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国文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甲骨文时代,中国人的饮食 吃与喝的总称 文化已经十分发达,仅以青铜器为例:鼎是 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
• ★鼎:在古代用处较广,除了烹煮食物 外,还是一种酷刑的用具,即把犯人放在 鼎里烹煮,称为鼎镬;道士用来炼丹煮 药,称为炉鼎;鼎有三足,后比喻三方并 立,称为鼎立、鼎足或鼎峙,
• 相传夏禹王即位时,把天下分成九州,收 集天下铜器,铸成九个鼎,每鼎代表一州, 故后来用鼎比喻君位、政权,
• 粮食作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描绘得都很形
• 象,其中金文稻字最有意思,
这个稻是一个会意字,它的上部是禾,下边 是一只手,再下边是盛稻谷的臼 jiù ,表现 的是用手把稻谷放进臼中捣成米的情景, 最下边有6个小点,表示去皮后的米粒,整 个字形把去皮取米这一对水稻的加工过 程表现得十分精彩,
• 那么,农业的农字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 农字的本义是锄或收割,甲骨文的农字,上部 是草木,表示禾谷,下部是一个辰字,即双手拿 石镰的象形,金文在草木之间又加了一个田 字,使字义更加明确:人在田地里手拿石镰 锄草或收割禾谷,
图中的甲骨文渔字,表现了当时的三种捕 鱼方式:
一个在用手捉鱼,一个在钓鱼,还有一个在 用双手撒网捕鱼,展示了渔猎生活的发展 过程,
• 狩猎生活——会意字逐 zhú ,其本义是 追赶,字的上半部是一头猪 豕shǐ ,下半 部是一只人的脚 止 ,字形表现的是:一 头野猪在奔跑,一个猎人在后边紧紧地 追赶,非常生动,
• 还有一种解释:把美作为一个象形字来看, 因为金文的美字,明显是一个头上戴着羊角 或羽毛的人形,字的本义是指人的装扮漂亮 好看,远古时期,男人们为了猎取动物,往往在 头上戴上兽角或羽毛,以便接近动物,后来这 些东西就成了装饰品,戴在头上成为美的标 志,另外,人们在庆祝获得了猎物时是要跳舞 的,跳舞的人常把羊角、羽毛插在头上,显示 获得的成果和男子身体的力与美,
• ▲ 回答问题:
• 1、美字有两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解释更好一 些,为什么
• 2、成语学富五车,除了用来比喻一个人知识
丰富,读书很多外,还告诉我们古代的一种什么
情况
é
• 3、祈年是什么意思
• 4、说明鼎字意义的演变,
• 5、说一说古教与学所表示的意思,
• 6、举例说明古人造字的智慧,以及对其生活 的反映,
• 问鼎:表示有争夺国家政权之意,
• 问鼎之心:比喻有篡夺政权的野心,
• 问鼎中原:比喻起兵争夺政权,
• 鼎力、鼎盛、鼎沸、一言九鼎
• 甑 zèng 是蒸食物的锅:
• 象形字:田象箅子,八象蒸汽,像是蒸馒头用 的锅,即古代的甑,
• 簋 guǐ 是盛主食的食器:
左为金文大篆,右为小篆
• 簋 guǐ 相当于今天的碗,是商(ZHOU) 时期的盛饭工具,文献中说是用来盛黍 稷稻粱的器皿,容量为一升或二升,商 (ZHOU)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特别 是在西(ZHOU)时代,它和列鼎制度 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 数的列鼎配合使用,据记载,天子用九鼎 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 三鼎二簋,出土的簋也是以偶数为多,
• 乐 yuè樂 :会意字,甲骨文的乐字,下面是木, 上面是丝弦,金文在丝弦中间加了个白字一 样的东西,很像是弹拨丝弦的拇指,整个字形 像是一把古琴的样子,所以,乐的本义是指丝 弦乐器,后来,乐成为所有乐器的总称,又泛指 音乐,
• 中国是一个喜好音乐的国家,古老的诗经里就记载 了七十多种乐器和很多古乐曲,在古代,音乐与舞蹈、 诗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乐就有舞,有诗就有歌, 诗经就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作品,所以有诗歌 一词,
• 一 从汉字看古代物质文明的演进
汉字用一些图画一样的字形,向后人 展示了中国文明发生和发展的种种景观,
远古时期,中国社会曾经历了由渔猎 向畜牧、由采集向农业的发展阶段,一些 古老的汉字留下了各个发展阶源自的形象 记录,• 渔猎生活——
• 渔字,渔的本义是捕鱼,现在是个从水从鱼的 形声字,而在甲骨文中却是一个形体很多的 会意字,
收获,于是,人们把一些猎取的野生动物畜养
起来,这样,就可以随时吃用了,很多汉字反映
了古代畜牧业的情况,例如会意字
牧
,就形象地描绘了人拿树枝牧牛
羊 的情景,而会意字牢则是一幅畜养动物的
图画——
动物是关在牢 圈栏 中畜养的,成语亡羊 补牢的牢,指的就是畜养动物的圈栏,说明 牛、羊、马在当时已经是家畜了,考古工 作者在商代遗址发现了很多地窖,非常像 甲骨文的牢字中的圈栏,他们说,这些地窖 就是古代畜养动物的圈栏——牢,
•
• ★学富五车:用来比喻一个人知识丰富,读 书很多,
•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时期,是说当时有个名 叫惠施的人,学问很大,很喜欢读书,他每次外 出都要用5辆车来装要读的书,这些书肯定是 竹木简册了,
• 现在,册仍然用做书本,如书册、画册、手册、 相册;还常用做书本的量词,如五册、上册、 第二册等等,
三、汉字与中国文化
是文化的载体,汉字作为汉民族文化的 符号,记录了中国文化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 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汉字的独特之 处就表现在,几乎每个方块汉字的形体都是 一幅形象的历史文化图,都保存着中国古代 先民造字时的思考和é 认识,通过汉字,不但可 以了解那个时代的物质条件、人们的生产 活动和日常生活,而且还可以了解古人对自 然世界和人类本身的认识,总之,古老的汉字 能帮助我们回望中国古代社会,解开许许多 多中国古代文化之谜,
• 笔:我们今天用的笔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 就有了,甲骨文的笔字明显是个象形字:一 只手握着一根细长的小木棍儿,小木棍儿下 面有毛,很像手握笔写字或画画的样子,这就 是表示使用毛笔的聿 yù 字,聿字告诉我们, 商代已经有毛笔了,
• 在商代甲骨文的基础上,秦代的小篆在笔字 上加了竹字头,成为从竹从聿的会意字筆,这 说明秦代时毛笔已经用竹子做笔管了,古书 有蒙恬造笔的记载,说秦始皇的大将军蒙恬 发明了把兽毛插进竹管的毛笔,今天,筆 已经 简化为笔,仍是会意字,从竹从毛,竹笔杆下有 笔毛,非常形象、有趣,
•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早在18000年前的 旧石器时代晚期,北京山顶洞人就戴上了用
贝壳、兽骨、兽牙、石珠做成的项链;到了 商代,女人们已经用胭脂来美容了,这里的美 就是好看的意思,主要用来表示人的容貌、 姿态在视觉上的美好感受,
• 在纸还没有发明和使用以前,人们要把 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或者铸刻在青铜器上,这 就是著名的甲骨文和金文;人们还把字写在 竹片和木片上,这就是竹简和木简,竹简比较 细,一般只写一行字,如果字很多,就要把许多 竹简用麻绳或牛皮绳连接起来,这就成了册, 即简册,
• 古代很重视音乐对人的教育作用,认为好的音乐能 改变人的性情,使人们向善,孔子对美好的音乐曾发 出过尽美矣,又尽善矣的赞叹,西(ZHOU)和春秋 时期,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是学生必须 要学习的六种技能,其中就有音乐,
• 音乐能使人愉快,所以乐又引申为喜悦、欢喜的意 思,如快乐、欢乐、乐园等词语,这时,乐就不读yuè 了,
• 舞:象形字,甲骨文中的舞写作無,字形像一 个人双手拿着树枝或牛尾跳舞,所以,無字的 本义是舞蹈,金文在無字下又增加了两只脚, 成为舞,使字的形象更加明确,
• 远古先民通常用歌舞来表达心中的情感和愿 望,特别是通过歌舞来和祖先神灵沟通,希望 得到祖先和神灵的保佑,那时候在祭祀或巫 术活动中总是要有歌舞的,
• 广西花山岩壁上画着1900个人共同舞蹈的 场面,气势十分宏大,花山岩画是祭祀山神和 河神的多次巫术活动的记录,在古代,人们为 了风调雨顺,拜龙求雨时也常常要跳舞的,看 来,古代早期的乐舞还不完全是为了娱乐,劳 动生活的需求才是更重要的,
•
• ★美: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美字:美,甘也,从 羊从大,一些学家也说羊大为美,即肥大的羊 吃起来是鲜美的,显然,这种解释把美看做了 由羊和大组合的会意字,字义是食物味道的 甘美,
• 尊是盛酒的容器 :
• 尊:甲骨文
像双手捧着酒坛 ;
• 金文 • • 小篆
在酒器上增添了几道花纹; 在酒器上增加了盖子,
• 造字本义:手捧酒坛,献礼祭拜 • 由此而引申为尊敬、尊重,
• 中国特有的筷子:古文中称为箸,发明 时间最迟不晚于西(ZHOU),先秦时 称为箸,隋唐以后,人们认为箸与住谐音, 有停滞的意思,不吉利,于是反过来称为 快子;宋代以后,又加了竹字头,
• ★年:年跟农业有直接的关系,甲骨文、金 文的年,上边是禾,下边是人,整个字形像一个 人背着一捆禾谷,表示农业丰收的意思,说文 解字对年的解释是禾谷成熟,就是说,年的本 义是收成、年景,
• 由于早期谷物一年只有一次收成,所以又引 申出岁的意思,一年就是一岁,
• 北京天坛最有名的建筑叫祈年殿,★ 祈年就 是祈谷,祈求上天给我们一个好收成,
•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很爱读(ZHOU)易, 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ZHOU)易竹简的 皮条断了好几次,后用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 奋,
• 册:是古代的书,象形字,古的册很像简册,那 些竖直线表示一片片竹简,那一圈横线条表 示的就是绳子,今天用的楷书册,还是挺像简 册,只是简化成两片竹简和一条绳子了,这种 书该多么笨重 据说秦始皇每天要翻看120斤 的公文,得需要两个大力士抬进皇宫里,
• 金文 : 竹,筷子 者,即煮,代表 熟食 ,造字本义:古人在宰牲或祭祀的 日子,将筷子插在煮熟的猪头或其它兽 头上,以示敬祖先和神灵钦享他们虔诚 的供献,
• 民间有筷礼八忌的说法: • 一忌迷筷:举筷不定,东戳西夹, • 二忌翻筷:用筷翻挖,菜底拣食, • 三忌刺筷:夹菜不住,改之以刺, • 四忌涮筷:用筷搅汤,左右捞物, • 五忌舐筷:放筷于口,吮、吸、舐、舔, • 六忌剔筷:用筷作签,入嘴剔牙, • 七忌响筷:用筷敲盆,叮珰作响, • 八忌插筷:筷如双柱,直插碗中, • 尤其是插筷最受忌讳,因为很多地方,这种插
• 在农业出现之前,采集野生植物是人们 重要的食物来源,当时人们的采集活动, 必然会在汉字中留下记录,其中最直观 的就是采字:上部是一只手,下部是长 着果实的树,两形会意表示采摘的意思,
• 由采集野生植物发展到种植谷类作物,早期 的农业就出现了,7000年前,中国人已经在长 江流域种植了水稻;6000年前,住在黄河流 域的人们已经把粟 sù去皮的小米 作为主要 食物;到了3000年前的商(ZHOU)时期, 小麦已经在中国北方广泛种植,这时候,中国 全面进入了以农业为主的时代,后世的主要 粮食作物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关于这些农作 物的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几乎都有记录,
法只有在祭祀上供时才使用,
• 王蓝田性急: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著刺 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团转不 止,乃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嗔甚,复于地 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 三 从汉字看古代人的文化生活
• 古代人文化生活的内容是广泛而丰富多彩 的,记录古代人文化生活的汉字自然也非常 多,这里介绍几个重要的常用汉字,
• 再如:狩:说文:狩,犬田也,
• 甲骨文中描绘猎取动物的字还有很多, • 如:手拿网迎面捕捉野猪的敢
• 字、用网捉鸟的罗 羅 字
• 鸡:
奚,捆绑并戏弄 ,
• :有冠的大鸟,本义:从林野抓捕
• 后用绳子系爪驯养在家的飞禽,
• 渔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是畜牧业的产
生,远古时期,猎取野生动物不一定每次都有
• 二 从汉字看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 很多汉字的创造来源于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最基本的需 要,由于这方面的汉字非常多,我们主要来看 一看食方面的一些汉字——民以食为天
• 食,会意字,甲骨文的食字,下面是装满了食物 的食器,上边的两个点,表示食物多得已经向 外流了,最上面的三角形表示盖子,这是用来 保温的,说明那时已经吃熟食,,这样的食器是 古代盛稻米、高梁、小米的器物,所以食字 作名词时,专指主食,也表示所有的食物 ,
• 例如禾字,是农作物的典型形象,属于农作物 的字多有禾字旁,古代有五谷的说法,指的是: 稻、黍 shǔ黄米:
• 上边是禾,下为水、酒,意为黄米,可酿
• 酒, 、粟 谷子:一株庄稼长满籽实,
• 一只手在摘籽实, 、麦 上面是叶子对生 的麦子状,下面是止即脚,意思是从外域引进 的作物 、菽 shū豆类 等五种主要的粮食 作物,这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