。
【解读】如果父母不听规劝,就待他们心情愉快时再劝。
再劝时可以号哭小泣,用眼泪来感化他们,即使挨打,也毫无怨言。
如果父母听不进去自己的规劝,再劝时就要讲究策略了:一是待他们高兴时再劝,人一高兴,话就容易听进去了;二是哭,眼泪是最有利的武器。
都起不了作用时,可能反而遭来一顿痛打,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对父母心生怨恨。
无计可施时,只好保留一份亲情,听之任之了!天要下雨,娘要
嫁人,随他去吧!
《礼记》中说:“作为大臣,不要公开劝谏国君,如果国君经再三劝谏仍不听的话,就离开他;作为子女侍奉父母,如果父母经再三劝谏还不听的话,只能号哭泣着随他们便了。
”
(《礼记·曲礼下》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
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
国君有错,屡劝不听,可以炒他鱿鱼;子女能炒父母鱿鱼吗?无奈,父母都是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
孔子说:“对待父母的过错,应婉言劝阻,如果劝阻不被接受,对他们应照样恭恭敬敬而不作对,对他们也只能是难过归难过而不心生怨恨。
”
(《论语·里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几:轻微,婉转。
劳:忧愁。
)
问题父母,只能按问题父母来对待,但不能就此鄙视父母,还应照样孝敬。
很多人的不孝就是从鄙视父母开始的!
《礼记·祭义》中也说:“父母有过,谏而不逆”,意思是:“父母有错,只能劝谏,不要忤逆。
”所有的讲孝道的书,都在教导人,对父母只能是尽最大努力去劝,实在劝不了不要对着来。
孝顺孝顺在于一个“顺”字,忤逆父母就是失和的开始,就是亲情破裂的开始。
无论如何,要先保住亲情,只要亲情在,以后还有机会劝。
也许,对于世界上所有的人,你都不必讲一个“顺”字,但对于父母必须讲;也许,对于世界上所有的人,你都可以指责,但唯独对父母不能指责。
因为他们和别人不一样,他们是带给你生命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你!没有你也就没有长大的你对他们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有一家人,三个儿子,母亲去世了,七十多岁的父亲又找了个老伴。
可这个老伴跟父亲过了几年,一看父亲得了重病,不愿意照顾,卷了家里十万块钱跑了。
可父亲老糊涂了,八十岁上又嚷着找老伴,儿子们劝了几回,可父亲执意要找,儿子们也就同意了。
其中一个儿子亲自大雨天打着伞带父亲到一个经常给人说媒的人家。
儿子们想得
很开,父亲已经八十岁了,和他在一起能有多少年?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尽量满足愿望,只要他开心就好。
我们当然不能说八十岁的父亲找老伴就是“过”,但这几个儿子对待父亲大概就是孔子所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吧?儿女对父母的“过”或“非过”只能劝,不能强迫,同时还要尊敬他们,不要怨恨。
孝版“愚公移山”
古时候,将近九十岁高龄的愚公看到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挡在家门前,使家里人进进出出都要绕很远的路,极不方便,便召集全家人商量,提议要搬走这两座大山。
小儿子是个急性子,一听父亲提出这么个想法,禁不住大声嚷嚷道:“爹,您老糊涂了,凭您的力量,连一座小山都削不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父亲一听,脸马上沉下来了,这时二儿子赶紧打断弟弟的话,和颜悦色地说:“爹,您辛苦了一辈子,现在正是安享晚年的时候,怎么会想着要去搬山呢?况且挖出来的土石放在哪里?”父亲还没有回答,大儿子建议道:“爹,您看这样行不行?既然这两座山挡住了我们的家,干脆我们搬家吧!”
愚公一听,当即表示反对:“搬家?绝对不行!我们祖祖辈辈住在这里,房子是祖上传下来的,祖坟也在这里,难道我们要把房子、祖宗都抛下不管吗?!”
儿子们面面相觑,谁都不再说什么。
沉默片刻后,大家当即表示同意父亲的提议,搬山!如何处理挖出来的土石,有人提议把挖出来的土石运送到渤海边,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第二天一大早,愚公一家就开始上山凿石头,挖泥土,连愚公七八岁的曾孙子都欢呼跳跃着前去帮忙。
大家把挖出来的石头、泥土装在箕畚里,并出发运送到那遥远的渤海边。
但路途实在太远了,在寒冷的冬天装上箕畚出发,返回家时已经是炎炎夏日了。
儿子,孙子们看到愚公年纪这么大了,还如此辛苦地领着大家上山凿石头,挖泥土,千里迢迢往返于渤海边,纷纷劝说愚公在家歇着,让众多儿孙们干,可愚公不同意,非要亲自领着儿孙们干。
有一位叫智叟的老头见了,嘲笑愚公说:“你有生之年还能剩多少,领着大家这样干?”这时,走在愚公身后挑着担子的大儿子听到了,上前一步对智叟说:“我爹不在了,有我们;我们不在了,有我们的儿子;我们儿子不在了,有我们的孙子。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的高度一点不会增加,何愁挖不平?”智叟无话可答。
最后,愚公一家移山的事情传到了天帝耳朵里,他被愚公移山的精神和他子孙们的孝行深深感动了,于是命令两个力气大的天神把挡在愚公一家门前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背走了。
我们对父母的劝谏只能限于父母的过错或是一种害人害己的恶习,如果仅仅是生活习惯不同,生活琐事想法不同,那就是另外一种方式——说说而已,听就听,不听拉倒,根本用不着苦劝。
常见有的儿女,为了些小事,比如父母该扔的东西不扔了,在外面吃饭空饮料瓶往家拿了,跟父母嗷嗷叫。
这不过是生活习惯罢了,或许父母以前缺吃少穿的苦日子过惯了,什么东西都舍不得丢,又不是天大的罪过——人家的东西不想扔就不扔,自家的空饮料瓶想往回拿就往回拿。
你想开点!人常说,“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同样,改变不了父母,就改变自己!
孔子说:“君子要丢开父母的过错而尊敬他们好的方面。
”(《礼记·坊记》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
”)(弛:丢开。
)父母即使有过错,也要看开些,多想想他们的优点与长处,多想想他们的艰难与不易,这样的话内心就会平静下来,就不会对他们产生嫌弃之感、怨恨之情,指责之心。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只有不是的子女。
凡事要多想想血缘关系,多想想你从哪来,你是谁养大的。
对《弟子规》持否定态度的人,总是拿“挞无怨”说事,说挨打还不能怨恨父母,是培养孩子“愚孝”,既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
法》,又导致长大后的孩子“愚忠”。
此言未免太揪字眼了!领会一句话,要领会其精神!就像人们挂嘴边的“我气死了”,若要揪字眼的话,死了吗?死了还说话?不过是表达生气的程度而已!“挞无怨”也不过是表达对父母的态度而已!——对父母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那些和父母对打的,有几个是“挞无怨”的?不都是觉得自己对,父母不对,才和父母对着打吗?
儒家思想怎么培养人愚忠了?孟子不是坚决主张“民贵君轻”吗?儒家思想统领了中国几千年,几千年来中国人民轰轰烈烈地推翻了一个又一个王朝,中国人“愚忠”了吗?
儒家思想主张一个“仁”字,对父母要“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若君主不仁,就是独夫民贼,推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