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十二铜表法》仍维持父亲的权威,父亲可以审判儿子、判他死刑或者将他卖掉:父亲在世时,儿子永不算是成年人。这体现了该法律
①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
②维护了贵族的某些特权
③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④在内容上涉及家庭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十二铜表法》仍维持父亲的权威,父亲可以审判儿子、判他死刑或者将他卖掉:父亲在世时,儿子永不算是成年人”等信息可知,该法律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在内容上涉及家庭关系,故①④项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对贵族特权的维护,②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③项错误。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9.周恩来总理在参与万隆会议前,对参与会议的6个非洲国家进行分类。分类如下表映了中国
种类
国家
工作方针
接近和平中立的国家
埃及、苏丹、黄金海岸(今加纳)
争取他们
接近反对和平中立的国家
利比亚、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
影响他们
A. 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外交关系
B. 绽开务实敏捷的和平外交
C. 消退了与非洲国家的分歧
8.亨廷顿在《文明 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写到:“在1949年后的30年里,海峡两岸曾拒绝承认彼此的存在和合法性,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往来,而且处于实际的斗争状态。然而,20世纪80年头起先双方发生了重要变更。”能够支持该观点的史实有
①《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②台湾当局确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爱护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等信息可知,该“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表述过于肯定,辛亥革命并未根除封建思想的残余;C选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D选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未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子。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5.英国《泰晤士报》评论:“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该“革命”
A. 实现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
B. 根除了封建思想的残余
C.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 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子
16.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夫“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这说明草市的出现
A. 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B. 突破了城市坊市间的界限
C. 受到正式的大力支持
D. 是对自然经济的重要补充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宋朝草市的发展,依据材料“解决了农夫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可以看出草市是对自然经济的重要补充,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草市出现在南北朝时期;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草市的出现突破了城市坊市间的界限;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官方对草市的看法。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④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于1979年元旦,不是20世纪80年头起先发生 变更,①项不符合题意;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是在1987年,②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爱护法》通过于1994年,③符合题意;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是在1992年,④符合题意。因此②③④项符合题意,D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④“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④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①出现于抗日斗争时期;②“走上井冈山”发生于1927年;③“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④是红军长征时期,因此依据时间的先后依次排列正确的是②③④①,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1.迪奥多鲁斯是一位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雅典公民,其家庭还有:
①一名妻子:
②二个成年的儿子,一个未成年的女儿:
③进行经济生产的奴隶10个,从事家庭服务的奴隶3个:
④帮助其打理经济的来自邻邦的狄奥戈奈斯。
这个家庭享有公民权的人数一共是
A. 2人
B. 3人
C. 4人
D. 5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仅局限在成年男性公民群体中,广阔的妇女、奴隶、儿童及外邦人是没有公民权的,所以这个家庭享有公民权的是迪奥多鲁斯及其两个成年儿子,人数一共是3人,B选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3.1946年3月,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在美国的威斯敏斯特学院进行,其主要内容是主见英美联合遏制苏联,对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该演说
A. 事实上揭开美苏冷战的序幕
B. 有助于欧洲的经济复原
C. 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D. 针对华约的建立而提出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1946年3月,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在美国的威斯敏斯特学院进行,其主要内容是主见英美联合遏制苏联,对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篇演说是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铁幕”演说,该演说事实上揭开美苏冷战的序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该演说并未涉及欧洲经济复原的内容;C选项错误,该演说的内容是主见英美联合遏制苏联,对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D选项错误,华约建立于195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4.下表反映了某国际组织成员国数量变更的状况,该组织是
年份
成员国数量
1961年
25
1964年
47
2012年
120
A. 北约
B. 华约
C. 不结盟运动
D. 欧共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该国际组织成立于1961年,结合所学可知,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标记着第三世界国家崛起,并不断发展壮大,符合表格信息,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北约成立于1949年;B选项错误,华约成立于1955年,在1991年解体;D选项错误。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D. 主动参与不结盟运动的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可知,周恩来总理在参与万隆会议前,对参与会议的6个非洲国家进行分类的种类、国家以及方针,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开展务实敏捷的和平外交,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表格没有涉及亚洲和拉美国家;C选项说法过于肯定;D选项错误,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时不结盟运动尚未兴起。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古者冢宰制国用,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该材料应当出自
A. 《秦律》
B. 《汉书》
C. 《宋史》
D. 《清史稿》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结合所学可知,为制约宰相,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加强皇权,所以该材料出自《宋史》,因此C选项正确。这一政治现象出现在宋朝,不是秦朝、汉朝和清朝,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抗日斗争期间,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第一次完全成功。如图标注了一些重要的抗日斗争的地点,下列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枣宜会战
B. ②﹣百团大战
C. ③﹣淞沪会战
D. ④﹣徐州会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①是华北地区,而枣宜会战发生在湖北地区,两者对应错误;②是华东地区,而百团大战发生在华北地区,两者对应错误;③是上海,淞沪会战发生在上海,两者对应正确,符合题意;④是华中地区,而徐州会战发生在华东地区,两者对应错误。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7.《共同纲领》是建国初期的施政纲领。以下内容出自该文件的是
A. “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B.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接着发挥它的作用”
C.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人民行使权力 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在《共同纲领》中已经得到初步确认,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是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B选项错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接着发挥它的作用”是1954年提出的,不是在建国初的《共同纲领》中提出的;D选项错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1954年宪法中规定的,也不是在建国初的《共同纲领》中提出的。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5.《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材料所描述的农具最早出现于
A. 春秋战国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描述的是可以调整耕土深浅的曲辕犁,该农具最早出现于唐代,因此C选项正确。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代,不是春秋战国、汉代和宋代,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6.近代中国诞生了许多反映历史的歌曲。依据歌词反映的历史事务,依据时间的先后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①“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反抗。”
②“跟着领袖毛委员,走上宏伟的井冈山。革命要有立脚点,地是根来枪是胆。”
③“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庆祝,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途指航程。
A. 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构建
B. 是古代官僚政治建立的重要标记
C. 促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整个长江流域
D. 实现了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层级结构”指的是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构建的西周宗法制,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宗法制是贵族政治的体现,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记是秦朝郡县制的实行;C选项错误,分封制促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整个黄河中下游流域,不是长江流域,也不是宗法制的影响;D选项错误,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0.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供应了一种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征包含
①大国提倡
②平安先行
③互利协作
④结盟反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海合作组织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供应了以大小国家共同提倡、平安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大国提倡和结盟反对霸权主义不是它的主要特征。因此②③项正确,①④项错误,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1839年12月,林则徐写了一封信让人转交给英国女王。信中写到“贵国王历次进表文云:凡本国人到中国贸易,均蒙大皇帝一体公允恩待…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接到此文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该信
A. 干脆导致了鸦片斗争的爆发
B. 反映鸦片斗争前的传统观念
C. 体现了林则徐“睁眼看世界”
D. 说明当时英国女王驾驭实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凡本国人到中国贸易,均蒙大皇帝一体公允恩待…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接到此文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等信息可知,这反映了鸦片斗争之前,林则徐等人仍持“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鸦片斗争爆发的干脆缘由是林则徐虎门销烟触动了英国的利益;C选项错误,这体现的是林则徐的“天朝上国”思想,不是“睁眼看世界”;D选项错误,此时期英国女王是名义上的“虚君”,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并无实权。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浙江省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提到:“西周的城邑,是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宗周成周是定点的大邑,诸侯的国是次级的邑,国以下有贰宗大都,有卿大夫的家邑,最下层则是干脆限制田野的邑。”这种“层级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