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在财政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长在财政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局长在财政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xx年2月10日)
同志们:
经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今天召开财政系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财政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今年财政工作任务,明确目标,动员大家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全面做好20xx年的财政工作。
下面,我讲二个方面内容。
一、20xx年财政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全系统干部职工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大力加强财源建设,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积极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各项财政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财政收入创历史最高水平,财政与经济初步呈现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1,538万元,完成预算的126.5%,同比增长42%。
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4,886万元,完成预算的137.4%,同比增长52.3%。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8,888万元,实现年初预算的112%,同比增收2,355万元,增长36%。
工商税收实现11,484万元,同比增收2,160万元,增长23%。
非税收入实现8,056万元,实现年初预算的179.7%,同比增收2,717万元,增长50.9%。
地方财政支出实现71,764万元,为预算的117%,同比增支13,100万元,增长22.3%。
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狠抓财源建设,提高生财聚财能力。
财源建设是财政增收的关键,按照工业立市基本战略,年初以来,我们在财源建设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积极申请财源建设资金。
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工作,调整充实项目库内容,加大了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
为才子油脂公司、博成糖业公司申请贷款贴息102万元;为宏立明胶、北龙米业、天丰面粉以及乾鑫酒业等企业申请项目建设资金494万元;申请工业园区建设资金248万元,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资金支持。
二是认真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对落户我市的工业企业兑现土地出让金、税收、基础设施投入等优惠政策。
08年对北方食品、天一经贸、g111国道兑现了税收返还政策,税收返还485万元;对实行招商引资政策的三家企业上缴土地出让金按照规定比例进行返还,返还土地出让金4,935万元。
根据不同类型工业企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从本级财政拨付252万元用于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吸引了知名企业前来落户,扩大了财源储备。
三是紧缩本级财政支出,支持重点工业企业。
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壮大。
为集中供热公司筹集二期工程建设资金998万元,工程完工后供热面积可达180万平方米,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财政增收、增强社会效益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为博成糖业公司甜菜生产基地建设
筹集资金,对种植甜菜的农民财政给予30元/亩种子补贴,08年甜菜补贴面积10万亩,财政拨付奖励资金300万元,调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为博成糖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企业加工甜菜32万吨,创税1,500万元,增强了工业企业对市域经济的支撑能力。
四是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重点工业企业项目。
20xx年实施农业综合开放项目8项,投入资金1,941万元。
其中重点扶持的工业企业项目:讷河市宏立明胶厂深加工提纯及农机合作社项目共投入资金754万元,讷河市马铃薯种植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建设投入资金70万元。
(二)强化预算管理,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严格遵照《预算法》认真做好20xx年度财政预算编制工作,并及时把各项预算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有关单位。
认真执行财政预算方案,全面加强财税征管,深挖潜力组织收入,成立抓收入小组,下到基层组织收入加快了收入入库进度,为实现预算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落实财政收入责任制度。
财政部门按照市政府关于编制预算的总体要求,将工商税收、行政性收费等收入指标分解落实到主管部门、具体企业及单位,为预算的顺利执行提供了保障。
二是实施财政收入报告制度。
财政部门每月将财政收入分部门和单位统计汇总,并报告市政府,市政府随时掌握财政收入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及采取措施,不定期的召开由财政、税务、乡镇及其他执收部门参加的财税工作会议,就财税征管工作进行部署,加快财政收入进度。
三是加强重点税源的
监督和管理。
严格目标考核,增强了各级干部抓财税工作的责任感,对全市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户纳税进行清查、摸清家底、掌握情况,为税收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加强了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的管理。
实行办税“四公开”和“征、管、查”相分离制度,增强执法透明度。
认真执行《税收征管法》,严格打击各种
偷税抗税行为,有效地防止了税收上的跑、冒、漏现象,确保了应收尽收。
严格执行“先税后证”制度,实现契税595万元,同比增长18.1%;实现耕地占用税1,403万元,同比增加1,399万元。
四是实施财税增收激励和考核措施。
推行“划分收支、核定基数、定额上解(或定额补助)超收按比例分成、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自求平衡、一定三年”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和完善了乡(镇)级税种的划分和调整财力的分配关系,调动了各部门综合治税的积极性。
同时在预算支出方面,坚持做到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保证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严格贯彻适度从紧,先保吃饭、后搞建设的财政管理原则。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妥善安排和合理调度财政资金,重点支出。
强化工资发放管理,较好地保证了工资发放和市级机关的正常运转。
(三)调整支出结构,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落实积极公共财政政策,贯彻“科学发展、关注民生、改革创新、依法理财、保持先进”财政理念,大力支持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加大了对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保障力度。
一是优先保证教育支出。
08年拨付义务教育经费2,437
万元,义务教育危房改造资金836万元,化解义务教育债务1,231笔,金额5,467万元。
二是加强医疗卫生建设。
进一步改善公共卫生基础条件,为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单位拨付差补经费和专项资金1,212万元。
三是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
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由原来10元提高到25.5元,参合农民报销比例由原有40%提高到60%,财政增加支出56万元。
四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落实提高企业养老保险待遇政策,提高养老金水平,改善农村五保户供养条件。
五是促进就业再就业。
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财税政策,发放再就业资金2,302万元,提高了我市就业率。
六是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拨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57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742万元,失业保险基金专项补助148万元,救灾资金201万元,养老(保险)资金8,055万元,廉租住房补贴252万元,石油价格改革补贴980万元,医疗保障基金1,561万元,农村泥草房改造资金248万元。
七是保证市政建设资金。
人和广场、雨亭公园、城市绿化等建设投入资金285万元,污水管网建设投入资金1,170万元,城南新区道路建设投入资金1,500万元。
这些资金的投入,极大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
(四)推进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管理。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按照财政部和省厅要求,08年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等方面做了重大改革。
一是预算管理改革步伐加快。
不断推进以部门预算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改革,建立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对
分离的预算管理新机制,使预算内容更加全面,编制程序更加规范,项目支出更加细化,预算约束力更加有力。
从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看,部门预算不仅全面反映了部门收支状况,预算编制更加公开、透明,而且理顺了单位、部门之间的资金拨付、预算编报关系,强化了各单位预算观念,增强了预算的严肃性。
二是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稳步推进。
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将158家企事业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占全部预算单位的82%,创新财政管理机制,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控制了不合理支出,节约了财政资金。
全年国库集中支付实现29,700万元。
其中直接支付金额27,378万元,授权支付2,322万元,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是继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采购法》实施后,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加强政府采购资金管理,努力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基本实现了由试点向全面推行的转变,政府采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政府采购范围从机关办公用品扩大到公务用车、大型农业机械等领域。
20xx年实施政府采购项目165项,预算采购金额5,300万元,实际采购支出4,600万元,节约资金700万元,节支率13.2%。
四是深化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拨付方式改革。
改革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拨付方式,由社会保障基金专户直接拨付到补贴对象,减少了资金流转环节,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参保人员手中。
五是做好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准备工作。
按照省财政厅关于非税收入改革的相关精神和要求,我们为实施非税收入改革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五)规范财经秩序,强力推进依法理财。
财政监督是对财政收入支出合规性的有效控制,是堵塞漏洞,预防犯罪,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重要职能,是强化管理,提升财政运行质量的有效手段。
一是加强财政财务综合检查。
抽调相关部门业务能手,利用近3个月的时间组织了全市财政、财务综合检查,对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16个乡镇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会计法》执行情况、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罚没收入管理、票据使用及管理等进行综合执法检查,共查出各类违规违纪资金163 万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意见。
二是深化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管职能。
严格执行会计法,加强对会计单位财务审核,严密业务处理程序。
全年拒付不合理票据698笔,节约资金508万元。
三是推进绩效评价工作。
深入展开绩效评价制度建设,完善了评价指标和体系,强化了对转向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
四是财政法制建设有序开展。
根据“五五”普法的工作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了工作措施并狠抓落实,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在财政法规知识竞赛中取得佳绩,“五五”财政普法工作受到上级检查验收工作组好评,推进了依法理财进程。
(六)关注改善民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一是扶持壮大奶牛养殖业。
08年为13个奶牛养殖小区中的10个小区申请到意大利赠款402万元,为3个奶牛小区争取专项资金150万元。
鼓励养殖户建青储窖,每立方米
补助9元,08年小区新建青储窖2万立方米,发放青储窖补贴18万元。
拨付奶牛小区防疫体系建设资金34万元,为奶牛养殖业蓬勃发展夯实基础。
二是支持发展新农村建设。
拨付讷河镇万兴村、二克浅远大村、学田清和村农业开发资金1,175万元,用于村屯整治、中低产田改造。
拨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470万元,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支持通乡通村公路建设,08年公路建设511公里,争取国家投入6,437万元。
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示范村建设,08年在全市22个村进行试点,拨付建设资金389万元,建成新住房1,918户,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
三是积极兑现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拨付粮补资金28,283万元,良种补贴资金是1,808万元,抗旱补助资金250万元,农村劳动力补贴资金130万元,成功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四是发挥扶贫资金效益,改善贫困村民生产生活。
拨付扶贫补助资金312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99万元,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
五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8.7亿元,其中财力性补助资金4亿元,同比增加1,673万元;专项资金争取4.7亿元,新增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包括“普九”化解债务资金4931万元,产粮大县补助资金1109万元,产油大县补助资金700万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818万元,教育、社会保障、支农、环保及交通等专项资金1.5亿元。
通过上级财政资金的争取和投入,不仅解决了财力不足和资金紧张的问题,而
且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各项事业的发展。
(七)狠抓队伍建设,为做好各项财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年来,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着重提高财政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提升财政干部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需要。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
我们要求干部职工多学习党的理论,熟悉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把准政治脉搏,政治思想不出现偏差,使财政工作更好地体现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意图。
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和知识更新,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
强化干部职工的财政政策及相关文件精神的学习,准确掌握财政政策,吃透相关文件精神,更好地来指导实际工作,防止工作中人为地出现过失和纰漏。
三是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了干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机关工作纪律及安全保卫等项制度,为队伍建设在制度上提供了保证。
四是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增加干部职工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积极开展了排球、乒乓球等文体活动,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积极开展了向地震灾区“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以缴纳特殊党费等形式捐款10,600元及一批过冬新衣被,支持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积极开展了“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取得了评议活动综合管理类第一名的好成绩。
积极开展了“新时期财政干部形象建设”活动,努力打造财政干部服务大局、精通业务、勤政务实、廉洁奉公、谦
和文明的良好形象。
20xx年财政收支均实现了较大突破,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改革、保重点及年度收支平衡的财政工作目标。
但财政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几个方面:一是近年来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增支因素和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二是财源基础薄弱,财政抗风险能力还不强大,财政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仍很艰巨;三是在财政资金使用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挤占、串项、挪用等问题,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督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在机关自身建设上,相关制度仍需完善,工作纪律还有待加强。
上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强化监管等加以解决。
二、20xx年财政工作安排
20xx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届次全委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加强财源建设,强化收入征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税改革,规范财政管理,推进依法理财,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
20xx年预算指标安排:全年全口径财政收20,080万元,同比减少1,458万元,下降6.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376万元,同比增加488万元,增长5.5%。
工商税收14,320万元,
同比增加2,837万元,增长24.7%。
非税收入4,360万元,同比减少3,696万元,下降45.8%。
财政支出58,959万元,同比减少12,805万元,下降17.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55,946万元,同比减少10,477万元,下降15.7%。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确保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较好成绩。
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民理财,依法理财,要确保财政收支目标的顺利实现,今年的财政工作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抓好财源建设,培植新增长点。
抓好财源建设是逐步扭转我市财政状况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要充分认识搞好财源建设的重大意义,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具体安排部署,以构建结构合理、效益较好的财源体系为总揽,积极开辟新财源,不断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切实做大、做好财政“蛋糕”。
一是要继续扶持龙头企业建设,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09年重点扶持的企业是博成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恒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宏立明胶有限责任公司。
继续实施博成糖业原料基地建设扶持政策,最大可能的支持百万吨生产能力技改项目,加速技改进程,促其早日达产达效。
充分发挥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作用,扶持恒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大型生猪屠宰生产线项目建设,确保其年底前竣工投产。
延续对宏立明胶二期工程建设的扶持,并敦促其早日投产。
二是进一步实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对鸿源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美庐乳业、艾尔啤酒、安顺经贸等重点企业继续实施税收奖励政策,
09年预算安排奖励资金580万元。
对新上企业继续实施土地出让金财政返还优惠政策。
努力争取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充分利用财政分配资金职能,抓住时机对企业进行财政资金支持,尽最大努力申请财源建设项目,继续争取企业贷款贴息、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政策扶持。
三是要充分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争取利用国家项目资金,加大专项资金申拨力度,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涵养税源。
四是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增强乡镇财政自我发展能力。
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总体思路,用活用好“三奖一补”政策,贯彻落实《讷河市乡镇财政增收奖励办法》,调动乡镇财政工作积极性,创新县对乡财政管理方式,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努力消化陈年旧帐。
坚决摒弃“坐等靠要”的懒汉思想,增强财政自给能力。
(二)严格财政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
09年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实现20,080万元,其中工商税收预计实现14,600万元,同比增长24.7%,非税收入预计实现4,360万元,我们必须保证完成预算指标,否则无法实现保盘子的基本目标,也就不能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组织收入工作的领导,立足抓早、抓紧、抓实,确保完成年度收入任务。
一是充分调动征收部门的积极性。
继续采取增收激励和目标考核等手段,按照市政府既定的奖励办法:对国地税部门,完成工商税收任务给予奖励,对超额部分按10%进行奖励。
对其他非税收入部门,具体奖励考核办法是按收入比例分成,以此调动征收部门积极性,将收
入任务落实到位。
二是要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的税收征管,防止零散税的流失,真正做到应收尽收。
同时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纳税大户以及煤炭行业的税收征管。
对契税、不动产销售税继续实施“先税后证”的征收政策,同时要启用好既定综合治税征收奖励办法。
三是要依法治税,规范征收行为。
认真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坚持依法征管,依率计征,据实征收,均衡入库。
在进一步完善自觉申报纳税制度的同时,切实加强税务稽查和发票查处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偷、逃、抗、骗税行为,做到以查补收。
四是做好非税收入的管理工作。
分析我市财政收入结构,非税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50%左右,可见组织好非税收入显得尤为重要。
按照省厅统一部署,09年非税收入改革全面铺开,我们将成立专门机构强化非税收入的征收与管理。
继续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入库。
(三)确保重点财政支出,提高资金效益。
面对当前财政的管理,困难现状,既要保证工资、社会保障等刚性开支及时足额到位,又要进一步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
根据我市的可用财力,要干好这些事是有难度的,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财政预算,优化支出结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勤俭节约办事业,集中财力办大事,做好增收节支这篇大文章。
一是要保工资,保稳定,保机构正常运转。
我市财政供养人口15,930人,
月工资2,600万元,年工资3.1亿,仅此一项就占财政支出34.1%。
财政供养机关事业单位193个,年需基本支出约4.1亿。
只有保证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保证基本支出的及时拨付,才能确保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二是要保社会保障支出。
涵盖(机关事业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城镇职工农村)医疗保险、抚恤、救济、救助、(农村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十余项社会保障体系需本级财政负担3,338万元。
保证这些刚性支出是关注民生的基本体现,是实现和谐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保障这部分支出需求。
三是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义务教育经费必须做到足额及时拨付,结合教育危房改造资金的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同时保证义务教育基础建设资金。
四是要确保重点项目建设。
继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按照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及我市财力可能,09年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项目:安排城南新区建设资金900万元,通乡通村公路建设资金8,585万元。
五是压缩各种弹性支出。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关键阶段,各项支出日益增多。
我们要站在促改革、护大局、保稳定的高度,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勤俭持家,压缩不必要的财政开支和各种弹性支出,及时向政府反馈哪些是不必要的弹性支出或必要支出,为市长当好参谋。
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大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集中各级财力办大事、实事、难事、急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四)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缓解我市财政支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