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耳炎用药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滴耳液
龙源期刊网
正确使用滴耳液
作者:蒋肖男
来源:《家庭医学》2006年第05期
患耳疾的人,常会用到滴耳液。
如得了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耳道霉菌病、耵聍栓塞等耳病时,医生就会开些滴耳液,用以抗炎杀菌、消肿止痛或软化耵聍。
那么,你知道应该怎样使用滴耳液吗?
滴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婴幼儿慎用或尽量不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滴耳液,因为这类药物作用于中耳局部,可引起内耳中毒,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影响幼儿的听力。
如呆你患的是中耳炎鼓膜穿孔,滴药前应彻底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的脓液及分泌物,可用3%的双氧水清洗,然后用消毒干棉签拭净外耳道内的脓液。
滴药时侧卧于床上,使患耳外耳道口朝上,用手牵拉耳廓(成人向后上方牵拉,小儿向后下方牵拉)后滴药。
滴耳液的温度不宜过低,以免刺激内耳前庭器官,引起眩晕、恶心等反应。
冬天滴药前,可把药瓶放在手掌中握一会儿,使药液温度尽量与体温相接近。
滴药时应使药液沿外耳道壁缓慢流入耳内。
滴药的剂量与次数应遵医嘱,或依说明书行事。
一般滴耳剂每次滴3~5滴,每日滴3次。
滴药后应保持原体位3~5分钟,并用手指轻轻压耳屏数次,使药液经鼓膜穿孔处流入中耳。
对于外伤性鼓膜穿孔急性期患者,禁止使用任何水样液体滴耳,以免影响鼓膜创口的愈合。
受伤后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
中耳炎滴耳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中耳炎滴耳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中耳炎滴耳液前,需要先清洁耳朵。
用温水轻轻清洁耳廓和外耳道,将耳朵周围的污垢和分泌物清洗干净,以确保耳朵表面清洁。
清洁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耳朵,确保外耳道干燥。
接着,将中耳炎滴耳液滴入患耳。
首先需要将药瓶中的药液摇匀,然后用手将
患耳上方的软骨轻轻向上拉起,以便于药液顺利进入外耳道。
将药瓶倒置,让药液滴入患耳,滴入时需要保持头部侧卧,让药液充分渗透到中耳部位。
滴完药液后,保持头部侧卧5-10分钟,让药液充分作用。
在滴耳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滴入的药液不宜过多,一般每
次滴入3-4滴即可,过多的药液会导致外耳道积液,影响药效。
其次,滴入药液后
不要立即用棉签或棉花球堵塞耳朵,以免影响药液的渗透和作用。
最后,滴入药液后不要用力揉搓耳朵,以免影响药液的分布和作用。
在使用中耳炎滴耳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滴耳液的时间一般
选择在晚上睡前,这样可以让药液在夜间充分渗透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使用滴耳液的过程中需要避免接触水,尤其是游泳、洗澡等活动,以免影响药液的作用。
最后,滴耳液的使用期限一般为7-10天,超过10天未见好转需要及时就医。
总之,正确使用中耳炎滴耳液对于治疗中耳炎非常重要。
在使用中耳炎滴耳液
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清洁耳朵、正确滴入药液,并且遵医嘱完成治疗过程。
希望患者能够根据以上方法正确使用中耳炎滴耳液,早日康复。
中耳炎滴耳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中耳炎滴耳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滴耳液前需要清洁耳朵。
在滴耳液之前,可以使用温水轻轻清洁耳廓和外耳道,去除耳廓和外耳道的污垢和分泌物,保持耳朵清洁。
这样可以确保滴耳液的有效渗透,提高治疗效果。
接着,正确使用滴耳液。
首先需要将药瓶中的药液均匀摇匀,然后取适量的滴耳液,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滴入3-4滴,儿童每次滴入2-3滴。
滴入耳道后,需要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廓,使药液在耳道中均匀分布。
滴耳液后,患者需要保持头部侧卧5-10分钟,以便药液充分渗透到中耳。
此外,滴耳液的使用频率也需要注意。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日使用2-3次,每次2-3滴;儿童每日使用1-2次,每次1-2滴。
使用滴耳液的频率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最后,使用滴耳液后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滴耳液后,患者需要避免用力擤鼻子,以免药液流出。
同时,需要避免水进入耳道,尽量避免洗澡或游泳。
在使用滴耳液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耳朵干燥,避免受凉。
总之,正确使用滴耳液对于治疗中耳炎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使用滴耳液时,患者需要注意清洁耳朵、正确使用滴耳液、控制使用频率以及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在使用滴耳液的过程中,也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耳部情况,如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希望患者能够正确使用滴耳液,早日康复。
小儿用药安全宣教
小儿用药安全宣教
小儿用药安全宣教是为了提高家长和护理人员对小儿用药安全的认识和知识,以确保儿童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小儿用药安全的宣教内容:
1.依赖医生指导:家长和护理人员在给孩子使用任何药物之
前应该咨询医生,并依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用药。
2.正确用量:遵循医生或药品标签上的用药指导,确保按照
正确的剂量给予儿童药物。
用药剂量通常是按体重或年龄
来计算,务必严格按照剂量给药。
3.药物存放和使用:儿童药物应妥善保存,放在儿童无法触
及的地方,远离阳光和潮湿。
遵循药物储存和使用的指南,注意药物的有效期限,避免使用过期药物。
4.不随意换药:在儿童用药过程中,不要随意更换品牌或药
物。
如果需要更换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5.了解药物副作用:家长和护理人员应了解儿童所用药物的
常见副作用,以及如何应对和处理。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
任何异常反应或副作用,应立即咨询医生。
6.不滥用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物也需要谨慎使用,不应滥用。
在给儿童使用非处方药之前,需要确保它们适用于儿童,
并严格按照药物说明给予。
7.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儿童的用药情况,确保药物的疗效和
安全性。
如果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应依照医生的指
示进行。
此外,家长和护理人员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向医生汇报药物使用情况和孩子的响应,以便医生能够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跟进。
最重要的是,家长和护理人员应当在用药安全上保持警觉,遵循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和指导,确保儿童的用药安全和健康。
小儿中耳炎
小儿中耳炎什么是中耳炎中耳炎是由于中耳内发生了细菌感染,故医学上全称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如果孩子患了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和耳道流脓等,其整个临床过程大致可分4个阶段:(1)早期(医学上称咽鼓管阻塞期):小儿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出现耳鸣、耳内不适等(小儿不会表达),但耳部的难受会影响宝宝玩耍和睡眠。
医生在此期检查可发现有耳膜(医学上称鼓膜)内陷,中耳内有积液。
(2)进展期(医学上称化脓前期):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可达39℃-40℃,小儿哭闹不安、听力下降和耳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这些表现类似感冒或肠炎,极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检查后可发现耳膜充血、听骨红肿、外凸。
(3)高峰期(医学上称化脓期):小儿高烧、拒食,严重者面色发灰、波动性耳鸣、听力下降和耳痛向四周放射。
检查可发现耳膜外凸,中耳内积脓。
(4)后期(医学上称消散期):一般在患病4-5天后,小儿的体温下降,耳痛消失,可以入睡,但鼓膜破溃,脓液从耳道流出,耳鸣和听力下降仍存在。
患中耳炎的原因中耳炎是中耳部位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儿童感冒常会并发中耳炎,是造成儿童听力受损的常见原因。
中耳炎可发生在一侧耳朵,亦可同时发生在两侧耳朵。
儿童中耳受到感染的原因有可能是:1、集体生活增加感染机会:在幼儿园里,孩子接触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
日常要多提醒孩子自己注意卫生,饭前便后都要洗手。
2、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容易感染细菌:在密闭的火车或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通风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让宝宝患上中耳炎。
所以,带孩子外出,要尽可能避开人群拥挤的场所。
多带孩子到郊外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
3、感冒:小儿的中耳炎与感冒有密切的关系,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1)一般感冒刚开始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差,细菌容易趁虚而入,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常见的细菌是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中耳炎滴耳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中耳炎滴耳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患者常常会感到耳朵疼痛、听
力下降甚至出现耳鸣等症状。
滴耳液是中耳炎治疗的一种常见方法,正确使用滴耳液对于治疗中耳炎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中耳炎滴耳
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滴耳液前需要清洁耳朵。
使用温水和棉签轻轻擦拭
耳廓和外耳道口,将耳朵周围的污垢清洁干净,以确保滴耳液的渗
透和吸收效果。
接着,取出滴耳液并摇匀。
滴耳液通常是在使用前需要摇匀的,以确保其中的药物成分均匀分布。
摇匀后,将滴耳液滴入患耳中,
滴入的量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一般来说每次滴入3-4滴即可。
然后,保持头部姿势。
滴入滴耳液后,患者需要将头部稍微倾斜,使滴耳液能够充分渗入中耳部位。
保持头部姿势大约5-10分钟,以确保药物能够充分吸收。
此外,使用滴耳液时需要遵循医嘱。
患者在使用滴耳液时,应
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使用,不要擅自增减用量或频次,以免
影响疗效或出现不良反应。
最后,使用滴耳液期间需要避免水进入耳朵。
在滴耳液期间,
患者需要避免水进入耳朵,尤其是游泳或洗澡时,应使用耳塞或其
他方法保护耳朵,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
总之,中耳炎滴耳液的正确使用方法对于治疗中耳炎非常重要。
患者在使用滴耳液时,应注意清洁耳朵、摇匀滴耳液、保持头部姿势、遵循医嘱并避免水进入耳朵,以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和治疗效果。
希望患者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滴耳液,早日康复。
儿科给药注意事项
儿科给药注意事项
1. 确定儿童的药物剂量和用药频率。
儿童的体重和年龄是确定用药剂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给药前应该量体重并询问年龄。
2. 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剂型。
儿童可能很难吞咽大颗粒的药片,更适合使用悬浮液、糖浆或口服溶解片等颗粒小的剂型。
3. 仔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和标签。
了解药物的副作用、禁忌症和适应症等信息。
4. 永远使用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药匙、滴管或其他准确的给药工具来测量药物剂量。
避免使用家庭常见的厨房餐具来给儿童用药,因为这样很容易出现测量错误。
5. 儿童对药物的敏感性和代谢能力可能会不同于成人,因此要小心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一些副作用可能是轻微的,如恶心、腹泻等,但有些副作用可能是严重的,如过敏反应和中毒。
6. 定期监测儿童的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如果药物没有产生预期的疗效,或者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应该及时联系医生。
7. 儿童不能随便自行用药,必须在成年人的监护下进行。
建议家长或监护人定期与儿科医生沟通,了解用药情况,确保儿童的用药合理和安全。
抗生素对儿童耳部感染的治疗
抗生素对儿童耳部感染的治疗抗生素是一类针对细菌感染的药物,具有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重要药物。
在儿童耳部感染的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对儿童耳部感染的治疗的相关问题,包括适用情况、常用药物和用药注意事项等。
一、适用情况儿童耳部感染是指耳朵区域发生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发热等。
当医生诊断出儿童患有中耳炎、外耳道感染等耳部感染时,抗生素的使用就成为可能的治疗方式之一。
二、常用药物1. 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V、阿莫西林等,广谱抗生素,适用于大多数耳部感染。
2. 新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能有效治疗耳部感染,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
3. 麦罗培南/舒巴坦:此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适用于耳部感染且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儿。
以上仅为常见的药物,具体的用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用药注意事项1. 用药剂量和频率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感染情况来确定,严格按医生的建议用药。
2. 完成全程治疗,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自行停药,以免造成细菌耐药。
3. 注意可能的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产生相互作用或副作用。
5. 长期或频繁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因此,医生在判断使用抗生素时应综合考虑利弊。
6. 抗生素使用期间,要注意观察患儿的身体反应和症状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总结:抗生素在儿童耳部感染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药物、正确合理的用药剂量及频率,可以有效消除儿童耳部感染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然而,抗生素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过敏反应和耐药性增加等。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儿童耳部感染时,还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以确保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随时与医生保持沟通,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儿科用药注意事项
儿科用药注意事项儿科用药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身体发育未完全成熟,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
以下是儿童用药的一些注意事项:1.儿童用药需遵循医嘱:儿童用药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嘱咐,不要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同时,家长也应该清楚地了解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并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用药。
2.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儿童喜欢糖浆、颗粒等液体剂型的药物,但不同年龄的儿童对剂型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剂型。
同时,要注意糖浆剂型中可能含有糖分,应注意控制儿童摄入的糖分量。
3.药品的稳定性和保质期:儿童用药时要选择稳定性较好的药品,并注意保质期。
一般来说,开封后药品的保质期会缩短,应尽快使用,过期药物不可使用。
4.低剂量原则:儿童用药时应采用“低剂量原则”,即尽量使用低剂量的药物,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儿童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有限,因此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5.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儿童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可能会相互影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给儿童用药时,应告知医生孩子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6.儿童用药的特殊途径:对于婴幼儿和小儿,呕吐导致的给药困难,可以使用直肠给药或皮下注射等其他途径进行给药,但只有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合适的方法。
7.随身携带重要药物: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儿童,家长应随身携带关键药物。
一旦发生意外或突发疾病,及时给予药物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
8.合理保存药物:家长应将药物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并确保药物不会因受热、受潮或过期而影响疗效。
同时,不同药物可能需要不同的储存条件,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按照要求储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婴幼儿的用药更为复杂,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体重、肝功能、肾功能等,因此需要更加谨慎。
此外,一些常见的非处方药物也需要注意儿童用药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总之,儿童用药是一项需要特别注意的医疗行为。
儿童安全用药的三大要点
儿童安全用药的三大要点
在给儿童用药时,家长和医生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要点,以确保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
1.用药前需咨询医生
儿童的生理特征与成人不同,身体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因此,在给儿童用药之前,家长必须先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信息。
不要自行随意给儿童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2.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
儿童体内的代谢速度较慢,药物的分布与代谢也与成人不同,因此需要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
家长在选择药物时,应该优先考虑专门针对儿童的药物,而不要随意使用成人药物。
同时,对于某些药物,如头孢类抗生素、阿司匹林等,儿童不能使用或使用要谨慎,家长需特别注意。
3.注意药物的剂量
药物的剂量是确保用药安全的关键。
儿童的体重和年龄与成人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儿童的特点调整药物的剂量。
家长在使用药物时,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并不要随意调整药物的剂量。
同时,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儿童的身体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 1 -。
滴耳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滴耳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滴耳剂是一种用于治疗耳部疾病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耳朵感染、耵聍堵塞或其他耳部疾病。
使用滴耳剂需要遵循正确的方法和
注意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首先,使用滴耳剂之前,需要准备好一些棉球和清洁的毛巾。
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正确使用滴耳剂:
1. 清洁耳朵,使用棉球轻轻擦拭耳朵外部,确保耳朵表面干净。
2. 滴入药剂,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上的建议,将适量的滴耳
剂滴入患耳。
通常情况下,需要侧躺或仰头,将药剂滴入耳道,然
后轻轻按压耳廓帮助药剂进入耳内。
3. 保持姿势,滴入药剂后,保持头部姿势不动数分钟,以确保
药剂充分渗入耳内。
4. 清洁残余药剂,用棉球轻轻擦拭耳朵外部,清除滴耳剂的残留。
除了正确使用滴耳剂的方法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遵医嘱使用,滴耳剂属于处方药,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2. 避免过度使用,不要过度使用滴耳剂,避免频繁滴耳,以免对耳朵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3. 避免过热或过冷,使用滴耳剂期间,避免让耳朵接触过热或过冷的水,以免影响药效或刺激耳朵。
4. 注意药物保存,滴耳剂应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以免影响药效。
总的来说,正确使用滴耳剂需要遵循医嘱,注意药物保存,以及正确的滴耳方法。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小儿急性中耳炎护理的研讨
小儿急性中耳炎护理的研讨急性中耳炎以婴儿及幼童在冬季多发,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失聪。
中耳的感染性炎症有三种类型:急性、慢性分泌性和慢性化脓性。
急性中耳炎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侵入途径有三条,经咽鼓管、外耳道或中耳。
少数病例可能导致鼓膜穿孔。
有一部分可能转为分泌物更多的慢性中耳炎,并导致失聪及耳痛。
小儿急性中耳炎外科治疗的护理很重要,现将工作体会研讨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选取我院门诊病例116例,其中男60例,女56例,年龄6个月-17岁,平均8岁。
1.2 临床症状:突然发生的耳痛,常伴有感冒或咳嗽。
患者若是婴儿便会哭闹不止,并揉擦患耳的耳垂。
发热,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
可能出现呕吐,或者耳道可能流软耳垢或脓液。
患耳可能听觉失灵。
1.3 方法:1.3.1 术前护理: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如血常规、输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及胸透、耳部螺旋ct等。
术前一天备皮、洗头、理发、耳周5~7 cm剃光头发,男性患儿可建议理光头,保持口腔清洁。
术前晚上保持足够睡眠,术前遵医嘱给地西泮针10 mg,血凝酸针1ku,并把耳部ct带入手术室供医生参考。
1.3.2 心理护理:患儿及其家属对手术过程、术后疗效缺乏了解,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主动了解患儿心理活动,向其家属介绍手术方法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注意事项,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及成功率,使家属多一些手术知识,减轻患儿恐惧感和紧张心理,使其主动地参与治疗与护理,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
1.3.3 术后护理:①一般不采取局部冷敷,7~10 d内给予半卧位或健侧卧位,避免头部剧烈运动,以防止重建的听骨链及修复的鼓膜移位,对术部负压引流者采取低半卧位。
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床铺舒适,定期开窗通风,必要时吸氧。
②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时测量t,p,r,bp,每半小时测一次,特别是体温变化,它是反应颅内感染的先驱症状。
小儿中耳炎吃什么药
小儿中耳炎吃什么药中耳炎主要治疗方案是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药物,常用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头孢霉素等,要求剂量足够、疗程至少1周以上。
其他尚有耳朵局部的处理措施,如清洗、引流脓液、耳用抗生素药物滴剂和少量耳用粉剂等。
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抗生素,不宜擅自停药,目前来说,若是两岁以下的宝宝,使用口服抗生素对抗中耳炎,疗程约为10天;两岁以上且无并发症者,则建议5~7日,但仍需视患者对抗生素治疗的临床反应来调整。
此外,家长的配合度及孩子是否按医嘱服药,如每日服用药物的次数、剂型及味道等,都是影响疗效的因素。
故父母绝对要遵守医生的指示。
如果宝宝不喜欢药水的味道,或是难以服药,可选用味道较佳的糖浆型药物,或是改以肌肉注射来代替。
另外,需注意药物服用完毕后,应再回医院复诊,以确定治疗是否有效,是否需更换药物,或是需更久的疗程,治疗一定要彻底,以免留下反复感染,影响听力的后遗症。
有30~70%的宝宝,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中耳炎10~14天后,会产生中耳积液,大部分的积液会在3个月内,自动经人体吸收、消失,对健康无太大的影响,不需过分担心。
如果宝宝只有中耳积液,没有其他症状,可建议先采用追踪观察的方式,即每1个月或1个半月,做1次耳镜检查;而在追踪其间,应改善家庭环境,如尽量避免接触环境里的香烟;减少使用安抚奶嘴;不要躺着喂奶或喂母乳等。
...小儿中耳炎怎么治疗小儿患有中耳炎后,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一生,因此对于小儿中耳炎问题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及时发现并有效地进行治疗。
那么,小儿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不同类型的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1、卡他性中耳炎初期可试用药物治疗:1%麻黄素滴鼻,适当给予抗组胺药、肾上腺皮质激素。
无效,应做鼓膜穿刺术,抽出积液;病情较重,可同时注入透明质酸酶或醋酸可的松。
病情反复,可采取鼓膜切开或粗针穿刺、放入引流小管,留着可暂不取出,长期观察,经常插管自行脱出,穿孔自愈。
中耳炎吃什么消炎药
中耳炎吃什么消炎药关于《中耳炎吃什么消炎药》,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耳炎是生活起居中十分普遍的一种症状,它不但会对病人的人体导致巨大的损害,并且会比较严重影响到大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此寻找科学研究合理的医治药品看起来至关重要。
而医治中耳炎最有效的药品则是抗生素,包含罗红霉素、青霉素等,病人需要依据本身的病况水平挑选适合的药品。
一、小儿中耳炎吃什么中药?中耳炎关键治疗方案是挑选合理的抗生素药物,常见青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头孢霉素等,规定使用量充足、治疗过程最少1周以上。
别的还有耳朵里面部分的解决对策,如清理、引流方法浓液、耳用抗生素药物滴剂和小量耳用颗粒剂等。
在医师的具体指导下要抗生素,不适合私自断药,现阶段而言,若是2岁下列的小宝宝,应用口服抗生素抵抗中耳炎,治疗过程约为10天;2岁以上且无病发症者,则建议5~7日,但仍需视病人对抗生素医治的临床医学反映来调节。
除此之外,父母的相互配合度及小孩是不是按医生叮嘱吃药,如每天服食药品的频次、制剂及味儿等,全是影响功效的要素。
故爸爸妈妈肯定要遵循医师的标示。
假如小宝宝讨厌药液的味儿,或者无法吃药,可采用味儿最佳的糖桨型药品,或者改以肌肉注射来替代。
此外,特别注意药品服食结束后,应再回医院门诊复查,以明确医治是不是合理,是不是需拆换药品,或者需更久的治疗过程,医治一定要完全,以防留有反复感染,影响英语听力的并发症。
有30~70%的小宝宝,在应用抗生素医治急性中耳炎10~14天之后,会造成中耳积液,绝大多数的积血会在3月内,全自动经身体消化吸收、消退,对身心健康无很大的影响,不需太过担忧。
假如小宝宝仅有中耳积液,沒有别的病症,可建议先选用跟踪观查的方法,即每1月或1个半个月左右,做1次耳内镜查验;而在跟踪期间,应改进家庭氛围,如尽量减少触碰自然环境里的烟草;降低应用安慰奶嘴;不必躺着喂奶或母乳喂奶等。
二、中耳炎的查验关键有四种耳内镜检查:查验耳朵构造,是不是有炎症,耳鼓是不是详细,有没有变病。
2021年更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疗指南
2021年更新: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疗指南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儿童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一、定义和分类1.1 定义分泌性中耳炎是指中耳内液体积聚,伴有或不伴有耳痛、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指发生在18岁以下的分泌性中耳炎。
1.2 分类根据病程和症状,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通常病程小于3个月,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大于3个月。
二、诊断2.1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儿病史,注意有无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史、家族史等信息。
2.2 临床表现根据患儿的症状,如耳痛、耳闷、听力下降等,进行初步判断。
2.3 体格检查耳镜检查观察中耳状况,如有无积液、炎性改变等。
同时,注意鼻腔、咽喉等部位的状况。
2.4 辅助检查1. 纯音听力测试:评估患儿听力状况,确定听力下降程度。
2. 声导抗测试:检测中耳功能,观察中耳积液情况。
3.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了解中耳结构及病变情况。
三、治疗3.1 保守治疗1. 抗生素治疗:对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如有细菌感染证据,可给予抗生素治疗。
2. 鼻腔冲洗:保持鼻腔清洁,减少感染风险。
3. 过敏性疾病治疗:如有过敏史,给予抗过敏治疗。
4. 中医中药:根据患儿体质和症状,可选用中医中药治疗。
5. 耳部按摩:促进中耳积液排出,缓解症状。
3.2 手术治疗1. 鼓膜穿刺术: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迅速缓解症状。
2. 鼓膜切开术:适用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听力。
3. 胆汁酸阳离子水灌注术:通过胆汁酸阳离子水灌注,改变中耳内环境,减少复发。
四、预防1.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2.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3. 积极治疗过敏性疾病,减少感染风险。
4. 定期进行耳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更新版)2022年儿童急性中耳炎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更新版)2022年儿童急性中耳炎的诊断与治疗指南1. 概述儿童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 AOM)是指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耳咽管炎症,进而导致中耳积液、中耳黏膜炎症及鼓膜充血等临床症状。
本病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特制定本指南。
2. 诊断2.1 临床表现急性中耳炎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 耳痛:为主要症状,多为搏动性跳痛,咳嗽或吞咽时加剧。
- 发热:约30%-40%的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
- 耳道分泌物:少数患者可有耳道分泌物,初期为黏液性,后期可能变为脓性。
- 全身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2.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耳部检查:观察鼓膜的色泽、紧张度及穿孔情况。
- 鼻腔检查:观察鼻腔黏膜的充血、肿胀及分泌物情况。
- 颈部淋巴结检查:注意颈部淋巴结是否有肿大、触痛等情况。
2.3 辅助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 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肿胀,甚至穿孔。
-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有助于了解中耳积液情况。
3. 治疗3.1 一般治疗-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 保持鼻腔通畅: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必要时使用鼻腔扩张剂。
- 退热:如有发热,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2 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根据病原体类型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常用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美洛西林、头孢克洛等。
- 用药时间:一般持续用药3-5天,根据病情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时间。
3.3 对症治疗- 耳痛:可使用耳部热敷、外用消炎止痛药物等缓解耳痛。
- 抗过敏:如有过敏体质,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4. 预防- 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 手卫生: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 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呼吸道感染为中耳炎的重要诱因,应尽量避免接触。
儿童碳酸氢钠滴耳液的用量标准
儿童碳酸氢钠滴耳液的用量标准儿童碳酸氢钠滴耳液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用于治疗耳朵感染或者堵塞的症状。
药物的使用用量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儿童碳酸氢钠滴耳液的用量标准,供参考:1. 婴儿(3个月以下)- 滴耳液的用量:每次2-3滴- 使用频率:每日2-3次2. 幼儿(3个月至2岁)- 滴耳液的用量:每次3-4滴- 使用频率:每日3-4次3. 学龄前儿童(3岁至6岁)- 滴耳液的用量:每次4-5滴- 使用频率:每日4-5次4. 学龄儿童(7岁至12岁)- 滴耳液的用量:每次5-6滴- 使用频率:每日5-6次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般的用量标准,具体的使用方法和用量还需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在使用滴耳液之前,应该先用温水将耳朵清洗干净,并且确保手和滴液瓶的口部是清洁的。
如果儿童有严重的耳痛、流脓或者听力丧失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滴耳液只是辅助治疗的方法,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有进一步恶化的情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使用滴耳液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正确使用滴耳液:将滴耳液均匀滴入耳朵中,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廓,使药液进入耳道。
然后,保持头部倾斜数分钟,让药液充分渗透到耳朵中。
2. 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指导和用药说明来使用滴耳液,不要超过建议的用量和频率。
3. 不要用于破损或有挫伤的耳膜:如果耳膜有损伤或者破损,滴耳液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感染或疼痛。
4. 注意儿童的反应:观察儿童在使用滴耳液后的反应,如果出现过敏反应、耳痛加重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以上是关于儿童碳酸氢钠滴耳液的用量标准和一些使用注意事项的介绍。
在使用药物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的建议,并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来使用药物。
滴耳液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缓解儿童的耳部问题。
如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
儿童用药的八大原则
儿童用药的八大原则
1.遵医嘱用药:儿童用药应遵循医生的嘱托,不要自行增加剂量或减少药物的使用时间。
2. 选择适合的药物:儿童用药需根据儿童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药物。
3. 注意药品的剂量:儿童药品的剂量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合理调整,同时应注意药品的浓度和给药途径。
4. 注意药品的质量:儿童用药应选择正规渠道的药品,不要使用过期或质量不佳的药品。
5. 了解药品的副作用:儿童用药时应了解药品的副作用,如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
6. 不要滥用抗生素:儿童用药不要滥用抗生素,应遵循医生的嘱托。
7. 注意药品的存放:儿童用药时要注意药品的存放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等情况。
8. 不要重复用药:儿童用药时要注意不要重复使用同一种药品,以免造成药物过量或不良反应。
- 1 -。
头孢菌素在中耳炎治疗中的剂量选择
头孢菌素在中耳炎治疗中的剂量选择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其特征是中耳腔内的炎症反应。
头孢菌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常被用于中耳炎的治疗。
然而,头孢菌素的剂量选择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头孢菌素在中耳炎治疗中的剂量选择的一些重要因素。
首先,头孢菌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
儿童的体重与成人相比较小,因此他们通常需要较低剂量的头孢菌素。
根据儿科医学的指南,对于儿童患者,头孢菌素的剂量应根据体重进行计算。
一般而言,每天的剂量应在10-15mg/kg之间。
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来调整剂量。
其次,头孢菌素的剂型也会影响剂量的选择。
头孢菌素可以以口服、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的形式给药。
不同的剂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浓度。
一般而言,口服头孢菌素的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需要更高的剂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而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的头孢菌素则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浓度,因此剂量相对较低。
此外,头孢菌素的剂量还应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来选择。
中耳炎的病原菌多样,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对于不同的病原菌,头孢菌素的敏感性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选择头孢菌素的剂量时,应参考相关的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最后,治疗的持续时间也会影响头孢菌素的剂量选择。
对于中耳炎的治疗,一般建议使用头孢菌素进行7-10天的疗程。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复杂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治疗时间可能需要延长。
在这种情况下,头孢菌素的剂量可能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持续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头孢菌素在中耳炎治疗中的剂量选择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剂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的敏感性以及治疗的持续时间来确定。
合理的剂量选择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预防细菌耐药的发展。
因此,在进行头孢菌素治疗时,医生应仔细评估患者的情况,并根据相关的指南和研究结果来选择适当的剂量。
泰利必妥(氧氟沙星滴耳剂)使用说明
泰利必妥(氧氟沙星滴耳剂)【用法用量】滴耳。
1.成人一次6~10滴,一日2~3次。
滴耳后进行约10分钟耳浴。
2.根据症状适当增减滴耳次数。
对小儿滴数酌减。
【注意事项】1.只用于点耳。
2.本品一般适用于中耳炎局限在中耳粘膜部位的局部治疗。
若炎症已漫及鼓室周围时,除局部治疗外,应同时服用口服制剂。
3.使用本品时若药温过低,可能会引起眩晕。
因此,使用温度应接近体温。
4.出现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药。
5.使用本品的疗程以4周为限。
若继续给药时,应慎用。
【不良反应】偶有中耳痛及瘙痒感。
【禁忌】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适应症】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
【药物相互作用】长期大量使用经局部吸收后,可产生与全身用药相同的,如可使环孢素、丙磺舒等药物血药浓度升高,干扰咖啡因的代谢等。
【药理毒理】1.本品具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高,对下列细菌在体外具良好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枸椽酸杆菌属、阴沟、产气肠杆菌等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弧菌属、耶尔森菌等。
2.常对多重耐药菌也具有抗菌活性。
3.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产酶流感杆菌和莫拉菌属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
4.对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的大多数菌株具抗菌作用。
5.本品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具抗菌活性。
6.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粪肠球菌仅具中等抗菌活性。
7.对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具良好抗微生物作用。
8.对结核杆菌和非典型分枝杆菌也有抗菌活性。
9.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差。
10.氧氟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儿童用药】一般不用于婴幼儿。
【老人用药】尚不明确。
【包装】-【药物过量】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类型】处方药【医保】非【剂型】-【药代动力学】1.据文献报道,成人患者在中耳腔内点滴0.3%的氧氟沙星溶液,一次10滴,一日2次,总计14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耳炎:儿科专家解析:小儿中耳炎用药注意事项,小儿中耳炎吃什么药- 耳鼻喉科医院
01 - 15] 来源:阅读:次
【重点提要】您好, 请问治疗儿童慢性中耳炎吃什么药有哪些? 谢谢小儿中耳炎用药用坚持专家点评: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小儿中耳炎治疗反反复复久治不愈的病例,究其原因是家长没有给孩子坚持用药,往往是一看到症状好转,如耳朵不流脓了,或者孩子不叫耳朵痛了,便以为病好了,马上停药,很容易造成治疗不彻底。
耳朵不流脓了
您好, 请问治疗儿童慢性中耳炎吃什么药有哪些? 谢谢小儿中耳炎用药用坚持专家点评: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小儿中耳炎治疗反反复复久治不愈的病例,究其原因是家长没有给孩子坚持用药,往往是一看到症状好转,如耳朵不流脓了,或者孩子不叫耳朵痛了,便以为病好了,马上停药,很容易造成治疗不彻底。
耳朵不流脓了并不表明中耳炎治愈了,这只是暂时的干耳现象。
因为穿孔鼓膜的修复和上皮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鼓膜穿孔,中耳就失去屏障作用,若遇到感冒、耳朵进水或不坚持滴药,就很容易复发。
耳朵不痛了,也不能表明中耳炎痊愈了,有时病情反而是加重了。
因为小儿的痛阈一般较成人高,再加上儿童年龄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差,白天小孩在玩时注意力分散,即便有疼痛也不易感觉出来,晚上由于小孩白天玩累了,轻微的疼痛(在成人来说也许是很痛的感觉)很难把他(她)痛醒。
当小孩的耳膜穿孔后疼痛更会减轻,原因在于中耳炎引起的痛疼主要是中耳积液积脓,中耳鼓室压力增加引起的,当耳膜穿孔后中耳鼓室压力减轻,疼痛自然就减轻了。
因此小儿中耳炎的治疗贵在坚持用药,不要因为症状稍有好转便轻易停药。
由于小儿中耳炎的治疗需要正确辨证,且致病原因较为繁杂,如果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可通过在线咨询的方式与专家交流,以获得针对性指导。
小儿中耳炎的成因 6 岁前,耳咽管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常引起无效的中耳腔换气,再加上宝宝耳咽管较直、较短,当耳咽管因某些因素造成功能不好导致阻塞时,中耳炎就发生了,例如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耳咽管附近的构造异常,均可因黏膜炎、肿胀或机械性阻塞,造成耳咽管功能不好,使得感染的液体积在中耳腔,引起中耳发炎而造成耳痛。
如果耳咽管持续功能不好,中耳积水会变得更多,甚至引起鼓膜破裂或向外扩散而引起其他并发症。
小儿中耳炎的诊断如下。
(1) 小儿中耳炎患者不能准确说出或指出声音的来源地,当被呼唤时头部常转错方向; (2) 对一般谈话常无反应,必须用大声或拍击肩背后才引起中耳炎患者注意; (3) 与别人交谈时常问“什么”而需再重复一遍; (4) 在嘈杂的环境中更听不到他人说话的内容;
(5) 中耳炎患者常发生不听、不注意或对他人不理睬的行为; (6) 看电视常坐在近处,或将电视音量调高; (7) 小儿中耳炎患者喜欢单独行动,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8) 不能正确的按口头指令中几个环节一一去做,或执行时表现犹豫; (9) 说话或朗读过程中音调逐渐提高。
声导抗检查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小儿中耳炎的诊断如下,希望能为您带来一定的帮助。
小儿中耳炎的危害1. 反复中耳炎会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连硬化,使听力进一步下降。
如不适当用药,另可引起内耳神经功能下降,导致更难医治。
2. 中耳反复发炎可导致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骨头受侵蚀时有可能导致面神经瘫、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案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1 .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1 )鼓膜穿刺抽液:成人用局麻。
以针尖斜面较短的7 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
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 2 )鼓膜切开术:液体较粘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 小儿不合作,局麻下无法作鼓膜穿刺时,应作鼓膜切开术。
手术可于局麻(小儿须全麻)下进行。
用鼓膜切开术。
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作放射状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粘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
(3 )鼓室置管术: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 胶耳; 头部放疗后,估计咽鼓管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者,发起人应作鼓室置管术,以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
恢复功能。
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6-8 周,最长可达半年至 1 年。
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部分病人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于外耳道内。
(4 )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可用1% 麻黄碱液或与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滴(喷)鼻,每日3-4 次。
( 5 )咽鼓管吹张:可采用EARPOPPER 咽鼓管吹张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
尚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隔日1 次,每次每侧1ml ,共3-6 次。
2 .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
扁桃体特别肥大,且与分泌性慢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作扁桃体摘除术。
3 .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药急性期可用如头孢拉定0.5g,4 次/d; 氧氟沙星0.1-0.2g,3-4 次/d. 小儿可用氨苄西林50-150mg/kg.d ,给以:或羟氨苄西林口服,0.15g,3 次/d ,第 3 代头孢菌素头孢美特酯0.25g-0.5g/ 次, 2 次/d ,小儿10mg/kg,2 次/d. 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抗菌作用较强,可用于对其他抗菌药物不敏感者。
4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口服,作短期治疗。
小儿中耳炎的居家护理平时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宝宝感冒后鼻腔分泌物较多时,不要捏住两侧鼻孔擤鼻涕,正确的方法是压住一侧鼻孔擤鼻涕,然后换另外一侧。
但当宝宝鼻塞特别厉害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致急性中耳炎。
小儿中耳炎的预防:1 、对于卡他性中耳炎,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必不可少。
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预防感冒和防止耳内进不清洁的水是预防的关键。
2 、忌烟, 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避免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 有感冒发生, 尤其是有鼻塞时, 切勿轻视, 要及早治疗, 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3 、不可运动过度, 不能吹奏笛子及气球, 随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尽量用鼻子呼吸, 睡觉侧躺时将病耳朝下, 擤鼻涕时不可过猛, 并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畅通, 维持中耳的排泄与通气功能. 4 、有耳膜穿孔者, 特别要防止不洁的水经外耳道进入中耳( 例如洗头, 游泳等), 造成发炎的加重, 必要时可用耳塞塞住耳道来预防, 若水进入耳朵时, 可用吹风机吹乾, 或侧跳使水份流出, 避免挖耳朵使其再受伤害. 遵照耳鼻喉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与治疗绝不可自作主张。
中耳炎重在预防和及时治疗,拥有相关知识的父母,便会及早发现,避免鼓膜穿孔等并发症。
想了解小儿中耳炎的发病症状,也可关注本站资讯。
相信家长以科学的态度,警惕小儿中耳炎,定会保护孩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