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任务一:根据情节,讲述故事
1.师引导:上节课文学习了《跳水》一文,初步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借助情节图示,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起因和经过。

(1)讲清在什么情况下,猴子怎么样(怎么做),孩子怎么样(怎么做),水手怎么样。

(2)讲故事时,要注意语句通顺,表达连贯。

2.结合提示,师生共同评价。

任务二:细读感悟,深入探究
(一)提出学习任务
1.提出问题: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2)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2.学生自由读书,在课文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收获,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汇报交流。

(二)交流学习成果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1)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孩子为什么爬上桅杆?
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在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

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他脱了外套,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①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a.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都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

b.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反而“笑的声音更大了”。

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②想一想,孩子爬上桅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跟水手有没有关系?找出文中描写水手的语句。

③想一想:这几次“笑”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预设:正是因为水手的这几次笑才导致猴子越来越放肆,抢了孩子的帽子往桅杆上爬,还不停的逗弄孩子,同时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取笑也让孩子越来越生气,情绪越来越失控,才不顾危险爬到桅杆上去追猴子,一步步陷入险境。

师小结:故事的情节发展非常紧凑,可以说水手在故事的推进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议一议: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预设:
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

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

⑤指导朗读,读出猴子的调皮,读出水手们的快乐,读出孩子的生气。

(2)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孩子为什么走到横木上?
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①读一读,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孩子为什么走上横木?
预设:猴子越来越放肆,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忍无可忍,气愤到了极点,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横木去取帽子。

②区分“气急了”与“气极了”(“气急了”指因生气而着急了;“气极了”指气愤到了极点。

)感受孩子“气极了”的心情,体会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原因。

③指导朗读。

在朗读中表现出猴子的调皮,在朗读中表现出孩子的“气极了”。

(3)此刻,你想对孩子说什么?(遇事要冷静,不要那么冲动)你想对水手说什么?(开玩笑要有分寸,不要太过分)
2.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1)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是说处境十分危险的?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①水手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

②从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③从孩子所处的位置能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

”“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2)指导交流: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吗?
预设:万分危急、迫在眉睫、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3)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读出水手们的紧张。

任务三:推测思维,领悟智慧
1.师引导:假如此时你就是甲板上的一名水手,你的心情会怎样?你想救孩子吗?你想用什么办法来救孩子?(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师梳理小结:在甲板上铺上海绵垫;在甲板上铺上厚厚的被褥;让水手围成一圈手拉手在下面接着;找直升飞机;让水手爬上桅杆去救孩子……
2.小组交流:逐个分析以上提出的办法,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能救下孩子。

①在甲板上铺上海绵垫或厚厚的被褥:孩子掉下时不一定能落在预估的位置——不可行。

②让水手围成一圈手拉手在下面接着:位置预估不一定正确,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即使位置预估准确,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不一定能接住。

——不可行。

③找直升飞机:时间不允许。

——不可行。

④让水手爬上桅杆去救孩子:由于位置特殊,这种办法成功的希望太渺小。

——不可行。

……
3.孩子为了拿到帽子,身处险境。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谁出现了?他是怎么做的?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

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

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船长出现了,举枪瞄准孩子,逼迫他跳到水里去。

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想办法让孩子跳到水里,然后让水手去海里救上来。


(2)想一想,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预设:当时孩子在高高的横木上,如果让他往回走,再从桅杆爬下来,一紧张随时都有可能摔在硬邦邦的甲板上。

而海面上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如果让孩子跳进海里,反倒相对安全一些。

从常理来看,孩子是没有勇气往下跳的,正好船长手里拿着枪,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枪逼迫孩子跳下海,这样的话水手们可以马上把他救起来。

(3)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船长的什么品质?(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师小结:在孩子处于危险、大家全都吓呆了的关键时刻,船长出马,处置果断、利落,成
功化解了危机,展现出非凡的创造性思维与冷静、果断的优秀品质。

(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船长的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在朗读中表达出对船长的敬佩之情。

4.“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这段话中的“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
预设: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已经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表现了大家心急如焚。

5.“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孩子在绝境中得救了,此时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预设: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6.你从船长的表现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预设:遇到突发状况不要慌,要冷静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师小结:船长看见儿子身陷险境,没有惊慌失措,他镇定、果断地想到逼迫孩子跳水的办法,救了孩子一命,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作业设计
1.完成分层作业。

2.孩子得救了,而那只调皮的猴子还在桅杆的顶端,它会有怎样的结局呢?课后,请大家以《猴子的结局》为题给《跳水》写续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