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5月高三第四次全国大联考(四川卷)化学卷(考试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绝密★启用前
【学科网学易大联考】2016年第四次全国大联考【四川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
4.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分析生活中的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3%的双氧水清洗伤口
B.苹果汁中加入维生素C可防止变黄
C.用食醋浸泡可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用酒精检测仪可以检测酒驾
2.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胆矾、漂白粉、纯碱、干冰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
B.活性炭、12C、石墨烯、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风化、钝化、皂化、焰色反应都是化学变化
D.碘酒、豆浆、水雾、纳米材料都是胶体3.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Ⅰ所示装置实验室制取乙烯
B.用图Ⅱ所示装置除去鸡蛋清中含有的少量食盐
C.用图Ⅲ所示装置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D.用图Ⅳ所示装置测量SO3的体积
4.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存在和转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B.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S2-、SO32-
C.过量铁粉与稀HNO3反应:3Fe+8H++2NO3-= 3Fe2++2NO↑+4H2O
D.0.01 mol/L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5.对氨基苯酚(PAP)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硝基苯(C6H5NO2)电解还原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时Pt电极应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B.电解时Pt电极上有H2放出
C.阴极反应式为:C6H5NO2+4e-+4H+===HOC6H4NH2+H2O
D.电解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pH不变化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滴有酚酞的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颜色变深
B.等浓度的CH3COOH、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
c(CH3COO-)+c(OH-)>c(CH3COOH)+c(H+)
C.向10mL pH=12的NaOH溶液中滴加pH=2的HA溶液达中性:则混合液体积V总≥20mL D.常温下,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和K sp相同
7.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已知在压强p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S<0,∆H<0
B.若温度不变,减小反应物投料比[n(H2)/n(CO2)],K值增大
C.700K投料比[n(H2)/n(CO2)] = 2时,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45%
D.700K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 P(CH3OH)×P(H2O) P(CO2)×[P(H2)]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8.(13分)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B、C、D、E、F中,A+无电子,B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能引起温室效应,D原子核外电子有8种不同的运动状态,E是用途最广泛的金属,F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它能层均已充满电子。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F+的电子排布式为。
(2)化合物BD(CA2)2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1mol该分子中σ键数目为个,该物质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_ _____________。
(3)ACD3中阴离子CD3-的空间构型为,ACD3酸性比ACD2强,原因是___________。
(4)根据等电子体原理,BD分子的电子式为,E与BD形成的化合物E(BD)5熔点253K,沸点376K,其固体属于晶体。
(5)3g B2A6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并恢复到室温,放出Q kJ热量,则表示B2A6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 _____________。
(6)将F单质粉末加入到CA3的浓溶液中,并通入D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____________。
9.(13分)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如下装置探究Fe粉和KNO3溶液反应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
实验过程如下:
Ⅰ.原料预处理:①先用0.1mol·L-1H2SO4洗涤Fe粉,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0.01mol/L 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打开弹簧夹,缓慢通入N2,并保持后续反应均在N2氛围中进行;
Ⅱ.加入KNO3酸性溶液100mL,一段时间后铁粉部分溶解,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待铁粉不再溶解,静置后发现,剩余固体表面有少量白色物质附着;
Ⅲ.过滤剩余固体时,表面的白色物质变为红褐色;
Ⅳ.检测到滤液中存在NO3-、NH4+、Fe2+。
(1)步骤Ⅰ中用0.1mol L-1H2SO4洗涤Fe粉的目的是,通入N2并保持后续反应均在N2氛围中进行的目的是。
(2)白色物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变为红褐色的原因:。
(3)用K3[Fe(CN)6]检验滤液中Fe2+的实验方案是。
(4)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稀硫酸,溶液呈红色。
溶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
(5)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①假设一:溶液的pH;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假设二: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请完善实验步骤及结论。
(已知:溶液中的NO3-浓度可用
离子色谱仪测定)
实验步骤:
ⅰ.分别取 的KNO 3溶液于不同的试管中; ⅱ.调节溶液呈酸性且pH 各不相同,并通入N 2; ⅲ.分别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的同种铁粉; ⅳ.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时间内各溶液中NO 3-浓度。
实验结论:。
10. (16分)有机物M 可发生如下所示转化:
已知:
①B 在质谱分析中,质荷比最大的为32,在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中,有吸收峰面积之比为3:1的两个吸收峰。
②两个-OH 同时连在一个C 原子上,结构不稳定,会自动失水,如:
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 中官能团名称为 。
(2)①、③的反应类型:① ,③ 。
(3)写出M 、G 的结构简式:M : ;G : 。
(4)写出A→D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写出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反应生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符合下列条件的E 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峰
面积之比为1∶1∶2∶2∶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写一种)。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遇FeCl 3溶液显紫色
11.(16分)铝热法炼铬废渣主要成分为Al 2O 3和Cr 2O 3,还含有MgO 、FeO 、Fe 2O 3等杂质,以
下是以炼铬废渣为原料回收Al 2O 3和Cr 2O 3的流程图:
已知:
①“焙烧”涉及的主要反应:Na 2CO 3+Al 2O 3
2NaAlO 2+CO 2↑;
Cr 2O 3+Na 2CO 3+O 2
Na 2CrO 4+CO 2↑(未配平);
②滤液2中涉及的反应:8CrO 42--+3S 2O 32-+34H +===6SO 42-+8Cr 3+
+17H 2O
③K sp
[Cr(OH)3]=8×10-32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Cr 2O 3+ Na 2CO 3+ O 2
Na 2CrO 4+ CO 2↑;
(2)炼铬废渣在焙烧前需球磨粉碎,其目的是 。
(3)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
(4)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5)写出步骤Ⅲ“碳分”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6)滤液2还原后的溶液中为使Cr 3+
沉淀完全,溶液pH 应小于 。
(已知:
lg5=0.7;当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大于1×
10-5mol/L 时,可以认为不含该离子) (7)滤液2经多步操作还可以获得K 2Cr 2O 7晶体,其操作依次是:加入稀硫酸酸化,加入
KCl 固体、蒸发浓缩、操作a 、过滤、操作b 、干燥。
①加硫酸酸化的目的是 。
②操作a 、操作b 分别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