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单管引流与双管引流对比研究
双管引流法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及体会
双管引流法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及体会乳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术后引流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备措施。
不同于单管引流法,双管引流法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场景,并且能够更好的发挥引流作用,有效避免手术部位的积液和感染,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伤口的愈合。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对双管引流法的观察及使用,获得了一系列体会及经验,现分享如下。
一、双管引流法的应用双管引流法与单管引流法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采用了两根引流管。
其中,一根管用于引流手术部位的血液和淋巴液,另一根管则主要用于引流细胞渗出液。
如此一来,患者体内被排出的液体得以分流,有效缓解引流管堵塞或引流不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也便于医生观察伤口情况是否正常。
二、双管引流法应用中的注意点虽然双管引流法能够为患者带来诸多好处,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肩带佩戴乳腺癌术后,患者需要佩戴肩带来支撑乳房和缓解疼痛。
使用双管引流法后,肩带的佩戴时间更为重要。
不仅要注意肩带的力度,还要避免肩带对引流管的压迫,从而影响手术部位的引流效果。
2、定期更换引流管双管引流法使用两根管子,因此需要定期更换,以免引流管堵塞造成不良后果。
在更换过程中,尤其是换下已引流过的管子时需小心操作,以避免液体再次流出。
3、引流管悬吊的高度我们应注意引流管的悬挂高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引流的效果。
过高会导致其流量增大,容易形成灌注,过低的话引流管就容易被堵塞,影响引流效果。
因此,在使用双管引流法时,需谨慎悬挂。
三、双管引流法的效果通过多例临床案例的观察和整理,发现使用双管引流法能够更好的控制疼痛和减轻术后症状,除此之外,进一步加强引流管的管理,可有效避免局部感染发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等等。
四、结语为缓解患者的痛苦,保护患者的身体安全,为乳腺癌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已不再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职责,而是我们应该认真履行的义务。
采用双管引流法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并注意要点,患者的康复时间能有效缩短,而治愈率和术后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适度等 。两组患者如有治疗 效果不佳时转外科手术治疗 。出院
后 3个月 、6个月及 1 电话 随访 了解气胸是否复发。 年
14 疗效标准 .
治愈 :症状 、体征消失 ,x线片示气胸 消失 ,
组 ( 硅胶胸腔 引流管 ) ,每组 各 3 1例 ,两 组 患者 的年龄 、性 别 、肺压缩程度 、病 因等具有均衡性 。两组患者均采取卧床休
治疗效果基 本一致,双腔 气囊导尿 管胸腔 闭式引流术具有操 作 简单 ,易掌握 ,取 材方便 ,疗效 可靠,创 伤 小,并发 症
少等 优 点 。值 得 推 广 。
【 关键词 】
双腔 气囊导尿管 ;胸腔 闭式 引流术 ;气胸 , 自发性
【 中图分类 号】R652 . 5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10 — 9 1(02 3 03 0 08 57 21 )0 — 52— 2
即置入一 次性 l 6号无菌 双腔气囊 乳胶导尿 管。将导尿 管 2—1
送入胸腔 约 4— e 5 m,气囊 管 内注入 5~1m 气体 ,稍用力 牵 0l 拉 ,使气 囊紧贴 于壁层胸膜 ,证实 引流管 固定 良好 ,丝线缝合 胸壁皮肤 切 口 1 固定导尿管 。导尿管尾端接与闭式引流水 封 针 瓶相接的引流管。 13 观察方法 . 每天观察患者的临床表 现,引流管是否通 畅 ,
・
5 2・ 3
P C VD Mac 0 2. Vo .2 No 3 J CP rh2 1 1 O .
・
适 宜 技 能 ・
两 种 胸 腔 闭式 引流 术 治 疗 自发 性 气 胸 的 临床 研 究
苏乃伟 ,覃 家锦 ,冯 旭
【 摘要 】 目的 比较双腔 气囊导尿管与硅胶胸 腔 引流管两种胸腔 闭式 引流术治疗 自发性 气胸 的 临床应 用价值 、
自发性气胸引流管大小选择的临床研究
过敏 、 抑制绿脓 杆菌 生物 膜 的形成 等 , 到对 病情 的根 本控 起 制, 而非抗菌 。如患者不伴有支气管扩张 , 几乎所有 的病例在 用 药 4周 到 3个月均可获得不 同程度 的改善 。初期病例每 日 口服红 霉素 5 0 g 治疗 6 月以上 , 0m , 个 对于病情 发展的病例可 持 续用 药 2年以上 , 停药后复发的病例 , 再使用仍然有效 。对 于不能耐受红霉素或使用 红霉素治 疗无效可 给予克拉霉 素 、
呼吸感染 , 痰量异常增 多 。如诊 治延误 发展至 晚期 易合并铜 绿假 单胞菌感染并好发呼吸衰竭 , 导致 预后变差 。
影像 学的典型表现是 临床诊 断本病 的重要依 据之 一 , 胸
片有 两肺 弥漫或散在分布 的颗粒样或小结节状 阴影 ; 部 C 胸 T 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小叶 中心型颗粒样结节状 阴影是重要诊 断 指标 。本 病在我国重视较晚 ,9 6年才有 首次报 道。但随 着 19 研究 的深入 , 现 D B并 不 少 见 , 发 P 可能 有许 多病 例 被误 诊 。
既往 诊 断 为 C P 和 支 气 管 扩 张 的 患 者 中 可 能 有 不 少 D B OD P
罗红霉素 、 阿奇霉素等 。我们结合实际情况 , 将治疗方案改为
初 始给予红霉素 口服 , 剂量为 2 0毫 克 , 5 每天两 次 , 治疗 一周 后 改为阿奇霉素 50毫克治疗 , 0 也取得 良好 效果 。 D B较 少 见 , 掌 握 其 临 床特 点 及胸 部 x 线 特 别 是 P 需 H C R T表 现 , 注意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相鉴 别 , 进一 步提高对 本 病的认识 。如能早 期诊 断 , 早期治疗 , P D B是可以治愈的。
两种管径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观察(附64例报告)
月我科对 自发性气胸患者 随机分组 与传统 内科置管设对 照组 对 比观察并对其总结分析 , 现报 告如下。
资 料和 方 法
一
患 者临床症状加 重而改用 其他治疗 方法 , 视为无效治疗 。 五、 疗效 胸腔 闭式 引流 2周 后 , 治疗 组 3 2例 , 治愈 2 9 例, 3例行外科手术修补 胸膜破 口, 治愈率 9 . % , 0 6 对照组 3 2
临床肺科杂志 2 1 6月 第 1 00年 5卷第 6 期
81 6
两种 管径 闭式 引流 治 疗 自发 性气 胸 疗 效观 察 ( 6 附 4例 报 告 )
李乔 吴瑞 卢 家胜 赵卫 星 刘 文剑 张飞虎 催 文 旺
【 摘要 】 目的
法
比较传统一次性无菌 留置引流导管与一次性 中心静脉导管 闭式引流治疗 自发性气胸的疗 效及并发症 。方
管; 导管末端接引流瓶 , 观察 引流瓶气体排 出及液 面波 动情 况 以确定 导管 到达预定部位 ; 固定架将导管 固定皮肤上 , 缝 用 并 合 固定 。对照组 : 常规消毒 、 巾、 铺 局麻后 用穿 刺套 管针沿 穿
法。
传统一次性无
菌 留置引流导管行 闭式引流治疗 自发性气胸是 一种安 全、 简便 、 效肯定 、 愈率 高、 疗 治 并发症 少、 院时间短 , 住 费用少 的可靠疗
自发性气胸指肺 脏实质或脏层胸膜在无外源性或介人性
皮下气肿进展较快改为一次性无菌 留置引流导管引流 。两组
因素影响 自行发生破裂 , 引起胸 膜腔气 体的 蓄积 。其成 因多
性 气胸 的报道屡见 , 临床疗效 不一 ,0 5年 1月至 20 20 0 9年 1
常, 胸片肺完全复 张, 气胸 消失 ; 效 : 无 仍有 引流气体逸 出, 患
单管与双管引流方法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单管与双管引流方法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研究目的通过单管引流与双管引流两种方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疗效对比,以求找到更好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间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均为女性,年龄范围32~72岁,平均52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双管组60例,单管组40例,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双管组置管时间11.6±2.09 d,单管组置管时间9.3±1.39 d,t 值4.230,p 值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双管组引流液总量包括针吸液体量为511.78±29.52,单管组引流液总量包括针吸液体量为483.92±26.52,t 值4.160,p值0.005,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双管组皮下积液者4例,单管组皮下积液者6例,p 值0.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单管引流法较双管引流法预防皮下积液的效果更佳。
标签:单管;双管;引流方法;乳腺癌;对比研究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有130万妇女患乳腺癌[1]。
其发病率在部分发达地区已超过子宫颈癌,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并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生物调节治疗的综合治疗,而手术后常会出现一些诸如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患侧上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等的并发症。
其中以皮下积液最为常见,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达6%~40%[2]这不但延长了住院时间,还给患者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
为此,我院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胸壁引流采取了单管与双管两种不同的方法,并对此两种方法的置管时间、引流液总量及皮下积液例数进行比较,以期找到一种更合理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间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均为女性,年龄范围32~72岁,平均52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双管组60例,单管组40例,术前均未进行放疗及化疗治疗。
1.2 方法所有乳腺癌患者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取横行切口,切除患侧乳腺,保留胸大、小肌,清扫患侧腋窝淋巴结至胸廓入口,未用其他方式处理创面,查无活动出血后,双管组留置14号塑胶多孔引流管2枚,一枚放置于背阔肌前缘,至腋窝;一枚置于下胸壁皮瓣下直至胸骨旁。
单腔、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分析
•1758•吉林医学2017年9月第38卷第9期部剧烈疼痛、黄疸或者发热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 全。
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主要步骤就是在患者的右腹直肌 或者右肋缘下做一切口,手术难度相当大,且手术时间较长,由于伤口较大所以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对患者的 预后极为不利[4]。
本次研究得知,使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肠粘连发生率高达7.00%,治疗的满 意度为92. 00%,而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的观察 组患者,肠粘连发生率仅为1.00%,治疗的满意度也高达99. 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具有疼痛轻、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疱痕小等特点,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 上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安全性得到 了更深层次的提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用时较短,减少 了患者组织暴露的时间,手术过程中外界异物刺激较小,患者 可在术后得到快速恢复,能够早日下床进行活动,使肠道得到 蠕动,更有利于肛门的排气[5]。
综上所述,给予胆结石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 显著降低肠粘连的发生,术后患者恢复较快,治疗满意度高, 能够减少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4参考文献[1]易宗俊,熊力,刘威,等.二次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 囊切除1例[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14(6) :123. [2]李革,李林虎.单纯性术后肠粘连患者8例诊治体会 [J].吉林医学,2009,30(13) :1358.[3]王志坚,林涓.腹部手术中意外发现广泛性小肠粘连19例诊治分析[J].医学信息,2009,1(12) :119.[4]谢钢.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J].中国医学工程,2〇12,2〇(8) :84[5]任斌.急诊腹腔镜和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及胃肠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6,24(5) :390.[收稿日期:2017 -02 -07编校:孟玲玲]单腔、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 分析陈明治,蒋国军,王洪敏,龚泽刚,谈志刚,周健(江苏大学附属宜兴人民医院,江苏宜兴214200)[摘要]目的:评价单腔气管插管与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对比观察
[ 2 】 杨彦 忠. 根治性全 胃切除术治疗 胃癌 的临床效果[ J ] . 中国医药 科学 ,
2 0 1 2, 2 ( 2 4 ) : 2 1 3 — 2 1 4 .
【 3 ] 阮戈 , 谈凯 . 根治性全 胃切除空肠 间置代 胃术治疗 3 7例 胃癌 患者 临床作用分析硼. 现代预防医学 , 2 0 1 2 , 3 9 ( 9 ) : 2 3 7 7 — 2 3 7 9 . [ 4 ] 张亚冰- 胃癌全 胃切 除术 后早期肠 内营养支持 的临床研究I J 1 . 重庆 医学 , 2 0 1 l , 4 0 ( 1 6 ) : 1 5 7 9 — 1 5 8 1 . ( 收稿 日 期: 2 0 1 5 - O 4 - 2 2 )
目前 ,治疗 胃癌 的方法 是将癌组 织在一定 条件下彻底 清 除, 全 胃切除手术在 胃癌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 2 1 。胃癌可通过直 接扩散侵犯 、 淋 巴道转移 、 细胞转移三种方式转移和扩散 , 全胃
术前有 大幅改善 。比较存活患者随访 2 年 与手术前体 内蛋 白含 量有大 幅提 升 , 对 患者 进行复检 , 未发 现吻合 口发炎及碱 性液 体反流情况 。 综 上所述 ,
( P > O . 0 5 ) 。
单
腔 中心静 脉导管胸腔 闭式 引流 治疗 自发性 气胸与传 统胸 腔 闭
【 关键词 】 自 发 性 气胸 中心静 脉导 管
腔 闭 式 引流
硅 橡胶 管
胸
1 . 2 方法
患者 取半卧位 ,一般选 锁骨 中线第二肋 间为
穿刺点 , 如为局限性包裹性气胸则根据胸部 x线片检查结果确 定穿刺部位。
5例 , 平均年龄( 3 4 . 5 9±6 . 7 1 ) 岁, 其 中大量 s P ( 侧胸 壁与肺切缘 的距离 > 2 c m I ) 患者 3 3例。胸外科 同期收治 S P患者 4 0 例, 包
乳腺癌术后单双管负压引流的效果对比研究要点
DOI:10.3760/cmad.issn.1672—7088.2016.08.010 作者单位:1 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 通信作者:吴玲玲,Email:wulinglingbdd@163.com
万方数据
・604・
生国塞旦塑理鍪壶2Q!§生3爿!!旦筮!!鲞筮8期£!也』里!盟盟!望:丛!堡b!!!Q!§,y!!:31:盥!:S
1009—6493.2009.28.004.
[2】潘秋菊.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叽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5)=(;39・641.DOI:10.3760/cma.j.issn.1673—
435 1201595929.
[3】李修英播雨利郧立平.早期运动护理在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
[1】刘贤芬,胡燕娇.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腔镜下胆道术后患者康复的 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1):297—298.DOI: 10.3969,j.issn.1007・614x.201
1.21.286.
【7]朱代波.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中的应用价 值叨.临床急诊杂志,2015,16(6):434—435. 【8]周红艳.胆总管结石术后置T型管引流患者口服胆汁的效果观察 叨.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7,4(35):69. 【9】张治梅,顾雪琴.胆汁回输在胆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J].中 国医药指南,2014,12(6):221—222.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对中国人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2015年 的报告显示,以北京为例,肿瘤的发病率为282.64/100000;其中
采用胸骨旁单管负压引流器,双管组88例采用术后标准的腋 下及胸骨旁双管负压引流器,引流装置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 器(型号:SSl00/200,青岛世运医疗器具有限公司)。存在临 床感染征象,如疼痛、肿胀、水肿、发热、渗出、愈合延迟、脓性 分泌物或细菌培养阳性,诊断为切口感染。血清肿形成范围
3种不同侧孔引流管胸腔引流效果观察的研究
[ 文章编号】 1 6 7 4 — 0 7 4 2 ( 2 0 1 3 ) 1 0 ( b ) 一 0 0 9 8 — 0 2
2 0 1 1 年1 0 月一 2 0 1 3 年1 月该 院对 3 0 0 例 患者用 3 种不 同侧 4 8 h 以及 拔管 前 拍 摄 床 头 片观 察 引 流管 是 否 有 顶压 肺 脏 限 孔引 流管 进 行 了胸腔 闭 式引 流 术 , 比较 不 同侧 孔 的 引流管 的 制 肺 的 膨胀 , 是 否有包 裹 性 液气 胸 。
一
① 包裹 性液 气胸 发生率 , 差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P 一 < 0 . O 5 ) , 单侧 孔 胸 引管 组 发 生包 裹 性液 气 胸 高于双 侧 孔
并发 症 : 引流 管堵 塞 1 6 例; 顶 压 肺脏 限 制肺 完全 膨 胀1 0 例; 出 和 三 测 孔 组 。 现 侧孑 L 外露 或侧 孔脱 至 胸壁 8 例; 出现包 裹 性 液气 胸2 2 例。 ② 引 流 管 侧 孔 外 露 发 生 率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A组 1 O 0 例 患者 , 男9 1 例, 女9 例 。肺 叶 切 除 3 1 例; 食 管 癌 ( 尸 A 一 < 0 . 0 5 ) , 单侧 孔 发 生侧 孔 外露 要 低 于三侧 孔组 。 切除1 3 3 例; ③ 引流管 堵 塞发 生率 ,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 一 < 0 . 0 5 ) , 自发 性气 胸 2 1 例。 全 组 患者 均采 用 F R3 2 单侧孑 L 胸 引管, 引流 单 侧孔 发 生率 高 于双 侧孔 组 。 管 效 果及 并 发症 见 表 1 。 ④ 顶压 肺 脏 发 生率 ,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一 < 0 . 0 5 ) , 单 B组 1 0 0 例患者, 男7 9 例, 女2 1 例。 2 7 例肺 叶切除; 1 5 例 侧 孔发 生率低 于三侧 孔 组 。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 尸 R 一 < O . 0 5 ) , 食 管 癌 切 除 ;1 例 食 管平 滑 肌 瘤 ; 1 例食管 憩室; 4 例 纵 膈 肿 双 侧孔 发 生率 低 于三 侧孔 组 。 瘤切除; 1 6 例 自发性 气 胸 ; 胸部创伤3 6 例。 全 组 患 者 均 采用 3 讨 论 F R3 2 双侧 孔 胸引 管, 引 流管效 果 及 并发 症 见 表 2 。 胸 腔闭式 引流术是 胸外科 治疗过 程 中一种 常见的技 术 , 主 C 组1 0 0 例 患者, 男7 6 例, 女2 4 例。 肺 叶切除4 0 例; 食 管癌切 要用 于 气胸 、 血胸、 脓 胸及 开胸 手术患者 , 如果 操 作 和处理 不 除1 1 例; 食 管憩 室1 例; 胸部 创伤3 6 例; 自 发 性气胸 1 2 例。 全组 患 当, 也能 引起 严重 后果 。 国 内外 报 道了许 多关于 胸腔 闭式引 流 者均 采用F R3 2 三侧孔胸 引管, 引流管效 果及并发症 见表3 。 失 误 的原 因, 包 括技 术 不 熟 练 , 引 流管安 置位 置不合 适 , 引 流
三种不同数量侧孔引流管胸腔引流效果的比较
组: A组 用单 侧 孔 引流 管 ; B组用 侧 孔 引 流管 ; C组用 三 侧孔 引 流 管 ; 术后 观 察 三 组 的引 流 时 间 、 引流量 、 引流
液性 状 、 引流 管阻 塞 、 引 流管 顶压肺 脏 、 引流管 侧孔外 露 或侧孑 L 脱 至胸 壁 内 、 有 否包 裹性 液气 胸 。 结果 三 组患 者
t h r e e g r o u p s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t u b e a n d d r a i n ge a t i me c o mp a r i s o n w i t h n o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e r e n c e ( P>0 . 0 5 ) . U n i l a t e r a l h o l e
Z HOU Z h i mi n g WAN G Z e x u e L I U Y o n g x i n J I ANG We i Q u B o L I ANG L e i
De p a r t me n t o f T h o r a c i c S u r g e r y , F e n g t i a n Ho s p i t a l Af f i l i a t e d t o S h e n y a n g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S h e n y a n g 1 1 0 0 2 4, Ch i n a
肺上叶切除术后单胸腔引流管和双胸腔引流管的应用比较
2020,24(19):73-75.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73・肺上叶切除术后单胸腔引流管和双胸腔引流管的应用比较支青9,朱士彬9,陈磊9,陈保俊2(9.江苏省0于%县中医院,江苏211770;2.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江苏南京,210009)摘要:目的比较单根胸腔引流管与双胸腔引流管在肺上叶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上肺叶切除术的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单胸腔引流管组(A组)和双胸腔引流管组(B组)。
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2组术后皮下气肿、术后增加置管、拔管后再次穿刺抽气、抽液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9.05)。
A组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后疼痛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9.05)。
结论肺上叶切除术后应用单胸腔引流管引流效果优于双胸腔引流管,且能缓解术后疼痛,缩短带管时间与住院时间。
关键词:肺上叶切除术;胸腔引流管;引流效果;疼痛中图分类号:R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53(2929)19473-03D01:19.0719/jcmp.022219029Comparison of single thoracic drainage tubeand double thoracic drainage tube aftea uppeapulmonary lobectomyZHI Qing1,ZHU ShiCin1,CHEN LeC,CHEN Baojun2(9.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Xuyi County in Jiangsu Province,Xuyi,Jiangsu,211770;2.Drum Toneo Hospitnl Affiliated ia Naging University,Naging,Jiangsu,210000)AbstracO:Objective To compare effect of singid thoracia drainagd tubd ani ioubid thoracia drainagd tube aften upper pulmouan loUectomy.Methods T0c dath of 66patienis who rnienveci upper pulmouaa loiectomy was retrospectiveiy analyzed.The patiecis were divined into singic thoraa-ia drainadc tubc(A gaup)ana doubd thorncia drainadc tubc(B gaup).Clinicai effect in both thc daups was compned.Resolts Them were a diffenncds in incinedca ratcs of suecataneoup emppy-sema atcr spraea,aCdina cathetenzatiou aftca spraea,ana gas ana liquin aspiratiou by praetpra at-ten extubatiou eetpeed the tw。
单腔闭式引流、双腔闭式引流,三腔闭式引流的原理
一、单腔闭式引流的原理单腔闭式引流是一种通过单一管道排出体液的引流方式。
其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管道连接:单腔闭式引流系统通常由引流管、负压瓶和抽吸泵组成。
引流管通过连接到患者体内的引流装置,将体液引出并输送至负压瓶中。
1.2 负压原理:负压瓶内的负压能够通过管道作用于患者体内的引流装置,从而将体液引出体外。
这种负压原理可以有效地促进体内积液的排出,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1.3 管道畅通:引流管道需要保持通畅,以确保体液能够顺利地被引出。
引流管道需要定期更换,以防止管道堵塞或感染。
1.4 定时排液:引流系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定时排液,以及时清除引流管道中的积液。
二、双腔闭式引流的原理双腔闭式引流是一种通过双独立管道排出体液的引流方式。
其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分离引流:双腔闭式引流系统通过两个独立的引流管道分别对应患者体内的不同部位,可以有效地分离不同部位的体液。
2.2 独立控制:双腔闭式引流系统可以独立控制不同部位的引流情况,从而更精准地排除体液,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3 效率提高:双腔闭式引流系统能够同时对不同部位的体液进行引流,提高了引流的效率,有利于更快地减轻患者体内的感染和炎症情况。
2.4 处理简便:双腔闭式引流系统在操作上较为简便,不易出现因引流管道交叉引流而导致的并发症。
三、三腔闭式引流的原理三腔闭式引流是一种通过三个独立管道排出体液的引流方式。
其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多部位引流:三腔闭式引流系统可以同时对患者体内的三个不同部位进行引流,能够更全面地排除体内的积液。
3.2 精准控制:三腔闭式引流系统的三个引流管道可以独立控制,能够更精准地调节不同部位的引流情况,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3.3 疗效增强:通过对患者多个部位进行引流,三腔闭式引流系统能够进一步增强引流的疗效,加速康复进程。
3.4 注意事项:使用三腔闭式引流系统需要特别注意管道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引流管道间的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自发性气胸经两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效果对比
自发性气胸经两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效果对比薛如刚;李俊东【摘要】目的:对比胸膜引流套件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2年2月自发性气胸患者105例,分别采用胸膜引流套件治疗(治疗组,53例)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对照组,52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带管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胸膜引流套件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简单、安全和同样有效的方法.【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2页(P54-55)【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膜引流套件;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作者】薛如刚;李俊东【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怀柔教学医院外二科北京 101400;首都医科大学怀柔教学医院外二科北京 10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1.4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急诊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主要手段。
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创伤大,操作困难,并发症等发生率较高。
胸膜引流套件导管质地柔软,创伤小,疼痛轻,有侧孔,引流通畅,治疗自发性气胸收到较好效果。
我院2006年2月~2012年2月对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膜引流套件引流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对其引流效果比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月~2012年2月自发性气胸患者105例,均为单侧,肺压缩大于30%。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年龄(55.72±17.30)岁,采用胸膜引流套件引流(贝朗),胸片明确气胸,以患侧第二肋间与锁骨中线交点为穿刺点,2%利多卡因逐层皮肤、皮下肌层壁层胸膜麻醉,采用套件内的穿刺针刺入胸腔,沿针芯置入引流管,将带有侧孔的部分全部送入胸腔,拔出穿刺针,引流管三通处用注射器回抽,可抽出气体后,缝合固定引流管,拔出穿刺针,外接无菌引流瓶。
肺叶切除术后个及两个胸腔引流管的应用比较
肺叶切除术后单个及两个胸腔引流管的应用比较摘要目的:肺叶切除后使用两个胸腔引流管进行胸腔引流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本文研究目的是调查肺叶切除术后使用两个胸腔引流管是否比使用单个胸腔引流管更加有效。
方法:此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包括了从2006年5月至2007年11月期间因为各种病理状态接受单叶或者双肺叶切除术的连续100例患者。
在“单管组”的50例患者中,只有一个32F胸腔引流管插入;“双管组”的50例患者中有两个32F胸腔引流管插入。
在这两个群体中比较了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种变量。
结果:两组在术前和术中的结果相似。
单管组和双管组中胸腔引流管的平均引流量分别为600 ± 43.2毫升和896± 56.2毫升(p <0.001)。
早期(第二天)单管组和双管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术后疼痛的平均值分别为4.28 ± 0.21和5.10 ± 0.23(p = 0.014)。
后期(第二周)期间单管组和双管组的VAS评分分别为1.48 ± 0.13和2.00 ± 0.17(p = 0.01)。
两组所有其他相关参数都相似。
结论:肺叶切除术后插入两个胸腔引流管并不比一个插入单个胸腔引流管更有效。
此外,在减轻术后疼痛和减少胸膜液丢失方面,使用单个胸腔引流管比使用两个胸腔引流管更加有效。
关键词:胸腔引流管;术后疼痛;疼痛评估;肺外科手术1.引言肺叶切除后的胸腔引流一般是使用两个胸腔引流管:一个是插入后部和底部来引流积液,而另一个直接插入顶部来排出胸部的气体。
有人说要完全控制胸腔内积液积气只能通过插入两个胸腔引流管来完成。
对于叶切除后使用单个胸腔引流管的研究只在一小部分文献中有所涉及。
从理论上说,使用单一的胸腔引流管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和不适,而且更加经济。
术后更少的疼痛可以提高病人呼吸功能锻炼的能力,利于肺扩张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它也可以帮助病人早日恢复提前出院。
单孔胸腔镜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对比分析
单孔胸腔镜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对比分析吴杲;解明然;张正华;徐美清【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7(022)012【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后负压吸引引流方式的优缺点及临床适用范围.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共37例术后接受负压吸引系统患者与同期33例传统引流系统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统计两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大疱类型、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术后肺漏气及拔管后气胸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P=0.016)及术后胸腔总引流量(P=0.006)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两组在术后第1天(P=0.000)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术后第2天及第3天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吸引系统较传统引流系统术后早期疼痛刺激轻、引流量少,对于术后胸腔内持续漏气患者,负压吸引系统存在引流不及时的缺点,需及时更换水封瓶,便于观察.可作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术后优选引流方式.【总页数】4页(P2156-2159)【作者】吴杲;解明然;张正华;徐美清【作者单位】230001 安徽合肥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230001 安徽合肥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230001 安徽合肥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230001 安徽合肥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分析 [J], 朱乐伟;杨劼;古卫权;杨胜利;叶俊;王飞2.不同引流方式对预防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的临床对比分析[J], 刘儒;邓光彪3.双细管引流在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单孔胸腔镜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J], 郭娟; 李益梅; 刘莉4.改良胸腔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J], 许芳兰;管顺芳;王英;马翠英5.单根微管引流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观察 [J], 徐建康;叶生爱;程亮;邹浩生;章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带针胸管和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带针胸管和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应用带针胸管与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和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3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例患者接受带针胸管引流,研究组15例患者接受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对比两组引流效果和治疗效果等。
结果研究组总疗效为100.00%,和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研究组肺复张时间和置管完成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引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研究组仅出现1例(6.67%),低于对照组26.67%(P<0.05)。
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接受带针胸管引流、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疗效相同,但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置管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且能减少患者疼痛感,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术;带针胸管;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自发性气胸;治疗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and value of chest catheter with needle and double-lume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Methods a total of 30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who received thoracic closed drainag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April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30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1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oracic catheter drainage with needle, and 15 pati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double-cavity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rainage. The drainage effect and treatment effect were compared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study group was 100.00%,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 the study group, lung dilation time and catheter completion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drainage time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ain degree of postoperativ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only 1 case (6.67%) in complication group, which was lower than 26.67%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the efficacy of chest drainage with needle and double-cavity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s the same, but the time of drainage with double-cavity centralvenous catheter is shorter, the complications are less, and the painof patients can be reduced, 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is higher.[Key words] thoracic closed drainage; Chest tube with needle; Double-lume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Treatment effect自发性气胸是临床胸外科中常见的一种急症,指的是患者肺脏层胸膜发生破裂,使气体从破裂处进入到胸膜腔中,引起积气状态,从而导致肺脏塌陷,患者出现胸闷、气急与胸痛等临床表现。
单孔胸腔镜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后两种胸腔引流装置的应用效果对比
单孔胸腔镜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后两种胸腔引流装置的应用效果对比江齐昌;曾莉;李金;瞿文栋;宋永祥;蔡庆勇;徐刚【期刊名称】《中国内镜杂志》【年(卷),期】2017(023)006【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胸腔引流装置在单孔胸腔镜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胸外科以往收治的自发性气胸行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胸膜固定术治疗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时间为2015年1月1日-2016年8月31日.根据所选用胸腔引流装置的不同分为传统组(A组,42例)和改良组(B 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胸腔引流量、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使用抗生素时间均缩短,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术后并发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采用改良胸腔引流装置能够让患者快速康复,并且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总页数】6页(P1-6)【作者】江齐昌;曾莉;李金;瞿文栋;宋永祥;蔡庆勇;徐刚【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贵州遵义 563099;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贵州遵义 563099;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贵州遵义 563099;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贵州遵义 563099;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贵州遵义563099;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贵州遵义 563099;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贵州遵义 563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1.4【相关文献】1.两种自发性气胸118例手术治疗的对比观察 [J], 黄旭;林健;辛国华;张乐;张旭2.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分析 [J], 朱乐伟;杨劼;古卫权;杨胜利;叶俊;王飞3.单孔胸腔镜手术与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的对比研究 [J], 黄立志;曹庆东4.单孔胸腔镜手术与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对比分析 [J], 李鹏5.对比分析单孔胸腔镜手术与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 [J], 张丁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单管引流与双管引流对比研究作者:李刚杜铭刘衡张长喜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6年第02期【摘要】目的:对比单管引流与双管引流在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260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单管引流组与双管引流组,均行胸腔镜手术,单管引流组为在腋中线第6肋间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至胸顶,双管引流组为在腋中线第6肋间及锁骨中线第2肋间各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两组术后漏气时间、术后7 d疼痛评分、肺不张、需再次置管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1、3 d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单管;双管;胸腔镜中图分类号 R5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03-02自发性气胸分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最多见,占全部自发性气胸的70%~72%[1-2],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
2007年3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对260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应用单管引流与双管引流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3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260例,男236例,女24例,年龄14~71岁。
气胸均为单侧发作,发作2次以上者96例,最多发作5次,均未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52例行1~5次胸腔穿刺,2例行腋下小切口手术后复发。
术前均行胸片及胸部CT检查确诊自发性气胸,明确肺大疱部位,胸腔肺压缩20%~100%。
排除不能耐受手术者,排除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及胸腔内严重粘连等病例。
全组均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术后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单管引流组与双管引流组。
单管引流组,男1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24.5±4.1)岁。
双管引流组,男1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24.7±4.5)岁。
两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两组均采用全麻单肺通气。
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6肋间,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肋间,置入蛇牌公司30°胸腔镜。
游离粘连后,寻找肺大疱及漏气病灶,经操作孔置入卵圆钳及内镜缝合切割器(COVIDIEN Endo GIA),切除融合及较大的肺大疱,较小的肺大疱予以电灼。
15例不能确定肺大疱位置,膨肺后均可找到。
常规碘伏胸膜摩擦后,单管引流组在观察孔处安置胸腔引流管置胸顶,下端近肋间处剪1侧孔,双管引流组分别在观察孔及锁骨中线第2肋间处安置胸腔引流管。
复查胸片肺复张良好,24 h引流量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术后漏气时间、肺不张、需再次置管及VAS疼痛评分。
VAS疼痛评分依据10 cm视觉模拟评定,10分为无法忍受剧痛,0分为无痛,观察术后1、3、7 d疼痛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
P2 结果两组260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胸。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单管引流组与双管引流组漏气时间、肺不张及需再次置管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单管引流组术后1、3 d VAS疼痛评分与双管引流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通常为胸膜下肺大疱破裂所致,一般无肺部基础疾病,临床上以扁平胸廓及瘦高体型年轻人居多[3]。
随着胸腔镜微创手术的大力开展,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胸腔镜治疗是最能体现胸腔镜优越性的术式[4],常规采用两孔法手术,具有疗效确切、减少手术创伤、美观等优点[5-9]。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手术多处理上叶肺大疱,传统观念需安置上下两根胸腔引流管。
当然,应用双管引流的优势是能较彻底引流出液体和气体,使肺能尽快复张,但是其带来的弊端也是很多的,如术后疼痛影响患者排痰和早期下床活动[10],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单管引流在达到相同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了术后1、3 d疼痛,术后7 d疼痛不明显考虑均已拔管因素。
国际多项回顾性研究均提示单管引流可达到双管引流效果,而不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并且术后疼痛减轻,患者舒适度更好,总费用更少[11-16]。
本次研究选择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是因为此类患者胸腔粘连不重,同时肺质量较好,简易的单管引流足以达到充分引流气液的目的。
笔者认为术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单管引流应在胸腔镜引导下安置于胸顶,避免完全顶到壁层胸膜,减少胸顶疼痛;(2)引流管下端最低处需增加1个侧孔,便于引流液体;(3)增加的侧孔不宜过大,避免拔管时拉断,笔者也有过此教训。
本研究例数有限,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目前此类研究较少,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应用单管引流还是双管引流仍存在争议,Efstratios等[17]认为在胸膜粘连重、肺裂发育不全等情况的肺切除术后需安置双管引流,应视术中情况而定,至少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单管引流应是可行的。
随着外科快速康复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笔者认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术后单管引流可取代传统的双管引流达到治疗效果,同时具有疼痛较轻的特点,临床操作更简单、更能改善患者舒适度,利于患者术后排痰和活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曹庆东,何伟,谢志强,等.电视胸腔镜治疗大疱性肺疾病67例[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7,23(3):209.[2]丛伟,贾克刚,曾富春.单侧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行双侧肺大泡切除术的治疗效果[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0,17(2):156-157.[3]王琦.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J].重庆医学,2009,38(3):325-328.[4]王俊.胸部疾病胸腔镜全真手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5-51.[5]杨世疆,平伟,付向宁.两孔与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5):366-368.[6]任素珍,张书平,徐振喜,等.完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168例手术配合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0):94-95.[7]王鑫,潘龙毅,徐涛,等.两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河北医学,2013,19(8):1209-1211.[8]罗经文,成俊玲,陈开林,等.双孔法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5):454-455.[9]姚驹,王剑杭,方荣,等.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9):149-151.[10]戴维,冯飞跃,王大力.肺叶切除术后单、双胸腔引流管的临床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3,21(2):327-329.[11] Kejriwal N K,Newman M e of single silastic chest drain following thoracotomy:initial evaluation[J].ANZ J Surg,2005,75(8):710-712.[12] Bertholet J W,Joosten J J,Keemers-Gels M E,et al.Chest tube management following pulmonary lobectomy:change of protocol results in fewer air leaks[J].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 Surg,2011,12(1):28-31.[13] Okur E,Baysungur V,Tezel C,et parison of the single or double chest tube applications after pulmonary lobectomies[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9,35(1):32-35.[14] Pawelczyk K,Marciniak M,Kacprzak G,et al.One or two drains after lobectomy?A comparison of both methods in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eriod[J].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7,55(5):313-316.[15] Zhang Y,Li H,Hu B,et al.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ingle-blind control study of volume threshold for chest tube removal following lobectomy[J].World J Surg,20014,38(1):60-71.[16] Benns M V,Egger M E,Harbrecht B G,et al.Does chest tube location matter?An analysis of chest tube position and the need for secondary interventions[J].J Trauma Acute Care Surg,2015,78(2):386-390.[17] Efstratios E,Apostolakis,Nikolaos G.Single or double drain after lung resections[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9,36(2):424.(收稿日期: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