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要2013年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2012~2013年度皖垦系统淮北麦区小麦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

2012~2013年度皖垦系统淮北麦区小麦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

2012~2013年度皖垦系统淮北麦区小麦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朱有才;王玉叶;王永玖;王华俊;戚胜芳;武爱华;程永德【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00)034【摘要】[目的]鉴定皖垦系统新育成的小麦新品系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其利用价值的有效途径,进而为品,系(种)取舍、推荐参加安徽省淮北麦区小麦预试、区试和安徽省南方麦区的品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该年度试验平均产量较正常年份低,平均单产7 095 kg/hm2,主对照济麦22平均单产7 572 kg/hm2,参考对照皖麦50平均单产6 865.5 kg/hm2.因受低温冻害和干旱等影响严重,减产较明显.该年度没有比对照济麦22增产的品系;比对照皖麦50增产的品系17个,增产幅度1%~ 10.2%;减产品系7个,减产幅度1.2%~ 14.9%.[结论]根据产量结果汇总、田间记载的农艺性状汇总、抗病性田间记录汇总和抗病性鉴定汇总等结果,龙科0701-10-15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淮北地区种植,推荐进入安徽省2013 ~2014年度小麦联合鉴定.【总页数】3页(P13172-13173,13179)【作者】朱有才;王玉叶;王永玖;王华俊;戚胜芳;武爱华;程永德【作者单位】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61;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61;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61;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61;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61;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61;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相关文献】1.2012-2013年度蒙城县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 [J], 郏云生;单芳胜2.2007~2008年度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纹枯病抗性鉴定 [J], 张会云;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王来花;王静3.2011-2012年度冬小麦区域试验研究 [J], 普布卓玛4.2012-2013年度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与分析 [J], 马义勇;王建强;孙灵姣;马芳芳;候延辉;吕建立5.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纹枯病抗性鉴定 [J], 张会云;冯国华;刘东涛;王来花;王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某某品种成果转化和推广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某某品种成果转化和推广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某某品种成果转化和推广示范国家级星火计划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一、项目概况(一)项目目标:1、(1)优化育种平台,提高小麦育种技术水平,创新并引进具遗传多样性稳定的优秀小麦育种资源和扩大育种规模,使优秀小麦新品系储备雄厚。

(2)研究建立小麦良种生产体系新模式,创新项目区农户经济增长点。

2、示范应用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新技术。

3、示范应用新品种及配套新农资使用。

4、强化储藏加工能力,严格质量安全控制。

5、建立高效的信息化及销售服务网络,提高某某品种成果转化的速度和规模,扩大成果转化的普惠性。

(二)实施内容:1、通过已建立的烟台市小麦种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合利用项目单位丰富的小麦育种资源,运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先进的生物育种技术,迅速提高小麦育种水平,建立完善科学先进的良种繁育体系。

扩大生产规模,建成某某品种穗行圃10亩,建成某某品种原原种田150亩,建成某某品种原种田1万亩,建成某某品种良种田15万亩。

2、建设1000亩流转土地科技示范园,用于某某品种小麦新品种展示和示范,应用宽幅精播技术3、通过科技示范园示范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生物肥料。

4、研究组装配套应用先进的小麦种子加工储藏设备和技术,实现种子加工储藏技术的突破,建立健全种子质量责任制。

5、建立跨地区高效运行的良种销售服务网络和信息平台,创新管理和服务机制,打造行业品牌。

(三)基础条件:1、某某公司建有独立的小麦科研研发机构——烟台市小麦种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有一大批具有开发潜力的小麦育种材料和可用于展示推广的优良品种。

3、某某公司拥有成熟的小麦种子生产和栽培管理技术。

设有专业的种子生产中心,现有种子专业生产技术人员18名,拥有稳定的良种生产基地7.7万亩,其中签订十年以上租赁合同的有6000亩。

4、拥有完善的种子加工储藏和质量检验设备和仪器。

5、某某公司有健全的销售经营网络、模式、经验和售后服务体系。

小麦新品种生产力比较试验初报

小麦新品种生产力比较试验初报
分别 减 产 o7 % ̄ ,7 减 产 不 显 著 , 他 品 种 减 产 达 显 . 7 n29 %, 其
试 验地 设 在东海 县 农 科所 , 土质 为 “ 黑 ” 土 , 力 中 腰 黄 肥
表 1 产 量 分 析
著或极 显 著水平 ( 见表 1 表 2 。 、 )
2 1 品 质
1 8品 质 最 好 : 5 8 、 农 1 、 1 9 周 优 1 2 济 麦 2 3 烟 26烟 9陕 3、 0、 1
质 。 麦 2 、 0 0 、 麦 1号 籽 粒 为 软 质 , 余 品 种 为 半 淮 5 淮 28 华 其 硬 质 。 粒 品 质 综 合 评 比 : 麦 5 、 农 9 9 豫 农 0 5 陕 籽 皖 2西 7、 3、
作者简 介 收稿 日期
1 82
231 抗 倒 性 。 .. 豫农 0 5抗 倒 性 差 , 3 灌浆 后 期 田 间倒 伏 面积
行 距 2 c , 计 基 本 苗 2 0万 株 / m2施 肥 量 : 肥 施 4 % 5m 设 7 h 。 基 5
合 当地 生 态 条件 的优 质 高产 小 麦 新 品 种 , 0- 08 , 2 7 20 年 笔 0
者 组织 引 进省 内 外 1 5个 小 麦新 品 种 ( ) 行 引 种 比较 试 系 进
维普资讯
大 田农 艺
代 业科 技 1 0 8年第 1 20 8期
小 麦 新 品种 生产 力 比较 试 验 初 报
于 松溪 徐 宗 进 苏 兴智 张 维 秀 李 丹 t 汪 洪洋 t 王维 屯 t
(江 苏 省 东 海 县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 心 , 苏 东 海 2 2 0 ; 东 海 县 气 象 局 ) 江 2 3 0

优质小麦新品种比较分析

优质小麦新品种比较分析

河南农业2024年第3期优质小麦新品种比较分析3.化学除草。

2月25日施用双氟唑草酮、炔草酯进行化学除草。

4.病虫害防治。

3月29日用戊唑醇防治条锈病;4月9日用己唑醇、达螨灵防治病虫害,4月21日开展1次“一喷三防”(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高效氯氟氰菊酯),7 d后进行第二次用药。

5.收获。

试验于6月2日分区机械收割,实测产量。

(二)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受2022年10月4—6日和10月26—28日两次降雨以及试验田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腾茬较晚的影响,试验田播种时间为10月30日。

播种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保证了小麦一播全苗,冬前长势较好。

小麦越冬期干旱少雨。

受12月26—28日和翌年1(二)各个品种的考察结果1.科林618。

国审麦20220123,半冬性品种,晚熟,株高78 cm,籽粒半角质。

亩穗数45.93万,穗粒数37.25,千粒质量38.98 g,实收单产566.8 kg,产量水平位居第四。

受冻害影响返青拔节期叶片出现干尖;纹枯病、茎基腐病轻度发生,赤霉病零星发生;受降雨12345(CK)科林618科林201新植276 安麦13伟隆169-67.54-22.46-63.25-73.75-566.8611.88571.09560.59634.3442351-10.6 -3.54-9.97-11.63-LIANGZHONG LIANGFA 良种良法河南农业2024年第3期产量水平位居第三。

受冻害影响返青拔节期叶片出现干尖;纹枯病、茎基腐病轻度发生,赤霉病零星发生,叶锈病轻度发生;受降雨影响,小麦出芽、落黄一般。

4.安麦13。

豫审麦20210070,半冬性品种,晚熟,株高76 cm,籽粒半角质。

亩穗数42.55万,穗粒数35.7,千粒质量44.66 g,实收单产560.59 kg,产量水平位居第五。

受冻害影响返青拔节期叶片出现干尖;纹枯病、茎基腐病轻度发生,赤霉病零星发生;受降雨影响,小麦出芽、落黄一般。

优质小麦品种试验示范比较

优质小麦品种试验示范比较

优质小麦品种试验示范比较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民对粮食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优质小麦品种的种植试验和示范成为重要的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

本文将对我国主要的优质小麦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比较,为农民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提供参考。

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优质小麦品种。

目前,我国主要的优质小麦品种有晋麦18号、郑麦一号、华麦216、京麦13号等。

这些品种在籽粒品质和抗逆性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在各地的种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针对不同的种植区域和气候条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示范比较。

在河北省的试验中,经过多年的种植试验,晋麦18号和郑麦一号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籽粒品质也较优。

而在山东省的试验中,华麦216和京麦13号则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籽粒品质。

这些试验结果为农民在选择品种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除了籽粒品质和产量外,优质小麦品种的抗逆性也是农民关注的重点。

在干旱和高温等逆境条件下的试验中,晋麦18号和郑麦一号都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能够较好地适应干旱和高温环境。

而在寒冷地区的试验中,华麦216和京麦13号表现出较强的耐寒性,能够适应较低的温度条件。

在选择品种时,农民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和干湿程度来选择适合的优质小麦品种。

除了品种选择外,优质小麦品种的种植管理也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在试验示范中,我们采用了科学的施肥、灌溉和防治病虫害等管理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优质小麦品种的优势。

在种植管理方面,科技人员在试验示范现场提供指导,并记录和总结了合理的种植管理方法。

这些经验对于农民在实际种植中的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小麦品种的试验示范比较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

通过对不同优质小麦品种的试验比较,农民可以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并增加农民的收益。

种植管理的科学化也是优质小麦种植成功的关键。

希望通过科研机构和农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优质小麦品种的种植水平能够不断提高,为全国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增收增贸做出更大的贡献。

淮北地区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淮北地区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淮北地区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摘要选择2010—2013年度国审和省审的16个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在淮北地区推广种植的半冬性品种为济麦22、谷神6号、鑫麦8号、红皖88、烟农19,皖麦52抗倒春寒性稍差,不同播期抗性不一样,应减少播种面积。

关键词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淮北地区小麦是安徽省淮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品种,笔者选择2010—2013年度国审和省审的16个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在淮北地区具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的小麦新品种,为引导当地小麦品种结构调整,促进小麦单产和品质提高提供科学依据[1-3]。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新马桥原种场,前茬为大豆,土质为沙浆黑土,土壤肥力中上等,含有机质1.58%、碱解氮70 mg/kg、有效磷45 mg/kg、速效钾168 mg/kg。

试验地土地平整,排灌方便,犁1遍旋2遍,2012年10月12日施尿素3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氯化钾112.5 kg/hm2。

1.2 试验材料参试小麦品种共16个,分别为宿553、周麦27、徐麦31、济麦22、红皖88、皖垦麦1号、烟农19、谷神6号、阜麦8号、皖垦麦2号、鑫麦8号、陕麦139、皖麦52、丰德存麦1号、中原6号、郑麦7698。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16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

采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以皖麦52为对照(CK),小区长方形,面积为333.3 m2,供试品种在同一田块进行,各项田间管理同一天完成。

1.4 田间管理小麦于2012年10月14日播种,由于播种时雨水偏少,土壤墒情差,小麦出苗后需进行喷灌。

用日巨星于2012年11月15日、2013年3月2日各除草1次。

3月20日追施尿素150 kg/hm2,4月25、30日用高效氯氟氢聚酯、抗蚜·吡虫啉和多·酮防治蚜虫、赤霉病、白粉病。

1.5 气象条件10月下旬温度适宜,小麦出苗较快。

小麦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小麦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 CK)
2 结果 与分 析
2 1 农 艺 性 状 和 抗 病 性 的 调 查 结 果 与 分 析 .
表 1 引 进 品 种农 艺 性状 和 抗 病 性 调 查结 果
注 : 高抗 , 抗 , R 中抗 , HR R M MS中感 , S感 。
8个 引 进 品种 和对 照 豫 麦 1 8号 农 艺 性 状 和
多抗 的新 品种进行 比较 和利 用就 十分重要 。为了
壤, 地力 中等 , 公 顷底 施 尿 素 2 5 g 速 效 磷 肥 每 2k , 7 0 g 钾肥 2 0 g 田间管理 按 当地高 产 田进 行 , 5k , 1k 。
生育期 内防治蚜 虫 , 防治病 害 。 未
1 3 试 验 方 法 .
保 证 小麦 育 种 更新 换 代 的连 续性 , 优化 小麦 杂 交
组合 ,0 3年我 们从 国内外 引进 了 8份小 麦新 品 20
种 , 它们 进行 了农 艺性状 的鉴 定和 产量 比较 , 对 并 筛选 出 4份较 好 的种 质 资 源 , 给小 麦 引种 和 调整
1 3 1 农 艺性状 和 抗病 性 调 查 对 引进 的各 品 . .
维普资讯

西




・7 ・
小 麦 新 品种 引 种试 验研 究 初 报
周 秋 峰 , 长 志 , 建 国 , 保 林 黄 赵 王
( 南省 郑 州市农林 科 学研 究所 , 南 郑 州 河 河
40 0 ) 5 0 5
提 要 : 引进 8个 国 内外 小麦 品 种 . 对其 主要 农 艺性 状 和 品 质性 状进 行 比 较 鉴 定 、 和评 价 , 选 出 4 并 综 筛

小麦新品种

小麦新品种

小麦新品种作者:唐广洲徐士清曾凡华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2013年第12期[摘要] 明麦1号小麦由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淮麦18号/扬麦158//淮麦20杂交于2005年选育而成,自该县引进种植以来,对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强等特点,适宜该县种植。

[关键词] 小麦明麦1号特征特性示范种植[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57-01明麦1号小麦由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淮麦18号/扬麦158//淮麦20杂交于2005年选育成。

原名“明天0402”,200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2010年引进该县试验、示范种植以来,表现出产量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强等特点,适宜在该县种植。

一、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抗寒性较好。

分蘖力强,成穗数较多。

株型紧凑,剑叶挺,茎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

纺锤型穗,穗中等,结实性较好。

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硬质。

全生育期225天,与对照烟农19早一天;株高80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44.2万左右,每穗36.5粒左右,千粒重41.0克。

接种鉴定结果:感赤霉病,中感纹枯病、白粉病,高抗梭条花叶病。

抗倒春寒能力较差,后期落黄好。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两年平均结果:容重799克/升,粗蛋白含量14.6%,湿面筋含量28.2%,稳定时间6.8分钟。

二、产量表现2010年、2011、2012年连续三年参加本地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三年平均亩产545.6公斤,较烟农19增4.9%,列18个品种第三位,增产显著;2012年示范种植平均亩产558.5公斤,较烟农19增5.2%。

三、栽培技术1、适期早播:10月上中旬早中茬种植。

2、适宜基本苗:13-15万/亩。

3、合理运筹肥水,促控结合施足基肥,配合施肥:要求每亩基施有机肥2000千克,尿素30千克左右(基施10~15千克,余做追肥),过磷酸钙30~50千克,钾肥10~15千克。

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作者:何修明刘礼明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1期摘要采取随机大区排列法,对14个小麦新品种进行展示试验。

结果表明,浩麦1号、苏麦188、徽麦202、皖西麦0638、皖麦32、宁麦24等新品种高产、多抗、优质,适合在六安市裕安区乃至江淮地区种植。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中图分类号 S512.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040-01六安市裕安区系江淮主产稻茬麦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13万hm2。

近年来,裕安区及周边地区市场上小麦新品种较多,麦农选种难以把握。

2015—2016年度区农委组织了14份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1-3]。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裕安区徐集镇徐集村一农户田块进行,前茬为水稻,土种属水稻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灌排方便。

1.2 参试品种参试小麦品种共14个,分别为宁麦13、宁麦24、苏麦188、扬麦19、扬麦20、徽麦202、浩麦1号、连麦2号、皖西麦0638、皖麦32、皖麦606、郑麦9962、烟农19、扬辐麦5号。

1.3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14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其中以扬辐麦5号作对照(CK)。

不设重复,采取随机大区排列[4-5],大区面积333.35 m2,人工条播,播幅约10 cm,行距约13 cm。

1.4 试验实施11月2日播种,11月10日普遍出苗。

大田基肥施用45%司尔特牌复合肥(15-15-15)450 kg/hm2。

12月10日进行化学除草,越冬期中耕培土1次。

翌年3月1日追施尿素112.5kg/hm2作拔节肥。

小麦成熟时取样考种及单打单收[6]。

1.5 气象条件10月中下旬温湿度利于小麦播种出苗;开春以来,连续出现低温阴雨,小麦生长发育滞后;4月上中旬温度回升,湿度适宜,小麦生长加快;4月下旬至5月上旬雨水偏多,诱发赤霉病偏重发生。

2 结果与分析2.1 产量水平参试品种较对照扬辐麦5号(CK)增产的有10个,增幅4.53%~8.68%;较CK减产的有3个,减幅25.51%~35.56%。

小麦新品种生产力比较试验初报

小麦新品种生产力比较试验初报

小麦新品种生产力比较试验初报摘要通过组织引进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了解新品种的生产力状况及特征特性,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品种。

结果表明:皖麦52表现高产稳产,抗性好,品质优,可以示范种植,其他可以继续参加试验示范的品种有:许农5号、淮麦25号、烟农23、烟农5286、华麦1号和周98165。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品比中图分类号S572.0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8-0182-01东海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7.33多万公顷。

为筛选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2007~2008年,笔者组织引进省内外15个小麦新品种(系)进行引种比较试验,鉴定其在本地的抗逆性、适应性、丰产性及其利用价值,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烟农23、济麦21、华麦1号、烟农19、皖麦52、西农979、淮麦25、许农5号、淮0208、烟5286、陕138、陕139、周优102、漯麦4518、周98165、豫农035,以烟农19为对照。

1.2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长5.36m,宽2.5m,面积13.4m2,重复3次。

1.3基本情况及试验经过试验地设在东海县农科所,土质为“腰黑”黄土,肥力中上等,前茬水稻。

10月22日耕地整地,10月24日人工条播,行距25cm,设计基本苗270万株/hm2。

施肥量:基肥施45%复合肥(N、P、K各15%)525kg/hm2、尿素150kg/hm2,拔节孕穗肥追尿素225kg/hm2。

11月13日化学除草,10月26日、4月17日分别灌水1次,其他田间管理同常规。

2 结果与分析2.1 产量表现参试品种平均产量7 418.85kg/hm2,对照品种烟农19单产7 780.05kg/hm2。

较对照增产的有:皖麦52、许农5号、烟农23、淮麦25、淮0208、华麦1号等6个品种,分别较对照增产5.38%、2.97%、2.49%、2.2%、1.25%、0.19%,其中皖麦52增产达显著水平,其他增产不显著。

抗旱、抗条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陇鉴111

抗旱、抗条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陇鉴111

麦类作物学报㊀2020,40(4):封二J o u r n a l o fT r i t i c e a eC r o ps d o i :10.7606/j.i s s n .1009G1041.2020.04.17网络出版时间:2020G04G18网络出版地址:h t t p ://kn s .c n k i .n e t /k c m s /d e t a i l /61.1359.S .20200417.1319.002.h t m l 抗旱㊁抗条锈㊁丰产冬小麦新品种 陇鉴111收稿日期:2019G10G30基金项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育种专项(2019G A A S 07);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17Z D 2N A 016G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324)第一作者E Gm a i l :N S L 1979@163.c o m通讯作者:李兴茂(E Gm a i l :L x m 75@163.c o m )倪胜利,李兴茂(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㊀㊀陇鉴111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冬小麦研究室于2005年以从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进的冬小麦品种1R G1为母本,以兰天10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育种法,通过在旱㊁寒生态条件下选择及多年多点产量鉴定等手段选育而成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抗旱㊁抗寒性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高产稳产,品质好,适应性广.其于2017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70012.1㊀生物学特性陇鉴111幼苗半匍匐,生育期平均270d ,株高平均95c m ,穗长平均8.6c m ,穗纺锤形,长芒,红粒.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抗寒㊁抗旱性好.千粒重平均35.5g ,穗粒数平均36粒,每公顷穗数平均37.2万,平均越冬率98%.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籽粒饱满.2㊀产量表现该品种于2010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平均产量为4562.3k g h m -2,比对照陇鉴196增产1.1%;2011㊁2012和2013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4459.4㊁4926.3和3353.4k gh m -2,比对照分别增产2.5%㊁8.6%和18.8%.2014㊁2015年参加甘肃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4812.3和4615.5k gh m -2,比对照分别增产4.8%和5.5%,2年平均产量为4714.5k gh m -2,增产5.2%.2016年参加甘肃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057.0k g h m -2,比对照陇育4号增产7.8%,各试验点均增产.3㊀品质表现2013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分析,该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15.82%,湿面筋含量33.2%,Z e l e n y 沉降值41.8m L ,吸水量65.3m L 100g-1,面团形成时间3.7m i n ,稳定时间1.9m i n ,弱化度169F .U ,粉质质量指数48mm ,最大拉伸阻力70E .U ,延伸性(E ,135)250mm ,能量23.4c m 2,R /E 比值0.28.面条评分78.5.4㊀抗锈性2014年经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在兰州温室和甘谷试验站进行接种鉴定,该品种苗期对混合菌表现感病,成株期对条中32号㊁条中33号㊁条中34号(原贵22G9)㊁贵22G4㊁水4及混合菌均表现免疫,总体抗锈性表现优异.在审定后连续3年的多点生产示范中,该品种对条锈病表现高抗G免疫.5㊀栽培技术要点陇鉴111适宜于甘肃省中东部旱地及宁夏南部同类型山旱地区种植.甘肃省陇东及宁夏南部地区9月中旬播种为宜,播量应控制在165~187.5k g hm -2,以保苗300万~375万株 h m -2为宜;陇中地区9月下旬播种为宜,播量应控制在195k gh m -2左右,以保苗330万~375万株 h m -2为宜.根据地块土壤类型及肥力水平进行科学施肥,一般底施尿素90~150k g h m -2㊁过磷酸钙900~1200k gh m -2或磷二铵150~200k g h m -2,在返青前根据苗情长势,追施返青肥(尿素)75~90k g h m -2,形成壮苗,预防春季的冻害.在生育期注意防治病虫害.成熟期及时收获.。

小麦品种系病虫害抗性鉴定总结

小麦品种系病虫害抗性鉴定总结

2012-2013年度小麦品种(系)病虫害抗性鉴定总结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防控功能研究室根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总体建设方案要求,2012-2013年度,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防控功能研究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团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陈剑平团队、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喻大昭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程登发团队、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马忠华团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陈怀谷团队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武予清团队,分别在陕西杨凌和甘肃天水,湖北武汉、浙江安海、江苏南京、河北廊坊、四川绵阳、河南新乡等地设置综合试验站,对来自全国各地数百份小麦品种和高代系材料,分别进行了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病毒病和纹枯病以及小麦蚜虫和吸浆虫等病虫害抗性鉴定和抗源筛选,以期为小麦病虫害防控示范提供依据,同时协助其他功能研究室筛选适合不同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且抗多种病虫害的小麦新品种,建立万亩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模式。

1小麦品种抗条锈性鉴定与评价2012-2013年度,康振生团队和喻大昭团队分别在陕西杨凌、甘肃天水和湖北武汉对654份小麦材料进行抗条锈病鉴定。

其中187份为小麦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2012年提供的小麦材料,其它分别为本功能室以往部分重要送鉴材料,以及各团队分别收集的当地小麦主栽品种和高代系材料。

结合前期鉴定结果,对参鉴品种抗病性做出评价。

1.1 材料方法1.1.1杨凌人工诱发条锈病抗性鉴定康振生团队于2012-2013年度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验站进行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

每个小麦材料种2行,行长1.5m,每隔20个材料种2行小偃22作感病指示对照,与待鉴定小麦材料行垂直方向种植一行感病品种铭贤169做诱发行。

分别于2012年11月初和2013年4月初,以当前全国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2和CYR33)接种诱发行。

分别于条锈病初发期和盛发期分两次记载供试小麦顶三叶反应型和严重度,反应型按0-9级标准记录,严重度按0、1%、5%、10%、30%、60%、80%、100% 八级标准记录。

2012-2013年江苏省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2012-2013年江苏省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2 . 3 各 品 种 生 育 期 比 较
范基地 , 土壤 为黑 黏土 , 肥 力 中等偏 上 , 试验 地 前茬为粳 稻 。
1 . 2 试 验 材 料
参 试 品 种 为宁 0 6 — 1 2 7 、 宁丰 4 5 8 、 华麦 0 7 2 2 、 镇0 8 1 7 8 、
扬麦 1 1 。
关 键 词 小 麦 ; 新品种; 2 0 1 2 -2 0 1 3年 : 江 苏 省 中 图分类 号 ¥ 5 1 2 . 1 . 0 3 7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4) 0 2 — 0 0 6 0 — 0 2
2 0 1 2 -2 0 1 3年 江 苏红旗 种 业有 限公 司 引进 5个小 麦新 品 种在 公 司新 品种 试 验 示范 基 地进 行 生 产 比较 试 验 . 通 过
虫各 1次[ 4 1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 1 2 0 1 1 -2 0 1 2年试 验 期 间气 候 概 况 和 特 殊 气 候 因 素 对
试 验 的 影 响
参试 品种 田间抗倒 性 表现 为 : 华麦 0 7 2 2、 镇 0 8 1 7 8抗倒 性好, 宁丰 4 5 8表现 一 般 , 宁 0 6 1 2 7和 扬 麦 1 1 ( C K) 抗 倒 性
1 . 3 试 验 设 计
扬麦 1 1 ( C K) 全 生 育期 2 l 1 d, 宁 0 6 — 1 2 7全 生 育 期 也是 2 1 1 d , 另镇 0 8 1 7 8 、 华麦 0 7 2 2和 宁丰 4 5 8全 生 育期 均 为 2 1 3 d, 比 C K长 2 d ( 表 1 ) 。
1 . 4 肥 料 及 病 虫 防 治 管 理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不同小麦品种的抗病性
试验结果
方差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品种间的小麦产量和病害发生程度的差异。
相关系数分析
计算小麦产量与各病害发生程度的相关系数,了解各病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
数据分析方法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差异显著
品种A、B、C之间的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品种A与品种C的产量差异最为显著。
灌溉和排水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质地,确定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方案,保证小麦正常生长。
播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播种量,进行人工或机械播种。
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及时进行除草和病虫害防治,避免对小麦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施肥
根据小麦生长需要,进行科学施肥,包括基肥和追肥的施用。
收获和考种
下一步研究方向
计划开展不同生态区域的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进一步筛选适宜不同环境条件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
拟开展小麦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促进小麦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锈病和白粉病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
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生程度与小麦产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72,说明这两种病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较大。
数据分析结果
04
不同品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比较
品种A的产量最高
品种B的产量次之
品种C和品种D的产量较低
不同品种小麦的产量比较
不同品种小麦的品质比较
要点三
xx年xx月xx日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CATALOGUE
目录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试验设计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不同品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比较结论和建议

8个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8个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关键 词 :英语 学 习;倦 怠 感 : 自主 学
已 习;交流平台; 语言信息
英语 作 为一 种 交流 I = = 具 ,其 主 要作 用 自己未 曾知 晓 的事情 。在 交 际过 程 中 ,谈 话 者之 问新 鲜 内容 越 多 ,信 息 量 就 越 大 , 人 们 谈话 的兴趣 便越 高 。反之 ,人们 则 会 传 统 的 以课 本为 中心 的学 习模 式 ,无 论是
小区排 列与耕作方向垂直 ,重复间留 8 0 c m 走道 ,
四 周设保 护行 ,收 获 时 以各 小 区中间 8行计 产 。
2 . 2 生 长势 及抗 病 性 。S 0 1 ( 6 ) . 9长 势 好 ,8 3 6 6较
好 ,小偃 1 5 ( C K ) 、小偃 1 6号、小偃 9号、新 麦 1 9
4 6 4 2
6. 0 6 . 5
7 . 7
2 2. 7 2 2 . 9
1 8 . 7
8 . 0
2 9 . 3
5 8・
摘 要 :英语 学 习的倦 怠 感会 影 响 学 生 口 的 学 习兴趣 和课 堂教 学 效 率。 教 师要 通 过
行 分 类整 理 ,作 为下一 步 交流 的素材 。
位 居 第 蔓 ; 小 假 9号亩 产 2 6 2 . 1 k g ,较 对 照 减 , 茈
1 . 2 试验地基本情 况。试验地 设在永乐镇木元村
~ 一
组储 召 财 承包 地 里 , 属沙 壤 土质 ,地 力 较 均 匀 ,
1 0 . 1 %,位 居 第 四 ;8 3 6 6卣产 2 5 5 k g ,较 对 照减 产
1 . 1 参试 品种 。小假 1 5 ( C K ) 、8 3 6 6 、S 0 1 ( 6 ) . 9 、小 假1 6号 、小假 9号 、新 麦 1 9号 、0 7 . 1 2 9 、0 7 — 1 3 1 。

铜川市耀州区2012年-2013年度旱地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铜川市耀州区2012年-2013年度旱地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科 研 ◎ 残 验 报 告
2 0 1 4 年第 l 0 期( 下半月)
铜川市耀州区 2 0 1 2年 一 2 0 1 3年度旱地小麦品种 比较试验总结
王 炜
( 陕西 省 铜 川 市 耀 州 区 种子 管理 站 , 陕 西 铜 川 7 2 7 1 O 0)
【 中 图分 类 号 】 ¥ 5 1 2
2 3 5 2
2 7 9 6 3 2 3 6 — 1 3】 十 0 6 9 4
5 6 7
8 9 1 0
运旱7 1 9 中麦 1 7 5 晋麦 9 0
晋麦 9 1 晋麦 4 7( c k ) 晋麦 7 9
山西农科院棉 花研 究所 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 山西农科院谷子研 究所
山西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陕西大唐种业有限公 司 山西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1 0

中麦 1 7 5
晋麦 9 0
7 4 7 4 1 7 4 2
7 8 2 7 8 7 8 1
运早6 1 8
山西农 科院小麦研 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
小 区产量 序号 品 种名称
I I i I I
平 均产量 平 均亩产
比对照% 位 坎
临 旱 6号
8 o 3
8 0 5
8 0 4
6 3 8
4 0 2
3 1 8 8 6
冻害对小麦 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 的影响 , 4月 5 —6日降温 幅度 6 . 2度 , 8 一l 0日降温幅度 7 . 1 度, l 8 —2 0日降温 幅度 l 0 . 7 度, 这 三次大幅度降温 天气 , 对小麦拔 节 、 抽穗造成 了较 大的危 害 , 由 于特殊气候原 因, 致使今年小麦普遍 减产 。

高产优质抗病小麦品种中植091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高产优质抗病小麦品种中植091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第一生产大省,小麦种植面积近年来稳定在8500万亩左右,占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的24%,总产为375.5亿kg ,占我国小麦总产的28%,对保证我国口粮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1]。

河南地处亚热带湿润区向暖温带半湿润区的中间过渡地带,因此气候生态条件复杂多样。

近年来,随着平均气温上升引起的温室效应加剧,加上秸秆还田、浅旋耕、大播量等因素导致赤霉病、根(茎)腐病、锈病、白粉病等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影响河南省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2]。

为此,河南科林种业有限公司在认真研究国内外小麦育种趋势的基础上,立足河南,面向黄淮麦区设计育种目标,认真筛选亲本材料,针对抗病、高产、稳产、优质、早熟、矮秆、多抗、广适等育种目标,成功培育出半冬性多穗型抗病高产早熟小麦品种中植0914。

该品种于201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12),2019年通过安徽省引种备案(引种号:皖引麦2019010)。

1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2007年用抗病丰产型小麦新品系中植88-15为母本、以矮秆稳产适应性广的百农AK58为父本进行杂交,2008年F 1有很强的杂种优势,表现为植株矮健、结实性好、抗病性较好。

为进一步提升后代增产潜力,增强抗病性,保留矮秆抗倒性状,期望培育出超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进行了详细的室内考种和分析。

2009年F 2种植面积大,选种圃分离严重,表现为多数单株个体分蘖成穗率高、抗病性好、成熟期熟相好、矮秆植株比例大,对这个组合重点进行选择,收获了68个优良单株。

2010年继续选择,经过严格的筛选淘汰了大量的株系,保留了18个较为优秀的株系。

2011年选择4个较为优秀的株系,选取单穗进行稳定提纯。

2012年继续单株选择,经过严格的筛选淘汰了大量的株系,其中08(09)-1-2-7-4单株表现突出,株高75cm ,成穗数多,穗粒数较多,千粒重53g ,抗病能力强,后期落黄好,且籽粒饱满、颜色黄亮。

国审小麦新品种徐麦33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国审小麦新品种徐麦33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半冬性中晚熟品种, 成熟期比对照品种周麦 18
略早。 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宽长,叶色浓绿。 冬 前分蘖力中等, 冬季抗寒性较好, 春季起身拔节较 快,两极分化快,抽穗晚,春季抗寒性一般。 分蘖成穗 率较高,亩穗数较多。 平均株高 76 cm 左右,茎秆粗 壮,弹性较好,抗倒性中等;株型松紧适中,旗叶宽大 上冲,叶黄绿色,穗下节间较短,穗层整齐,穗多穗 匀。 灌浆较快,耐高温能力中等,成熟落黄较好。 纺锤 形穗,穗型中等,码密,长芒,白壳、白粒,角质,饱满 度较好,黑胚率较低,容重高。 3.2 穗粒结构
徐麦 33 产量三要素较协调, 有一定丰产潜力。 2012 年 、2013 年 区 试 平 均 亩 穗 数 分 别 为 42.8 万 、 40.2 万,穗粒数分 别为 31.4 粒、30.1 粒,千 粒重 分 别 为 42.9 g、44.7 g。 2014 年“江苏好品种”评选,江苏徐 农种 业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的 徐 麦 33 百 亩 示 范 方 经 江 苏 省种子站组织专家现场验收,实收亩产 741.24 kg,其 中 2.913 亩的测产点达到 753.53 kg/亩, 其每亩成穗数 44.8 万穗,平均每穗结实 38.7 粒,千粒重达 51.2 g。 3.3 抗逆性
淮南片冬水组生产试验。
附图 徐麦 33 选育过程
基 金 项 目 :现 代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体 系 专 项 (CARS-3-2-10);江 苏 省 支 撑 计 划 (BE2012308);江 苏 省 农 业 科 技 自 主 创 新 资 金 [CX (12)2027];江 苏 省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专 项 (BA2014074)。 作者简介:冯国华(1965-),男,研究员,研究方向:小麦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 E-mail:gh.feng@

2012年海盐县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2012年海盐县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2012年海盐县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海盐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特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农10y06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抗病性好,可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浙江海盐;2012年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033-01近年来,随着小麦种植效益的稳步提升,海盐县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为筛选出适宜当地大面积种植的新品种,特设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对引进的10个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进行鉴定[1-2],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田位于武原街道华星村,前作为单季晚稻,土壤类型为青紫泥,ph值6.6,含有机质26.4 g/kg,全氮2.8 g/kg,有效磷24.0 mg/kg,速效钾128 mg/kg,阳离子交换量16.7 cmol/kg[3-4]。

1.2 供试品种参试小麦品种(系)11个,分别为扬05g68、07-138、南农10y408、南农10y06、浙麦05068、扬08-4、苏5/158、宁71737、温麦09-01、温麦09-4、扬麦158。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11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扬麦158作对照(ck)。

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为长方形,长宽比为3∶1,小区面积13.3 m2。

1.4 试验田管理11月24日播种,播种量150 kg/hm2,条播。

11月24日施用12%过磷酸钙600 kg/hm2和17%碳酸氢铵600 kg/hm2作基肥;12月28日追施46%尿素150 kg/hm2,1月16日追施46%尿素187.5 kg/hm2,2月10日追施46%尿素150 kg/hm2。

12月底用6.9%精恶唑禾草灵(骠马)750 ml/hm2对水750 kg/hm2喷雾除草1次[5]。

2 结果与分析2.1 生育期由表1可知,12月10日出苗,翌年4月22—26日始穗,6月1—7日成熟,全生育期188~194 d。

小麦不同品种比较试验探讨

小麦不同品种比较试验探讨

试验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5期小麦不同品种比较试验探讨郭夕英,张 丽,王永立,史立君(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山东平度 266700)摘要:随着现代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农业种植活动开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山东平度地区小麦种植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加强不同品种小麦的比较试验,以更加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在山东平度地区的丰产性,实验性,抗逆性及其利用价值。

基于此,研究中结合山东平度地区小麦种植的状况设计相应的实验,全面加强小麦品种比较工作,为山东平度地区小麦种植活动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麦;不同品种;比较试验1 概述作为主要的粮食产物,在小麦种植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加强实验示范种植等相关工作,有效实现山东平度小麦增产增收,提升其整体的产量。

在山东平度地区的小麦种植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选择更加适合当地环境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综合考虑到环境、气候、土壤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

通过该方式有效提升小麦种植的整体产量,保障相应的农业种植活动能够更加高效有序开展,同时能够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

因而在小麦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扩大山东平度市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的覆盖范围,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

在山东平度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活动开展过程中,则需要相应的种子管理部门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开展相应的新品种比较试验活动,确定适合当地种植环境的小麦品种,有效提升小麦种植产量,带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

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概况在山东平度地区小麦品种比较实验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保障实验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提升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活动开展前期,选择了山东平度地区的一块田作为实验地。

实验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均匀,交通便利,水利排灌活动能够高效有序的开展。

参与本次实验的承包户种植水平相对较高,能够有效完成本次实验的相关工作。

2.2 实验材料在本次实验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种植的产量,选择更加适合山东平度地区的小麦品种,在实验过程中选用了济南17,济麦229,青丰1号,青农2号,扬麦25,扬麦23,扬麦24,镇麦9号,镇麦10号,镇麦12号等10种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 质 高效 的小 麦 新 品 种 . 以 为小 麦 新 品 种 的更 新 换 代 和 大
6 0 0 k g / h m ( N— P— K= 2 2 -1 0 — 8) 。
1 . 3 试验 设计
田推 广提 供 科学 依据 【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地 概况
2 - 3 不 同小 麦品 种产 量 结构及 产量 比较 由表 3可 知 , 因 气 象 因 素影 响 , 从 2 0 1 2年 9月 至 2 0 1 3
由表 2可 知 , 运旱 2 0 4 1 0冬 前 分 蘖 7 . 6个/ 株( 3叶 以 上 的大蘖 3 - 2个/ 株) , 比 对 照长 旱 5 8偏 多 1 . 5个/ 株( 3叶 以上 的 大 蘖偏 多 0 . 6个/ 株) , 总 茎数 2 7 4 2 . 0万 个/ h m , 比 对 照 长 旱5 8偏 多 1 0 0 6 . 5万 个/ h m 2 , 次生根 1 3 . 9条/ 株, 比对 照长 旱 5 8偏 多 1 . 6条/ 株, 群体 合 理 , 个 体 发 育健 壮 ; 春季分蘖 4 . 9 5
m 2

试验 设 9个 处理 , 即 每个 品种 为 1 个 处理 , 以长旱 5 8作 对 照( C K) 。 不设 重 复 , 采 用 随 机 区 组 设计 , 小区面积 1 9 0 . 4 试 验 采用 宽幅 条播 , 行距 2 2 c m, 播量 1 8 7 . 5 k g / h m 。
现代 农 业科 技
2 0 1 4年 第 6期
农艺 学
2 0 1 2 m2 0 1 3年小 麦新 品种 比较试验研究
马 彬 张 文忠
( 陕西省彬县农技推广站 , 陕西彬县 7 1 3 5 0 0 )
摘 要 在 彬 县开展 小麦品 种 比较试 验 。 结果 表 明 : 西农 9 2 8在 彬 县 旱地 种 植综 合表 现 较好 , 建议 大 面积 推广 ; 运旱 2 0 4 1 0产 量较 高 , 抗 寒、 抗 旱性 较好 , 但 抗 病性 一 般 , 应 注意 病 虫害 防 治 ; 长旱 5 8在 肥 力水 平较 高的 田块 , 晚播、 肥 力差 或过 于 干旱 时应 适 当增 加播 量 , 在 正 常 年份 种 植 应适 当早播 。 长6 3 5 9产 量低 , 建议 淘汰 ; 长8 7 4 4和 中麦 1 7 5首 次种植 , 且 遇 到 特 殊 气候 影 响 , 不 能代 表 大 面积种 植 效 果 , 应继 续
试验 验 证 。
关 键 词 小 麦 ; 品 种 比较 ; 陕 西彬县 ; 2 O 1 2 —2 0 l 3年 中图分 类号 S 5 1 2 .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号 1 0 0 7 — 5 7 3 9 ( 2 O 1 4 ) O 6 — 0 0 7 5 — 0 2
通 过小 麦 品种 比较 试 验 , 筛选 出适 宜 彬县 种 植 的 高产 、
个/ 株, 比 对照 长 旱 5 8偏 少 0 . 9个/ 株, 总 茎数 1 5 7 7 . 8 5万 个/
年 4月中 旬 , 降 雨 量偏 少 , 又 加之 倒 春 寒 霜冻 影 响 , 长 8 7 4
最 初 表现 一 般 , 但 其抗 寒 抗 旱能 力 则较 高 , 至抽 穗 期异 军 突
比对 照 长旱 5 8 提 早成 熟 3 d , 在 参 试 品种 中 生 育期 最短 , 成
熟最 早 。 对 照 长旱 5 8的全 生 育期 为 2 7 4 d , 在 参试 品种 中 生 育 期较 长 。 成 熟最 晚 的是 长 8 7 4 4、 长6 3 5 9和 西农 9 2 8 , 全
表 1 参 试小 麦 品种 生 育期 比较
生育 期均 为 2 7 6 d 。
2 . 2 不 同 小 麦 品 种 植 物 学 性 状 比 较
发 育健 壮 。 分蘖 能 力 最 差 的 为 中麦 1 7 5 , 冬 前 分蘖 3 . 5个/ 株 ( 3叶 以上 的 大蘖 1 . 9个/ 株) , 总茎数 1 2 9 9 . 0万个/ h m , 次 生 根 9 . 1条/ 株, 群体合理 , 个体发育差 ; 春季分蘖 3 . 6 5个, 株, 总茎 数 1 0 5 3 . 9 0万 个/ h m , 群 体合 理 , 个体发 育 差 。
起, 为 8个 品 种 中表现 最 好 , 成 穗 率达 3 8 . 0 %, 穗数 7 0 3 . 5万
h m , 比对 照 长 旱 5 8偏 多 1 4 7 . 4 5万 个 / h m , 群体合理 , 个体
表 2 参 试小 麦 品种 植株 性 状 比较
收 稿 日期
2 0 1 4 — 0 3 — 0 4
供 试 品 种 为长 旱 5 8 、 西农 9 2 8 、 西农 1 8 9、 运旱 2 0 4 1 0 、 长6 3 5 9 、 中麦 1 7 5 、 长8 7 4 4 、 西农 6 8 8 。 2 0 1 1年 9月 1 7日结 合整 地 施 博 帝森 2 4 0 0 k g / h m ( N— P — K= 1 7 — 1 0 — 8 ) 、 硝 酸 磷 钾
75

农艺 学
表 3 参试 小 麦品种 产量 结构 比较
现代 农业 科技
2 0 1 4年 第 6期
表 4 参试 品种 产量 情况 比较
穗/ h m2 , 在 参试 品 种 中居 首 位 ; 中麦 1 7 5抗 寒 抗 旱 性较 长 旱 5 8好 . 至 拔 节期 生长 较 好 , 成穗率达 5 3 . 7 %. 穗数 5 6 5 . 5万 穗/ h m , 在 参 试 品种 中 居 第 4位 ; 长旱 5 8穗 数 达 4 5 7 . 5万 穗/ h m 2 , 在 参试 品种 中 居 末 位 ; 运旱 2 0 4 1 0穗 粒 数 2 4 . 9粒 , 在 参 试 品种 中居 首位 ; 长旱 5 8穗粒 数 达 2 4 . 1粒 , 在 参 试 品 种 中 居 第 2位 ; 长8 7 4 4穗 粒 数达 1 8 . 9粒 , 在 参 试 品种 中 居 最低 ; 长8 7 4 的 干粒 重 达 5 1 . 9 g , 在 参试 品 种 中居 首 位 ; 长 6 3 5 9的 干粒 重达 5 1 . 7 g , 在 参 试 品 种 中居 第 2位 ; 中麦 1 7 5 干粒重 达 4 5 . 0 g , 在参 试品 种 中居 最低 。 由 表 4可 知 , 长8 7 4 4单 产 5 7 7 0 . 5 k g / h m , 比 对 照 长 旱5 8增产 1 3 2 3 . 0 k g / h m , 增幅 2 9 . 7 5 %, 居 参 试 品种 首 位 ; 运旱 2 41 0 0单产 5 1 9 0 . 0 k g / h m , 比 对 照长 旱 5 8增 产 7 4 2 . 5 k m , 增幅 1 6 . 6 9 %, 居参试 品种第 2位 ; 长6 3 5 9产量 3 4 4 4 . 0 k g / h m 2 , 比对 照 长 旱 5 8减 产 1 0 0 3 . 5 k g / h m , 减幅 2 2 . 5 6 %, 居 参试 品 种最 末位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 1 不 同小 麦品 种生 育期 比较
试验 地设在 底店镇 屯里 村某农 户承 包地 , 面积 0 . 2 3 h m , 地 势平坦 、 地 力均 匀一 致 . 前 茬作物 小 麦 。
1 . 2 试 验 材 料
由表 1可 知 , 中麦 1 7 5 、 西农 6 8 8全 生 育 期均 为 2 7 1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