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王河高级职业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王河高级职业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6——7题。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照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6.“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这三句话的潜台词是()

A.来找儿子吗?是鲁大海吗?我就知道你会来的。

B.来敲诈吗?是鲁贵吗?你可真有能耐啊!

C.来找女儿吗?是四凤吗?我知道你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D.来续旧情吗?是繁漪吗?我真是没想到啊!

7.“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表现了侍萍当时怎样的心态?()

A.对不公平命运的愤愤不平。

B.对不公平命运的坚决斗争。

C.对不公平命运的妥协屈服。

D.对不公平命运的无可奈何。

参考答案:

6、B

7、A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16分)

稻草人耿立

(1)父亲把稻草人立在田野里的时候,他十分激动。时当黄昏,他望着夕阳下稻草人所指的方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稻草人单腿独立在深邃的麦田里,我蓦然觉得它和父亲有点酷肖兄弟。

(2)然而,稻草人不言语,稻草人什么时候喧哗过呢?它们从不睡眠,也不考虑吃喝,当农人回家的时候,它们不回家;当收割的日子临近,它们也就支离破碎了!

(3)没人理解稻草人僵硬手指所指的方向,就像没人理解父亲一样。春天的时候,父亲用陈年的稻草、绳索捆绑稻草人,他对我说,用不了几十年,稻草人在大地上怕要消遁了。

(4)我未置可否,当麦子快要黄熟的时候,我带着侄子去查看稻草人,回来向生病的父亲汇报。那也是黄昏,一个一个的稻草人在风中挥动着僵硬的手臂,像是鞭笞着什么,从远远的地方望去,就见一群一群的鸟儿在麦地上空不停地盘桓、寻找,宛似一帮无家可归的落魄子弟。

(5)我得承认,父亲捆绑的稻草人简直完美无缺,它们真实毕肖地做恐怖和威吓状。有一种鸟儿,每年麦季的时候,都要从家乡的这块平原经过,它们并不美丽,但是平原上一年才能见到一次。

(6)那些鸟儿望着稻草人,久久不敢涉足,它们盘桓着、盘桓着,最后只能无奈地向远方飞去。

(7)侄子从地上抓起一枚土块,狠狠地向稻草人掷去,他说:“稻草人混蛋——!”

(8)我回家告诉父亲,麦子长势不错,鸟儿也不去祸害。父亲听后很忧郁,他说,保不定。春天父亲扎制稻草人时,侄子曾偷偷地毁掉几个,父亲很恼火,他说:“不喜欢土地的人,才不喜欢稻草人。”

(9)麦子临熟的几日,每到黄昏,我都要到麦田巡查,然后向父亲报告麦子和稻草人的消息。一天,侄子偷偷地问我:“你知道鸟儿到哪里去了吗?”

(10)我摇摇头。

(11)侄子说:“鸟儿不在平原上停留了,平原上的人可恶,鸟儿让稻草人吓跑了!”

(12)过了一会,侄子告诉我,他不能让鸟儿在平原上不吃一点东西就走。

(13)我有点好笑,对侄子说:“人应该感恩稻草人才对,它们保护了粮食和土地,难道人不应该热爱粮食和土地?”

(14)“我热爱粮食,我也热爱鸟儿,它们每年才在平原歇息一次,能消耗多少麦子?”侄子说,“我怕有一天,一睁开眼,平原上再也见不到鸟儿啦……”

(15)到了晚上,侄子出去了,许久没归,不知什么时辰,父亲在屋里很急地唤我:天空怎么发红呢?父亲的房子正对着麦田,他见夜空里火的光芒正燎燎地飞向天际,一堆、两堆、三堆……我蓦然有所警悟,立马向麦田跑去,麦田里火焰渐渐地萎弱了,稻草人化为一团灰烬。

(16)翌日,我和侄子站在黄熟的麦田里,父亲来了,他抚摸一下侄子的前额,然后闭上眼睛:“稻草人去了,以后也不会有了。”我有点惶惑,没有了稻草人,还有谁来指点生活的方向、温饱的方向呢?

(17)与稻草人握别,大地沉默不语。

(选自《雨花》1995年1期)

11.赏析文中第(4)段描写稻草人和鸟儿的画线句子。(4分)

12.文中侄子说,“我热爱粮食,我也热爱鸟儿,它们每年才在平原歇息一次,能消

耗多少麦子?”“我怕有一天,一睁开眼,平原上再也见不到鸟儿啦……”从全文

看,这段话有什么作用?(4分)

13.文中父亲说,“用不了几十年,稻草人在大地上怕要消遁了”,“稻草人去了,以后也不会有了”。请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刻含意。(4分)

14. 本文写了与稻草人有关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4分)

参考答案:

11.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表现了稻草人的“尽职尽责”,鸟儿的无奈无助。

(评分建议:手法各1分,作用2分)

(评分建议:每点2分。两点即可)

14. ①父亲倚重稻草人:反映了上辈人对土地、粮食感情深厚,而这种情感却得不到后辈的理解。

②侄子焚毁稻草人:体现新生代具有众生平等的观念和率真善良、敢想敢做的品格。

③稻草人存废问题:表现三代人在思想认识、生存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评分建议:每点2分。两点即可)

3.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大兵

梁晓声

天黑了。

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一辆客车,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

车上二十几名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儿。还有一个兵,他入伍不久。他那张脸看去怪稚气的,让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呐。

那时车厢里的温度,由白天的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车窗全被厚厚的雪花一层层“裱”严了。车厢里伸手不见五指。每个人都快冻僵了。那个兵自然也不例外。不知从哪一年起,中国人开始将兵叫做“大兵”。其实,普通的大兵们,实在都是些小战士。

那个兵,原本是乘客中穿得最保暖的人:棉袄、棉裤、冻不透的大头鞋,羊剪绒的帽子和里边是羊剪绒的棉手套,还有一件厚厚的羊皮军大衣。

但此刻,他肯定是最感寒冷的一个人。

他的大衣让司机穿走了。只有司机知道应该到哪儿去求援。可司机不肯去,怕离开车后,被冻死在路上。于是兵就毫不犹豫地将大衣脱下来了……

他见一个老汉只戴一顶毡帽,冻得不停地淌清鼻涕,挂了一胡子,样子非常可怜。于是他摘下羊剪绒帽子,给老汉戴了。老汉见兵剃的是平头,不忍接受。兵憨厚地笑笑说:“大爷您戴着吧!我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