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练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8.2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练习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同步练习题: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高考地理同步练习题: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由查字典天文网高考频道提供,2021年高考天文同步练习题:农业地域的构成与开展,因此教员及家长请仔细阅读,关注孩子的生长。
例1 回答以下效果。
(1)此图是________(国度)局部图,此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该区开展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地是________港。
(3)该国为了促进农业的开展,做了哪些方面的任务?(4)除了此农业地域类型外,该国还有______农业地域类型。
【解析】从该国局部地域的外形及农业畜牧区的散布可以看出,此图为阿根廷局部图,畜牧区主要散布在潘帕斯大草原上,为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散布区。
潘帕斯草原开展大牧场放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气候平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等。
图中A为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除大牧场放牧业外,阿根廷还有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是世界商品粮消费地域之一。
【答案】 (1)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优秀的自然草场地广人稀距离海港近土地租金低 (2)布宜诺斯艾利斯 (3)培育劣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拓水源;种植饲料等。
(4)商品谷物针对训练1 读下面①②③④四幅不同区域图,完成(1)~(2)题。
(1)西欧国度出口的羊毛和牛肉区分来自于上图中的()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2)①~④图中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地域类型为()A.①乳畜业B.②混合农业C.③商品谷物业D.④大牧场放牧业解析此题组解答关键是依据经纬网和海陆轮廓判读出,①为澳大利亚,②为南美阿根廷,③为美国,④为印度和孟加拉国,联络农业地域类型散布可得出正确选项。
答案 (1)D (2)C二、乳畜业例2 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开展乳畜业主要是由于()A.接近消费市场B.草场宽广,饲料丰厚C.可就近从城市取得饲养技术D.可就近向城市提供奶粉、奶酪等【解析】乳畜业是面向城市市场的畜牧业地域类型。
高中地理考点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8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8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考点8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016·全国卷Ⅱ·T1、2)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2题.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ﻩ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解析】1选B,2选C.第1题,庄园经济是实现农业集聚化的生产模式,获得了地标的认证,树立了品牌形象;农产品不属于高精尖的产品;劳动力不廉价;材料中没有体现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第2题,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产品既包括各类传统农产品,又包括特色旅游产品等,种类更多元,产品附加值更高,效益更高。
(2016·海南卷·T4~6)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新人教版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
技水平_低___ 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 机械化水平
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__水__旱__灾
__大__
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高效速记】 (1)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可简记为“1113”。 “ 一 大 ”“ 一 小 ”( 水 利 工 程 量 大 , 小 农 经 营 ) , “ 一 高”“三低”(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机械化、科技水 平低)。 (2)日本的季风水田农业已实现了生产机械化,进入了现代 化阶段,商品率高。
考点一
考点二
解析 乙地位于东南亚,其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 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但劳动力丰富, 精耕细作,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乙地为季风气候, 降水不稳定,水利工程量大。故选B项。 答案 B
考点一
考点二
解析 第(1)题,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季风气候区,农业地 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可从劳 动力、市场、种植历史、经验等方面分析。第(2)题,若回 答不可行,分析拉萨河谷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热量不 足,降水较少,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若回答可行,则 提出拉萨河谷改善水热条件的可行措施。 答案 (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 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不可行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 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 方法)
2.乳畜业
市场
五大湖
2.乳畜业
市场
五大湖
【巧学速记】 1.“2233”数字法记忆大牧场放牧业 两大牲畜:牛、羊。 两大气候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三大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丰富。 三大区位因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 金低;距海港近。 2.“123”数字法记忆乳畜业 一种牲畜:奶牛。 二大区位因素:饲料因素和市场因素。 三大特点:面向城市市场、商品率高、集约化程度高。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章末综合提升 Word版含答案
章末综合提升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答题模板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多以某区域图或某作物为载体,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评价,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评价。
1.以某区域图、某区域农业生产的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其答题思路为:2.以某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其答题思路为:(高考安徽卷)依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学问,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自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进展。
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1)(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阅历丰富;劳动力充分;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1.农业生产条件评价答题模板思考方向满分术语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纬度××,热量充分(不足),降水多(少);光照××,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于)农耕;土壤肥沃(贫瘠) 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靠近××,市场宽敞;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程度高(低)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种植历史政策支持;历史悠久,阅历丰富2.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答题模板思考方向满分术语有利影响支持。
进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反对。
进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2021·长沙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8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2讲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新人教版
1.1980 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
A.技术要求高
B.劳动力投入大
C.种子成本高
D.单位面积产量低
解析:选 D 注意关键信息:“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
广种植杂交水稻”,可知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产量低。
2.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
二、乳畜业 1.生产对象:主要是 __奶__牛____,产品主要是 _牛__奶___及其制品,如奶粉、黄 油和奶酪。 2.分布: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北美洲 __五__大__湖__地__区____、西欧、中欧、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3.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1)地形和土壤:以 _平__原___为主,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饲草的生长。
解析:选 A 与乙、丙类村相比,甲类村属于自给自足类村落,可推断目前甲类 村位置较偏僻而不利于发展观光农业和商品农业,则 A 正确;乙类村发展观光农业, 应有便捷的交通条件,而山区公路一般沿河谷修建,则 B 错误;该地位于横断山脉南 部,有梯田景观,说明该地坡度较陡、地势起伏大,则 C 错误;当地农作物总体上 以水稻为主,则以水田作物为主,则 D 错误。
条件、发展特点、存 认识不同农业地域
在问题及对策
类型对环境的影响,
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思维导图]
1 考点一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知识记牢‖——识记基础忆教材 1.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__东__亚___、 ___东__南__亚___、南亚。
(2)区位条件
气候:全年或夏季 _高___温__多__雨__
1.旗帜公司选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当地( ) A.地广人稀,租金较低 B.环境清洁,牧草优质 C.邻近市场,交通便利 D.牧业基地,便于协作 解析:选 B 材料显示,该奶粉荣膺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特别金奖”,而奶 粉品质关键在于原料奶的品质。图示该公司位于内蒙古高原,具有环境清洁,牧草优 质的优势,从而原料奶品质优良。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第2讲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测控导航考点题号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2、3、4、8、12、1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5、6、7、10、11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河南郑州联考)2016年10月12日,青岛成立由袁隆平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
青岛明年将在滩涂上种植海水稻,用半海水浇灌。
海水稻是在沿海滩涂恶劣的野生条件下生长的一种稻种,其没有普通淡水稻的病虫害,抗鸟、抗虫、抗盐碱,不用打药、不用施肥、不用除草。
我国内陆尚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海水稻的潜力。
其试种、推广成功后,按照亩产200~300千克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千克,能多养活约2亿人。
据此回答1~3题:1.青岛明年将在滩涂上种植海水稻,需要大量投入( )A.化肥B.农药C.机械D.淡水2.下列关于海水稻试种、推广叙述正确的是( )A.解决我国用地紧张的问题B.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C.海水稻种植投入少,效益高D.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3.下列省区适合推广种植海水稻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B.西藏自治区C.江西省D.湖北省解析:1.D 2.B 3.A 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在滩涂上种植海水稻,使用半海水浇灌,需要淡水和海水混合,故需投入大量淡水,故选D。
海水稻种植不用打药、不用施肥、不用除草,故排除A、B、C。
第2题,由材料提示“其试种、推广成功后,按照亩产200~300千克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千克,能多养活约2亿人”,可知海水稻试种、推广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可以缓解我国耕地紧张状况,但不能解决我国用地紧张问题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海水稻单产较低,投入-产出比并不具有优势。
第3题,我国内陆尚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海水稻的潜力,可知在我国盐碱地丰富的省区适合推广种植海水稻,结合四个选项,西北内陆的内蒙古自治区适合推广种植海水稻,江西省和湖北省盐碱地少,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热量条件差。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世界农业地域类型课件新人教版
市场广阔(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 出口国)
地广人稀(中部平原,人口密度 小,土地租金低)
机械化水平高(发达的工业提供 了支撑)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建立了全国 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形成条件评价
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 高经济效益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 农业的现代化
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 本,提高商品率
业地域类
需求量 瘠,不适宜谷物作物生
型
大
长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与西欧乳畜业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对我国牧区的借鉴意义: ①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 ②改善牧区生态环境; ③改善牧区交通运输条件; ④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实行“公 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向商品畜牧业发展。
D.市场适应性强
解析:C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农
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由于季风活动具有不稳定性,导致该
区域旱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需要兴修水利,水利工程量大。季风
水田农业粮食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
7.下图是我国 30˚N 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 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如图中 A 南亚、B 东南亚 、 C 东亚 等的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八章_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_第18讲_农业的区位选择_word版有答案
第18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5年5考)1.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点3.(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温室大棚内水果、蔬菜口感较差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大棚内光照不足,昼夜温差较小,有机物积累少。
2.宁夏瓜农常在瓜地里铺上一层鹅卵石,试分析其作用。
提示:减少蒸发,保持水分;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积累有机物,提高瓜果品质。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影响(1)自然因素农业区位选择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并获得最大的效益。
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地选择,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明显的依赖性,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尤其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举例如下:(1)(2)(3) 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4) 渔业→湖泊、水库、池塘、沿海海域等地区2.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不同的农业类型对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的要求不同。
(1)市场需求量:国内外市场需求量是国家制定政策和措施的重要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类型、产量、规模和发展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市场需求量。
(2)交通:便捷的交通是农业尤其是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更需要的条件之一。
(3)国家的政策和措施:政府政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它对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4)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会增加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和刺激农产品品种及结构的改变,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分布的影响更为明显。
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蔬菜、乳肉禽蛋为重点的副食品生产基地。
2021届高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地域的形成》PPT(27张)
5.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 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 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2017·高考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西班牙是欧 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 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 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
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
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
5.荆轲迟灌发缘技由。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 (6.《一离)骚《瓜》劝中学果表》明等自己农遭到产不公品正对出待的口原因量之一大是在增上位图者的b荒示唐的意两句甲: 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 年内变化。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专题训练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开展专题训练题一、选择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消费,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场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结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消费和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消费本钱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据此完成1-3题。
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答案】C【解析】本组题是以热点问题(转基因大豆)切入,着重考察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才能。
A项错,因为巴西是开展中国家,技术力量不可能比美国雄厚;本试题错的较多的是D选项,很多学生把“巴西劳动力的价格较美国低〞认为就是“巴西劳动力较美国充足〞其实,巴西人口比美国少了近一亿,所以劳动力的数量上也比美国少。
气候条件对这两国大豆种植影响不大〔适应大豆种植的地方较广〕;巴西高原面积广阔,开发种植较晚,土地资源丰富是最大的优势,应选C。
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程度较高 B .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消费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答案】D【解析】美国大豆消费的历史比巴西早〔美国是二战以后就成为大豆的消费国,而巴西大豆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场种植〕,再加上美国是兴旺国家,所以美国大豆专业化程度及劳动消费率都较高,科技投入也较大。
而巴西大豆是开展中国家,经济开展程度低,大豆消费的专业化程度、科技的投入及劳动消费率都没有美国高,只是劳动力的价格比美国低。
应选D。
3.中国要进步大豆质量亟需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答案】A【解析】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要进步大豆质量需要加大科技投入;中国耕地后备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再说扩大种植面积,能进步大豆的总产量,但不能进步大豆的质量;增加劳动力投入及加大化肥使用量也不能进步大豆质量。
2021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章末提升三步曲
2021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章末提升三步曲在高考命题中,多以农业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业的区位选择,在分析某地区的农业区位条件通常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1.自然因素[答题要点]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地形、土壤、水源。
[答题模板] ①气候:热量充足(不足)、降水丰沛(不足)、光照充足(不足)、雨热同期、气温日较差大等;②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地形崎岖等;③土壤:土壤肥沃(贫瘠)、土层深厚等;④水源:水源充足(不足)等。
2.社会经济因素[答题要点]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
[答题模板] ①靠近××,市场广阔;②海陆交通便利(或交通不便);③劳动力充足(不足)而廉价;④科技水平高(低);⑤国家政策支持等。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简述该地农业生产部门的地区差异。
(2)根据南昌气候资料,分析对水稻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
(3)简述为了稳定水稻生产,当地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赣州素有“橙乡”的美称。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京九铁路的开通,脐橙的销量有了大幅的增长。
xx年11月,由农业部、江西省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开幕,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客商。
(4)根据资料,分析赣州脐橙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解析:(1)从图中可知,图示区域有山地丘陵、平原,还有河湖,因此农业生产可发展多种经营。
(2)从气温上讲冬春季节可能出现冻害,从降水看夏秋季节可能出现炎热干旱等灾害,而4、5、6月可能出现涝灾。
(3)可发展水利事业,防治旱涝,可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产。
(4)从资料上可知,市场、交通、技术、政策等方面有了很大变化。
答案:(1)渔业(或:水产业)在湖泊区发展;种植业在平原区发展;林业在山地、丘陵区发展。
(2)气温年际变化大,冬、春季节易出现低温冻害;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出现旱涝等气象灾害;夏、秋季节易出现高温干旱(或:伏旱)。
2021-2022年高中地理考点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练习新人教版
2021-2022年高中地理考点8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练习新人教版( xx·新课标全国卷Ⅱ·T10、11·8分)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1题。
1.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D.畜牧业【解析】选D。
由岛屿位置可确定其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弱,降水多,适合牧草生长,发展畜牧业。
(xx·重庆文综·T3、4·8分)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xx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
据此完成2、3题。
2.1992~xx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A.人口数量减少B.城市化率提高C.土壤质量下降D.粮食单产提高3.1992~xx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解析】2选A,3选A。
第2题,人均耕地面积=耕地总面积∕总人口,由材料知耕地总面积减少,那么一定是其人口数量减少。
第3题,因为粮食产量=耕地面积×单产,所以该时段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4.(xx·天津文综·T2·4分)结合图文材料,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板栗的生长习性;(2)图中四地的海拔;(3)四地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
【解析】选A。
根据题干可知板栗喜光,所以板栗适宜种植在阳坡或者山顶;板栗喜暖,适宜种植在海拔较低的地区,符合这两项的只有甲地。
【误区警示】解答此题,易出现的失误:(1)没有正确掌握板栗的生长习性;(2)容易产生甲地降水多,光照少的结论,但是从比例尺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地相距较近,光照的多少主要考虑阳坡和阴坡的影响。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8.2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练习新人教版
8.2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析学科素养·全提升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 ℃,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 ℃以上,光照充足。
15世纪甲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某国南部地区的地形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图丙为a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a地区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该国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图示东部地区商品农业发达,说出其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并分析其形成的优势条件。
【素养展示】地理素养素养解读综合思维结合图中地形要素和区域位置综合分析a地降水少的原因根据材料,从光、热两个角度,结合气候特征综合分析该国棉花种植业未得到综合思维迅速发展的原因区域认知依据英国的气候类型及市场条件,判断其农业地域类型及优势条件【尝试作答】(1)受西部山地的阻挡,西风带难以深入,位于山地的雨影区,降水量较少。
(2)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
(3)乳畜业。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阴雨天气多,晴天少,光照不足,农作物产量低,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乳制品市场需求量大;人们的饮食习惯促进了乳畜业的发展。
【加固训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拥有7 000多年稻米栽培历史的中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米故乡,日本稻种即引自中国。
但目前日本大米却成为中国游客的一个抢购目标,有人甚至不惜花近1 500元人民币买5千克的日本大米;有消息称东北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品种“一目惚”,并以订单方式销往日本。
图甲中阴影部分为世界水稻主产区,图乙为日本农场工人利用遥控直升机为农田喷洒农药。
(1)描述图示水稻主产区的共同特点。
(2)分析日本水稻产区比其他水稻产区具有的优势。
(3)对比东北与日本的气候、地形、土壤、人口等地理要素,分析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信息的可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析学科素养·全提升
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 ℃,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 ℃以上,光照充足。
15世纪甲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某国南部地区的地形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图丙为a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a地区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该国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图示东部地区商品农业发达,说出其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并分析其形成的优势条件。
【素养展示】
地理素养素养解读
综合思维结合图中地形要素和区域位置综合分析a地降水少的原因
根据材料,从光、热两个角度,结合气候特征综合分析该国棉花种植业未得到综合思维
迅速发展的原因
区域认知依据英国的气候类型及市场条件,判断其农业地域类型及优势条件
【尝试作答】
(1)受西部山地的阻挡,西风带难以深入,位于山地的雨影区,降水量较少。
(2)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
(3)乳畜业。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阴雨天气多,晴天少,光照不足,农作物产量低,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乳制品市场需求量大;人
们的饮食习惯促进了乳畜业的发展。
【加固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拥有7 000多年稻米栽培历史的中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米故乡,日本稻种即引自中国。
但目前日本大米却成为中国游客的一个抢购目标,有人甚至不惜花近1 500元人民币买5千克的日本大米;有消息称东北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品种“一目惚”,并以订单方式销往日本。
图甲中阴影部分为世界水稻主产区,图乙为日本农场工人利用遥控直升机为农田喷洒农药。
(1)描述图示水稻主产区的共同特点。
(2)分析日本水稻产区比其他水稻产区具有的优势。
(3)对比东北与日本的气候、地形、土壤、人口等地理要素,分析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信息的可信度。
(4)中国人抢购日本大米对我国水稻生产有什么启示?
【解析】第(1)题,水稻主产区的共同特点应该从水稻种植业的自然、社会条件两方面分析。
第(2)题,由图和材料可知,日本水稻产区和其他水稻产区相比,在纬度和技术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日本是发达国家,其他产区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因此,日本在技术方面具有优势。
第(3)题,盘锦地区与日本大米种植区相比,表现为二者自然状况相似,经济因素互补。
第(4)题,中国人抢购日本大米说明国人对国产大米的不放心及对日本大米的信任。
这就启示我国应该从中国稻米的生产质量、销售等方面大力改进。
答案:(1)同为湿润的近海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生长;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种植
水稻历史悠久。
(2)纬度高,平均温度较低,水稻生长周期较长,品质优良;基础设施完善,机械化水平高;劳动
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
(3)可信。
东北地区气候与日本接近,光热条件相似;东北地区地形平坦,人均耕地广,日本以丘陵山地为主,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日本劳动力价格高于东北地区;日本粮商通过商业运作,
赚取高额差价。
(4)我国水稻生产要加大科技投入,多研发新品种,适应市场需要;要注重环境保护,优良的环
境才能种植出放心粮食;改进营销方式的同时注重品质,提升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