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24届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研究发现,新冠病毒(COVID-19)受体为血管紧张转化酶2,病毒可凭借这种受体,与同样含有这种酶的黏膜细胞完成受体结合,侵入细胞内部。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合成COVID-19病毒的核酸所需模板来自宿主细胞
B.COVID-19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
C.利用DNA酶和RNA水解酶可判断COVID-19病毒核酸的类型
D.人感染COVID-19病毒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而特异性免疫不会
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丙酮酸可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B.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时,应先通气后密闭
C.粮食入库前晒干可降低细胞中有机物的消耗
D.剧烈运动时,人体释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
3.图甲为黑藻在适宜温度下O2释放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
图乙是将黑藻放在适宜温度的密闭环境中,(不同时间内光照强度不同)测得的密闭环境中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当光照强度相对值为2时,黑藻的氧气产生速率相对值为0
B.图甲中,当光照强度相对值为7时,若要提高黑藻光合速率,可适当增加CO2浓度
C.图乙中黑藻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时间段是4~6h、8~10h
D.由图乙分析,黑藻在该密闭环境中经过12h后有机物的含量上升
4.酶和激素都是生物体内的微量高效物质。
下列有关二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分子均通过与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来调节生命活动
B.酶分子都能与底物特异性结合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激素分子需从分泌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酶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起作用
D.激素分子起作用后就被灭活,酶的化学性质在催化反应前后不会发生改变
5.海拉细胞不同于正常体细胞,它能够无数代分裂下去,下列属于其根本原因的是()
A.有无限增殖的能力B.遗传物质已发生改变
C.容易在组织间转移D.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
6.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温室效应会引起永冻土融化B.植树造林是防治酸雨最有效的方法
C.工业用水封闭化属于水体污染治理的措施 D.大气中臭氧层减少会使人体免疫功能减退
7.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
下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细胞的分裂图像。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单体
B.四分体时期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A和a出现在姐妹染色单体同一位置
C.图示该精原细胞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最多时可能含有四个B基因
D.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可能分别为AB、Ab、ab、aB
8.(10分)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中A~C 表示物质。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A 为氧气,该过程产生的氧气部分释放到空气中
B.图中B 为NADPH,在增加CO2浓度时,B 的含量暂时升高
C.该过程消耗的NADP+和 C 来自叶绿体基质
D.该过程发生了光能到活跃化学能的转化,能量储存在ATP 中
二、非选择题
9.(10分)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
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生态系统时,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的数量特征和_______________。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灭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药物灭鼠后一段时间,老鼠又泛滥成灾,啃食大量植物,_______________(请填写“属于”或“不属于”)群落演
替。
(4)林场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4分)电影《我不是药神》引起人们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关注,CML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中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与来自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bl形成bcr/abl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的表达产物能促进骨髓细胞内mTOR蛋白过度表达从而引起白血病。
抗mTOR单克隆抗体可抑制mTOR蛋白的作用而治疗CML。
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用___________对小鼠进行注射,一段时间后从小鼠脾脏提取出B淋巴细胞;他们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培养小鼠骨髓瘤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原因是___________。
(2)使用___________(生物的方法)将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后,置于选择培养基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并经过___________培养和抗体检测,多次筛选后获得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将这些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内培养,在___________中可提取得到抗mTOR单克隆抗体。
(3)抗mTOR单克隆抗体在治疗CML上,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4分)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回答下列问题。
(1)“绿水青山”指明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的内容有____________。
(2)“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蕴藏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大于______________价值。
“绿水青山”
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即______________的结果。
12.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属于XY性别决定型多年生植物,研究表明,该植株的花瓣有白色、蓝色、紫色三种,花瓣的颜色由花青素决定,花青素的形成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如图乙所示),其中B、b基因位于图甲中的Ⅰ段上。
(1)据图甲可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与Y染色体能发生交叉互换的区段是________。
图乙中体现了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蓝花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若某蓝花雄株(AaX b Y)与另一双杂合紫花雌株杂交,则F1中的雌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若一白花雌株与一蓝花雄株杂交所得F1都开紫花,则该白花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
(4)在个体水平上,要确定某一开紫花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的最简便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某紫花雌株(AaX B X 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X B X b的卵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C
【解题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题目详解】
A、合成COVID-19病毒的核酸所需模板来自COVID-19病毒自身,A错误;
B、COVID-19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B错误;
C、根据酶的专一性,利用DNA酶和RNA水解酶可判断COVID-19病毒核酸的类型,C正确;
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因此在人感染COVID-19病毒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下降,D错误。
故选C。
2、B
【解题分析】
细胞呼吸就是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题目详解】
A、丙酮酸可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A正确;
B、乳酸菌是严格的厌氧微生物,发酵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容器应密闭,B错误;
C、粮食入库前要晒干,主要目的是降低细胞中有机物损耗,C正确;
D、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因此剧烈运动时,人体释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D正确。
故选B。
3、A
分析甲图:光照强度是自变量,当光照强度为0时,氧气释放速率为负值,代表呼吸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为2时,氧气释放速率为0,说明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当光照强度大于2时,氧气释放量大于0,代表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氧气释放速率代表净光合作用。
分析乙图:在0-6h内,黑藻所在密闭环境中CO2浓度增加,说明黑藻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在6-8h内,黑藻所在密闭环境中CO2浓度减少,说明黑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在8-10h内,CO2的量不变,说明黑藻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相等。
【题目详解】
A、由图甲可知,光照强度相对值为2时,黑藻的氧气释放速率为0,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速率为2,所以其产生氧气的速率为2,A错误;
B、图甲中,当光照强度相对值为7时,继续增加光照强度黑藻光合速率不能提高,已知黑藻处于适宜温度下,故可通过增加环境中CO2浓度来提高光合速率,B正确;
C、图乙中,在4-6h、8-10h内,黑藻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相等(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导致密闭环境中CO2浓度没有发生变化,C正确;
D、据图乙可知,黑藻在该密闭环境中经过12h后,密闭玻璃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起始时的浓度低,所以黑藻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有机物含量上升,D正确。
故选A。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能量变化、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在解题过程中明确净光合作用、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三者的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4、A
【解题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激素有的是蛋白质,有的是多肽类,有的是氨基酸衍生物,有的是固醇类。
【题目详解】
A、激素是信号分子,有的激素受体在细胞膜表面,有的激素受体在细胞内,例如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A错误;
B、酶是生物催化剂,都能与底物分子特异性结合从而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
C、激素要分泌到细胞外,经运输后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有的酶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如呼吸酶,有的酶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如消化酶在消化道內发挥催化作用,C正确;
D、激素分子起作用后就被灭活,酶作为催化剂,其化学性质在催化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人体内有机物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化学本质和作用机理,识记激素的化学本质及作用机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
5、B
【解题分析】
可是在某些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有的细胞会变得不受控制而无限增殖,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有一种人工培养的细胞叫做海拉细胞,是从一个非洲女子海拉的子宫颈癌组织中分离出来的,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存活至今,但是这种细胞的染色体已经不正常了,已经不是原来的细胞了。
【题目详解】
A、海拉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这是癌细胞的基本特征,A错误;
B、遗传物质已发生改变导致海拉细胞成为无限增殖细胞,故遗传物质改变是其无限增殖的根本原因,B正确;
C、由于海拉细胞的细胞膜上的黏连蛋白减少所以容易在组织间转移,但不是无限增殖的原因,C错误;
D、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是癌细胞容易转移的原因,不是其无限增殖的原因,D错误。
故选B。
6、B
【解题分析】
(1)臭氧层破坏原因: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危害: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2)酸雨形成原因: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而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酸雨的pH<5.6(3)水污染表现:富营养化;结果:若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若表现在湖泊等淡水流域称为水华。
【题目详解】
A、温室效应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永冻土将会融化,造成广大区域内冻土公路、铁路和民用建筑的破坏,A正确;
B、植树造林是防治温室效应最有效的措施;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或者从燃料中把这些物质去掉,B错误;
C、严格控制污染源、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工业用水封闭化、采用无水造纸法、无水印染法和建立污水处理厂等措施均属于水体污染治理的措施,C正确;
D、臭氧能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从而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大气中臭氧层减少会使人体免疫功能减退,D正确。
故选B。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要求考生识记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产生原因、危害及缓解措施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7、D
【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这两个细胞都不含同源染色体,前者出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后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题目详解】
A、甲细胞中含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单体,A错误;
B、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由此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
C、由于该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只含有1个B基因,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复制,细胞中最多含有两个B 基因,C错误;
D、该细胞经由于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D正确。
故选D。
【题目点拨】
本题需要考生分析出图中细胞所处时期,关键点是看出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
8、B
【解题分析】
图示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相关生化反应,图中A表示氧气,B表示NADPH,C 表示ADP和Pi,据此分析作答。
【题目详解】
A、A 是由水的光解产生的,是氧气,若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氧气会部分释放到空气中,A 正确;
B、B 是由NADP+和H+和电子参与下形成的,为NADPH,增加CO2 浓度会使C3 的含量增多,消耗NADPH 增多,故B 的含量会暂时降低,B错误;
C、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的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消耗NADPH 和ATP 生成NADP+和C(ADP),用于光反应合成NADPH和ATP,C 正确;
D、该过程发生了光能到活跃化学能的转化,能量储存在B 和ATP 中,D 正确。
故选B。
【题目点拨】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熟记光反应及暗反应的场所及过程是解题关键。
二、非选择题
9、空间特征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属于提高群落利用空间、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解题分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核心问题):
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年龄结构: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
④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元素。
2、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题目详解】
(1)在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对草原进行灭鼠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根据题意分析,药物灭鼠后一段时间,老鼠又泛滥成灾,啃食大量植物,导致该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了变化,属于群落的演替。
(4)林场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提高群落利用空间、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题目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点,了解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和结构等知识点,都是有些较为基础的题目,根据题干要求分析解答即可。
10、mTOR(蛋白)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灭活的(仙台)病毒克隆化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单一性抗体腹水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解题分析】
1.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2.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②营养;③温度和pH ;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
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人工诱导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经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最终通过培养杂交瘤细胞获得单克隆抗体。
【题目详解】
(1)根据题意分析,该题是制备抗mTOR单克隆抗体,因此应该将mTOR(蛋白)作为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小鼠脾脏提取出相应的B淋巴细胞;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更新培养液,是为了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2)可使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骨髓瘤细胞和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需要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后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单一性抗体;将筛选到的
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内培养,在腹水中可提取得到抗mTOR单克隆抗体。
(3)抗mTOR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的优点。
【题目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动物细胞培养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相关知识点,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和条件,弄清楚诱导细胞融合适的手段,理解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小题。
11、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间接直接共同进化
【解题分析】
1、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形成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等非实用意义。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
2、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题目详解】
(1)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由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值,因此“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叫做共同进化。
【题目点拨】
熟记掌握生物的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及保护,掌握相关知识点结合题意答题。
12、Ⅱ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aX b X b或AAX b X b 6 白:蓝:紫=2:3:3 aaX B X B用aaX b Y个体与其进行测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条X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
【解题分析】
分析图甲:II表示X和Y的同源区段,I表示X染色体特有的区段,且B、b位于该区段,III表示Y染色体的特有区段;分析图乙可知:基因A控制酶1合成,酶1催化白色色素合成蓝色色素,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酶2催化蓝色色素合成紫色色素,故蓝色基因型为A—X b X b或A—X b Y,紫色基因型为A—X B X—或A—X B Y,其余基因型为白色。
【题目详解】
(1)图甲中,II表示X和Y的同源区段,该区段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可能发生交互互换;图乙表示基因控制酶的合成,酶能促进相关色素的合成,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蓝色基因型为A—X b X b或A—X b Y,故蓝花雌株的基因型是AAX b X b或AaX b X b;紫色基因型为A—X B X—或A—X B Y,即有AAX B X B、AAX B X b、AaX B X B、AaX B X b、AAX B Y、AaX B Y,共6种;
(3)蓝花雄株基因为AaX b Y,与双杂合紫花雌株(AaX B X b)杂交,F1雌株的基因型2/16Aa X B X b(紫色)、2/16Aa X b X b (蓝色)、1/16 AAX B X b(紫色)、1/16AA X b X b(蓝色)、1/16 aaX B X b(白色)、1/16aa X b X b(白色),故白:蓝:紫=2:3:3;白花雌株(aaX—X—)与蓝花雄株(A—X b Y)杂交所得F1都开紫花(A—X B—),说明该白花植株只含B基因,故其基因型为aaX B X B;
(4)在个体水平上要确定某一开紫花的雌性植株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法,即用基因型为aaX b Y个体与其进行测交;(5)若某紫花雌株(AaX B X 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X B X b的卵细胞,由于含有的等位基因X B和X b,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开,次级卵母细胞含AX B X b,第一极体含a,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基因型为AX B X b的卵细胞。
【题目点拨】
解答此题需要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写出各种颜色的花对应的基因型,并明确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进而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