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环保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环保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6月出版
文本目录
1、PPP化的环保产业:成长逻辑趋同,估值见底,业绩为王 (5)
1.1、基本面: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十三五”成长空间广阔 (5)
1.2、增量以PPP为主,在库项目体量达2.11万亿 (7)
1.3、估值:PPP化后,公司成长逻辑趋同,2017年行业估值基本见底 (10)
2、固废产业的变革:全产业链打开成长空间 (11)
2.1、固废产业发展梳理 (11)
2.2、环卫市场化推动产业链打通 (13)
2.3、国际经验:全产业链发展是必然的结果 (15)
3、土壤修复:政策渐明,蓄势待发 (18)
3.1、“土十条”落地,配套政策逐步完善 (18)
3.2、商业模式待明晰,千亿市场可期 (21)
4、汽车拆解:政策东风吹起 (23)
4.1、两大驱动力之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报废高峰临近 (23)
4.2、两大驱动力之二:零部件再制造政策放开,盈利能力将提升 (25)
4.3、五百亿市场空间,高投资回报率,上市企业积极布局 (26)
5、重点公司分析 (29)
5.1、聚光科技:成功转型环境综合服务商,PPP业务发力 (29)
5.2、中国天楹:晋升国际环保平台,有望成长为固废产业链龙头 (31)
5.3、启迪桑德:深耕固废全产业链 (34)
5.4、华控赛格:海绵城市领军企业,连下三城实力不凡 (37)
5.5、苏交科:工程咨询龙头,海外收购完善环保资质 (39)
图表目录
图表1:环保产业概图,PPP化成重要趋势,十三五产业空间巨大 (7)
图表2:全国PPP项目库快速扩容(万亿元) (9)
图表3:各行业投资额及项目数量统计(截止到9月30日) (9)
图表4:PPP化后,环保板块估值变化的判断 (10)
图表5:固废产业链示意图 (11)
图表6:近十年固废领域的主要政策时点 (12)
图表7: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12)
图表8: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3)
图表9:固废产业生命周期图 (13)
图表10:WMInc.发展历史 (16)
图表11:WMInc.营业收入. (16)
图表12:WMInc.盈利水平 (17)
图表13:WMInc.分业务收入情况(亿美元) (17)
图表14:WMInc.2015年各项业务收入占比(亿美元) (18)
图表1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超标情况 (19)
图表16:无机及有机污染超标情况 (20)
图表17:2007-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万辆) (24)
图表18:2007-2015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万辆) (24)
图表19:中国废旧汽车理论报废量(万辆) (24)
图表20:聚光科技智慧环境体系日益完善 (29)
图表21:启迪桑德分业务收入(百万元) (35)
图表22:北京清控人居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38)
图表23:苏交科业务领域扩张迅速 (40)
图表24:EPTISA公司2015年基本业务情况 (40)
图表25:EPSITA业务全球覆盖 (40)
图表26:TestAmerica2015年分业务收入(万美元) (41)
表格1:环保行业上市公司收入统计表 (5)
表格2:环保上市公司2016年新签PPP订单统计(亿元,不含框架协议,截止到12月9日) (9)
表格3:环卫服务和其他环保运营的比较(产能规模为2020年预计值) (14)
表格4:固废产业运营市场空间测算 (15)
表格5:各省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条例 (20)
表格6:国内主要的土壤修复企业 (21)
表格7:新旧《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对比 (25)
表格8:汽车拆解组分价值分析 (27)
表格9:汽车拆解项目建设成本估算(处理规模5万辆/年) (27)
表格10:汽车拆解项目现金流量估算 (28)
表格11:上市公司汽车拆解领域布局 (28)
表格12:聚光科技在手PPP框架协议 (30)
表格13:Urbaser主营业务一览表 (31)
表格14:公司运营项目情况表 (33)
表格15: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未来投产进度预测(单位:吨/日) (34)
表格16: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计划投向 (34)
表格17:WMInc.和启迪桑德业务对比 (35)
表格18:启迪桑德本次定增募集资金使用项目 (36)
表格19:启迪桑德环卫一体化项目建设规划 (37)
表格20:华控赛格海绵城市订单一览表 (38)
表格21:华控赛格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向 (39)
表格22:公司2015-2016年参与的主要PPP项目 (42)
报告正文
1、PPP化的环保产业:成长逻辑趋同,估值见底,业绩为王
自2012年始,环保行业的高景气度已持续5年,而在目前生态文明与现实环境的压力下,我们认为十三五,行业依然将持续高增长,同时,PPP化也给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门槛拔高、模式趋同、集中度提升成必然。

而估值层面,按wind一致预期,
2017年行业PE将回到30倍附近,在增速依旧保持25-30%的情况下,PEG接近1。

因此,在PPP化后的环保产业,企业成长逻辑趋同,小公司逆袭难度加大,估值也将趋同。

市场集中度提高下,优配龙头是首选,龙头2017年估值已进入20-25倍区间,经历3年的估值消化后,迎来极佳配臵时机。

1.1、基本面: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十三五”成长空间广阔
回顾2016年,环保行业依然保持20%以上的较快成长速度。

以中信环保指数为样本,2016年前三季度,在宏观经济整体景气度不高的情况下,环保依旧呈现着较快的增长: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速为24.69%;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6.57%,但考虑环保公司四季度结算因素,预计全年增速应在25%左右,与2015年相当,在中信行业指数中业绩增速排名在第10位左右,属于成长较快行业。

而展望十三五,环保标准趋严、市政投入加大依然为主要趋势。

为了方便观察的环保上市公司所在行业增速情况,我们狭义的将我们所圈定的一些领域集合固化为环保产业,分别为:大气治理(工业烟气治理,十三五投资需求1000亿元,每年200-300亿);水的治理(市政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的兴建、运营和改造、工业污水治理、流域水治理、污泥治理,年投入1000亿左右);固废(垃圾填埋、焚烧、餐厨、渗滤液处理、危废、工业固废,1000亿规模);土壤修复(目前年投入50-100亿元)。

运营产业:大气(脱硫、脱硝、除尘的运营成本,500-1000亿元);水处理(市政污水的运营、工业污水的运营,500-600亿元);固废(工业固废、危废,200-300亿元)。

表格1:环保行业上市公司收入统计表
按这个狭义的角度去看空间,之前每年的环保投入在4000-5000亿元左右。

我们将目前A股及几家港股上市的环保公司近2年业绩进行拆分,2014年、2015年合计收入规模分别为1053亿元、1373亿元,2016H为739亿元,保持着25-30%的较快增速,上市公司占行业的市场份额在25%左右。

从上市公司各分块业务统计看,2015年成长最快的板块依然为固废,增速为45%;水处理、大气领域行业增速分别为27%、
26%。

利用我们上市公司业务模块模型来分析,进入治理阶段环保产业的投资将全面升
级:原有减排产业继续保持30%左右的高增长,黑臭水体、海绵城市、土壤修复领域
给行业带来巨大增量。

从我们的测算看,‚十三五‛,水、气、固废三大领域的原有业务模式将继续保持20%以上增速,而水环境、海绵城市、土壤修复领域,保守估计将
带动1-1.5万亿的投资,年投入2000-3000亿元,为环保增量投入。

加上传统业务15年环保投资体量5000亿的基础上每年保持20-30%的增长,到2020年,环保行业年投资体量将从2015年的4000-5000亿上升到1万亿水平。

因此,综合治理打开环保产业投资空间,未来的大公司将围绕该领域产生。

1.2、增量以PPP为主,在库项目体量达
2.11万亿
1)模式变化:70%以上上市公司业务模式将以PPP为主在发改委、财政部大力推行PPP的大趋势下,环保类政府项目PPP化已成为趋势。

在环保产业中,市政水处理、水环境业务将均以PPP化为主要模式,同时由于PPP打包化,管网建设、部分水利项目被打包进来,体量迅速扩大。

水环境等市政领域十三五总投入在1-1.5万亿左右,而目前财政部入库环保及公用事业类项目已达到2.1万亿元,项目规模扩大明显。

增量以PPP为主的趋势下,行业整体盈利模式从消费者付费与EPC为主向全流程的PPP转型。

我们判断,未来70%的以上的环保上市公司收入来源将来自PPP项目的执行。

图表1:环保产业概图,PPP化成重要趋势,十三五产业空间巨大
2)环保及公用事业类入库项目已达到2.1万亿
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统计显示,进入2016年后PPP项目的入库数和投资额、进入执行阶段的项目和投资额以及落地率都有了快速增长。

截至到2016年6
月30日,入库项目9285个,总投资额10.6万亿元,进入执行阶段项目619个,总
投资额1万亿,落地率为23.8%。

而到2016年9月30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入库项目10471个,总投资额12.46万亿,其中已进入执行阶段项目946个,投资额为1.56万亿元,规模可观,落地率26%;
图表2:全国PPP项目库快速扩容(万亿元)
截止到9月30日,在目前全国PPP项目库中,环保及公用事业类项目(含水利建设)达到了3593个,占全部项目的34.3%,是项目数量最多的领域;项目对应总投资额达到2.11万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17.0%,仅次于交通运输领域。

图表3:各行业投资额及项目数量统计(截止到9月30日)
在环保及公用事业类项目中,污水处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建设三大类项目数量最多,分别占环保类项目的23%、16%、13%;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管网建
设、水利建设三大类项目的总投资额最高,分别占环保类项目的27%、18%、17%。

从总投资额和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来看,海绵城市是增速和单位投资额最高的领域,水环境治理仍然‚十三五‛环保建设的重点领域,其中海绵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治
理,将成为环保领域中投资体量和增速最大的细分领域。

3)环保上市公司订单放量
2014年下旬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2015年可以认为是PPP项目正式落地的元年,进入2016年以后,PPP项目的落地规模和速度呈现井喷的趋势。

截止到12月9日,上市环保公司2016年已新签PPP订单118个,合同金额总计为1080.9亿元。

从入库项目的落地来看,订单上升空间巨大,对上市公司来说也将产生巨大业绩弹性。

表格2:环保上市公司2016年新签PPP订单统计(亿元,不含框架协议,截止到12月
9日)
1.3、估值:PPP化后,公司成长逻辑趋同,2017年行业估值基本见底
1)模式趋同,估值承压
近10多年来,环保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从设备销售到细分领域的工程EPC,再到细分领域的B OT,在2012年后平台化成为转型方向,而到2015年,PPP成为主要方向。

在PPP化后,给行业带来3个变化:1)项目被打包,订单体量大;2)要带资金进来,回款周期长;3)使用财务杠杆。

从上文入库项目体量可以看出,基本所有政府付费项目均将采用PPP模式,环保公司做PPP项目将成为必然。

因此,PPP化将大大促进环保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为水务、固废领域产生千亿级别的公司提供土壤。

因此,从估值角度看,PPP化后,以政府客户为主的公司,成长模式趋同,估值承压。

图表4:PPP化后,环保板块估值变化的判断
2)2017年,板块估值已基本见底,选“头”为主,业绩为王,
复盘2016年的环保板块股价,截止到12月15年,申万环保二级指数下跌18.5%,而行业全年业绩25%左右,公司体量变大与竞争加剧带来的板块估值下行是主要原因之一。

回顾历史行情,以2009年创立创业板为界,A股环保板块已有7个完整年份,各环保上市公司的发展差异化明显,行业整体上经历了单一技术/设备服务商--工程总承包(EPC)--项目投资与建设(BT/BOT)--环境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PPP),在这些不同的行业发展阶段,市场对于环保公司的预期是有显著差异的。

除开特殊年份2015年,可以认为环保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经历了三个阶段:(1)2012年Q2之前,这
一阶段环保板块上市公司较少,在创业板和沪深300整体下跌的情况下,环保板块逆
势上涨;(2)2012Q2-2013Q3,环保板块明显上涨,且其估值高于创业板整体估值,板块的估值高点也出现在这一时期(除2015年外);(3)2013年Q3以后,环保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明显低于创业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无收窄迹象。

而自15年后,环保板块已形成两大突出变化:(1)龙头公司地位与体量已较大,行业格局已相对稳定,进入稳定成长期;(2)PPP化后,各公司业务模式、成长逻辑趋同,行业政策对具体公司的边际弹性在减弱。

因此,板块的高估值已难,PPP化后,融资能力成为重要指标,龙头公司具备资本、品牌、技术、管理等多重优势,市场份额提升也将成为必然。

不过,根据2016年Q3业绩,环保行业PE(TTM)已下降到39.27倍,考虑4季度业绩占比在40%以上,
2016年行业PE水平将回落到37-38倍左右。

在我们预期2017年行业增速仍将保持
25%的判断下,2017年行业平均PEG降到1左右。

同时,基于我们对‚十三五‛环保产业仍将保持20-30%增长的长期趋势的判断,我们认为板块估值在2017年已基本合理,后续估值下降的空间不大。

而反观龙头公司,PPP化带来扩展契机,市场份额有望提升,且估值水平已到20-25倍区间,具备较强配臵价值。

同时关注,定增完成净资产规模提升对公司实力提升的影响。

2、固废产业的变革:全产业链打开成长空间
2.1、固废产业发展梳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我国主要将固体废弃物分为城市生活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三大类。

我们主要讨论的生活固废,从产业链角度,包括了道路清扫、垃圾清运、垃圾处臵(填埋、焚烧、堆肥)项目建设与运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环节。

图表5:固废产业链示意图
水、气、固废中,固废产业体量次于水务产业。

从80年代开始,固废产业的发展主要以发展无害化处臵为主,建无害化处臵设施,填埋、焚烧两大类。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为862.9亿元,占‛十一五‚环保总投资的比例约10%。

‚十二五‛固废产业加快步伐,焚烧比例从10%提高到30%,投资年复合增速超过30%。

而产业链中的环卫、中转、再生利用等,发展较慢,且市场化程度不高。

近年来的环卫市场化,有望推动行业的全产业链的打通。

图表6:近十年固废领域的主要政策时点
图表7: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图表8: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2、环卫市场化推动产业链打通
由于环卫服务的公用事业属性,长期以来一直由政府部门和下属事业单位承担着
所有的管理、规划、实施、监督的工作,为政府垄断产业。

近一两年,受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和政府购买服务及PPP政策的推动下,环卫行业逐渐放开市场化。

我们判断,在十三五期间环卫的市场化进程将继续加速,行业的市场化渗透率有望实现从15%提高到60%以上。

假设到2020年市场化率达到60%的情况下,环卫市场化部分的营收将达到1200亿元,
图表9:固废产业生命周期图
较于环保其他领域,环卫产业有两大优势:1)营收体量最大的细分领域,我们测算,到2020年生活污水处理量有望达到2亿吨/日,年营业收入接近1500亿元;垃圾焚烧、填埋预计收入体量均仅有383亿元、91亿元。

而到2020年,环卫服务业营收体量将达到1900亿元,成为营收体量最大的行业,2)轻资产,ROA最高。

根据我们的测算,环卫产业固定资产周转率可达到2以上,而其他领域均为重资产,行业ROA长期可以做到15%以上。

因此,各指标比较看,环卫产业的商业模式远优于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细分领域,盈利能力与工业危废相当。

目前环卫产业正处于市场化初期,行业绝对龙头仍未产生。

但从行业空间和商业模式看,产生大市值公司的概率极大。

而对标海外,垃圾处理为其最大的环保产业,规模最大企业为美国的WasteManagement,2015年营收体量达到129.6亿美元,其中垃圾收运业务占到55%。

因此,未来中国最大的环保企业有望在环卫领域产生。

表格3:环卫服务和其他环保运营的比较(产能规模为2020年预计值)
过去由于政府垄断,大部分固废企业无法进入前端清扫与收运环节,只能局限在垃圾处臵环节的发展。

但是随着处理设施的大规模签约与新建,垃圾处臵的天花板逐渐显现。

同时收运环节的封闭,会造成垃圾回收量和垃圾成分的良莠不齐,导致处理端的运行效果、经济效益难以保证。

而环卫市场化的加速,意味着固废全产业链打通变为可能,这将大幅提升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我们的测算,传统的生活垃圾填埋、焚烧等处臵领域每年的运营市场空间仅为400亿左右,而环卫市场的每年营收规模超过1000亿元,整个市政固废的理论市场规模将从400亿提升至2000亿以上,行业市场
空间打开。

除了规模扩大,对企业而言,可以凭借全产业链优势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空
间。

同时通过统一规划和运营,固废治理的效率效果都会提升,从而更符合政府的治理需求。

因此我们认为,环卫的市场化,是打通固废产业链的关键因素,未来一体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表格4:固废产业运营市场空间测算
2.3、国际经验:全产业链发展是必然的结果
美国废品管理公司(WasteMangamentIn c.)成立于1968年,1971年在纽约纳斯达克上市。

WM主营业务是固废处理,涵盖垃圾回收、转运、填埋、循环利用等。

公司成立以来通过收购兼并实现规模扩张:1980年代,WM收购了美国Service
15
弃物服务公司(USAWasteSevicesInc,)进一步扩张并奠定了行业领头地位。

至今,WM仍然是北美最大的垃圾收运、处理公司。

图表10:WMInc.发展历史
美国目前固废收运和处理市场中,WM和RSG(RepublicServices)为两大龙头,总市场份额超过50%。

WM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29.6亿美金(约842亿人民币);而RSG2015年总收入为91.2亿美元,是WM的70%。

WM在全美固废处臵行业的市场份额超过30%。

图表11:WMInc.营业收入.
图表12:WMInc.盈利水平
WM目前拥有297个转运站、249个垃圾填埋场(35.7万吨/日),以及126个回收中心,是全美最大的垃圾收运与处理网络。

在公司收入结构中,垃圾收集业务为主要构成,占比超过50%,收入体量达到84亿美金(约548亿元人民币);其次是垃圾填埋业务,收入占比约20%。

公司早期的发展主要通过收购兼并,实现处理规模扩张;同时从收运拓展到处臵环节,实现产业链扩张。

在企业龙头地位稳固、进入成熟期后,公司开始专注于收运-回收-填埋处臵这一产业链循环,以达到协同效应。

公司每年垃圾收集量中有三分之二以上会进入其旗下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剩余的一部分进入公司的循环利用中心;公司还首创了居民垃圾单线回收,允许居民将纸张、塑料、玻璃等可回收垃圾放在统一回收桶里,简化了居端分类工作,从而提高了整体回收率。

总体来看,一体化的模式使垃圾收运量最大化,并充分挖掘垃圾处理价值,保障了公司每年850亿人民币左右的总收入规模。

参考WM的发展历程,固废收运、处臵、回收利用一体化是固废企业壮大规模的绝佳途径。

而对比国内固废企业,可以发现行业内龙头也正在往拓展上下游、完成一体化布局的方向发展。

我们预计未来5年内,随着固废全产业链的打通,将诞生中国的WM。

图表13:WMInc.分业务收入情况(亿美元)
图表14:WMInc.2015年各项业务收入占比(亿美元)
3、土壤修复:政策渐明,蓄势待发
3.1、“土十条”落地,配套政策逐步完善
2016年5月,国务院公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

由于土壤污染缺乏相对详尽的环境基础数据,因此与‚大气十条‛和‚水十条‛不同,‚土十条‛更多是定下总体的基调,为相应的行业标准、配套政策的出台提供参考,是《土壤污染防治法》修订和审议的重要依据,具体的量化的目标和总量控制指标相对比较模糊。

目前全国土壤污染现状主要参考的是环保部2014年4月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国务院已决定于201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图表1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超标情况
图表16:无机及有机污染超标情况
环保行业‚十三五‛的重心正在从减排逐渐转向环境质量恢复,而各地方政府对环保的态度也开始有了从被动到主动的一个转变。

‚土十条‛出台前后,在实施层面,已有湖北、辽宁、福建和浙江等多个省份率先出台了省级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表格5:各省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条例
3.2、商业模式待明晰,千亿市场可期
现有的土壤修复项目高度依赖于财政,目前多为中央财政支持,地方财政配套。

现阶段我国土壤修复的产值与污染的现状不匹配,土壤修复行业年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这一指标在发达国家可达30%,对应的是超5000亿的市场规模。

目前我国的土壤修复的市场每年大约是几十万到一百万之间,上市公司层面2016年获得订单的总额预计30亿元。

表格6:国内主要的土壤修复企业
污染场地的治理本身难以量化,修复过程不产生现金流,这些方面均与污水、大气处理等传统的环保领域有较大的区别,传统BT/BOT模式很难在土壤修复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这一领域的商业模式一直处于摸索阶段,也是目前修复市场没有真正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治理企业与房地产开放商合作进行‚棕地开发‛已在一些一二线城市应用,未来可能出台的环保税能否成为中国的土壤修复‚超级基金‛值得期待。

从2017年角度看,政策层面实现突破值得期待。

市场空间测算:
(1)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据相关统计,我国的工业污染场地大约为30-50万块,假
设平均每块场地的处理成本为300万元,则市场空间为0.9-1.5万亿。

(2)农业耕地土壤修复:根据《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全国耕地总面积为20.3亿亩,超标率19.40%,则污染总面积为3.9亿亩,假设每亩地的处理成本为1-2万元,则市场空间大约为3.9-7.8万亿。

(3)矿山修复:我国损毁且未有效治理的矿山土地约为220万公顷,假设每公顷治理成本约为10万元,则全国的市场空间约为2200亿元。

因此,我国的土壤修复的市场理论上的总的市场容量为5.02-9.52万亿。

另一方
面,在环保行业发展相对较成熟的美国和欧洲国家,土壤修复行业总产值
在行业起步和高峰阶段占GDP的比重分别为0.1%和0.5%左右,在不考虑GDP增速的情况下,假设以2015年我国GDP总量为63.6万亿作为基准,则在行业起步和高峰阶段,理论上土壤修复全国产值分别可达600和3000亿元/年。

由于我国的土壤修复尚处于从‚无‛到‚有‛的初始阶段,从已有的项目的地域分布来看,经济较发达的在江浙沪、鄂湘粤地区领先于全国;从项目的类别来看,由于城市内的‚棕地开发‛所具有的土地开发价值,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略微领先于农业耕地的修复和矿山修复,因此假设在‚十三五‛期间,工业场地、农业耕地和矿山的修复比例分别为7%、3%和5%,则对应的总投资额约为1500-2700亿元。

4、汽车拆解:政策东风吹起
目前,我国汽车拆解产业仍处于萌芽期,规模极小、不规范、商业模式差为最主要特点。

其主要原因在于:1)汽车报废量仍处于较低水平,无法支撑行业要求的规模效应;2)政策监管不到位,且商业化程度低。

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同时国务院放开‚五大总成‚零部件再制造,我们认为未来2-3年行业的处理量和盈利能力都将大幅提升,业绩有望迎来拐点,且前景广阔。

因此,我们也认为该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4.1、两大驱动力之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报废高峰临近
2009年至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连续7年保持全球第一,,2015年已经达2500万辆。

与之相对应,中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从2007年的0.57亿辆达到2015年的1.72亿辆,翻了三倍有余,年复合增长率约15%。

照此速度发展,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5亿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