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Linux入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Linux入门
一.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
(1)了解LINUX运行环境。

(2)熟悉LINUX的常用基本命令。

(3)熟悉和掌握LINUX下常用编辑工具vi。

三.实验内容:
(1)登录LINUX。

(2)熟悉LINUX的常用基本命令如ls、who、pwd、ps等。

(3)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FTP程序,练习Windows和LINUX之间的文件交换。

(4)练习LINUX的文本行编辑器vi的使用方法。

(5)要求:以下为红色字的命令是必做内容,大家至少每人完成20条命令。

每使用一
个命令,一定把结果截屏下来(不要把全部屏幕拷屏下来!!)同时,在操作命令
前,新建一个以自己姓名命名的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下进行下面的命
令操作。

请注意,若要使用cat命令,则首先保证当前文件夹下是有文件的。

四.实验指导
一)linux的登录与退出
1、登录
实验环境:虚拟机+redhat 9.0
图形界面:
用户名:root
密码:123456
2、退出
在LINUX系统提示符$下,输入logout、exit或shutdown 。

例:$ logout
二)LINUX命令格式
命令[选项] [处理对象]
例:ls -la mydir
三)常用命令
1、目录操作
LINUX的通配符有三种:’*’和’?’,‘-‘代表区间内的任一字符,如test[0-5]即代表test0,test1,……,test5的集合。

(1)显示目录文件ls
执行格式:ls [-atFlgR] [name] (name可为文件或目录名称)
例:ls 显示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ls -l 显示目录下所有文件的许可权、拥有者、文件大小、修改时间
(2)建新目录mkdir
执行格式:mkdir directory-name
例:mkdir dir1(新建一名为dir1的目录)
(3)删除目录rmdir
执行格式:rmdir directory-name 或rm directory-name
例:rmdir dir1 删除目录dir1,但它必须是空目录,否则无法删除rm -r dir1 删除目录dir1及其下所有文件及子目录
rm -rf dir1 不管是否空目录,统统删除,而且不给出提示,使用时要小心(4)改变工作目录位置cd
执行格式:cd [name]
例:cd 改变目录位置至用户login时的working directory cd dir1 改变目录位置,至dir1目录
(5)显示当前所在目录pwd
执行格式:pwd
(6)查看目录大小du
执行格式:du [-s] directory
例:du dir1 显示目录dir1及其子目录容量(以kb为单位)
2、文件操作
(1)查看文件(可以是二进制的)内容cat
执行格式:cat filename或more filename 或cat filename|more
例:cat file1 以连续显示方式,查看文件file1的内容
more file1
或cat file1|more 以分页方式查看文件的内容
注:查看的文件已经建立好,或已经存在,才能查看!
(2)删除文件rm
执行格式:rm filename
例:rm file?
rm f*
(3)复制文件cp
执行格式:cp [-r] source destination
例:cp file1 file2 将file1复制成file2
cp file1 dir1 将file1复制到目录dir1
cp /tmp/file1 将file1复制到当前目录
注:删除文件和复制文件都只能针对文件进行操作,而非文件夹
(4)移动或更改文件、目录名称mv
执行格式:mv source destination
例:mv file1 file2 将文件file1,更名为file2
mv file1 dir1 将文件file1,移到目录dir1下
mv dir1 dir2
(5)比较文件(可以是二进制的)或目录的内容diff
执行格式:diff [-r] name1 name2 (name1、name2同为文件或目录)
例:diff file1 file2 比较file1与file2的不同处
diff -r dir1 dir2 比较dir1与dir2的不同处
(6)文件中字符串的查找grep
执行格式:grep string file
例:grep abc file1 查找并列出串abc所在的整行文字
(7)建立文件或目录的链接ln
例: ln source target1 建立source文件(已存在)的硬链接,命名为target
3、系统询问与权限口令
(1)查看系统中的使用者
执行格式:who
(2)查看username
执行格式:who am I 查看自己的username
(3)新建用户useradd或adduser
为新建用户设置密码:passwd 用户名
为新建用户设置权限:
vi /etc/passwd
打开上述passwd文件,查看其中root用户权限,如为:
root:x:0:0:root:/root:/bin/bash
在该文档中查找自己的用户名,再把后面的数字改为root后面0:0就和root一样的用户权限了。

(4)改变自己的username的帐号与口令su
执行格式:su username
例:su username 输入帐号
password 输入密码
4、进程操作
(1)查看系统目前的进程ps
执行格式:ps [-aux]
例:ps 或ps -x 查看系统中属于自己的process
(2)查看正在background中执行的process
执行格式:jobs
(3)结束或终止进程kill
执行格式:kill [-9] PID (PID为利用ps命令所查出的process ID)例:kill 456
或kill -9 456 终止process ID 为456的process
(4)后台(background)执行process command的命令
执行格式:command & (在命令后加上&)
例:gcc file1 & 在后台编译file1.c
注意:按下^Z,暂停正在执行的process。

键入”bg”,将所暂停的process置入background 中继续执行。

例:gcc file1 &
^Z
stopped
bg
(5)结束或终止在background中的进程kill
执行格式:kill %n
例:kill %1 终止在background中的第一个job
kill %2 终止在background中的第二个job
(6)显示系统中程序的执行状态
例: top -q 不断地更新、显示系统程序的执行状态
按"ctrl+c"停止查看
5、I/O命令
(1)管道(pipe-line)的使用
执行格式:command1|command2
功能:将command1的执行结果送到command2 作为输入
例:ls -R1|more 以分页方式列出当前目录文件及子目录名称
cat file1|more 以分页方式,列出file1的内容
(2)标准输入控制
执行格式:command-line<file 将file作为command-line的输入
例:mail -s “mail test”user@.tw<file1
功能:将文件file1当作信件的内容,subject 名称为mail test送给收信人
(3)标准输出控制
执行格式一:command>filename
功能:将command的执行结果送至指定的filename中
例:ls -l >list 将执行”ls -l”的结果写入文件list中
6、其它常用命令
(1)命令在线帮助man
执行格式:man command
例:man ls 查询ls这个指令的用法
程序编辑方式一:
文件编辑器vi
进入vi,直接执行vi编辑程序即可。

(无法使用鼠标操作)
例:$vi test.c
显示器出现vi的编辑窗口,同时vi会将文件复制一份至缓冲区(buffer)。

vi先对缓冲区的文件进行编辑,保留在磁盘中的文件则不变。

编辑完成后,使用者可决定是否要取代原来旧有的文件。

1、vi的工作模式
vi提供二种工作模式:输入模式(insert mode)和命令模式(command mode)。

使用者进入vi后,即处在命令模式下,此刻键入的任何字符皆被视为命令,可进行删除、修改、存盘等操作。

要输入信息,应转换到输入模式,按键盘ESC键。

(1)命令模式
在输入模式下,按ESC可切换到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下,可选用下列指令离开vi:q!离开vi,并放弃刚在缓冲区内编辑的内容
wq将缓冲区内的资料写入磁盘中,并离开vi
(2)命令模式下光标的移动
H 左移一个字符
J 下移一个字符
K 上移一个字符
L 右移一个字符
(3)输入模式
输入以下命令即可进入vi输入模式:
a(append) 在光标之后加入资料
i(insert) 在光标之前加入资料
o(open) 新增一行于该行之下,供输入资料用
Dd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行
X 删除当前光标字符
X 删除当前光标之前字符
U 撤消
F 查找
ESC 离开输入模式
程序编辑方式二:
在linux待机界面,点击:从这里开始→应用程序→附件→文本编辑器(gedit),其中可使用鼠标操作。

注意保存文件的路径,及文件命名!
程序编译方式:
前提:要编译的c程序已经存在。

共享文件设置方法
方法一,通过SSH
1.安装SSH
2.查看当前WINDOWS网络IP,例如IP为:192.168.0.2---IP1
3.在LINUX终端中输入:
ifconfig eth0 192.168.0.125 up(注:这是给LINUX设置IP—IP2,须和
WINDOWS的IP1在同一网段,即第四个数字不同,建议大家这里不要取同一IP,若系统有提示IP冲突时,得重新设置)
service iptables stop(关闭防火墙)
4.在虚拟机右下角有许多图标:
右击上面红色框的图标,出来菜单:
点击:setting
进入设置网络连接方式界面:
选择桥接方式连接网络。

5.再返回终端界面,测试与WINDOWS是否已经连接成功:
测试连接PING是一直执行的,想要退出PING,键盘按Ctrl+C,终止程序的运行。

6.打开SSH,点击quick launch,
Host name 填LINUX ip地址User name 填root
Autherntication 选:password。

然后连接,成功后会有提示界面(以下界面因系统不同而可能不同)
再出现输入密码界面(这个界面是一致的):
输入LINUX系统中ROOT用户的密码,成功后出来界面:
点击上面红色框的图标:
出来上面界面,左边是WINDOWS桌面的文件,右边是LINUX /root目录下的文件,左右
文件通过拖拽可完成两个系统的文件共享。

方法二,通过U盘
首先,使虚拟机的LINUX窗口为当前活动窗口,再输入下述命令。

命令:mount /dev/sdb1 /mnt
//挂载U盘,将U盘所有文件放在/mnt下,挂载成功后,U盘所有文件在/mnt下。

umount /dev/sdb1
//当前LINUX目录不是/mnt情况下,卸载U盘。

如果以上操作失效,可右击虚拟机最右下角的硬盘连接图标,右击设其连接。

连接成功就出现(这个图标也因系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