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安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
1.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始终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保障人身、设备、设施安全,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规范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作业行为,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

在项目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过程文件材料管理的工作量太大,参加建设单位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手工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需要,在安全生产管理文件
资料形成过程中出现资料填写不规范、收集管理困难、文件材料收集归档与工程进度不同步、文件材料收集归档范围及文档立卷规则不统一、文档编制时间长,效率低,费用高,文档检索利用效率低下、工程建设项目文档过程控制及检查手段落后、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等诸多问题,是工程主管与监督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所面对的复杂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为各部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需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的特点、作业环境和条件,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援人员和器材、设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积极协助调查处理。

按照“专人、专室、专柜”的原则对安全生产档案进行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涵盖了公路路基、桥梁、隧道、路面、交通安全设施、房建、绿化、机电等专业安全生产管理内容。

2.项目前期科研及工作基础
“平安工地”安全生成管理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当前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厅质监字〔2013〕176号)、《关于开展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2]679号)、《公路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交办发﹝2010﹞382号)和《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交公路发﹝2010﹞65号)。

结合交通运输部开展的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的持续进行,各省市关于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实施准则也相继试行,为公路水运工程的安全精细化管控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和政策基础。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2]679号)等安全生产的规定,“平安工地”考核评价
作为建立行业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在工程风险防范和预防安全事故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构建公路水运“平安工地”的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安全监管的实效,信息化的方法必不可少。

随着“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的广泛开展及其考核评价实施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安全管控方式与“平安工地”精细化管控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平安工地”考核评价信息化工作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本项目围绕建设“平安工地”实践相关的文件材料信息化管控系统,从安全管理的文件策划到信息系统的构建,并为“平安工地”考核评价的决策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3.项目的开发背景
建设“平安工地”是夯实安全监管工作基础、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消除事故隐患、构筑事故防控体系直接有效的抓手,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落脚点。

严格达标验收,切实保证安全生产专项费用足额到位,督促施工队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创建活动。

开发背景如下几个:
1、“平安工地”建设活动,难以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难以落实到,存在着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安全防护标准化、场容场貌规范化、安全管理程序化,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需要落实参建各方安全生产责任,安全培训教育坚持有效,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施工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实现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事故总量的目标,创建“零伤亡”示范性工程,推进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2、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依法执行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制度、加强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施工场地总体布设、施工驻地建设、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达标。

3、由于工程项目过程安全管理文件材料管理的工作量太大,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贯穿施工整个过程。

由于参加建设单位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手工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需要,在安全生产管理文件资料形成过程中出现资料填写不规范、收集管理困难、文件材料收集归档与工程进度不同步、文件材料收集归档范围及文档立卷规则不统一、文档编制时间长,效率低,费用高,文档检索利用效率低下、工程建设项目文档过程控制及检查手段落后、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等诸多问题,是工程主管与监督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所面对的复杂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为各部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

4.项目研究、开发实施方案
4.1系统实施目标
为了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切实抓好“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方案围绕探索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文件材料过程管理与归档的规范体系,建立能够支撑安全管理文件材料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总控系统,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要求对文件的流转、审批、报验、检查等建立一套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控制原则及质量标准,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实施事前介入、中间控制、事后检查全过程管理,使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同步。

同步管理,是将工程安全生成管理与工程的管理联系起来,以工程自身的进度和过程来管理文档。

通过建立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文件体系、工程技术管理文件体系、工程检验评定文件体系,将安全生成管理与工程质量、工程技术管理、工程检验相结合,从而使安全生产文件管理在服务于工程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大量形成,传统“手工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文件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整个项目的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进行有效管控。

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文件材料过程管理与归档信息化管控系统的核心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的问题,提高我们的档案收集、加工和利用的水平,传统的手工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信息化的要求,这是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目前面临的新形式下的课题。

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文件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采用软件控制技术实现现场文件资料的分类、填报的规范化,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文件资料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及事后检查,发挥计算机速度及准确的优势实现公路工程档案的自动编制,提高公路工程档案的编制水平。

建设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文件材料过程管理与归档信息化管控系统应达到以下目标: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控制体系
通过信息化手段,各个合同段项目部建立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制度、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规划、建立项目整体安全管理保证体
系,确保“平安工地”方案落实和控制。

●规范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制度
各项目部编写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本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查;监理工程师应对专项施工
方案进行审查,专职安全员按规定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留有检查记录;项目部应按
批复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形成规范的施工方案的审查流程制度。

●现场、驻地施工安全隐患管控
信息化规范各项目部对所属合同段施工安全隐患情况自查和整改。

指挥部、监理办制定施工安全隐患排查计划,建立施工安全隐患治理台帐;对排查出的隐患应明确整改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时间,指挥部、监理办应对隐患治理情况及时复查。

●实现工程文件材料的规范化管理:将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和工程建设项目
划分、工程建设项目表格直接挂钩,简化施工、监理单位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资料表格的填报程序,提高现场档案资料填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节约管理时间。

●建立一个完整的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文件管理体系:将过程文件的产生和工程建设
项目进度计划及文件检查结合起来,采用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的方式进行管理,形成一套文件填报、审批、检查的信息化系统,指导和控制工程文件的形成。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文件立卷归档管理系统: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文件基本信息的自动采
集,达到建设项目文件的自动归档,保证档案编制的规范和准确,提高竣工档案的编制效率,减少竣工验收阶段文件归档工作量,大大缩短竣工档案的编制时间。

●实现工程文件报验、审查自动化、智能化:在以上的基础上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档案资
料的网络化审批和计算机智能化审查,实现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审查,提高档案资料的审查效率并能及时对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设计一套在建设项目档案系统和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接口,在建设项目档案运营期
后,为养护、营运等业务系统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同时,业务系统也可实时、动态更新档案系统,实现双向交互。

建立工程档案信息化检索、查询平台: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检索、查询平台,为工程建设参建各方提供高效的工程档案利用手段,保证档案资料的及时利
用。

4.2系统开发方案
4.2.1总体思路
4.2.1.1面向管理业务
面向业务人员的设计思路,它使用的更多是业务人员就能理解的“业务语言”。

消除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沟通壁垒,减少沟通障碍,提升沟通效率。

为解决管理软件产业的业务人员不懂技术实现和技术人员不懂业务提供了平台和基础。

让业务人员专注业务管理。

4.2.1.2技术无关性
技术无关性不是指业务基础平台和实现技术没有关系,而是指业务基础平台“屏蔽”了操作系统、软件基础架平台的技术细节,开发人员在利用业务基础平台开发管理软件应用系统时,关注的焦点在于企业业务逻辑、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而不用关心采用何种技术来实现。

简单地说,这种技术无关性也就是跨平台,即通过业务基础平台开发的软件能够顺利地在各种下层异构环境下运行。

4.2.2系统设计目标
4.2.2.1无需编码
整个业务开发和技术实现无关,无编码定义,用户可自我实现信息系统开发,提高开发效率,提升开发和实现的灵活性;让用户充分关注业务需求,实现按需定制。

4.2.2.2快速开发
可快速开发,需要做到业务需求和技术实现无关。

合理的分层,实现流水线分工作业,
降低软件开发技术含量,做到软件开发面向业务,做到软件开发缩短周期、节省人力、降低成本,软件产业工厂化。

4.2.2.3构件化
可提供大量面向高层应用的构件,可以根据关注的商业需求、业务内容,任意组合。

在底层基础架构之上出不同行业应用产品,常用应用使用框架提供功能,特殊应用可扩展,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

4.2.2.4智能化
设计采用可视化操作工具,操作简便,工具自动处理,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可能性。

4.2.2.5标准化
支持行业标准和通用接口,通用型强。

4.2.2.6高扩展性
提供应用扩展接口、服务扩展接口、数据扩展接口。

4.2.2.7良好开放性
提供应用扩展接口和数据对接接口。

4.2.2.8跨行业、跨应用、跨平台
应用可以在不同系统平台下运行,应用可以在Windows和UNIX平台下运行。

可以跨行业抽取业务模型,动态创建业务模型。

4.2.3设计原则
在系统设计应符合相应的国际、国家标准和规范。

系统无论是工程管理平台的设计还是业务应用系统的设计都要具备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要有扩展性的升级能力、安全性和保密性、标准化和开放性、灵活性和兼容性。

4.2.3.1实用性原则
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进行设计,确保适用于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并且所采用或引用的相关工程建设规范等。

从业务模型、功能设置、人机界面等方面充分体现对工程建设管理有针对的高实用性。

为加强系统管理的力度,掌握系统运行的实时数据,系统并设置一些综合管理功能。

4.2.3.2全面性原则
业务面向的对象是项目涉众的所有用户,如行政管理单位、大业主单位、项目公司、承包人、监理、公众等。

并且这些用户所授予的权限是不同的,软件系统覆盖本项目所有用户的使用需求,并在后台系统中予以明确权限。

4.2.3.3系统性原则
由于本项目业主在全省有多个项目同时在建,或将要建设,其中部分项目也在或即将要使用本系统类似的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因此要求在本系统在部分功能上应与相关工程所应用的系统可以拼接;且能过渡到今后其他系统中。

4.2.3.4扩展性原则
扩展性原则包含二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功能的扩展,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系统的功能可能将进一步扩大,因此软件系统的建设应具备相应的扩展能力;二是用户数量的扩展,使软件用户数量增多,本系统建设应具备随时扩充用户的能力。

4.2.3.5先进性
系统应遵循实用性和先进性并重的原则,首先应紧密结合客户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计算机与软件开发技术。

一方面要采用世界先进技术,由于IT行业的技术更新换代很快,为了保证系统能够满足今后一段时间内应用的发展。

所以在选择开发技术时必须要考虑先进性(如
跨平台技术)。

但同时也要考虑所用技术的成熟性和实用效果好等方面的因素。

4.2.3.6易用性
系统首页整体风格、栏目、内容,总体印象是丰富、细致、悦目,版面设计的构架、逻辑性、层次感一目了然,页面文本、图案的条理、色彩等具有能反映出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和引入一些友好人性化的辅助功能。

加强信息利用,最大限度的节约服务器资源、提高服务器性能和响应速度。

同时考虑搜索功能,系统能为用户提供最准确、全面、详实、快捷的优质服务。

4.2.3.7安全性和稳定性
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该能保证各种在网数据安全、完整,保证各类网络应用的畅通和稳定。

系统本身的容错能力、纠错能力及输入数据的自动检验是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部分。

在各系统设计中,全面考虑系统安全性。

采用集中化的基于LDAP的用户管理,实现基于角色的安全策略和统一的认证及授权。

重要资料的通讯进行传输加密。

4.2.3.8经济性
信息系统的建设,要从经济性着眼。

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已有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在本系统中得到充分利用,以保护原有投资;系统在设计考虑经济性原则的另一重点是考虑系统的维护运营成本。

4.2.4系统功能概述
“平安工地”安全管理系统功能如下图:
4.2.4.1“平安工地”安全管理规范体系
建立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包括安全负责人网络图及质量保证体系制度。

建立安全负责人网络图:从系统的大组织机构中提取项目人员信息后,再补充采集其在质保体系中的职责信息。

存储施工现场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安全管理体系、承包商信息、人员信息(安全管理员资格证相关信息)、设备器具管理(用于管理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等。

这些信息可以基本描述了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同时为其他模块提供相应的数据。

4.2.4.2“平安工地”安全动态管理
(1)安全检查计划:对项目进行安全检查,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并将信息分发至相关人员。

(2)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检查计划制定之后,在约定时间到项目现场完成检查计划的内容,形成现场检查记录,填写安全检查记录。

(3)通知单:对于安全检查记录中判定不合格的检查记录内容,系统自动形成【通知单】
编号,需要利用既有的通知单编号,生成通知单,填写通知单内容,按照流程,发出通知。

在一条检查记录下,生成对应的通知单记录。

通知单的来源为安全检查记录中判定的“不合格”的检查记录明细,所以在关系上为一条检查记录对应该条记录下的通知单。

二者为对应关系。

(4)反馈单:对于整改完成之后的通知单,被检查人员需要对应形成反馈信息,并且提交检查人员复查或申请继续施工,消除整改事项。

系统中的反馈单均为通知单信息的反馈,按照通知单中的整改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填写反馈单,提交相关人员尽心复查。

4.2.4.3“平安工地”安全文明资料管理
(1)安全文明资料上报:安全文明资料库中,存放着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项目安全管理资料,主要以文档形式存在,并且可进行电子签字和盖章。

(2)专项施工管理:对于施工现场存在的重大危险源,需要编制对应的危险源专项施工方案,且该方案需要审核和项目部存档,以便查看和检查。

(3)安全文明资料审批:从安全管理文档资料库中提交上来的安全资料报审记录均在安全文明资料报审集中处理,提交的任务以记录的形式展示。

4.2.4.4“平安工地”危险源管理
(1)重大危险源管理:项目现场进行重大危险源识别,将危险源信息在系统中进行集中注册管理。

系统中将常见危险源分为以下几大类:大型建筑机械、深基坑工程、高边坡工程、脚手架工程、高大模板工程、锚喷暗挖工程、高空作业、触电等其他危险性较大施工作业活动。

系统对重大危险源过程监督管理,记录危险源过程管理的记录,同时对施工现场完成的危险源信息进行解除。

(2)数据跟踪:对于风险较大,数据经常出现异常的测点可以,设置跟踪处理,直到安
全风险降到可控状态。

(3)安全预警:当监测数据超出现预警标准或现场出现异常时,应立即按规定预警并启动应急方案,进行工程抢险。

(4)应急预案:对于项目部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状况,需要编制安全应急预案,提交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审核审批。

(5)监测数据分析:对于深基坑、锚喷暗挖专项工程通过监测单位、施工单位对各监测点数据的输入或导入(可以对工点进行选择),通过切换选项卡选择显示测点组或单个测点,可以改变监测单位、量测项目、测点组/测点,以及通过规定起始时间来显示某一时间段的数据对比、图表、数据曲线反映测点的情况,便于管理人员做判断和安全决策,对于异常情况,自动群发短信提醒管理员。

4.2.4.5“平安工地”安全监控、人员考核定位
该模块包括视频监控、考勤与定位、LED显示、自动报警四大功能模块,通过实时的视频监控系统以及考勤定位系统,及时准确的了解现场施工情况与人员情况,并通过远程监控中心以及现场LED显示屏实时显示。

存在安全隐患时通过自动报警系统进行报警提示。

(1)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前端视频采集设备、网络视频编解码(无线)、WiFi无线传输设备(无线),以及后端的监控接收客户端软件。

前者安装在施工现场(如隧道、地铁、矿山)各主要的监控点执行信号采集传输,后者软件主要是安装在监控室电脑上,两者之间通过平台管理中心系统授权,对其前端视频点进行多点对多点的实时监控管理。

如:视频、云台、放大、录像、语音、报警联动等功能,有管理权限的用户还可以对任何点的录像进行设置、下载、实时点播录像等操作;系统还可以通过PC浏览器进行监控。

由此可以看出,无线网络监控系
统采用的是监控摄像机对施工现场各视频点进行24小时的实时监控。

对于一些关键视频点可启动视频移动侦测功能和报警功能,系统根据图像移动情况自动识别、触发,并进行录像(有预先录制机制,预录时长能提前20秒以上);同时系统将图像、声音、报警等实时数据传送到监控室电脑桌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本地监视、远程IE监视、WEB 网页客户端等方式随意切换前端任意监控点的视频,能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施工各视频监控点的实时情况,从而达到随时随地及时准确地对其进行监管。

该系统中视频采集传输设备主要采用球状云台摄像机,通过该视频监控系统在监控室就及时掌握施工现场施工情况,另外,即使不在施工现场,通过远程监控也可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并且配合视频抓拍功能
(2)自动考勤与定位(以隧道为例)
考勤:在每个施工现场内装2台读卡器。

1台读卡器装在现场(比如隧道洞口)的入口处,另一台读卡器装在洞口往里200米处,根据读卡器读到卡的先后顺序来判断施工人员的进出情况,施工人员何时进、何时出、洞内有多少作业人员都能反映到系统软件中,并体现到大屏幕上,使考勤情况一目了然。

施工人员将该系统考勤卡佩戴在安全帽内侧,无须主动刷卡便能实现自动考勤,方便省力、准确度高
定位:在每个施工隧道内装4台读卡器。

在隧道洞口的入口处安装1台读卡器,在洞口往里300米处安装1台,在洞口往里600米处再安装1台(若要安装定位系统,隧道开挖的长度必须≧600米),还有1台要安装在台车上,随台车作业实时进行识别定位,同时要在台车上安装摄像机,用于实时统计作业面人员数量,并配合摄像抓拍。

施工人员只要将该系统考勤卡佩戴在安全帽内侧,无须主动刷卡,在每个读卡器的有效识别范围内,根据识别到的人员标识卡的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区域定位识别管理,使管理人员在监控室就能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