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自制心电监护报警交接单在ICU患者报警设置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头自制心电监护报警交接单在ICU患者报警设置管理中的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规范护理人员执行监护仪报警设置工作。
方法:利用床头自制心电监护报警交接单规范护士进行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的行为,减少报警值设置错误及遗漏情况。
结果:
床头自制心电监护报警交接单在监护仪报警设置准确性、监护仪报警设置遗漏、心电监护仪
报警质控等方面是有意义的(P<0.05﹚。
结论:床头心电监护报警交接单能够提高监护仪报
警设置正确率,提升护士进行报警值设置的执行力,使患者安全更有保障。
【关键词】心电监护;报警管理;干预对策
心电监护仪可以实时反映患者的生命状态,是危重患者救治必须的仪器。
危重患者常因为意
识障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因素,不能正确表诉自己的病情,此时心电监护仪充当着患
者的病情汇报者角色,加强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监管,正确设置报警、及时处理报警才能真
正保证患者的安全[1]。
但临床上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要求不规范、不统一,报警设置不能起
到提醒、预警的作用[2]。
设置值过低,报警频繁,影响患者休息,增加患者恐慌,频繁处理
报警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导致报警疲劳而忽视真正需要处理的报警;设置值过高,病情出
现变化,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无法保证患者安全,影响护理质量和住院患者满意度[3]。
我院2013年开展了关于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规范品管圈活动,制定了监护仪报警设置规范,并且制作了床边监护仪报警设置卡,但由于此设置卡在患者报警值上下限更改时需要及时涂
改及重复使用,造成了报警卡更改遗漏情况时有发生;经常出现报警卡与监护仪上报警设置
的上下限数值不一样的情况发生,并给报警质控带来了相应的难度,质控人员对责任人明确
无针对性。
现我科采用自制床头心电监护报警交接单来完善心电监护报警设置交接班,明确
心电监护报警质控针对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南京市中医院ICU病区,EICU两个病区。
心电监护仪品牌均为飞利浦MP40,
对照组为南京市中医院ICU病区,实验组南京市中医院EICU病区。
2.实验方法
2.1实验工具:床头自制心电监护报警交接单
2.2实验方法:
两个病区护士均接受过监护仪报警设置的相关培训并考核合格。
对照组ICU病区采用原有监护仪设置报警卡,实验组EICU采用自制心电监护仪报警交接单。
①要求护士对患者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进行更改时登记于交接单上。
②要求护士在交接班时由接班护士评估患者心电报警设置值并填写报警设置于交接单上。
两个病区由本病区组长每天监测报警值设置情况,监测时间点为每日5个不同的时间点8:00、12:00、17:00、21:00、03:00,且组长每天都对管床护士进行一次患者生命体征波
动情况掌握程度的评估。
(3)评价标准
①患者心电监护报警设置的正确次数。
②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上下限数值与报警交接单上数值一致率。
③心电监护报警质控针对性。
④管床护士对患者生命体征波动情况了解程度。
(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对照组进行了610次观察,35次管床护士的提问;实验组进行了618次观察,32次管床护士提问。
两组监护仪报警值设置正确次数结果见表1;两组监护仪报警范围与交接单一致次数结果见表2;质控落实到个人次数结果见表3;管床护士对管床患者生命体征波动情况了解结果见表4。
可以看到在不同时段P值均<0.05,统计学上有意义。
4.体会
完善监护仪报警设置交接工作可以有效增加监护仪报警正确率,减少患者恐惧及护理人员工作量;并保证监护仪报警上下限数值与报警交接单数值的一致性,且有效地保留了患者报警设置的波动范围,便于护士对患者病情波动的掌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质控人员对监护仪报警责任人的针对性。
规范监护仪报警设置交接单的使用,也提高护士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张文静.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和保养[J].临床合理用药,2012,2(5):120.
[2]王立春等.品管圈在心电监护仪使用中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