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23-11-17
作者简介:王春(1973 ),女(汉族),贵州遵义人;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 -m a i l :w h u t c l @v i p .q q
.c o m )㊂贵州省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王 春
(遵义市播州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 贵州遵义563100
)A n a l y s i s o nK e y T e c h n i q u e s o fH i g hQ u a l i t y a n dH i g hE f f i c i e n c y
R i c eC u l t i v a t i o n i nG u i z h o uP r o v i n c e
W A N GC h u n
摘 要: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发展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有利于进一步保障粮食的战略地位㊂结合贵州地形地理实际,本文深入论述了水稻 两增一调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㊁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以及其他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期进一步提升贵州省水稻的品质和产量,夯实粮食安全根基㊂关键词: 水稻栽培;高质高效;两增一调中图分类号: S 5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39(2024)01-0138-04 水稻是贵州省重要的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在6670h m 2
以上㊂为了进一步提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把自然生态作为贵州省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天优势,克服地形地势这一最大短板,探索符合贵州省实际
的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㊂根据贵州省的自然㊁地理㊁土壤等种植条件,文章将重点对水稻 两增一调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㊁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和其他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等进行深入论述,促进贵州省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㊂
1 水稻
两增一调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贵州省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
新石器时代晚期贵州省就有了水稻种植记录[
1
]㊂自贵州省全省推广杂交稻以来,其水稻栽培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水稻栽种不密,二是水稻施钾量不足,三是水稻施氮数不够,这导致贵州省水稻产量不够高㊁品质不够好㊁营养成分不丰富㊂因此,需要实施 两增一调 高产高效技术,增加水稻种植密度,增加水稻钾肥施用量,多次施用氮肥,保障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增加水稻分蘖率和结实率,提高水稻穗数并促成大穗,进而大幅提高单产㊂通常来说,采用这种技术,平均产量可以增加10%以上,至少增收100元/667m 2㊂
1.1 品种选择
好种子才能种出好稻谷,选好稻种是成功的第一步㊂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各地海拔不同,选用的水稻品种也不同㊂一般来说,采用 两增一调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以选用生育期适中㊁抗性较好㊁株叶形态紧凑的水稻品种,比如,在高海拔地区可以选用香早优
2017㊁恒丰优387㊁滇禾优615等中早熟水稻品种,在中低海拔可以选用泰优808㊁香优557㊁渝香203等中晚熟水稻品种㊂
1.2 药剂拌种
水稻种子拌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干种子拌种,通常需要在水稻浸种前2d 开始,二是催芽露白种子拌种㊂在拌种药剂选择上,可以根据当地水稻常发易发病虫害进行针对性拌种,如为了预防恶苗病,可以用
0.6m L25%氰烯菌酯悬浮剂兑水1.5k g ,拌稻种1k g ;预防稻瘟病,可以用0.6m L25%咪鲜胺乳油浸种兑水1.5k g ,拌稻种1k g
㊂1.3 水稻育秧
水稻育秧一般在4月进行,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育秧,这里主要介绍无纺布钵苗育秧和无纺布旱育秧两种保温育秧方式㊂无纺布钵苗育秧通常用菜园土或黄泥土作为育秧底土,播种前用0.5c m 筛网筛出细土,
混合20%的育秧基质,
用播种机播种,每穴播种2~3粒㊂然后将已完成播种的秧盘转移到苗床上,搭起拱棚,用30
g
/m 2无纺布覆盖上,及时观察秧苗生长情况以及秧苗是否染上立枯病,以便采取措施防治㊂如果发生立枯
病,1叶1心时可以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兑水防
治,2.5g 兑水1.5k g 可喷洒1m 2
,
晴天药量可减半㊂待秧苗长出2叶1心,可以用尿素兑水提苗,移栽前2d 用
尿素作为嫁肥,方便秧苗茁壮成长,后期增加水稻分蘖㊂

831㊃王 春:贵州省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耕作与栽培 第44卷 第1期
无纺布旱育秧通常在菜园地上进行,厢高约10c m,宽1.1m为宜,厢与厢之间留40c m空隙,方便农户通行㊁施肥和观察秧苗生长情况㊂苗床提前施用复合肥和壮秧剂,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在3%以上,清水浇灌苗床,种子均匀散播在苗床上,密度约为30g/m2,然后覆盖细土,厚约1c m,为了防止杂草生长,可以用旱育秧专用除草剂,然后起拱棚,覆盖无纺布㊂种子播下以后,床土需要保持湿润,1叶1心以前通常不用浇水,2叶1心时用尿素兑水提苗,3叶1心后需要控水促根,移栽前5 d,要施用尿素作为嫁肥,移栽前2d需要每天浇水,便于移动秧苗㊂育秧期间要注意防治立枯病和苗稻瘟,立枯病防治方法同上,苗稻瘟可用三环唑防治[2]㊂
1.4秧苗移栽
一般来说,水稻种子发芽后30~45d就要进行移栽,移栽前需要放水耙田,缺水时需要抽水抗旱㊂风力不大㊁温度适宜时即可移栽,从而有效避免风大株倒或温低伤根,建议东西行向插秧㊂根据土壤肥力㊁种子特性等因素,宜载秧苗1万~1.5万穴/667m2,每穴一般有2~3株秧苗,水田的秧苗超过1.35万穴/667m2时可以用宽窄行栽培方式,在1.35万穴以下时则可以采取宽行窄株栽插方式,合理密植㊂人工插秧会拉绳定距,薄水浅插秧,大㊁中㊁小秧苗的栽插深度分别在4㊁3㊁2c m以下,机械插秧则需要根据这个标准调节好插秧密度和深度㊂
1.5科学施肥
为了提高水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最好实行用养结合的方式,施用1000k g/667m2的农家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㊂此外,水田水稻生长需要各类营养元素,氮ʒ磷ʒ钾的配方比一般为1ʒ0.5ʒ1.1,目标不同可以施用的氮肥不同,产量650~750 k g/667m2,施氮肥13k g/667m2左右;产量750~850 k g/667m2,施氮肥15k g/667m2左右;产量850k g/ 667m2以上,施氮肥17k g/667m2左右,总体来看,氮肥施用次数最好分3次,其用量比为底肥ʒ蘖肥ʒ穗肥=4ʒ3ʒ3,其中穗肥可以分两次施用,确保水稻有效吸收氮肥营养元素[3]㊂基肥和磷肥的施用量根据上述氮肥施用量对应调整,钾肥量可以适当提高,分两次施用,60%作为底肥,40%作为穗肥㊂磷肥全部作为底肥,对应氮肥施用量调整即可,通常稻田施用过磷酸钙,酸性土壤的稻田则需要施用钙镁磷肥,并搭配施用复合肥和钾肥作为底肥㊂
1.6田间管理
秧苗移栽后,稻田水深宜为3c m,5d左右可以进行人工补苗,为水稻秧苗同步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㊂注意做好稻田水浆管理,防止水稻贪青,保留浅水,茎蘖数达到总穗数的80%时,需要晒田控苗,水稻成熟之前可以多次轻晒,提高水稻分蘖率和结实率㊂成熟前7d可以断水晒田,方便后期收割㊂
1.7绿色防控
针对水稻病虫害,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绿色防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从而切实保障好最终产出的大米质量㊂
一是实施农业防控㊂水稻收割后要及时清理稻草和稻桩,采取深翻㊁灌深水等方式,降低虫源基数㊂选择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做好育壮苗工作,科学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统一播种㊁统一移栽㊁统一密植,合理安排水旱轮作,加强田间水肥管理,保障水稻茁壮生长,有效提高水稻抗病虫害能力㊂
二是开展生态调控㊂在稻田的机耕道旁种植香根草,将水稻螟虫吸引到香根草上产卵,在田埂上种植大豆㊁蚕豆㊁波斯菊㊁凤仙花等,吸引寄生蜂㊁蜘蛛等到此栖息,及时捕捉害虫㊂同时,可以适当提前水稻育秧㊁移栽等工作,错开病虫害高发期,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㊂三是加强生物防控㊂培养并释放水稻常见害虫天敌,比如稻田每667m2释放赤眼蜂1万只,可以有效消灭稻纵卷叶螟㊁三化螟等害虫㊂使用生物药剂,如井冈霉素㊁苏云金杆菌㊁苦参碱等,防治水稻病虫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生物药剂使用一定要避开高温干旱天气,否则容易降低其药效㊂
四是做好物理防控㊂在稻田旁放置性诱捕器,每7d向性诱捕器加入少量洗衣粉水,干扰害虫的交配和产卵,降低虫源基数㊂灯光诱杀也是减少害虫数量的一种常用技术,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可以诱杀纵卷叶螟㊁稻飞虱等,根据害虫数量,3~6d清理一次杀虫灯㊂此外,还可以采取无纺布全程覆盖秧田育秧,阻隔稻飞虱㊁稻水象甲等㊂
五是强化化学防控㊂在水稻播种前进行浸种和拌种,水稻生长期间尽量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使用低毒㊁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建议采用高工效低容量喷雾器或植保无人机实施统防统治,既能保证用药效果,又能惠及所有稻田[4]㊂
1.8水稻收割
水稻90%的谷粒黄熟时即可收割㊂
2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要点
由于贵州省水稻种植普遍存在种植技术不到位㊁移栽秧苗不足够㊁肥料施用不合理等问题,贵州省针对本地实际,提出了 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 ㊂这一技术主要要点包括:精确定量秧苗㊁精确定量施氮㊁精确定量水浆,提高水肥利用率,确保水稻增产增收,通
㊃931㊃
耕作与栽培,2024,44(1):138-141.h t t p://g z z p.g z n y z y x y.c n T i l l a g e a n dC u l t i v a t i o n V o l.44 N o.01 F e b.2024
过试验实践,使用该技术后,水稻可增产25%以上㊂2.1水稻品种选择
宜采用株型紧凑㊁茎秆粗壮的水稻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㊁病虫害抗性强等特点最佳㊂在贵州省内种植,推荐使用隆两优1377㊁蓉18优2348㊁晶两优1212等㊂2.2药剂浸种拌种
水稻种子拌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干种子拌种,通常需要在水稻浸种前2d开始,二是催芽露白种子拌种㊂在拌种药剂选择上,可以根据当地水稻常发易发病虫害进行针对性拌种,如为了预防恶苗病,可以用0.6m L25%氰烯菌酯悬浮剂兑水1.5k g,拌稻种1k g;预防稻瘟病,可以用0.6m L25%咪鲜胺乳油浸种兑水
1.5k g,拌稻种1k g㊂
2.3精确培育壮秧
提前施用腐热农家肥和三元复合肥培肥苗床,床土手捏成团㊁泥不黏手㊁落地即散为宜㊂清明节前后即可对水稻种子进行晒种㊁消毒㊁浸泡㊁催芽露白,此时地表温度适宜㊁土壤水分充足,平整厢面,播种后覆盖细土,可以用40%的噁草㊃丁草胺兑水喷雾除草,苗床可以施用壮秧剂25k g/667m2,便于壮苗㊂可以根据移栽面积,适当增加移栽基本苗数量㊂秧苗苗床上搭好的拱棚,要根据外部气温变化,及时揭膜炼苗㊂移栽前5d,苗床可以施氮肥7k g/667m2作为送嫁肥,移栽前3d,需要浇透苗床,便于移栽[5]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钵盘育秧,移栽速度更快㊁效率更高㊂
2.4科学移栽密植
秧龄30~40d,秧苗长至5叶1心,天气㊁温度等适宜时即可移栽㊂建议采取宽窄行移栽,合理密植,宽行36~45c m,窄行19~22c m,株距15~18c m,每穴栽插秧苗2株为宜㊂
2.5精确施用氮肥
优化稻田氮㊁磷㊁钾含量,高产水稻氮肥施用量一般为12~17k g/667m2,分4次施用氮肥,底肥占40%,蘖肥占30%,穗肥占30%(分2次施用),钾肥分2次施用,磷肥均作为底肥㊂
2.6精确水浆管理
需要根据秧苗生长情况,做好5个阶段的工作,一是浅水耙田,浅水插秧,促进秧苗生长,利于低位分蘖㊂二是浅水分蘖,秧苗栽插后15d,稻田需要保持半寸浅水,便于水稻早分蘖㊁多分蘖㊁分壮蘖㊂三是够苗搁苗,分蘖数达目标穗数的80%时需要晒田控苗,严控无效分蘖,提高水稻结实率,肉眼可见土壤有裂缝㊁稻叶始落黄,然后及时复水㊂四是层水打苞,稻谷孕穗打苞时期,需要保持薄水㊂五是干湿壮籽,干湿交替灌溉水田,水稻收割前7d需要排水晒田[6]㊂
2.7适时收割
水稻90%的谷粒成熟时即可收割㊂
3其他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3.1全程机械化技术
随着农机农艺深入融合,贵州省坝区和梯田开始出现了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各种适合不同地形㊁不同地块的大中小型农机纷纷问世,服务于水稻的耕作㊁播种㊁移栽㊁收割等环节㊂一是机械化整田,提前备好微耕机㊁旋耕机㊁拖拉机配套铧式犁等,稻田需要保持一定的水量,耕深15~20c m,埋茬5c m以上,注意耕作平整度,整田的同时可以施用基肥,提高效率㊂二是机械化播种,准备毯壮苗播种流水线㊁钵苗播种流水线等,播种时保持底土厚度2c m左右,均匀平整,覆土厚0.5c m左右,盖住所有种子,均匀度ȡ90%,空穴率ɤ5%㊂三是机械化移栽,采用手扶式或乘坐式水稻插秧机,浅水浅插,水深2c m,插秧深度设定在1c m左右,插秧时同步施肥,插秧后3d,需要人工补苗㊂四是机械化植保,采用无人机㊁喷雾机等开展除草㊁治虫㊁施肥等工作㊂五是机械化收割,利用联合收割机㊁割晒机㊁脱粒机等,对水稻进行收割㊁脱粒㊂
3.2稻油轮作技术
利用水稻与油菜生长期的时间差,引导农民在闲置稻田接茬种植优质油菜,吸引游客到农村游玩和消费,农民的农副产品可以就近就地销售,实现了 一年多季㊁一田多收 的目标,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㊂而且,稻油轮作,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减少作物病虫害,提高水稻和油菜的品质㊂稻油轮作技术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水稻留茬最好低于30c m,避免田里稻草过多影响油菜出苗㊂二是要合理安排茬口衔接,抓紧时间利用好土地资源㊂三是要注意养分平衡,不能过度施肥或不施肥㊂
3.3生态种养技术
这种技术要求稻田需要远离污染㊁生态良好,可以采用 稻鸭(鱼蛙) 共育㊁ 粪-沼-稻 共生㊁种养共赢的生态种养模式,最大化利用农业生产资源㊂首先,采用 稻+鱼 稻+鸭 稻+蛙 等模式,既可有效控虫抗害,又可增加农业综合收入㊂其次,采用 粪-沼-稻 模式,养殖猪牛羊等牲畜的粪便,既可以对沼气进行综合利用,又可以将粪便残渣作为水稻的养分来源,谷草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构建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循环系统,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㊂最后,生态种养模式基本上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有利于保证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从而推动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㊂
㊃041㊃
王春:贵州省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分析耕作与栽培第44卷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