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学案(学生专用)
班级:姓名:课题:《马说》第一课时学案编号:20178223
学习目标:
1、读通,读顺,读懂文章内容。
2、积累文言词语。
模块学习流程学法指导
第一模块自主学习阅读知识链接,了解作者。
一读: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或大声朗读或默读)边读边在书上标注读不准的字。
2、写一写,练一练(互批)
祗( ) 骈( ) 一食( )或尽粟( ) 一石 ( )
食马者( ) 才美不外见( ) 其真无马邪( )
补充:
二读:读通句子
1.指名朗读(叫号)学生点评
2.对学:完成学习内容,展示讲解
(一)解释加点词语:
⑴骈.死于槽枥之间()⑵不以千里称.也()
⑶一食或.尽粟一石()⑷食.不饱()
(二)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 )
才美/不外见 ( )
食之不能尽其材?()
(三)古今异义
策之不以其道古义()今义()
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今义()
才美不外见古义()今义()
(四)一词多义
食食马者()
食不饱()
策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曰()
其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
之骈死于槽枥之间()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一读:
读准字音
二读:
读通句子
知识链接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唐宋八大家:“韩柳”:韩愈 柳宗元“三苏”: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说”是我国古代托物寓意的一种议论体裁,与现代的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即谈马、论马。
我们学过《爱莲说》
5.词类活用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 三读: 读懂文意 组长带领学生合作完成,选择汇报人汇报结果。
其他组倾听并补充。
汇报:
第 二 模 块 合 作 学 习
三读:读懂文意
1、小组合作读文,展示朗读(分段读)
2、合作交流,展示译文 (组长组织组员译文)
3、交流讨论:
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说天下无马的人)各比喻什么?
文中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作者对此心中有何感慨?
第 三 模 块 达 标 检 测
1.选出注音有误的项( ) A. 骈死于槽枥之间(b ìng ) B.
才没不外见(xi àn ) C.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s ì) D. 其真无马邪(y é)2、“食”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一食或尽粟一石 B. 其能千里而食也 C. 食之不能尽其材3、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 )代著名的文学家, ( )。
与 ( ) 并称为“韩柳”。
学生抢答完成 总结 谈谈你学习的收获。
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翻译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