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猫-郑振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郑振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驯良”、“忧郁”、“诅骂”、“悲愤”等。

2. 理解文章中作者对猫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 学习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拟人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4.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增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对猫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拟人手法,通过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准备一些与猫相关的图片或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制作PPT课件,方便教学演示和互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的形式,扣问学生之前是否养过小动物,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小动物的故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猫。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猫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注意断句和重音。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准确,停留恰当。

3. 指名若干学生分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纠正字音和停留。

4. 结合学生的朗读,教师对文章的重点字词和句子进行讲解。

5. 思考问题:文章写了猫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6. 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 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你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吗?
通过上述问题的思考,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 小组合作探究:请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1)文章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可爱性格,你更喜欢哪种性格?为什么?
(2)文章在描述猫的性格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在描述猫的行动时,用了哪些动词和形容词?请举例说明。

(4)文章结尾处为什么提到芙蓉鸟被吓飞了?是否与猫有关?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同时,通过交流和讨论,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室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手法、表达方式和意义等。

通过教师的总结,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意义,同时能够对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安置作业
1.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阅读,理解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从猫的性格、习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深入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2. 教学难点:如何从猫的性格、习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猫的性格和习性。

2. 准备一些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和相关文章,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 准备一些思考题和讨论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三只猫分别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养猫、爱猫中获得了哪些启迪?
二、朗读课文
1.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学生在教室上自由朗读,注意体会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3. 鼓励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小组讨论
1.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三只猫分别有哪些特点?作者从养猫、爱猫中获得了哪些启迪?
2.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准备在教室上发言。

四、教室交流
1. 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发言,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

2. 教师对各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3. 安置作业: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谈谈你对动物的认识和对待动物的态度。

五、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郑振铎的其他作品,如《燕子归来》、《蝉和蚕的故事》等,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对动物的认识。

六、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安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比较法,讲练结合法。

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室,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针对教学效果,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探究,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室中。

2. 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 重视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

通过阅读文章,我注重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从文章中找出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 不足的地方:在教室提问中,有些问题过于简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

5. 教室气氛的营建还需加强。

在教室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室中。

6. 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进一步强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加强教室管理,注重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

同时,
也要不息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时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