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国际直接投资(FDI)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也对东道国产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改变东道国的产业结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投资不断增加,并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FDI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升级产生的影响,以及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和为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FDI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
一、导论
国际直接投资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在我国的特定情况下,FDI则是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在我过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它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包括部门内
的分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的情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实质上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我国产业结构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
比例关系以及各部门内部构成的比重等。产业结构是由国家(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制度、科技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是经济技术长期发展的结果。
研究产业结构主要通过两个指标衡量:一个是就业结构,另一个是产业产值结构。FDI与劳动力作为要素投入,在规模效益一定时,通过增加其投入量可以推动产值的增长。但FDI和劳动力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二者的要素配比关系,在技术一定的条件下,增加一定量的资本则必然要求增加相应的劳动力投入。因此,FDI对就业存在就业量和就业结构两方面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就业人口的非农化,表现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作为产业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业结构更能真正体现一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情况,就业结构的变动将同时导致产业内资源配置等各方面的变化,由此带动产业劳动生产率及产值结构的改变。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另一指标就是产值结构的优化,表现为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例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例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产值的比例不断提高。因此,通过分析各产业产值的变动以及分布情况,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和发展重点。FDI通过其投资的流向和变动来直接或间接影响就业结构、产值结构,最终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变迁。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大约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1年,是我国外资的逐步引入阶段。1978-1984
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仅41.04亿美元,对外借款额为130.41亿美元,FDI仅在我国少数地方的一些领域得到利用。在这一时期我国主要在农村和农业改革上花了功夫,是农业迅速发展时期,使工农比例不协调发生了改变。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分别约为28.2% 47.9% 23.9%;到了1984年,三个产业比重分别为32.1% 43.1% 24.8%。第一、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劳动力变化趋势与三个产业的生产总值变化不太一致,三个产业劳动力比重在1978年分别为70.5% 17.3% 12.2%;在1984年比重分别为64.0% 19.9%16.1%。劳动力在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下降,在第二、三产业占所比例上升。1985-1992年外商直接投资为209.54亿美元,对外借款额为395.2亿美元。这一时期我国主要是通过对外借款来吸引外资,FDI在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额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由于对外借款无法解决资金利用效率和技术引进的问题,因此这一阶段我国属于低效率的利用外资。但在我国非农产业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FDI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在此期间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由1985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2.9% 28.7%上升到1992的43.4% 34.8%,第一产业比重由28.4%下降到21.8%。外商主要采用“绿地投资”,即上新项目、建新企业,并能在当地雇用大量劳动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大量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由1985年的16.8%上升到1992年的19.8%。这些数据显示了劳动力开始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且第二、三产业的GDP
比重也不断上升,标志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第二阶段:1992至今,是外资在我国的空间发展阶段。收购兼并或投资控股等方式成为主流,通过资金的渗透和联合,全球跨国企业在中国迅速的建立起一批生产基地,并逐步实现本土化经营。特别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FDI在一路攀升,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自1992年起,利用外资在资金规模上已超过国家预算内投资,成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仅次于企业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的第三大资金来源,而FDI在利用外资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下图是从197 8年到2007年我国利用外资概况:
年份总计金额对外借款 FDI 外商其他投资额
1979-1984 181.87 130.41 41.04 10.42
1985 47.60 25.06 19.56 2.98
1986 76.28 50.14 22.44 3.70
1987 84.52 58.05 23.14 3.33
1988 102.26 64.87 31.94 5.45
1989 100.60 62.86 33.93 3.81
1990 102.89 65.34 34.87 2.68
1991 115.54 68.88 43.66 3.00
1992 192.03 79.11 110.08 2.84
1993 389.60 111.89 275.15 2.56
1994 432.13 92.67 337.67 1.79
1995 481.33 103.27 375.21 2.85
1996 548.05 126.69 417.26 4.10
1997 644.08 120.21 452.57 71.30
1998 585.57 110.00 454.63 20.94
1999 526.59 102.12 403.19 21.28
2000 593.56 100.00 407.15 86.41
2001 496.72 468.78 27.94
2002 550.11 527.43 22.68
2003 561.40 535.05 26.35
2004 640.72 606.30 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